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八 变异、育种与进化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789732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八 变异、育种与进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八 变异、育种与进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八 变异、育种与进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二 遗传 专题八变异 育种与进化 重温考纲考点 构建思维脑图 1 基因突变中 若是碱基对替换 则基因数目不变 若是碱基对增添 则基因数目增加 若是碱基对缺失 则基因数目减少 2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会发生基因重组 3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4 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5 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 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能存在基因重组 6 突变后的基因和原来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 7 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 是有利变异 8 获得单倍体植株的常用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9 变异是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10 单倍体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11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都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 创造变异新类型 12 杂合子品种的种子只能种一年 需要年年制种 13 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因此适宜作为调查遗传病的对象 14 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基因序列 15 基因工程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能够定向地引起基因突变 16 基因频率改变 生物一定进化 17 生物进化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18 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隔离 19 自然选择的直接选择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 20 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考向梳理 1 2018 全国卷 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 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 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 X 的菌落 据此判断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 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 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 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考向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C 解析 A对 突变体M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但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培养基上生长 说明该突变体不能合成氨基酸甲 可能是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对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 自然条件下其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 故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错 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不能得到X D对 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使基因重组 产生了新的大肠杆菌X 2 2018 天津卷 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有节律 XB 对无节律 Xb 为显性 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灰身 A 对黑身 a 为显性 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 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B 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 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D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 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D 解析 A错 若为初级精母细胞 细胞中应含有Y染色体 该细胞中已无Y染色体 应是次级精母细胞 因含2条X染色体 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错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核DNA数与体细胞相同 C错 由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可知 A 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常染色体 上 A和a是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的 D对 由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可知 其体内无Xb基因 而出现的变异细胞中含有Xb基因 故是有节律基因XB突变为无节律基因Xb 3 2016 江苏卷 下图中甲 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 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 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 个体甲自交的后代 性状分离比为3 1D 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 表型无异常 B 解析 个体甲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基因数目减少 可能对表型有影响 A项错误 个体乙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变异后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B项正确 若基因与性状不是一一对应的 则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不是3 1 C项错误 个体乙染色体上基因没有缺失 但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 也可能引起性状的改变 D项错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 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 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 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解析 据表可知 突变型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存活率达到100 说明S12蛋白结构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A项正确 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 可以抑制其翻译功能 B项错误 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氨基酸序列中只有一个氨基酸不同 因此突变型的产生是碱基对替换的结果 C项错误 该题中链霉素只是起到鉴别作用 能判断野生型和突变型是否对链霉素有抗性 并不能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D项错误 A 5 2016 全国卷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 回答下列问题 1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 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 2 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 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 也可发生以 为单位的变异 少 染色体 3 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 隐性突变 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显性突变 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 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 