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鄂教版品社六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word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09374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鄂教版品社六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word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春鄂教版品社六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word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春鄂教版品社六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word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鄂教版品社六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word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参加奥运会和主办奥运会的基本情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和参与公共事物的意识及收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奥运盛事,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理解奥运精神的内涵,感受运动健身的意义。教学重点:了解并感受中国主办奥运会这一盛事,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感受运动健身的意义。教学难点:感受国人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历经的艰辛,理解奥运精神的真正内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北京奥运会的有关图片、视频资料;全民健身活动图片学生准备:收集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资料和全民健身的信息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活动一奥运寻根1.(课件:播放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视频录像、运动员夺冠的场景图片,配乐:我和你)师:这首歌,这些镜头你们一定还记忆犹新。是啊, 2008年8月8日是个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让全世界人们都为之震撼的日子,北京奥运会成功主办。你们可知道,为了这一天,中国人整整盼了一百年。这是为什么?2.师:现代奥运会创办于1894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可是几十年过去后,却没有见到一个中国人的身影。1908年的天津青年杂志向国人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能得到一枚金牌?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这三个沉甸甸的问号没人能够回答。你们能回答吗?3.师:请你阅读教材P19,你有什么了解?(教师补充中国短跑第一人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的资料和漫画东亚病夫。4.师:了解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5.小结:贫穷落后,国弱人衰,奥运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在追寻的梦!(板书:寻梦)活动二奥运历程1.师:奥运历程你说我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奥运离我们不再遥远。说说你了解到的我国参加奥运会的情况。2.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资料。3.师引导关注以下内容,并引起学生思考(1)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夺得了第一枚金牌,从此打破了中国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课件:许海峰夺冠画面,国歌响起)师:这一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终于飘荡在了奥运会的会场上。这一刻,你想对许海峰说什么?(2)出示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奖牌榜(课件出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4.小结:祖国的繁荣,国运昌盛,我们的奥运健儿不断刷新着历史记录,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我们在不停地追逐。 (板书:追梦)活动三百年圆梦1.师:让我们再次回到2001年7月13日22时那庄严神圣的一刻吧。(课件:播放录像北京,我们赢了)2.师: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中国人民的承诺,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让我们再一起来听听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奥运会闭幕式上是怎么说的吧。(课件:视频。)3.师:从“东亚病夫”到xx体育强国,我们经历了100年艰难历程,你想说些什么?4.小结:百年中国,中华儿女由东亚病夫,走向世界运动的最高舞台,走向光荣与辉煌,这都是因为中华儿女心中有梦想和追梦路上的顽强与执着。百年之后我们终于圆梦。(板书:圆梦)让我们再次唱响那支歌,重温精彩瞬间吧。(课件:播放歌曲我和你、奥运会的图片。)板书设计百年奥运 中华圆梦寻梦追梦圆梦第二课时活动一奥运知识大比拼1.(课件:播放北京奥运会运动员夺冠的场景图片,配乐:我和你)师:同学们,北京奥运会上我中国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跻身世界第一。你知道我们中国代表团夺得了多少枚金牌吗?(金牌51枚,银牌21,铜牌28。)奥运会虽然结束了,可是关于奥运会的许许多多我们都印象深刻。下面我们来个奥运知识大比拼,看看大家关于奥运知多少。2.学生先分组准备,然后师宣布竞赛规则进行小组比赛。3.师:奥运会是无数运动员成就梦想,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谁都想拿金牌。可是参加比赛得奖的总是少数人。(出示奥林匹克口号: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小组交流)4.(课件:视频播放“牙买加运动员奥蒂的故事”)师:听了奥蒂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5全班交流并阅读教材22页“小资料”。6.小结:倡导和平,反对战争是奥运会的宗旨。在奥运会上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正如顾拜旦所说的一样“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更落落大方。”(板书:重在参与)活动二全民健身我知道1.师:奥运会不仅仅是运动员的盛会,更是万民参与、展示自我的盛会。在我中华大地上也出现了万民参与奥运的热烈情景。大家从资料的收集中了解了哪些情况?(课件:播放画面“北京万民健身活动;无锡万人健步走活动;武汉万人长跑活动”)2.师: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齐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了增强人民体质,国家体育总局在1995年开始开展全民健身周活动,这一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同学们,今年的全民健身周活动也即将开始啦,请你谈谈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看法。 3.小结:全民健身,人人参与,让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出示课题)活动三 我与全民健身1.师:大家平时也一定喜欢健身,你和家人参加过哪些健身活动?说说自己参加的体会。2.师:我们来个健身大挑战吧!组织学生开展跳绳、踢键子活动,分小队开展比赛。3.师:除了这些活动,其实还有许多健身活动。(课件:出示学校大课间、运动会上全员健身的照片。)师:刚才的比赛很激烈,我觉得不管胜败,你们都积极参加了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了体质。(板书:积极健身,增强体质)4.小结:最后我送同学们一首健身歌,让我们在健康歌的伴随下,积极锻炼起来吧。(歌曲:健康歌)板书设计全民健身 人人参与积极健身 增强体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教学反思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xx年奥运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对于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以及奥运赛场上的一切学生已经非常熟悉,但是对于奥运的基本情况、以及中华民族实现奥运梦想的艰辛历程却知之甚少。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可以从各种途径收集到关于奥运的相关知识,某些他们感兴趣的方面能够用自己的方法搜集资料进行查询和了解,但是学生对于奥运的精神还缺乏深入的思考,所以没有较深的理解。因此,我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并感受中国主办奥运会这一盛事,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感受运动健身的意义。教学难点是:感受国人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历经的艰辛,理解奥运精神的真正内涵。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我重视课程资源的整合、拓展,用视频、文字资料来帮助学生感受国人为实现梦想所作出的努力,领悟历届奥运精神。本课设计以课标为准绳,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起点,整合符合儿童需要的课程资源,探寻我国奥运历史渊源,传承奥运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参与国家事业的热情,为实现体育运动强盛而积极健身,增强体质。我选用了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故事、“东亚病夫”的漫画、“许海峰”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xx年奖牌榜位居世界第一、申奥的激动时刻等素材引导学生追溯我国奥运的历史,感受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会国家和人民为奥运做出了各种努力,我们的圆梦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执着,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我还用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奥运的一些基本知识,用现场的健身大挑战体验健身的目的,为体育强盛而努力锻炼。 附送:2019春鄂教版科学四下第12课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word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我的说课内容是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的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本节课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机械之一的滑轮之后,进而发展为对杠杆(观察、学习、研究)的课。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认识杠杆的慨念及其作用。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特点,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这节课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探究: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理解杠杆的作用,并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知识:能设计研究方案,利用简单器材,有步骤地进行关于杠杆作用的研究实验。情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及作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理解杠杆的作用,四、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以下材料辅助教学。学具准备:杠杆尺、钩码等。五、说学情、教法和学法 1、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杠杆的认识比较模糊,在学习本课之前见过或玩过跷跷板对杠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困难在于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杠杆的作用。2、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根据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一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探究研讨法、分组讨论实验法、观察实验法3、学法:遵循“学为主、教为辅、探究为主线、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思想,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设计、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六、说教学过程依据本节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以上述分析我指导,以培养能力为方向, 紧扣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五个部分。(详情见教案)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2、推断与假设3、制定计划,开展研究4、总结与交流5、课外拓展与新课预习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既有我的一点小小体会,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恳请多多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