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古诗词曲鉴赏20首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5分)题金陵渡张 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注】金陵渡:渡口名,今江苏镇江附近。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邗江县南边。(1) “一宿行人自可愁”的“宿”在诗中的意思是。(1分)(2)诗歌第三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3)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田园乐(其六)王 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1)“柳绿更带朝烟”的“朝”在诗中的意思是。(1分)(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分)(3)作者描写静景的同时又写了“花落”“莺啼”,有何作用?(2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塞上忆汶水曹元用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注:沙碛:沙漠。苑马:西域大宛所产的马。(1) “过尽征鸿犹未归”的“犹”的意思是。(1分)(2)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3)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杨柳枝温庭筠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1)“一面新妆待晓风”的“待”的意思是。(1分)(2)诗词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2分)五、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5分)秋月朱 熹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1)“清溪流过碧山头”的“碧”的意思是。(1分)(2)本首诗题为“秋月”, 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请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2分)(3)这首诗通过秋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1)“一雁度南楼”的“度”的意思是。(1分)(2)简要赏析“一雁度南楼”中“一”的妙处。(2分)(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5分)太原早秋李白(唐)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注释】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1)“梦绕边城月”中的“绕”的意思是。(1分)(2)颔联写出了太原早秋的什么特点?(2分)(3)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1)“只有空床敌素秋”中的“素”的意思是。(1分)(2)简要赏析“只有空床敌素秋”中“敌”的表达效果。(2分)(3)这首诗中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2分)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释】促织:蟋蟀。 挑促织:捉蟋蟀。 篱落:篱笆。(1)“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的意思是。(1分)(2)由“萧萧梧叶送寒”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2分)(3)最后两句为什么要写“儿童挑促织”的画面?(2分)十、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题。(5分)塞下曲 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1)“秦兵半不归”中的“归”的意思是。(1分)(2)“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1)“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中的“殊”的意思是。(1分)(2)诗中运用了哪些典故?请做简要说明。(2分)(3)试分析颈联“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这两句写景句在诗中的作用。(2分)十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5分)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公元726765年):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公元764年)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莫遣沙场匹马还”中的“遣”的意思是。(1分)(2)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请对第二句中的“满”字作简要赏析。(2分)(3)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十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5分)征人怨 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注释三春:暮春。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1)“岁岁金河复玉关”中的“复”的意思是。(1分)(2)作者运用昭君青冢的典故,有什么用意?(2分)(3)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征人之怨?请简要分析。(2分)十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题。(5分)送魏万之京唐李颀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1)“空令岁月易蹉跎” 中的“易”的意思是。(1分)(2)诗歌描绘了怎样的自然环境?这种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分)(2) 尾联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题。(5分)华子冈唐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1)“云光侵履迹”中的“侵”的意思说。(1分)(2) 全诗展示了怎样的画面?(2分)(3) 后人对诗中的“侵”与“拂”推崇备至,请对此作简要赏析。(2分)十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社 日谢逸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纹。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饮不遭田父,归无遗细君。东皋农事作,举趾待耕耘。【注】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江西诗派”诗人。隐居乡里,布衣终身。 风溪澹澹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 羹芹:煮芹为羹。 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 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 东皋:水畔高地。(1)“举趾待耕耘”中的“趾”的意思是。(1分)(2)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画面?(2分)(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十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立春偶成(南宋)张栻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注】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岁晚:年终。