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1274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达标 (共9题;共41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d tn_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shu m hu_,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2. (2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荣膺(yng) 顷刻(qng) 马齿苋(xin) 咬文嚼字(ju)B . 瞰望(kn) 嗥鸣(ho) 一霎那(sh) 面面相觑(q)C . 恣睢(z) 鸿鹄(ho) 里程碑(chn) 方枘圆凿(ru)D . 细腻(l) 气氛(fn) 口头禅(cn) 强聒不舍(gu)3. (2分)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当那个唠唠叨叨、喋喋不休的声音在我的耳畔再一次响起的时候,我只有竭力压制我的厌烦。B . 许多孩子被奥数班中的怪题偏题扼杀了天性,往往是聪明伶俐进去,呆若木鸡出来。C . 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法官打击黑恶势力决不手软。D . 这些被带到派出所的人仍然顽固不化 , 否认是在搞传销。4.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去掉“避免”)B .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在句末添加“的方法”)C . 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很多国内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去掉“批评”)D . 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加大”改为“加剧”)5. (2分)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地涉水而来,清清浅浅,让你尽展笑颜。B . 为了迎接四月,大地做了太多隆重的准备。C . 四月的风恣意地亲吻着我们的脸,轻轻摇曳着我们的心。D .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6. (2分)下列对原文的解释,不准确的项是( )。A . 开头通过对比作者与教授对夜雨诗意的不同体会,引起本文的题旨。B . 所谓“美学上的麻烦”指的是容易使人产生困惑的美学难题。C . 作者欣赏“蜀山行旅图”的诗意并不意味着对现代交通工具的推拒。D . 作者认为人们对方便和舒适的追求是与审美体验背道而驰的。7. (3分)项链选自_,作者是_(国)小说家_。8. (10分)(2017陕西)请你参加以“建好我的微信朋友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活动一:签名之寓】请将下面的文字作为你的微信签名,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谈笑有鸿儒(2)【活动二:加友之辩】围绕“是否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这个话题,朋友圈里展开了辩论,请你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50字左右)(3)【活动三:分享之恩】针对统计图反映的情况,完成下面的倡议书,与好友分享。倡议书亲爱的朋友们:_让朋友圈见证我们青春的奋斗与成长!倡议人:XXX2017年6月28日(4)【活动四:互动之趣】下面是微信朋友圈中好友关于端午节的留言,请你也仿写一句, 与微信好友互动。甲:艾叶清香扑鼻来。 乙:粽子香甜惹人爱丙:龙舟激越江上赛 _。9. (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_,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A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在第段的横线上填上“狭窄”的反义词。 (2)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_水藻贮蓄(3)第段描写的对象是_,其特征是_。 (4)第段画线句A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句中“绿的精神”指的是_。 (5)第段画线句B采用了_的修辞手法。其本体是_,喻体是_。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9分)10. (18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济南的冬天(节选)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1)给第一段描绘的画面拟个标题_(2)仔细揣摩下面这个句子,好在哪里?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3)找出第段中表示色彩的词语(至少四个),说说它们的作用?(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 (4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中秋赏月每逢中秋来临,赏月玩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祭月的日子最终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此时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徐凝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这里指富贵人家专门搭台),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连坐至晓。”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上供,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1)为什么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2)明清以后人们怎样过中秋节?根据文中有关介绍,用自己的语言,做一简单描绘。(3)人们为什么会把天上的圆月与亲人的团聚联系在一起?谈谈你的看法。12.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A。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B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C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D着。(1)“和”是多音多义字,有hhhu hu h五种读音,请选择填空(只填序号)。应和_;和面_;和稀泥_;和牌_(2)请将选段中括号内ABCD四处省去的词语依次填写在后面:A_;B_;C_;D_(3)在写景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从多个角度,生动描绘景物选文第段文字是按照_顺序,从_等角度描绘春暖花开的美好景致的。(4)对“树叶儿戴着笠”几句描写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B . 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C . 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D . 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达标 (共9题;共41分)1-1、1-2、2-1、3-1、4-1、5-1、6-1、7-1、8-1、8-2、8-3、8-4、9-1、9-2、9-3、9-4、9-5、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9分)10-1、10-2、10-3、10-4、11-1、11-2、11-3、12-1、12-2、12-3、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