则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 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 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 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解析 1 基因突变涉及某一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 缺失或替换 而染色体变异往往涉及许多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 重复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故基因突变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比染色体变异少 2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另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一 二 三 二 3 由题干信息 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 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 可知 AA和aa植株突变后的基因型都为Aa 若AA植株发生隐性突变 F1 Aa 自交 子二代的基因型为AA Aa aa 则最早在子二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 且最早在子二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的纯合体 若aa植株发生显性突变 则最早在子一代中可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 F1 Aa 自交 子二代 F2 的基因型为AA Aa aa 由于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为显性性状 欲分离出显性突变纯合体 需让F2自交 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后代 F3 不发生性状分离 则最早在子三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的纯合体 1 辨明对比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填表 间期 减 分裂前 后期 前期 增添 缺失 替换 自由组合 新基因 基因型 2 突破生物变异的三大问题 填空 1 关于 互换 问题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属于基因重组 参与互换的基因为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参与互换的基因为 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 2 关于 缺失 DNA分子上若干 基因 的缺失 属于 基因内部若干 碱基对 的缺失 属于 3 涉及基因 质 与 量 的变化问题 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 新基因 基因型 排列顺序 题型1考查三种可遗传变异1 2018 天津市五区县高三期末 如图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配对异常导致的结果 A D为染色体上的基因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A 该时期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B 该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3种精细胞C C1D2和D1C2具有相同的基因表达产物D C1D2和D1C2可能成为C D的隐性基因 解析 A 分析图解可知 图示为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时期 该时期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A正确 B 由于发生染色体配对异常 因此该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两个ABCD 一个ABC1D2D 一个ABCD1C2 共3种精细胞 B正确 C 染色体配对异常导致C1D2和D1C2均不能正常表达 C错误 D C1D2和D1C2可能成为C D的隐性基因 D正确 故选 C 2 2018 山东省枣庄市高考一模 下列有关可遗传变异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肺炎双球菌由R型转化为S型属于基因重组B 杂交育种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C XYY个体的产生 一般与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D 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都属于突变 都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解析 A 肺炎双球菌由R型转化为S型属于基因重组 A正确 B 杂交育种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 B正确 C XYY个体的产生 一般与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 C正确 D 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D错误 故选 D D 归纳总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 1 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 替换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增添 插入位置前不影响 影响插入后的序列 以3个或3的倍数个碱基为单位的增添影响较小 缺失 缺失位置前不影响 影响缺失后的序列 以3个或3的倍数个碱基为单位的缺失影响较小 2 可遗传变异对基因种类和基因数量的影响 基因突变 改变基因的种类 基因结构改变 成为新基因 不改变基因的数量 基因重组 不改变基因的种类和数量 但改变基因间组合方式 即改变基因型 染色体变异 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 A 解析 白花植株的出现是X射线诱变的结果 A错误 X射线诱变引起的突变可能是基因突变 也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B正确 通过杂交实验 根据后代是否出现白花及白花的比例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C正确 白花植株自交 若后代中出现白花则为可遗传变异 若无则为不可遗传变异 D正确 4 2015 江苏卷 甲 乙为两种果蝇 2n 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 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B 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C 甲 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D 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解析 甲 乙果蝇为两个物种 故甲 乙果蝇1号染色体上基因排序不一定相同 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后不能形成乙 二者杂交产生的F1 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故F1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 技巧方法应对可遗传变异类试题解题策略应对可遗传变异类试题可运用 三看法 1 DNA分子内的变异一看基因种类 即看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是否发生改变 若发生改变则为基因突变 由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 增添或缺失所致 二看某一DNA片段的位置 若DNA片段种类和DNA片段数目未变 但染色体上的某个DNA片段位置改变 应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倒位 三看某一DNA片段的数目 若DNA片段的种类和位置均未改变 但DNA片段的数目增加 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重复 若DNA分子中某一DNA片段缺失 其他DNA片段的位置和数目均未改变 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缺失 2 DNA分子间的变异一看染色体数目 若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 可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 确定是染色体数目的 整倍变异 还是 非整倍变异 二看某一DNA片段的位置 若染色体的数目和DNA片段的数目均未改变 但某一DNA片段从原来所在的染色体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则应为染色体变异中的 易位 三看基因数目 若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不变 但某基因被它的等位基因替换 则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结果 属于基因重组 1 2018 北京卷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 Mp 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 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与使用农药相比 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 安全和经济的措施 1 水稻对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 为判断某抗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 可通过观察自交子代 来确定 考向二生物育种 