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色鹿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04207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色鹿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色鹿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色鹿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色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读懂课文,理解内容。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道理。3. 在精读感悟故事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有效读书的三个步骤:先读通文章内容,然后精读故事,了解情节人物,最后再熟读成诵,学习将文章内化读透。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反复朗读,认真体会,了解调达的小人行径。教学难点:1. 根据文中重点词语,复述课文内容;2. 透过对文中人物的感悟,明白做人要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道理。三、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人物头像图。学生:搜集一些有关感恩和讲诚信的名言。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导入: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九色鹿是一个记录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故事,并且世代相传。大家还记得这些四字词语吗?(打乱顺序出示词卡)救命之恩 千恩万谢 郑重起誓 见利忘义 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 重重惩罚2. 读了这些词语,不知大家有没有回想起课文讲了个怎样的故事?谁能根据故事内容给这些词语排一排顺序,并依次填入这样的填空中。 (出示:九色鹿对调达有 1 ,因此他 2 后 3 ,为九色鹿保密住处,但是调达后来却 4 、 5 ,带军队去抓九色鹿,最后因为他 6 的行为,受到了国王的 7 。)根据填空顺序板贴词卡。3大家通过自己的阅读,把文章读通顺了(板书:通),并能将这篇700多字的故事浓缩成了短短几句话。今天,我们要再一次走进这篇故事,走到人物角色的身边,去细细品读故事情节,把故事读得精细一些(板书:精)。(二)体会“恩”与“誓”,了解“小人”行径 了解“救命之恩”,明白“千恩万谢” 1我们知道九色鹿救对调达有救命之恩,那它是怎么救调达的?(板贴:救命之恩)自读课文,快速寻找。指名读有关内容。2学生交流朗读:“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3. 读了这段文字,你喜欢这九色鹿吗?为什么?4. 九色鹿救了调达的命,这对调达而言可是什么恩救命之恩(读词),所谓“恩重如山”,调达也明白,于是千恩万谢(板贴,读词),出示:“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齐读)调达的哪些动作、语言可以看出他对九色鹿的感激?(学生谈感受后再读句)预设: “连连扣头”。“连连”是什么意思?(一次有一次,说明次数多)连连扣头说明什么?(调达非常感谢九色鹿的救命之恩)“奴仆”“驱使”:“奴仆”是怎样的人?(给主人差使,没有自由,整天听命于主人而工作的人)“永远”“终身”,时间很长。省略号在这里是表示调达没有说完的话,他可能还会说些什么? 5. 齐读调达的话,注意表达调达当时的感激之情。6. (学生接读)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指名读)出示:“我救你并不是”了解“郑重起誓”,明白“见利忘义”和“背信弃义”过渡: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救命之恩,但是九色鹿却不要回报,只有一小小的要求(生读)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这再简单不过了,调达也在在九色鹿面前郑重起誓(板贴,读词)1. 课件出示:“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读)(1)什么叫“郑重起誓”? (2)想象一下,他当时会怎样郑重起誓?(3)面对调达这些动听的誓言,让大家想到哪些成语?(一言九鼎,信誓旦旦,一诺千金)(4)你们现在就是正在郑重起誓的调达,我们一起来起誓一下吧!(读句子)过渡:调达曾经是这样严肃而又认真地发誓,我想任谁见了都会相信他。但是调达有履行誓言吗没有,他“回报”九色鹿的却是什么?请默读课文第6和第7自然段,找一找调达是怎么做的,并用笔画出来。2. 交流:看皇榜进宫告密;带路抓九色鹿。3. 出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1)这张皇榜写了什么?(出示图片及文字: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2)随机采访学生:调达,你当时看到这张皇榜时,你心中想到的是什么?(3)调达看到皇榜后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学生接读)进发了。4. 同学们,故事读到这儿你们喜欢调达这样的人吗?(学生评价,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词语“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理解并朗读词语。)(三)痛斥“小人”,谴责“恩将仇报”行径1. 当九色鹿看到原本答应为它保密住址的调达却带人来抓它时,它的内心一定非常的?那它是怎样控诉调达的呢?轻声朗读课文第8自然段九色鹿的话你从话语的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九色鹿的气愤,并把这些词句圈出来。2. 交流出示:“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处,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1)“谁知道他竟然见利忘义”:谁知未预料到,“竟然”找个近义词理解。(2) “灵魂肮脏”是什么意思?这里的“肮脏”和衣服的“肮脏”有什么区别吗?(没有良好品质的人的确是灵魂肮脏的)为什么说调达是“灵魂肮脏的小人”? 这句话,九色鹿还用了反问句,请改成陈述句后比较,思考为什么九色鹿要用反问句?3. 九色鹿对调达有救命之恩,可是调达非但不报恩,反而告密,并带着军队去抓九色鹿,这就是“恩将仇报”(板贴,读词)难怪九色鹿会如此气愤,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九色鹿的话(齐读)。4.国王听了九色鹿的话,心中非常惭愧,生接读课文内容。(出示:“国王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5. 你们支持国王的决定吗?为什么?(四)总结提升,纠正可耻行径1. 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恩将仇报”的调达不顾九色鹿对他的“救命之恩”做出了可耻的行为,终于只能得到的结果定是重重惩罚(板贴,读词)。2.此时,得到重重惩罚的调达悔不当初,认识到了自己当初所作所为的错误。那我们来帮他想想,若他当初在接受九色鹿的恩情(换板贴)时,他应该怎么做?(根据学生交流,板贴更换为板书“知恩图报”“言而有信”)若调达能这么做,故事的结果又会是怎样?(学生说,师板书“”也许会有很多种结局)3. 同学们,我们做人一定要做一个懂得感恩和讲诚信的人。我们古人总结了许多关于感恩和讲诚信的格言,不知道大家的知识宝库里能找到几条送给调达吗?4. 老师也找到了几句,课件出示:(齐读)讲求诚信:人无信不立。 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言必信,行必果。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饮水不忘挖井人。也希望大家能谨记前人的话语,做一个懂得知恩图报、言而有信的人。(五)回顾学法,练习复述课文1.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大家通过细细的品味朗读,读懂了故事的内容更读懂了作者的用意,把这故事读非常精细。其实故事读到这儿还不够,我们还要把它读透彻(板书:透)2.