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长春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717519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长春版教材分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是陆游在以北宋被金兵攻陷,中原被占,(徽宗 )和(钦宗 )两位皇帝被擒,南宋皇帝在( 临安)建后都这段历史为背景而创作的。南宋时期,金占领了中原地区。这首诗写于1192年,此时爱国诗人陆游已退居在山阴家中,而北方领土仍在金人统治下。深秋的早晨,他推篱笆院门,迎面凉风吹来,更增添了他的痛苦悲愤。虽然已是68岁的老人,而且身处贫困,但他仍念念不忘沦陷区内的大好河山,以及金人奴役下的北方人民 ,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恢复统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结合有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3、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设计理念: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的思考,以及与同学的交流,透过诗句感受诗中的情感、解读诗人的情怀。我们以往的逐字逐句的理解,只能将古诗的韵味淡化和肢解。我们力求透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对情景的想象,让学生在课堂中跟随着教者,回到历史,咀嚼诗文,走进诗人的心灵,将与文字的对话提升为与诗人的对话。课前准备:1、 收集有关诗人陆游及当时历史背景的资料。2、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认识作者,理解诗题。1、师:在上课前,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值得我们去读一读,他的高尚情操值得我们敬佩,他就是陆游(板书陆游)。 (打开课件,学生浏览陆游的生平简介) 师:读完后告诉我们哪些词,哪些句子跳入了你的眼帘,映入了你的心中? (生:著名爱国诗人、抗金、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陆游是个爱国的大诗人。) 师:哦!你的阅读能力真高,学语文就应该这样!师:(打开课件陆游像)这就是诗人陆游,从诗人的表情上我们能不能看出什么?(生:悲愤、不开心、忧伤、忧愁等)相机板书“忧”。 2、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强。那么诗人为什么而忧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从中可以找到答案,看老师写题目。(教师板书诗题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 ) 生:老师,你有一个字写错了! 师:嗯? 生:“离”还要加个“竹”字头。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你能说说为什么要加个“竹”字头吗? 生:篱笆门一般是由小竹条或小树枝编成的,所以要加个竹字头! 师:你讲得真好,老师加上去。(板书“篱”)这是个生字,跟老师读一遍。 3、这么长的题目我们应该怎么读呢?自己先试试。4、谁来读一读-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在学生的表述中理解诗题的意思,并能正确地停顿)老师给你们作个记号:(屏幕出示诗题:秋夜将晓 出篱门 迎凉有感) 5、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诗题,注意停顿。二、读通全诗,初悟诗语形象美。1、过渡:师:在这秋风习习的清晨,诗人有心事,他辗转反侧睡不着,起床走出篱门,迎着凉风,写下了这首诗。(课件出示全诗)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如果能把诗的节奏和韵律也读出来,就更好了。2、指多名学生读(A:真好,你的字音读得真准,如果把节奏放慢些就更好了,还有谁来试试?B:你读得字正腔圆,节奏也把握得很好。) 3、来,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整首诗。三、品读比较,领悟诗语精练美。1、给自己鼓鼓掌,同学们的掌声就是对自己的肯定,你们不但读得有板有眼,还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同学们,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又在向我们传递一种怎样的情怀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结合注释,想好了再告诉老师。2、谁读懂了这首诗?(指名学生说说诗的大意)师:同学们,现在你知道在这漫漫长夜,诗人为什么睡不着了吧!他在想什么呢?(教师相机板书河、山、遗民) 1、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1) 师:是的,他想了很多,那么,诗人笔下的黄河、华山是怎样的呢?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生自由读前两句诗,边读边想。(2)指名学生说黄河、华山给自己的感觉,分别是从哪些词感受到了?(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3)师:同学们真会读书啊!那么老师请你们再想想黄河真的是三万里那么长,华山真的是五千仞那么高吗?这样写诗人是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呢?(生回答夸张)师:这是古诗中常见的写法,是一种夸张的方法,也是一种虚指,所谓的虚指的方法就是在数字的运用上不确切,但目的在于突出事物的特点,这种虚指方法的运用,让黄河与华山的豪迈气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谁能不慨叹这河山的壮美呢!(板书:壮美河山)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两句,(读出心中的赞美,读出黄河和华山的气势。)(4)学生多次读,指导学生读出气势。(5)我们一起看一看这奔腾不息的黄河,巍峨高耸的华山,看完以后说说你的感受。 (播放一组画面)(6)学生汇报,用自己的语言把心中的画面再说一说。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1)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出示课件)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历史:公元1126年,当时陆游只有2岁,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山河沦陷,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宋钦宗的弟弟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权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社会极度黑暗。师:陆游2岁时,奔腾的黄河,巍峨的华山大片的中原领土沦陷敌手(板书:沦陷),陆游68岁时写下了这首诗。