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48225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绉绉(zhu ) 震悚(sng) 镂空(lu ) 伧俗(cng )B . 翩然(pin ) 蟾蜍(y ) 追溯(s ) 藩篱(fn )C . 阻遏(y ) 仄歪(z ) 瓦砾(l ) 箱箧(qi )D . 疮疤(chung ) 颓唐(tu ) 凹凼(dng ) 取缔(d )2. (2分)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年时光匆匆过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 , 不禁潸然泪下。B . 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 , 奋斗牺牲,他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C . 中国地大物博 , 孕育了深刻而悠久的文明。D . 包装再精美,质量不过关,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3.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在同学们热心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B . 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C . 老师那和蔼可亲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眼前。D . 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4. (2分)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B .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C . 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地“优待”。D . 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吧?5. (2分)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这是为什么呢?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另外,刚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A . B . C . D . 6. (2分)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B . 昆明的雨的作者汪曾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C . “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这句话的主干是“老人喝泉水”。D . “迈进金黄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的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这句中的破折号使用是正确的。7. (2分)对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A . 要:同“邀”,邀请。B .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C . 乃:于是,就D . 语:告诉。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9分)8.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按照科学定义,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大创举。说文解字里说:“果,以木跨水,今之桥也。”木桥应是最早的桥梁形式之一,由跨河过江而引延到架于悬涯峭壁、楼阁宫殿,乃至城市空间的栈桥、天桥、高架桥等。中国自古有“桥的国度”之美誉。史料记载,商周时就有了浮桥;战国时出现了排柱式木桥、伸臂式木桥;南北朝时有木石混合的桥;隋唐时出现形式多样的石拱桥,如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历经多次强烈地震、战争和自然灾害等,途-千五百年而不毁;宋时造桥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各式各样新式桥梁,如名画清明上河图里雄跨汴河、极富美感的虹桥等,成为经典;明清时期西南地区还出现了藤桥、索桥等,如建于清康照44年(公元1705年)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就是由13根铁链构成的铁索桥。桥作为实用与艺术的融合体,如果桥的平直、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拱桥的涵形等,无不显示出工程与艺术结合的精妙风采。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中国桥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许多古桥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让工程技术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独具特色:长安灞桥的柳丝、扬州二十四桥的月光、苏州枫桥的钟声、西湖断桥的邂逅,还有钱塘江大桥下的怒涛、卢沟桥边的枪声,或寄寓一个美丽梦想,或承载一段历史伤痛,凭添了一份别样的情怀。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桥梁建筑技术日臻完善。桥莱不只建在河江之上,早已延伸到大海上、平原上、高山之间,桥路相连,桥隧相通,跨越更大的空间,连接更远的世界,创造出一个个伟大的工程奇迹,演绎一串串精彩的桥果故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征服了举世著名的钱塘江大潮;丹昆特大桥长达165千米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高铁桥;而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长达55千米,桥、岛、隧结合,成千上百的技术人员连续攻克了“五大制约性难题”,共同完成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座桥,一个传奇,是非凡的人间奇迹!一座桥,一段历史,折射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也成为了创新文化的显来标识!(选自科学24小时2017年12期有改动)(1)文章第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文章第段文字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列举说明。 (3)本文、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4)一座桥,一个传奇;一座桥,一段历史。正如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所说:“没有中国侨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请结合文本,概括中国桥梁的美体现在哪三个方面。(每空不超过七个字) 9. (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生物入侵:考验中国生态安全什么是生物入侵?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有关专家下的定义是:一些翻山越岭、远涉重洋的“生物移民”,也许是一种细菌、一种植物或者一种动物。来到异国他乡的它们,由于失去了天敌的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了湖泊、陆地,而“土著生物”则纷纷凋零甚至灭绝。这就是生物入侵。国家环保总局生物安全办公室披露,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世界上最坏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约有一半入侵我国,并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也给农业、渔业、畜业、禽业、林业和旅游业等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74亿元人民币,其中,每年仅美洲斑潜蝇一项的防治费用,我国就需45亿元。物种是把双刃剑,并且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性和生态链。比如,某一物种在甲地对生态有益,到了乙地就对生态有害。