大家看看黑板右侧的词串,若你能根据这些词串来还原故事情节,将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清楚,那就说明你已经将故事印刻在你的脑海中,把故事读透彻了。3. 复述内容请同学们看板书的右侧,根据我们课堂一开始排列的词串顺序,请学生同桌练习复述课文内容。练习时,大家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将词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九色鹿救调达,调达感恩并发誓;另一部分是调达出卖九色鹿最后受到国王惩罚。选择其中一部分进行练习。师出示提示性开头:(1)森林中有一头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毛色的鹿,名叫九色鹿。一天,它正在湖边散步(2)调达告别九色鹿后的一天,他看到国王发布的皇榜上写着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于是调达(六)布置作业:1.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心里一定对自己、朋友或对文中的某一人物有许多话要说,请把想说的话写下来。2. 小组合作,将这篇课文改变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五、板书设计: 左侧板书1: 22.九色鹿 通 九色鹿 救命之恩 调 达 头像图 头像图精 千恩万谢 郑重起誓 左侧变板书2: 22.九色鹿通 九色鹿 救命之恩 调 达 头像图 头像图精 见利忘义 背信弃义 重重惩罚 恩将仇报左侧变板书3: 22.九色鹿通 九色鹿 恩 情 调 达 头像图 头像图精 知恩图报 言而有信 透 右侧词串提纲板书:1.救命之恩 2. 千恩万谢 3.郑重起誓 4. 见利忘义 5.背信弃义 6.恩将仇报 7.重重惩罚附送: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本册教材简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掌握选择课外读物和读书做记号的方法。难点: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说出有哪些途径可以找到图书。说出在图书馆中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有关书籍的名人名言。总结:知识如同大海,人一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何况书有好坏之分,这就决定读书要有选择。板书课题。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观察的一页最上面的图。讨论:图中的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确定好自己所需要的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呢?教师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那一类的,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拿一本书讲解:封面、书脊、根据书脊确定自己是否需要。指导观察书上第一页上面的特写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又应该怎样放回去?为什么?观察下面的图,讨论这名学生在做什么?三、作业课后到书店或图书馆去选择自己要的书。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说出读书时应有怎样的姿势?能分析出应该在什么地方做记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怎样认真读书呢?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板书课题。二、训练观察第三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指名说。小结: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置与写字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姿势。观察特写图说说这位同学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学生摆好姿势,教师巡视,及时纠正。三、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讲述:作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加记忆效果,以便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样作记号呢?观察文字图。说说在什么地方做记号?作怎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小结学法:刚才观察了第2页,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作怎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下面4人一小组,按刚才的学法自学剩下的图文。分组讨论,指名说,指名朗读做记号的地方。小结:做记号的重要性。第三课时学习目标:能运用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观察插图。能运用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观察插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字典”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聪聪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留心观察事物。(板书课题)二、学习观察静物的方法观察第5页下面的图,讨论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指名说。小结:画面上是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一角的景物,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看得很仔细,校园一角有绿树、红花、假山和瀑布,还有一座雕塑。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是一种很好地学习方法,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不仅对学习语文十分有益,而且对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十分重要。总结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校园一角是静态的,该如何观察呢?同桌讨论。指名说。教师小结。观察事物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要按一定顺序;第二、要有重点;第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第四、要观察以后再动笔。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画中的校园一角。同桌讨论。指名说。评议。过渡:刚才我们观察这幅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们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课堂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看的4页下面和的5页上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指名说。评议。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一起刊第4页最上面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指名说。过渡:应该怎样观察动态的事物呢?同桌讨论。指名说。小结。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同桌讨论。指名说。评议。请同学们看第4页中间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指名说。