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未来版品社五下《登上世界屋脊》word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35481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未来版品社五下《登上世界屋脊》word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春未来版品社五下《登上世界屋脊》word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春未来版品社五下《登上世界屋脊》word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未来版品社五下登上世界屋脊word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本课我先采用具有藏族特色的实物导入,然后分四个小组分版块自主合作学习本课内容,发现并在小组内解决问题,然后分组汇报、交流自学内容。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对应使用与文本内容相符的多媒体课件及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青藏高原自然风光教学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了解青藏高原的环境、气候、风光及藏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学习中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青藏高原的热爱,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尊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分组自主、合作学习并汇报交流等方法,使学生了解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活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青藏高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藏民们的独特风俗。教学准备: 1青藏高原自然风光、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 采用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情感陶冶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藏民们的独特风俗。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在这里召开一个“竟宝大会”,有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展品,现在有请这几位同学上台前来做一个宝贝介绍。 一、展示实物,导入课题。 2板书课题“登上世界屋脊”。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各小组选择内容自主、合作学习。1小组学习高原自然环境部分。 2小组学习高原自然风光部分。 3小组学习高原气候部分。 4小组自学藏民生活部分。 (二)小组汇报交流学习内容。 1汇报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 观察中国地形图,学生汇报识图情况: 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青藏高原。 观察比较: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观察教材第41页地图,说一说青藏高原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 小结:在我国的西南部有这样一块神奇的土地-青藏高原,主要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境内。这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领土总面积1/4,这里不仅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地方,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所以被称为“世界屋脊”。 2登上“世界屋脊”欣赏青藏高原自然风光。 过渡:这么高的地方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1)引导学生汇报已了解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及我国最高大河雅鲁藏布江。(2)阅读教材第41页地图,并说一说在地图上找到的青藏高原上著名的山脉和河流。 (3)思考:青藏高原为什么被称为众水之源? 小结:这里有神秘的雪山,圣洁的河水,碧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和未受污染的耕地、草原和空气,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上人类生活的最后一块“净土”。 (4)理解“净土”的意思,并诱思讨论:我们该如何保护这人类生活的最后一块净土呢? 3登上“世界屋脊”领略青藏高原气候。 过渡:青藏高原海拔这么高,高原的气候和平原地区相比有什么不同? (1)阅读教材第43页,学生汇报。 “气温低”。 说明:地势越高的地方,气温就越低,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就降低6摄氏度,所以地高天寒是青藏高原典型的气候特征。牦牛和青稞是适应这种高寒气候的特有物种。 “空气稀薄、日照强”。 说明: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阳光辐射强,日照时数多,所以这里又是全国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地方。(学生讲述人们脸上的“高原红”成因。) 过渡:在美丽的“世界屋脊”之上,有一座政教合一的宫堡式建筑是什么?(布达拉宫) (2)交流“日光城”名称的来历。 (3)启发讨论:为什么到高原有呼吸困难的现象?你知道这种特殊的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们的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3汇报走近藏民的生活。 过渡:在青藏高原这样特殊的环境下,你知道藏民是怎样生产、生活的吗?让我们来了解一些有关藏民生活的情况吧! (1)说一说:藏族人民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生产方面: a以牧业为主。 b种植耐寒农作物青稞。 生活方面: a. 藏袍服饰特点。 b. 吃糌粑。 c. 酥油茶、青稞酒、手抓羊肉及几种高原美食菜谱。 d. 住毡房和碉房。 e. 礼节(哈达)(2)启发讨论:藏族同胞的生产和生活与这里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三、课外拓展,情感升华。 过渡:青藏高原这么美丽神奇,你想去那里观光旅游吗?青藏铁路可以帮你实现愿望。 1播放青藏铁路幻灯片,请了解青藏铁路的同学做介绍。使学生感受国家对青藏高原的开发和建设力度之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2愉快的青藏高原之旅已经结束,让我们一起观看青藏高原自然风光视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小结: 今天我们所了解到的仅仅是青藏高原的极少数知识,希望课后同学们利用互联网再对他做进一步的探索、发现。青藏高原这块神奇的土地,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它期待着同学们长大之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索深厚的藏文化。 板书设计: 自然环境 8、登上世界屋脊 自然风光 藏民生活 高原气候 教学反思: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八课登上世界屋脊是一篇反映青藏高原上的环境、风光、气候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的篇目。在登上世界屋脊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分组汇报交流的同时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三个视频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堂课,有三个比较满意的地方: 1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感兴趣的内容,并发给每组几个自学时需重点解决的问题,这些自主性的选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教学中,我让学生分组选汇报员交流合作探究内容,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积极性非常高,都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可以看出他们的自学效果非常好。 3多媒体课件和三个视频辅助教学,让学生对青藏高原的环境、自然风光、著名建筑、服饰、饮食、住房等,有了更直观、生动的了解,更有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 不足之处: 如果课的最后,增加一个“抒发情怀”环节,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学文后热爱青藏高原的激动心情,如:唱藏歌、跳藏舞、发表个人感言等,定会起到推波助澜的绝佳效果。附送:2019春未来版品社五下登上世界屋脊word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登上世界屋脊是未来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祖国各地的环境与生活中的第二课。