当你了解了这段历史,你觉得南宋的统治者会去收复这壮丽河山吗?(不会!)师:现在当你再读到这两句诗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感想? 生:很悲伤,祖国的山河被金兵侵占去了。(请再读: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师:老师听出了你们的悲壮。这就是借景抒情,借景物抒发了诗人想到国破山河在的忧国情怀(板书:忧国)。(2)、师:诗人想到了祖国的山河,还想到了谁? 生:遗民。 师:遗民是指遗留在北方沦陷区的人民,我们分别听到滚滚东去的黄河在向大海哭泣,那巍然耸立的华山在向苍天哭泣。那么被遗留的老百姓向谁哭诉?请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胡尘”是什么意思?(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那这里的“胡尘”写出的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生:不是。师:在尘土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出示课件)师:(深情地描述)杀戮四起,生灵涂炭,哀声遍野。北宋的遗民在流泪这一滴滴的泪是怎样的泪啊?(板书:泪)生:1是失去亲人,2失去家园,3失去祖国的泪,4不甘心任人宰割的泪。师:这一滴滴泪,怎不让诗人陆游为遗民的命运担忧!(板书:忧民)同学们此时不仅是遗民在流泪,诗人在流泪,我们的心也在流泪,请再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黄河向大海悲泣,华山向苍天哭诉,遗民在向南方哭诉:请再读: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四、拓展阅读,体会诗语意蕴美。师:是呀,山河在望,诗人在望,老百姓在望,他们多么希望南宋的军队能来解救他们呀!可一年过去了 生读:南望王师又一年!(板书:望)师:这句诗哪个词用得好?(生:“又”)“又”说明了什么?(生:不止一年,一年又一年,一直在苦苦盼望着)(板书:有一年)师:对,可他们一直苦盼的王师到底在做什么呢?南宋诗人林升写了一首诗就是对南宋统治者们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首诗就是题临安邸。(课件出示诗,指生读。)同学们,你们看到他们在干什么?(生自由说)师:南宋小朝廷成立以后,权贵们并没有想过要去收复中原失地,去拯救那些陷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北宋遗民,仍然日日饮酒,朝朝作乐,怎不让人心寒!。现在,你觉得“遗”还仅仅是遗忘、遗留吗?(更是遗弃。)(1)中原沦陷66年后,诗人68岁作了秋夜将晓出篱门凉有感这首诗,他整整盼了生:66年。(2)中原沦陷83年后,诗人85岁作了绝笔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师:山河在盼,老百姓在盼,陆游在盼,最后他盼到了吗? 生:没有盼到!我从示儿这首诗中看出陆游没有盼来,他死不瞑目。 师:是呀!诗人盼了66年,又盼了一十七年,整整一辈子的盼望, 生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你看出诗人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忧国忧民之心! 师:说得真好,秋夜漫漫,诗人站在篱门外,想起国家,想起人民,他心中感慨万分,他怎么睡得着昵? (出示课件,有感情诵读全诗)(四)、小结,课外延伸 师: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要向大家推荐陆游的诗集敛南诗稿,值得大家去读一读。下课! 板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忧 忧国 忧民 壮丽河山 遗 民 沦陷 泪、望(又一年)附送: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 长春版 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大家对南宋,对诗人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说。生:我们来了解南宋的历史生:我来介绍作者陆游的资料师: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南宋可以说是北宋的后半生,水浒传里提到的那个皇帝丢了半壁江山,还当了金兵俘虏,他的儿子逃到临安又做了皇帝,继续寻欢作乐南宋王朝并没有吸取北宋王朝的教训。(老师介绍历史背景)。师:1.齐读诗题生:读题师: 你能看提示说说诗题目的意思吗?学生练习说,同桌交流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师:请大家自读故事,做到准确,自然学生练习后展示2.我们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读出意思师:请你看提示朗读这首诗。师:理解了诗题,我们还要探究诗意。请看图师:请小组内根据图片内容和课下注释说说这首诗的大意生:(有点紧张)师:别紧张,自己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生:(用自己的话,基本讲清楚了)师:沦陷区的百姓被称为生:遗民(老师板书)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以后,你觉得“遗民”应该怎样理解?是遗留在沦陷区的人民吗?生:是遗弃的人民师:诗句中的“胡尘”仅仅是灰尘吗?生:师:是金兵烧杀抢掠的铁蹄,践踏在北方老百姓的身上。生:我仿佛看到金兵骑着战马将老百姓的房子、财产,烧的烧,抢的抢。师:是啊,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这滴滴流淌的又是怎样的泪啊?生:这是失去亲人的泪。生:这是家破人亡的泪。生:充满仇恨的泪。生:这是遗民们盼望统一的泪。师:金兵横行,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的凄凉,何等的悲惨呀!此时,你的心情是什么?(并请学生怀着体会到的心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生答。(痛苦,愤怒,绝望,期盼)师: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西湖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复中原的部队,望眼欲穿南宋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那儿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师:读了这首诗,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师板书:凄凉)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是他们的盼啊,盼啊!读南望王师又一年)师:又一年是多少年?65年呐,师:生:痛苦的日子一年又一年,杭州的权贵们吃喝玩乐,而西湖旁边的这些权贵们却还在花天酒地之中。读题临安邸 生:我觉得他们太对不起为他们流干眼泪的百姓了。 生:我感受到宋朝政府腐败无能。 师: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播放满江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