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老王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75448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老王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老王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老王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 老王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2.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领悟“我”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3.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善心,品味作品中的仁爱精神。教学方法点拔法、合作探究法、勾画圈点法、批注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多媒体教学等课前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等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以一组图片、音乐和话题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景。(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底层的光芒”图片)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课前呢,我们来看看这两组图片。(问题:同学们,大家在生活中看到过这些画面、脸孔吗?大家对他们的生活了解吗?)“我也不了解,但是每当看到这些画面,我的心就隐隐作痛。这些人中有顶着烈日换送液化气的工人,有冒着严寒蹬三轮的车夫,迎着寒风清扫街道的阿姨,淋着冷雨叫卖青菜的老人他们,我们很少关注,只知道他们他贫穷,生活在底层,不被人重视。直到我读了杨绛先生的老王,才蓦然觉得,原来这些“平凡人”是如此善良朴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王,去聆听一个关于底层三轮车夫的故事基础梳理1. 字词清单(1) 生字注音绷(bng) 捎(sho) 肿胀(zhng zhng)降格(jing)门框(kung)蹬(dng)伛(y)翳(y)攥(zun)惶恐(hung)荒僻(p)取缔(d)镶嵌(qin)滞笨(zh)侮辱(w)愧怍(zu)(2) 理解词义伛:弯(腰)曲(背)。翳: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失群:动物或人找不到原来的群体。落伍:掉队,比喻人或事物跟不上时代。惶恐:惊慌害怕。荒僻:荒凉偏僻。塌败:塌陷破败。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凑合:将就。10扶病:带着病(做某件事)。11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12骷髅: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13滞笨:呆滞笨拙。14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15愧怍:惭愧。2. 作者简介杨绛(1911xx),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等。3.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杨绛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有改动。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记叙了作者从前跟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做“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倒在地,踩在脚下。文中“单干户”老王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受到影响。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因此作者对老王印象深刻,就写下了这篇文章来纪念他。整体感知1、 听录音思考问题:文章分成几部分?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14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 第二部分(第516段):回忆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第三部分(第17段22段):想写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及最终老王的去世和“我”心里的愧怍。2、 重点研读老王。1、走进老王(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请学生根据第一部分内容,概括出老王的基本信息,为老王填写一张简历。(2)思考问题:1)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点拨】可见“我”和老王的关系,体现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关系融洽。2)“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为什么说“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是更深的不幸。”?【点拨】两个“也许”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测,从可看出老王身世无人知晓,他从来就不受人重视。“而后者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2、品味老王过渡: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老王是一个苦难的人,作者写老王,难道仅仅只是因为老王生活得很苦吗?(他老实、善良)(1)问问找找1)请同学们阅读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几个生活片段?【点拨】带送冰块,车费减半;载病人看病,坚决不要钱,拿钱后还不大放心低声问我;给改装三轮装护栏,为客着想;临死给我送来香油、大鸡蛋。2) 从这些片段中体现出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征?【点拨】忠厚老实心地善良知恩图报3) 这些片段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点拨】时间顺序4)用一句话来概括老王是个怎样的人?性格特征是?【点拨】老王是个善人。性格特征:忠厚老实,心地善良,知恩图报。5) 文章写了老王很多事情,哪件事情写得最详细最感人?【点拨】临死前送鸡蛋、香油还人情。(2)合作研读(指名朗读516段)1)“胡同口蹬三轮车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与“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中两处“老实”含义的疑问与评论。【点拨】第一个“老实”是忠厚诚实的意思。第二个“老实”指正道正业,即是说他年轻时不务正业,干了一些有违正道的事,因此遭了报应。2)文中“他哑着嗓子悄悄地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为什么要“哑着嗓子悄悄问?【点拨】表现了老王憨厚的神态,让作者心中格外感动。体现了老王善良淳朴的品格。3)他送的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点拨】“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4)你怎样看待老王送鸡蛋香油的行为?为什么重病还坚持亲自送礼?【点拨】感谢“我”家平时对他的关心照顾。老王怕自己不久于世,没能感谢杨绛一家,所以重病人亲自送礼。这体现老王知恩图报的品格。5)为什么老王说不收钱但又把钱收下?【点拨】老王怕“我”真的托人送给他钱,平白给“我”添麻烦。这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理解“我”不愿白接受礼物的想法。四、小结: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贫穷线上挣扎,穷苦卑微,他的艰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对这样不幸的人,我们应当给予同情和关心。但是老王又是可敬的,他的送礼淳朴、关心、讲仁义、重感情,这是值得我们敬重的。板书设计课后作业1.熟悉并巩固生字词。2.再次朗读课文,思考:面对老王的遭遇,杨绛一家是怎样对老王的呢?写了哪些事?表现了什么?第二课时温故探新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杨绛认识了一位普通的三轮车夫,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我们都知道,杨绛是文学大师,她的作品在中国文坛享有盛誉,那老师在这里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课文的题目老王可不可以改写王老?