参差:高低不齐。形容水面波纹起伏的样子。(1)“春到人间草木知”中的“知”的意思是。(1分)(2)“便觉”二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3)赏析“草木知”到“生意满”的变化过程。(2分)十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除夜宿石头驿【注】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注】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夜晚远离家乡亲人独宿旅馆时感慨自身遭遇而作。(1)“明日又逢春”中的“逢”的意思是。(1分)(2)列举诗中的一个修辞手法,作简要说明。(2分)(3)“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思?(2分)十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山鸥,一身都是愁。【注】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的春季,当时,辛弃疾任江东抚司参议官,是江东留守叶衡的部属。叶衡对辛弃疾颇为器重,后来他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立即推荐辛弃疾为“仓部郎官”。写此词时,叶衡尚未作“丞相”,题目云“为叶丞相赋”,是后来追加的。 “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1)“青山欲共高人语”中的“欲”的意思是。(1分)(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3)赏析“青山”“烟雨”的表达效果。(2分)二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如梦令 春思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注】这首词是苏轼离开贬谪之地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 百舌儿:鸟名。 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词人的自我呼叫。(1) “惊起五更春睡”的“更”的意思是。(1分)(2)赏析句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2分)(3)“莫忘小桥流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2分)参考答案一、(1)(1分)过夜。(2)(2分)句中的“斜”字,可谓精妙之极。在描绘景色的同时,又点明了时间是在即将天亮的落潮之际。(3)(2分)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无限愁思,表现了诗人心中寂寞、凄凉之情。二、(1)(1分)清晨。(2分)深红浅红的桃花瓣上略带着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清新,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3)(2分)作者以动衬静,侧面表现了自己闲适而恬静的心态。三、(1)(1分)尚且(2)(2分)沙漠辽阔、天空晴朗、马匹肥壮、胡笳哀鸣、白云飘飞,描绘了边塞秋天的壮美风景。(3)(2分)大雁南飞,诗人却只能滞留塞上,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用大雁比喻飘泊异乡的自己,形象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四、(1)(1分)等待。(2)(2分)皇宫翠柳绿千般,映照着九重宫殿,雕有凤凰的花窗与绣有荷花的窗帘相映生辉。(3)(2分)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排列成行的新柳,写作清一色的新妆美人,赋予柳树以人的姿态与感情,突出了新柳的轻盈、美丽,写活了柳的风姿,引人联想。五、(1)(1分)碧绿。(2)(2分)本诗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的独到之处。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3)(2分)通过对静观秋光月色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六、(1)(1分)飞越。(2)(2分)“一”字巧妙地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通过雁子的孤独影射出诗人的孤单。(3)(2分)表达了诗人孤身在外的思乡之情。七、(1)(1分)围绕,环绕。(2)太原秋天的威势来得早,秋霜很浓,寒风凛冽。(2分)(3)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表达了诗人的思归不断的情怀。(2分)八、(1)(1分)白色。(2)(2分)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3)(2分)第三四句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 、“红树” 以及“雨” 景、“月” 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九、(1)(1分)打动。(2)秋天(2分)(3)“儿童挑促织”的画面反衬出诗人客居异乡的孤苦处境和凄凉心境,更具有动人心魄的感染力。(2分)十、(1)回家。(2)表达作者对牺牲者和家属寄予深刻的同情,以及对制造这场战争的统治者的无声谴责。(2分)(3)运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将作者对牺牲者和家属的同情的情感自然流露出来,向往和平的思想深刻。十一、(1)(1分)还。(2)借用了“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然有家不可归,但十分希望也能寄一枝梅,安慰家乡的亲人。(2分)(3)(2分)紧接上文的抒情,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使抒情又推进一层,更加深刻细腻,更加强烈具体了。十二、(1)(1分)派遣。(2)(2分)“满”字将阴沉肃穆、硝烟密布的战前气氛烘托得更加浓重。(3)(2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十三、(1)(1分)收复。(2)(2分)作者运用昭君青冢的典故,委婉含蓄地写出征人长眠塞外的苦寒、悲凉,表达他们不得归乡的痛苦。(3)(2分)从征战之远、作战之久、气候之寒、景色之单调四方面写征人之怨。(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十四、(1)(1分)交换。(2)(2分)微霜初落,深秋萧瑟。营造了凄清的氛围,渲染别离的愁绪。(3) (2分)寄托了对友人的期望,希望魏万不要虚度光阴,要趁早成就一番功名大业。十五、(1)(1分)侵染(2)(2分)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亦动亦静的艺术画面。(3) (2分)诗人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光”“山翠”以人的情感,“侵”形象地写出夕阳余晖逐渐消失的过程,“拂”字形象地写出山色青翠欲滴的情景。十六、1(1分)脚。(2)(2分)诗歌描写了春社时节淳美的田园风光。(3)(2分)诗中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十七、(1)知道。(2)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3)诗人抓住立春这一节气,描绘出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十八、(1)(1分)遇到。(2)(2分)设问,诗人通过设问,引出了自己年夜独宿旅馆。(3)(2分)写出了诗人沉思追忆和忆后重又回到现实时的自我嘲笑。十九、(1)(1分)想要。(2)(2分)整首词表明了词人因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理想无法实现而心情充满忧愤。(3)(2分)写“青山”“烟雨”有雄奇的色彩和奔腾的气势。将词人深沉的思想、胸中的抱负和愤懑,都在写景中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出来。二十、(1)(1分)旧时夜间计时单位。(2)(2分)鸟鸣声常常把我从睡梦中搅醒。(3)(2分)反衬出词人对仕宦生活的腻烦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