性状 性状是否分离 2 现有甲 R1R1r2r2r3r3 乙 r1r1R2R2r3r3 丙 r1r1r2r2R3R3 三个水稻抗病品种 抗病 R 对感病 r 为显性 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 根据基因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用PCR方法可将样本中的R1 r1 R2 r2 R3 r3区分开 这种方法可用于抗病品种选育中基因型的鉴定 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后 对F2不同植株的R1 r1进行PCR扩增 已知R1比r1片段短 从扩增结果 下图 推测可抗病的植株有 1和3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将甲 乙 丙三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 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 下列育种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a 甲 乙 得到F1b 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c R1r1R2r2r3r3植株 丙 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d 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 然后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3 研究发现 水稻的抗病表现不仅需要自身抗病基因 R1 R2 R3等 编码的蛋白 也需要Mp基因 A1 A2 A3等 编码的蛋白 只有R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结合 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 若基因型为R1R1r2r2R3R3和r1r1R2R2R3R3的水稻 被基因型为a1a1A2A2a3a3的Mp侵染 推测这两种水稻的抗病性表现依次为 a c d b 感病 抗病 4 研究人员每年用Mp A1A1a2a2a3a3 人工接种水稻品种甲 R1R1r2r2r3r3 几年后甲品种丧失了抗病性 检测水稻的基因未发现变异 推测甲品种抗病性丧失的原因是 5 水稻种植区的Mp是由不同基因型组成的群体 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 将会引起Mp种群 使该品种抗病性逐渐减弱直至丧失 无法在生产中继续使用 6 根据本题所述水稻与Mp的关系 为避免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过快 请从种植和育种两个方面给出建议 Mp的A1基因发生了突变 A类 基因 型 频率改变 将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轮换 间隔种植 将多个不同抗病基因通过 杂交整合到一个品种中 解析 1 水稻对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是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抗病水稻若为杂合子 则其自交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即出现感病水稻 若为纯合子 则其自交子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2 已知R1比r1片段短 对照扩增结果 含200bp R1 的植株1和植株3可抗病 甲与乙杂交所得F1基因型为R1r1R2r2r3r3 再用基因型为R1r1R2r2r3r3的个体与丙杂交 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用PCR的方法筛选出基因型为R1r1R2r2R3r3的植株 让其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最后通过PCR的方法筛选出基因型为R1R1R2R2R3R3的植株 即获得所需的纯合抗病植株 3 若基因型为R1R1r2r2R3R3的水稻被基因型为a1a1A2A2a3a3的Mp侵染 因没有R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结合 故该基因型的水稻个体感病 若基因型为r1r1R2R2R3R3的水稻被基因型为a1a1A2A2a3a3的Mp侵染 有R2蛋白与相应的A2蛋白结合 则该基因型的水稻抗病 4 Mp A1A1a2a2a3a3 中只有A1基因控制合成的A1蛋白 水稻品种甲 R1R1r2r2r3r3 中只有R1基因控制合成的R1蛋白 几年后甲品种丧失了抗病性 而水稻的基因未发现变异 即R1蛋白可正常合成 故可推测是Mp的A1基因发生了突变 从而使A1蛋白无法正常合成 导致甲品种抗病性丧失 5 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 会使Mp种群中含有该抗病基因的个体被大量淘汰 从而使A类基因 型 频率发生改变 使该品种的抗病性逐渐减弱直至丧失 6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 通过轮换或间隔种植含不同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 或将多个不同抗病基因通过杂交整合到一个品种中 都可以避免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过快 2 2014 全国卷 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 抗病高秆 易倒伏 和感病矮秆 抗倒伏 品种 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高秆对矮秆为显性 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育种实践中 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 一般来说 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 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抗病矮秆 2 杂交育种前 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 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 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 需要满足3个条件 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且符合分离定律 其余两个条件是 3 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 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 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 产生F1 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 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且符合 分离定律 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条件 在育种中的应用及测交过程 1 杂交育种的目的是获得集多种优良性状于一身的纯合新品种 从题意知 抗病与矮杆 抗倒伏 为优良性状 2 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所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必需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且独立遗传 如果分开来看 则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定律 3 测交是指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 而题干无杂合子 故应先得到杂合子 然后再进行测交实验 即先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 产生双杂合体F1 再将F1与双隐性类型感病矮秆植株杂交 观察后代的分离比是否与预测结果相符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孟德尔遗传的定律的实质并迁移应用 1 据图理清五种生物育种方式 据图填空 云杂交 单倍体 诱变 多倍体 基因工程 2 育种方案的选择方法 1 种内关系 无生殖隔离 欲获得从未有过的性状 如对从不抗旱的玉米诱变处理获得抗旱品种 欲将分散于不同品系的性状集中在一起 优势组合 如利用抗倒伏不抗锈病的小麦和抗锈病不抗倒伏的小麦培育出既抗锈病 又抗倒伏的 双抗 品系 欲增大原品种效应 如用二倍体西瓜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 四倍体 进而与二倍体杂交培育成 三倍体无子西瓜 欲缩短获得 纯合子 时间 常针对优良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者 如获得ddTT的矮秆抗病小麦品种 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2 种间关系 有生殖隔离 细胞水平上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 从而实现遗传物质的重组 如将白菜 甘蓝细胞诱导 体细胞杂交 形成杂种细胞 进而培育为杂种植株 分子水平上 应用转基因技术将控制优良性状的 目的基因 导入另一生物体内 从而实现基因重组 外源基因的表达 如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 抗虫基因 导入棉花细胞 培育成 抗虫棉 题型1考查育种的原理和过程1 2018 北京市顺义二模 如图表示利用农作物 和 培育出 的过程 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 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 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 过程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D 的过程中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A 解析 A 属于同一个物种 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A错误 B 表示杂交育种 