本课包括“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地高天寒,阳光灿烂”“藏族同胞的生产与生活”三个板块,旨在让学生了解青藏高原的环境、气候、风光及藏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学习中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青藏高原的热爱,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尊重。因青藏地区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都具有比较鲜明的特征,其地理特征具有与其他地理区域同等的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使学生对我国的不同地区有一个尽可能全面的认识。由此可见,本课时教学内容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分组自主、合作学习并汇报交流等方法,使学生了解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活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青藏高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教学重难点了解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藏民们的独特风俗。二、说学情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青藏高原地区”是一个遥远、神秘的地方,无论是它独特的的自然环境,还是它神奇的人文色彩,始终让我们满怀好奇,但同时又有一丝畏惧。所以,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拉近“青藏高原地区”与学生的生活之间的距离,抓住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引导学生多渠道地观察、讨论和分析,探究青藏地区独特地理特征。学生曾在五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中学习过与本课有着紧密关联且最富有象征意义的天路一课,对青藏铁路和青藏高原有着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经过前半部分中国地理的学习,对中国的地形地势、气温特点、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具备了一些阅读地图、查找信息、整理知识点、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只要教师创造出适合的学习情境,提供适当的学习帮助,学生完全能够自主的观察、讨论、分析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本课时将采用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情感陶冶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藏民们的独特风俗。经过小学阶段各学科的学习,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还缺乏方法与深度。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内在联系去分析、解决问题是本课时学法指导的主要方法。 四、说教学手段 本课时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以及显示地理事实材料方面的优越性,营造探究情境,突出重点、淡化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课我先采用能充分体现青藏高原特色的音乐视频导入,然后分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本课内容,发现并在小组内解决问题,然后分组汇报、交流自学内容。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对应使用与文本内容相符的多媒体课件及布达拉宫、青藏高原自然风光等教学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了解青藏高原的环境、气候、风光及藏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学习中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青藏高原的热爱,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尊重。五、说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激发兴趣,搭建桥梁。从歌曲和学生认知前提来建构学习本课的前提。伴随着青藏高原这首熟悉的旋律,一幅幅反映青藏高原风土人情的画面,对学生进行着视觉上的冲击,从而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搭起认知桥梁,联系学生认知前提:你知道青藏高原在哪儿吗?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屋脊”?随后教师出示课件并板书课题。既为教学环节的展开创设情境,又为学生的情感升华作好了准备。第二板块: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和自学提纲,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小组汇报交流学习内容。对于汇报内容,学生多数都是从课本上感受到的,当学生交流时,我不置身事外,及时补充。我认为课堂绝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将这些交流、探索不断引向深入,不断丰富学生的感知。(1)在汇报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时,我先出示中国地形图幻灯片,通过形象生动的展示,让学生感知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为什么被称为“众山之巅”。(2)欣赏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及珠穆朗玛峰图片。(3)引导学生了解青藏高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教师随机出示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4)出示课件,在地图上找到青藏高原上著名的河流。(5)总结:青藏高原被称为众山之巅、众水之源。(6)灿烂的阳光和未受污染的耕地、草原和空气,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上人类生活的最后一块“净土”。重点理解“净土”的意思,并诱思讨论:我们该如何保护这人类生活的最后一块净土呢? 3登上“世界屋脊”领略青藏高原气候。过渡:青藏高原海拔这么高,高原的气候和平原地区相比有什么不同?(1)阅读教材第43页,学生汇报,教师对应出示幻灯片辅助学习。“气温低”。说明:地势越高的地方,气温就越低,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就降低6摄氏度,所以地高天寒是青藏高原典型的气候特征。牦牛和青稞是适应这种高寒气候的特有物种。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汇报交流这两种物种。“空气稀薄、日照强”。说明: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阳光辐射强,日照时数多,所以这里又是全国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地方。过渡:在美丽的“世界屋脊”之上,有一座政教合一的宫堡式建筑是什么?出示布达拉宫幻灯图片。学生汇报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师:今天咱们一起来亲眼目睹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布达拉宫。(观看布达拉宫视频简介)(2)交流“日光城”名称的来历。(3)启发讨论:为什么到高原有呼吸困难的现象?你知道这种特殊的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们的生活还有哪些影响?3汇报走近藏民的生活。过渡:在青藏高原这样特殊的环境下,你知道藏民是怎样生产、生活的吗?让我们来了解一些有关藏民生活的情况吧!(1)说一说:藏族人民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生产方面:a牧业为主。b种植耐寒农作物:青稞。生活方面:a. 藏袍服饰特点。b. 吃糌粑。c. 简单介绍酥油茶、青稞酒、手抓羊肉及几种高原美食菜谱。d. 住毡房和碉房。e. 礼节(哈达)。(2)启发讨论:藏族同胞的生产和生活与这里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呢?第三板块:知识拓展,情感升华。学习内容结束后先出示填空题针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回顾。谈话:青藏高原这么美丽神奇,你想去那里观光旅游吗?青藏铁路可以帮你实现愿望,让我们坐着火车去拉萨,沿途再了解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吧。请了解青藏铁路的同学做介绍,使学生感受国家对青藏高原的开发和建设力度之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让我们一起观看青藏高原自然风光视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自然环境登上世界屋脊 自然风光藏民生活高原气候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