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西师大版数学六下《平面图形》(第1课时)word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78611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西师大版数学六下《平面图形》(第1课时)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春西师大版数学六下《平面图形》(第1课时)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春西师大版数学六下《平面图形》(第1课时)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西师大版数学六下平面图形(第1课时)word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页平面图形的认识,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一1,2,3题。【教学目标】1使同学们牢固掌握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明确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2继续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理清平面图形间的相互联系,初步感受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并完善同学们的知识结构。3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明确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准备】教具:字卡若干(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1谈话激趣谈话主题:日常生活中的整理话题。2迁移导课教师:生活中我们很多地方用到了整理,整理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这节课我们共同整理和复习有关平面图形的基础知识。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整理复习点评:由整理的话题切入课题,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切感,明确整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积极性。二、回忆整理,沟通联系1平面图形的搜集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小学阶段都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呢?学生回忆搜集小学阶段学过的平面图形。(随着学生回忆教师黑板上板书,小学阶段学过的平面图形: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2复习平面图形的特征教师:看来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还真不少,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整理和复习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大家还记得这些平面图形各自的特征吗?咱们看着黑板,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都有什么样的特征。点评:学生通过小组内互相叙述、看课本、工具测量、质疑问难等方式回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有效实现了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3分类整理(1)小组活动。教师: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老师给黑板上的图形编上了号,咱们动手来整理一下(只写编号就行了),写在作业本上。在整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体现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在本子上进行整理。(选一个小组的同学在黑板上整理)平面图形线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2)对比交流。展示整理结果,并说明整理的依据,其他小组发表意见,争论辨析,互相评价,共同建构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4沟通联系(1)讨论。学生小组讨论: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如何在图上表示出来?(2)交流。小组发表意见,通过学生互评、争论,明确四者之间的联系,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体会事物既是变化的又是联系的。(3)举一反三。几类四边形之间有这样的关系?那么三角形又有几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完成三角形的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角呢?(锐角、直角、钝角)(并把黑板上的板书补充完整)线呢?(直线、射线、线段)有关直线的内容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知识?(平行线、垂线)什么是平行线?垂线?点评: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举一反三等方式,逐渐丰富平面图形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深入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渗透了事物既是变化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分类时标准不同,可以有多种板书形式)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小黑板出示第110页题)教师:注意第题,对轴对称图形的掌握情况,和第题对三角形拼图准确判断。点评:重点在于概念掌握情况的检查反馈。2完成教科书第页的课堂活动,题点评:重点检查学生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述的规范。3完成课堂作业第110页第2,3题四、课堂总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点评:重点对今天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结。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师生共同完善黑板上的知识树,四边形除了黑板上的几种之外还有吗?同学们认为还有哪些地方不完整?为什么?小学阶段我们只是研究了一小部分规则的平面图形,其余的平面图形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遇到。全课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三大特点,一是注重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推进教学。二是特别注意复习方法的有机渗透,教法学法一致,让学生经历“搜集回忆整理”的完整过程。三是特别注意设计的开放性和严谨性,引导学生建构较为完善的知识树,这对学生今后学习大有益处。附送:2019春西师大版数学六下平面图形(第2课时)word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页的内容,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二十一第5题。【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常见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间的联系,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2提高同学们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数学表达能力。3通过整理,培养同学们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有条理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公式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公式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准备】教具:将教科书第105页的整理图示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前面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回顾了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希望通过复习,同学们能够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公式间的联系。板书课题: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点评:由前一节课的复习自然引入课题,并交代复习目的,不仅让学生对复习内容产生亲切感,而且明确了复习要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二、复习周长和面积的概念1请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1)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2)教师梳理: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2请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1)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2)教师梳理: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3实例感知周长和面积概念的区别(1)指出课桌面或教室里其他物体表面的周长和面积。(2)请学生说一说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3)教师梳理:周长是指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它应使用长度单位。而面积是指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它应使用面积单位。点评:由抽象的概念回顾到具体的实物感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两个概念的含义,并能正确区别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三、小组合作,自主整理1提出整理内容及要求(1)整理内容整理出我们研究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2)整理要求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有条理地进行整理,要求简洁明了。2自主整理、组内交流(1)学生按照要求自主整理。(2)四人小组内交流整理结果,推选出一份最优整理方案,并作好汇报准备。教师巡视,有意识地筛选汇报小组。3小组汇报、全班梳理(1)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多媒体展示)(2)师生共同梳理出教科书第105页上的整理图示,课件中暂不出现图示中的公式推导箭头。(3)请学生一起读一读梳理出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点评:通过学生的自主整理、组内交流、全班分享,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整理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四、回忆公式推导过程,理解公式间的联系1回忆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1)学生回忆、全班交流。(2)教师梳理:面积计算公式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正方形可以看做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割补平移转化成长方形,圆也可以通过分割转化成长方形。实际上,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的研究,都是转化成之前学过的长方形来推导的。(在整理图示课件中加上第一排推导箭头)2回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1)学生回忆、全班交流。(2)教师梳理: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时,我们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进行推导的;在研究梯形的面积时,我们也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进行推导的;也就是说,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研究,都是转化成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来推导的。(在整理图示课件中加上第二排推导箭头。)3梳理提升实际上,我们在学习很多数学新知识时,都是把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思想是数学上非常重要的转化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运用。点评:通过学生回忆公式推导过程,进一步理解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巧妙地渗透了数学的转化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五、练习应用,巩固提高1填空(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 cm2,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0.5 dm,高是3 cm,面积是()cm2。(4)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6 cm,面积是()。(5)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3 cm,下底是2.7 cm,面积是25 cm2,高是()cm。(6)一个圆的半径是2 cm,它的周长是(),面积是()。2教科书第106页课堂活动第2题(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2)学生独立作图。(3)集体订正。(同学们可能出现了多种画法,只要两个图的面积相等都是正确的)。(4)梳理提升:同学们要想画得又对又快,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把两个图形的底画得相同,三角形的高画成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这样两个图形的面积就一定相等;另一个办法是把两个图形的高画得相同,三角形的底画成平行四边形底的2倍,这样两个图形的面积也相等。3练习二十一第5题学生自行读题,独立完成。点评:通过基础练习和学生实际操作,使学生牢固掌握所整理的基础知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有效形成知识网络。六、课堂总结请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全课总评: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几个突出特点为:一是重视学生自主整理能力的培养。二是重视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建构知识体系。三是重视转化的数学思想的渗透,发展数学学习能力。四是重视概念的比较,认清概念的本质,建构正确的概念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