改变它的生态链,就对入侵地构成生态威胁,甚至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一次次飞机航班、一艘艘远洋轮船、一位位旅行者、一只只过境的候鸟,都可能携带着物种“登陆”一个陌生的环境。据有关专家研究,全世界经描述记载的物种不下150万种,而研究比较透彻、能够防范风险的物种,估计仅占10%左右。我国已有入侵草本植物107种,其中62种是作为饲料、蔬菜、观赏植物、药用植物、绿化植物等进入的。入侵的昆虫也达到32种。棉花枯萎病病原菌等外 来入侵微生物则达到23种。外来物种入侵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最重要的因素,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受外来物种入侵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对此,许多专家呼吁,采取措施,多管齐下,重拳出击, 保护家园。(1)对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 . 什么是生物入侵及生物入侵给我国造成的危害。B . 生物入侵的原因。C . 我国如何重拳出击,保护家园。D . 什么是生物入侵。(2)下面说法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 . 生物入侵就是一种细菌、一种植物、一种病毒或者一种动物,由于失去了制衡而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湖泊、陆地、森林。B . 某一物种在甲地对生态有益,到了乙地对生态也有益。C . 全世界经描述记载的物种有150万种,而研究比较透彻、能够防范风险的物种占10%。D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世界上最坏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约有50种入侵我国,并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2段中加点词“最坏”“约”“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B . 第2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和列数字。C . 第段加点的词语 “最重要”“之一”可有可无,去掉后不会改变句子原意。D . 第二段说明的顺序主要是逻辑顺序。10. (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坦然看生活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钓鱼人的快乐。坦然是一种失望后的乐观。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怎么说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但如果没有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坦然是_。曾经看到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怡然走过。我便想,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过,这老伯可以说是小城里生活得最不顺心的一个了。给我的回答却是: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坦然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忽然想起泰戈尔的最有名的一句诗:“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正是对“坦然”作出的最好的诠释。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已设起屏障:我们不必计较,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和宽容。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去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富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坦然的权利!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快乐的体验。(1)根据第段文意,在下面空格处补全第段的内容,要求与两段的语句句式相同,不超过8个字。坦然是_(2)第段中,作者认为泰戈尔的诗对“坦然”作了最好的诠释,联系上下文,揣摩诗句的句意,回答下列问题。“我已经飞过”指的是_。“不留下鸟的痕迹”指的是_。作者引用这两句诗,在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_。(3)阅读第两段,请提炼出四种坦然面对生活的正确态度。_(4)文章的结尾深化了主旨。文中钓鱼人、纺织工人、扫地的老伯对生活的坦然态度都源于他们美的胸襟。从你阅读过的作品中,举出一个由于有了美的胸襟而活得坦然的例子。(不超过50个字)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3分)11. (13分)古诗文名句默写。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行到水穷处,_。(王维终南别业)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_,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东风不与周郞便_。(杜甫赤壁)人有悲欢离合,_。(苏轼水调歌头)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古丁洋)子曰:“_,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一位六十多岁的著名学者在博客中宣称,计划在五至八年内完成36 卷的中华史系列丛书,他这种雄心壮志令人感动。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不畏艰难,勇于追求,才能“_,_”,让青春绽放耀眼的光芒。(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名句填写)在爱莲说中,周敦颐借莲的“_,_”这种于污浊之中却亭亭净植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人生志趣。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2. (5分)请用对偶的形式补写食品安全宣传语。, 争做和谐社会文明人。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3.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戏题盘石【唐】王维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注】可怜:可爱(1)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14. (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皆以美于徐公 _时时而间进 _(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皆以美于徐公 _时时而间进 _(3)翻译下面的句子。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4)翻译下面的句子。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5)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你更欣赏那一位?说说你的看法。(6)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你更欣赏那一位?说说你的看法。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5. (1分)题目:让_在心底永驻(亲情、希望、竞争、春天等)要求:现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命、校名、地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9分)8-1、8-2、8-3、8-4、9-1、9-2、9-3、10-1、10-2、10-3、10-4、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3分)11-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2-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3-1、13-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14-1、答案:略14-2、答案:略14-3、答案:略14-4、答案:略14-5、答案:略14-6、答案:略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