(用老王比较亲切,而且显得与作者很熟悉,用王老的话就显得在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交往,不符合作者原意。)文本探究上节课我们知道老王和杨绛一家的关系,以及老王为杨绛一家做了许多事情。接下来请思考以下的问题:1. 为什么老王要做这么多事情呢?【点拨】这是老王知恩图报的体现,因为杨绛一家关心帮助老王,所以老王也一样愿意为杨绛先生家做这么多事情。2.杨绛一家又为老王做了哪些事情?【点拨】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症,便送他大瓶鱼肝油;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询问老王能否维持生计;老王送来香油、大鸡蛋,不能让他白给,也给了他钱3.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杨绛一家人的性格特征。【点拨】杨绛一家是善良的知识分子。性格特征:富有爱心,具有同情心,尊重别人。三、合作探究,深入文本(一)揣摩语言(请学生朗读第8、15自然段。)1、作者刻画人物时对老王作了哪些描写?找出具体的语句加以体会。【点拨】肖像描写:“他面如死灰,两只眼都接着一层翳打上一棍就散成一堆白骨。”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本句借用骷髅外表的恐怖、干枯形象以及不经打的特点形象而贴切地写出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变得外表恐怖、干瘦和衰弱的特点。也流露出了作者的同情和悲酸,暗示了老王的生计越来越艰难。动作描写:“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我忙去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简单的几个字,描绘出了老王离开时的情形。叫人怎能不为他身体、生活所担忧,也为第二天老王的去世埋下伏笔。语言描写:“我不吃”“我不是要钱”,简短的两句话,没任何修饰。这体现了老王淳朴,心底亮堂,语言无华的特点。暗示老王即将去世,为后文老王去世埋下了伏笔。2、“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中“镶嵌”用的好不好,好在哪里?“镶嵌”两字能否换成“站”?为什么?【点拨】“镶嵌”这两个字运用了拟物、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表明老王已经病入膏肓。“镶嵌”用于没有生命的东西,暗示了老王的结局,说明这是他生命中最后的时光,这时的老王就像是一个活标本,就像是一副遗像。3、 “我强笑: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为什么要“强笑”?【点拨】一个“强”字,写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心理,既可怜老王,又感激老王,又不得不打趣,可以调解气氛。4、“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来的鸡蛋再多,总也有个数量,为什么说多得数不清?【点拨】“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作者记住的不是老王所送鸡蛋的多寡,而是其中蕴含的沉甸甸的情谊,这份情谊无法用冷冰冰的数字表示。6、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能否改成“啊呀,老王,你咋成这样了?”【点拨】这句话中的“好些了吗”,体现了作者对老王的近况很是关心,只是没想到会如此之惨,但是同时也有吃惊,若是换成后一句话,就好像是一个旁观者的口吻,体现不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不符合人物之间的关系。(二)品读精段,换位体验1.细读课文中“老王来送香油鸡蛋”的段落,探究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内容?【点拨】老王在自己生病甚至时日不多的情况下,还惦记着别人,还不忘表达对别人的关心、感谢,这部分最能表现他的忠厚、善良和知恩图报,最能突出人物形象和全文的主题,因此这一部分要详写。(2)在这部分中,又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点拨】肖像、神态是对老王病中进行正面描写,详写出他病况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老王仍想着作者一家,知恩图报,更突出了他心地的善良。写“我”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我”对他的同情、关心,从侧面烘托老王,使这个人物忠厚善良的形象更加鲜明。(3)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点拨】“害怕的糊涂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担心老王的虚弱身体和害怕他出现意外,另一方面是“我”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的歉疚,都表现出作者对老王担心和同情。(三)关键句解读1.课文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愧怍”?这种“愧作”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作者虽然十分同情老王,也表现出对他的尊重,但还带着不自知的优越感。作者开始只是把老王当雇工,当一个需要救助的对象,才只想着给他钱,老王把作者一家当亲人,在自己生命的尽头,还将香油和鸡蛋送给作者,所以作者才会“愧怍”。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于,一是作者一家当时处境不好,也是“不幸的人”,但她能够自觉关爱普通的不幸者,而且还感觉对老王关爱不够,体现了作者对不幸者深怀同情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作者把对老王这样不幸普通人的“愧怍”诚实、勇敢地叙述出来,进一步增强了感人的力量。文章结尾,作者总结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把作者与老王之间的情感关系上升到一个普遍性的人性高度,即这种同情与关怀以及做得不够的“愧怍”不只在作者与老王两个人之间,应该存在于世界上幸运的人与不幸的人之间。2.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1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一般什么情况下说“当然”?“当然”用在这里,流露了“我们”什么样的心理?)【点拨】“当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强调合于事理或情理。“当然”用在这里,表明“我们”不会让老王减半收费,流露出他们对老王的同情尊重,也流露某种优越感。2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从”和“压根儿”强调的是什么?“大概”同“压根儿”是否矛盾?)【点拨】“大概”同“压根儿”不矛盾。“大概”是不确定,是作者对老王心理的揣测;“压根儿”表示十分肯定,是作者从对老王的性格和境况的了解来看的。这两个词语看似矛盾,实际上准确写出作者前后心理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老王善良、厚道人品的笃信。3.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我”为什么这么说?)【点拨】“不过”表示转折, “既然就”,是表示因果关系,作者运用这几个词语,委婉表达一定要给钱的意思,体现了对老王的尊重。板书设计拓展延伸杨绛经典语录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将饮茶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仨在大的时代里,个人正如一叶扁舟,唯有随波逐流,偶尔的讽刺、同情,但人也只能平静地一步步走向坟墓而已。命运于此,并不是一个悲剧,不过是巨大的讽刺。干校六记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100岁感言课后作业1.给胡适人力车夫写120个鉴赏的文字。2.比较本文和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两篇文章在立意上有什么不同?教学反思这堂课我按照初中生的认识规律,以语言品味为主,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采用启发点拨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作者的内心,来完成对本文的掌握与深层理解。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本文重点,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训练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但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一课时的时间安排得有些紧,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充足,有些问题挖掘不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