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B正确 C 表示诱导基因突变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 C正确 D 表示单倍体育种 该育种方法首先要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形成单倍体 因此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正确 故选 A 2 2018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期末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长 选择范围有限B 杂交育种进程缓慢 过程繁琐 杂种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C 单倍体育种时 秋水仙素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D 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都可以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D 解析 A 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长 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 但选择范围有限 A正确 B 杂交育种进程缓慢 过程繁琐 杂种后代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 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B正确 C 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获得单倍体植株后 经染色体加倍即得纯合体 所以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迅速获得纯合品系 其中秋水仙素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正确 D 杂交育种不能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基因工程育种可以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D错误 故选 D 技巧方法根据育种流程图来辨别育种方式利用育种的流程图来考查育种方式的题目较常见 解答此类题时应根据不同育种方式的不同处理手段来区分 1 杂交育种 涉及亲本的杂交和子代的自交 2 诱变育种 涉及诱变因素 产生的子代中会出现新的基因 但基因的总数不变 3 单倍体育种 常用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 然后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 形成纯合子 4 多倍体育种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5 基因工程育种 与原有生物相比 出现了新的基因 题型2考查育种方案的设计3 2018 北京市顺义区高三期末 小黑麦由小麦和黑麦杂交育成 其中六倍体小黑麦 AABBRR 6N 42 由硬粒小麦 AABB 4N 28 与二倍体黑麦 RR 2N 14 杂交育成 1 由于小麦和黑麦两种植物之间存在 理论上杂交得到的F1应高度不孕 其主要原因是F1减数分裂过程中 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2 培育小黑麦的过程首先是小麦和黑麦杂交得到F1 再用秋水仙素处理F1的 使染色体加倍 此育种过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生殖隔离 无同源染色体 无法联会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染色体数目变异 抑制纺锤体形成 3 在北方某地越冬种植 中饲232 品系的小黑麦 第二年春天发现全部冻死 为解决小黑麦的越冬问题 有人用 中饲232 小黑麦做母本 与能在当地越冬的一种黑麦 RR 2N 14 进行杂交 培育能在本地越冬的新品种 取 中饲232 小黑麦的根尖 经解离 漂洗 用 染色后 通过观察细胞中的 确定 中饲232 为六倍体小黑麦 取F1花药进行染色 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发现细胞中的染色体状态如图所示 从理论上分析 状态 和状态 的染色体数目应依次为 条 对 龙胆紫 云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14 7 4 2017 江苏卷 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 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 首先要确定它的 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 在选择育种方法时 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 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 则可采用育种方法 使早熟基因逐渐 培育成新品种1 为了加快这一进 遗传 程 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 进行处理 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 选育成新品种2 这种方法称为 育种 纯合 花药 单倍体 3 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 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 由此造成不规则的 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 生活力很低的 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 即使得到少量后代 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 这种情况下 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 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 成本较高 4 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 但其他性状有差异 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 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染色体分离 配子 组培苗 重组 解析 1 生物的可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培育得到的新品种 与原种控制相关性状的遗传物质 基因 可能有所差异 因而可根据变异株中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变异株是否具有育种价值 2 连续自交过程中早熟基因逐渐纯合 培育成新品种1 可先通过花药离体培养 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从而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 这种方法属于单倍体育种 3 若是染色体组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 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会发生紊乱 不规则的染色体分离导致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 生活力低的异常配子 只有极少数配子正常 故只得到极少量的种子 育种方法 需首先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柑橘苗 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操作复杂 成本较高 4 育种方法 需连续自交 每次减数分裂时与早熟性状相关的基因和其他性状相关的基因都会发生基因重组 产生多种基因型 经选育只有一部分基因型保留下来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进行减数分裂 无基因重组发生 归纳总结生物育种方案的选择 1 育种目标不同育种方案的选择不同 2 关注 三最 定方向 最简便 侧重于技术操作 杂交育种操作最简便 最快 侧重于育种时间 单倍体育种所需时间明显缩短 最准确 侧重于目标精准度 基因工程技术可 定向 改变生物性状 1 2018 江苏卷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 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 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 则形成了新物种D 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 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考向三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 A 解析 A对 群体中近亲个体基因相似度高 所以群体中近亲繁殖会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错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错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 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不代表形成了生殖隔离 D错 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的一个前提是种群足够大 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不一定在各代保持不变 2 2017 江苏卷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 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 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 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 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 