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春青岛版数学二下第三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word教案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勤劳的小蜜蜂们整装待发要去采花粉了。大家想去看看吗?瞧,它们出发了! 谁能利用其中的信息,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学生回答:清晨,小蜜蜂们在大王的命令下,出发去采花粉了。看,它们的队伍向四个方向出发,其中向北飞的有310只蜜蜂,向东飞的有103只蜜蜂,向南飞的有286只蜜蜂,向西飞的有530只蜜蜂。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1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许多问题:(1) 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2) 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蜜蜂多多少只?(3) 向北飞和向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对于学生提出的可以用本课知识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如不能用本课知识解答的问题(如需要用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解答的问题)可让学生写在问题口袋里,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行解答。2解决第一个问题(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先来解决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大家会解决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3集体汇报,交流想法。 学生回答:530310=840(只)(1)我是这样想的:因为53个十加31个十等于84个十,84个十是840。谁和我的方法不同?(2)我是这样想的:5个百加3个百是800,3个十加1个十是40,800加40等于840。谁和我的方法不同?(3)我是用竖式计算的。4指导竖式的书写格式。 大家的方法可真多!那我们今天就重点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边说边板演: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完全相同。我们把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是00=0,再算十位上是31=4,最后算百位上是53=8,结果是840。5解决第二个问题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再来解决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蜜蜂多多少只?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请大家用竖式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学生独立计算时,教师进行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集体交流并汇报:谁想把你的计算过程和大家来说一说? (学生到实物展台前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学生回答:530310=220(只)我是这样想的:我把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是00=0,再算十位上是31=2,最后算百位上是53=2,结果是220。谁和我的意见不同?(如有不同,让学生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引起大家的注意。 教师小结: 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大家认为在进行笔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先要把数位对齐,然后是从个位开始算起。教师及时的进行评价:你说得非常好,大家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同学提出的这一点。6解决第三个问题。 (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再来解决向北飞和向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 向北飞和向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请大家用列竖式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学生独立计算时,教师进行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集体交流并汇报:谁想把你的计算过程和大家来说一说?(学生到实物展台前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学生回答:310286=596(只) 我是这样想的:我把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是06=6,再算十位上是18=9, 最后算百位上是32=5,结果是596。谁和我的意见不同?(如有不同,让学生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引起大家的注意。) 三、分组学习,巩固新知。 1利用情境图,继续解决问题。大家一定还有许多想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请你从黑板上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来解答。并把你的计算过程在小组里进行交流。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可能有: 向西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向北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向西飞和向东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向北飞和向东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向南飞的比向东飞的多多少只? 或 向东飞的比向南飞的少多少只?学生先用列竖式的方法独立解答自己喜欢的问题,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巡视,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2集体汇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哪个小组的同学想和大家说说你们解决的问题? 小组成员分别到展台前说出自己的解题过程。教师提醒有错误的学生及时进行改正。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解答的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你知道笔算的方法吗?谁能总结一下?学生答:我认为: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方法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一样。都是要对齐数位,然后从个位算起。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小蜜蜂辛勤的菜花粉,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学生回答: 我学会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方法; 我知道小蜜蜂是十分勤劳的,我也要向小蜜蜂学习,做个勤劳的小学生。附送:2019春青岛版数学二下第三单元甜甜的梦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word单元教案课题二、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材分析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1、本节课是以甜甜在梦中与孙悟空比本领的童话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千米、分米、毫米。2、教材安排了三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猜测、验证、测量的过程,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3、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以后学习对学生以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学难点:长度单位间进率和换算。教学策略1、充分利用信息窗呈现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2、动手操作,在实际测量中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4、重视对学习活动的评价。课时划分信息窗1金箍棒的变化 2课时信息窗2比本领 1课时我学会了吗? 1课时测试与讲评 2课时备课时间xx、2、21上课时间课 题信息窗1 毫米、分米的认识课型新授总课时数教 学目 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2、知道毫米和厘米,分米和厘米的关系,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重 点难 点建立长度概念,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媒体课件是否详案是教学过程设计修改补充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认识1毫米。(1)猜测。谈话: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1毫米长,请猜一猜,1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2)认识1毫米。谈话:哪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3)小结: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毫米用mm表示。(4)巩固对1毫米的认识。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学生交流) 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举例:身份证的厚度大约1毫米1分硬币厚度大约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1毫米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有什么关系呢?(板书:1厘米=10毫米)2、同样的方法教学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三、教学米、分米、厘米、毫米的换算强调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5厘米=()毫米 70厘米=()分米5米=()分米 7分米=()厘米=()毫米四、巩固练习自主练习的第4题。(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都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备课时间xx、2、21上课时间课 题信息窗2 千米的认识课型新授总课时数教 学目 标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重 点难 点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教学媒体课件是否详案是教学过程设计修改补充一、导入: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2、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4)测量教室的长。(米)二、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1、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的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2、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方案二:绕学校400米的操场要走两圈半。3、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km来表示。(板书: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 (公路上,汽车、摩托车仪表盘上等)(二)欣赏生活中的“千米”1、(电脑出示珠穆朗玛峰山峰图)珠穆朗玛峰,高度约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9千米=(9000)米2、电脑出示15分钟大约走1千米,半小时大约是2千米。2千米=(xx)米三、巩固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汽车每小时行40米。2、电线杆高6千米。3、小李身高135厘米。4、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备课时间xx、2、21上课时间课 题智慧广场课型新授总课时数教 学目 标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重 点难 点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学会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方法。教学媒体课件是否详案是教学过程设计修改补充一、课前小探究:附页有2件上衣,3件裙子剪下。现在要一件衣服配一条裤子,如果是你,你会怎么穿?有几种穿法?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1、指2-3名学生说自己的搭配方法。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一共有哪几种搭配?要求:同桌合作,拿出信封里的学具,一人动手摆一摆,一人记录各种穿法。看看一共有哪几种搭配?建议:动手前先想一想怎样摆才不会重复、不会遗漏?生动手摆,师巡视指导。3、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有序地摆,也有可能无序地摆,有也有可能先选定上衣,再搭配裙子,可也可能先选定裙子,再搭配衣服。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搭配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在适当时给予提示和指导。)4、师生共同评价。这些摆法你最喜欢谁的摆法?为什么?5、小结:(指着有序的搭配的记录)老师也很喜欢这种搭配方法,老师也是这样想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样搭配的。先是选定1件衣服,分别和3条裙子搭配,一共有3种搭配方法。再选第2件衣服分别和3条裙子搭配,又有3种搭配方法,一共就有6种搭配方法。像刚才这样选定一件衣服分别和裙子搭配,再选定另一件衣服分别和裤子搭配,这种搭配叫做有序的搭配。(板书:有序的)有序地思考问题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这样做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板书:不重复、不遗漏)现在同桌说说这种搭配方法。6、连线的方法。(1)、如果没有学具,我们还可以怎样清晰、明了地表示出各种搭配方法呢?引导学生说连线的方法。(2)请同学们想想怎样连线可以既明了又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请大家在作业纸上用你喜欢的方法连一连,完成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怎样连的。展示汇报。7、拓展。现在再给乐乐添加一件衣服,不搭配你能说有会有多少不同的搭配方法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1、饮料和点心的搭配:自主练习1。2、路线的搭配:自主练习4。3、展示汇报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