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火把节之歌》练习题 苏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77371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火把节之歌》练习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火把节之歌》练习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火把节之歌》练习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把节之歌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淬水()吞噬()口弦()攒聚()翱翔()涅槃()()2找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污浊差役火焰按布就班()x(2)祈祷情韵丰资循规蹈矩()(3)朗诵秩序营造大放异采()(4)蒸气摔跤奔腾遮天蔽日()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对于那些电子设备,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自始至终都掌握控制权。B我正兴致勃勃地看着足球比赛,突然“啪”的一声,停电了。C张景因为德高望重而获得全票支持成为下一届的校学生会主席。D同桌上课总是全神贯注,从不开小差。4(玉溪二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能否用肉体来表达灵魂,恰恰是中国现代舞所欠缺的。B他能有如此优异的成绩,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取得的。C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害是没有国界的。D虽然面临数不清的诸多困难,但队员们还是迎难而上。5文章描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6依次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或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侗族人有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滚泥巴。5岁时,由母亲牵着去滚泥巴,孩子从田间的这头滚向另一头,_。10岁时,由父亲领着去滚泥巴,_。15岁时,由祖父领着继续滚泥巴,_,以后的路都要自己走下去。侗族孩子明白,在这个世间,母亲可以给我_,父亲可以给我_,祖父可以传授我_,但人生的道路最终靠自己去摸索,生活才是最好的导师。田间的另一头却空无一人,孩子滚到尽头后,要自己走路回家那头有父亲接着田间另一头则是祖父帮助经验关爱ABCD7(梅州中考)阅读下面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仿照例子(语言形式可与示例不同),拟写一条20字以内的宣传标语。材料一:梅州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客家山歌”和“广东汉乐”两个项目还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材料二:梅州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它盛行于广东省东北部客家地区,并流传到海外客家人聚居地。材料三: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的广东汉乐,是广东三大乐种之一,传入广东梅州至少有700多年历史了。材料四: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都通过与大、中、小学合作等不同形式在扩大影响,培养了众多的后继人才,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客家人精神家园。02拓展阅读听民歌听过民歌。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还真的唱得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8文中写了作者几次听民歌的经历?分别听的什么?9文章写听民歌的经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结构有何特点?10第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但为什么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老人唱山歌的情景?11第段画线句子中说“想来并非没有道理”,说说你领会到了什么道理。12纵观全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十三火把节之歌1cushxincunonipn2.(1)布部(2)资姿(3)采彩(4)气汽3.C(解析:“德高望重”多用来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4.C(解析:A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可删掉“能否”;B项句式杂糅,“他能有如此优异的成绩,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他能有如此优异的成绩,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任选一种句式;D项语义重复,“数不清”和“诸多”任意删去一个。)5.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彝族女儿选美活动;摔跤、赛马、斗牛、斗羊;点燃火把,高唱祝歌。6.D7.示例一:山歌绕梅州,汉乐飘四海。示例二:客家山歌声名远播,广东汉乐千古流传。示例三:客家山歌歌梅州春风劲,广东汉乐乐岭南佳话频。8.四次:从小听老翁唱山歌;参加山场劳动时,听男女对唱的山歌;听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如今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9.时间顺序;先总后分。10.让“我”至今怀想的不是老人唱的山歌本身,而是“我”童年的岁月以及那朴实无华的氛围。11.闽北的山深而高,受外界的影响少,因此人也单纯一些,山歌也更朴实;而乐清与闽北相比,受外界的影响多一些,所以人也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华丽了些,这是有道理的。12.表现了作者对朴实无华的民歌的怀想与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