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 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 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解析 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才是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A项错误 各大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B项正确 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 都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项正确 越古老的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 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 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 说明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进化的 D项正确 A 3 2016 江苏卷 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 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C 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 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 解析 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不会导致抗药靶位点的形成 A项错误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项错误 突变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项正确 基因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但没有形成新物种 故野生型昆虫与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项错误 1 图解生物进化理论 填图 2 理清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两 两 三 三 填图 3 辨明隔离 物种形成与进化的关系 填空 1 生物进化 物种的形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生物发生进化 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 即 是物种形成的基础 2 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 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 但必须要经过 3 共同进化并不只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还包括 之间的共同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生殖隔离 生物进化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生物与环境 题型1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1 2015 安徽卷 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 个体间随机交配 没有迁入和迁出 无突变 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 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 a基因频率为20 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 a基因频率为40 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 地理隔离不再存在 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 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 75 B 50 C 42 D 21 C 解析 两种群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 且种群大小相等 故两种群完全合并后A 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两种群A a基因频率的平均值 A基因频率 80 60 2 70 a基因频率 20 40 2 30 该种群随机交配后 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 70 30 42 故选C 2 2018 广州二模 如图 A B 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 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 A地区内物种甲中的某些个体迁移到B C地区 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 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 甲 丙两种群存在地理隔离 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 C 乙 丙两个种群之间能进行基因交流 因为它们的基因库差异不大D 若种群丙中BB个体占81 Bb个体占18 bb个体占1 则B基因的频率为90 解析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A项错误 甲 丙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 B项错误 乙 丙为不同的物种 存在生殖隔离 这两个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因为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 C项错误 种群丙中B基因的频率 81 18 1 2 90 D项正确 题型2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过程及物种多样性的形成3 2018 河南省安阳市生物一模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增大B 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会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C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广泛的原材料D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A 解析 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不一定是增大 A错误 B 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会导致物种种类减少 故生物多样性降低 B正确 C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正确 D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其通过作用于个体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正确 故选 A 4 2018 秦皇岛二模 生活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成了2个种群 南北岸的松鼠经过大约一万年的演变 在形态和体色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差异 下列说法不符合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的观点的是 A 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 导致两个种群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同B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的进化提供原材料C 两个种群形态和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D 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 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 A 解析 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A项错误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B项正确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C项正确 地理隔离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 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 D项正确 技法方法 1 物种和进化标准的判断技巧 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若存在生殖隔离 则一定是两个物种 判断种群是否进化的标准是看其基因频率是否发生了变化 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则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2 新物种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与原物种间已形成生殖隔离 不能杂交或能杂交但后代不育 物种必须是可育的 如三倍体无子西瓜 骡子均不可称 物种 因为它们均是 不育 的 而四倍体西瓜相对于二倍体西瓜则是 新物种 因它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子代 三倍体西瓜 不育 意味着二者间已产生生殖隔离 故已成为另类物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