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塞腰鼓》学案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728225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塞腰鼓》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塞腰鼓》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塞腰鼓学习目标1.积累优美词语。2.掌握赏析句子的角度、方法,理解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作用。3.反复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一、预习提纲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飞溅()亢奋()晦暗()羁绊()蓦然()冗杂()烧灼()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1)亢奋:(2)晦暗:(3)羁绊:(4)蓦然:(5)冗杂:(6)大彻大悟:(7)叹为观止:(8)戛然而止:3.朗读课文,圈点评注你喜欢的句子。4.作家简介。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二、朗读感知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你体悟到:朗读安塞腰鼓要读出美、美和美。2.分组朗读,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三、品味赏析1.请寻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三遍,并用“我喜欢句子,因为”的句式进行评点。2.文章第二部分“好一个安塞腰鼓阵痛的发生和排解”是怎样描写安塞腰鼓的响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倒数第4段中的“交织!旋转!升华”这几个词能不能对调?为什么?4.为什么说“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对她十分陌生”了?5.本文运用大量的排比,有句内部的排比,也有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试举例说明这种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的作用。四、推荐阅读:贾平凹秦腔参考答案一、预习提纲1.jinknhujmrnzhu2.(1)极度兴奋。(2)昏暗。(3)缠住不能脱身,束缚。(4)突然,猛然。(5)(事务)繁杂。(6)彻底觉悟或醒悟。(7)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8)形容声音突然终止。3.略4.羊想云彩二、朗读感知1.音乐图画力量2.示例 (1)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2)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三、品味赏析提示 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写法等角度入手。1.(1)从用词方面:示例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的”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2)从句式上说:示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3)从修辞上说:示例 文章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明晰。2.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安塞腰鼓声音的回响。第一句写声音撞击在山崖上,山崖发出回响;第二句写声音撞击在观众的心里,观众的心里产生共鸣;第三句写声音引起的豪壮的抒情、严峻的思考和土地阵痛的发生和排解。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沉重的响声、非凡的气势。3.不能。因为这几个词的排列有一定的顺序,是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中心到四周,从平静到激烈。4.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受,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会感到特别安静,好像换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其次,这里用静来反衬闹,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5.句内部的排比:“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使人想起: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铿锵,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