评议。四、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应该怎样留心观察事物,同学门学的非常认真,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运用学到的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一、天安门广场教学要求: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生字,不仅要注意读准字音,辨析字形,还必须书写正确、工整。读懂每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意思。认真阅读课文,赏析重点片段,并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了解天安门就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段。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出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我国的首都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吗?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那个广场吗?板书课题,简介“天安门”。二、初读课文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自学情况:出示部分容易读错的生字词,强调“矗、曙、政”等字的读音。重点字词的记忆训练。“碑”的关键笔画“”,“袖”的偏旁是“衣字旁”,“沸”字右半边的正确笔顺。轮读有关生字词,要求读正确;教师范写部分生字,学生描红。指名读课文,引导读顺长句,教给停顿方法。三、多种形式,再读课文,熟悉内容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质疑问难五、讲读第一段指名读,其余思考:这段讲了什么?讨论: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朗读。六、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注意间架结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46段。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领袖 宣告 纪念碑 雕梁画栋 政府 沸腾 博物馆 尽收眼底进一步强调“袖、博、沸、碑”的正确书写二、讲读课文2、3自然段指名读2、3段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样的?(讨论后回答,理清方位)完成课后第四题。出示挂图,重点理解文中的方位词“北端、前、两旁、中央、南端”,同时注意观察点的不同。小声读课文的2自然段,你觉得天安门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它雄伟壮丽的?重点理解“雕梁画栋、潘龙花纹、挺拔”等词,同时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天安门的壮丽。在此基础上朗读。自由朗读第3段,想象文中所描写的宏伟的天安门广场。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的壮观?讨论自学。理清有哪些建筑物,分别如何描写,抓住“眺望、矗立、高大、金光闪闪、巍峨壮丽”等词,读中评析。三、讲读课文第四段指读,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向往”是什么意思?看图激情,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宣告?训练朗读。想象广场上的群众,再次体会“无比向往”的含义。齐读第4自然段。四、讲读5、6自然段小声读,分别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什么时候的情景?理清两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清晨升旗仪式;节日之时。再读第5自然段,升旗仪式怎样进行的?画出最振奋人心的句子,“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体会句子中的深刻含义。训练朗读。小声读第6自然段。通过朗读评析指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生情,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交流:谁能把我们带到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那热闹的场面了吗?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在读中重点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华灯初放、彩灯辉映”等词的意思及所描绘的意境。背诵第六自然段。五、总结全文,课堂练习练习背诵。课后小练笔:描写一处景物,要求按方位顺序。 二、虎门销烟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积累词汇。欣赏词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能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及时代背景扣图引题出示林则徐画像,简介人物,提出问题:他曾经作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板书课题介绍虎门的位置,圈点“销烟”什么意思?再点“烟”指什么?介绍鸦片的危害,及十八世纪时中国深受此毒害的境况。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学生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读后讨论:理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经过。再自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词,重点强调“寨、渣”读准翘舌音;“分、担、缴、侮”读准声调。提示“讯、泄、侮”的笔顺写正确,“抛”字结构要匀称。三、指名朗读课文,读通,读顺指读,逐段读顺句子。易错之处,集体纠正。四、学生再读课文,互听互评五、默读课文,理清层次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那几自然段具体写了“销烟”经过(45),给课文分段。分段方法:11,22,35,66或11,25,66(学生说清理由,两种方法都可以)六、作业抄写生字,熟读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理清课文层次。能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审题引入重点段齐读课题,虎门销烟告诉我们本文主要写什么?那一天,虎门寨是怎样一个情景?带着问题小声读第一段。二、讲读课文讲读第一段。读中思考: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在那里?体会人多:“水泄不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侧另一侧”体会场面庄重:“彩旗林立,文物官员,外国商人都来了。”有感情朗读课文,展现这壮观场面。讲读35自然段默读,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那一段最具体?使学生明白全文紧扣题目,重点写了“销烟”的经过。指读第三自然段,练习分层。第一层:下令硝烟。第二层“销烟”经过。 学习第一层(13句)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体现出中国人的气势。(健步、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朗读,读出气势。 学习第二层(45句)怎样硝烟的?边读边归纳,“撒盐抛烟、到石灰”描写细致但不凌乱,为什么?引导学生理清层次,体会“先再然后”这一具有顺序的描写,指导朗读第二层,读中感受。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展现当时场面,突出这一壮举大快人心。朗读第五自然段,突出数量词,体会销烟时间长,数量多,战果辉煌。烟渣被卷入咆哮的大海,想象是什么样?暗示什么?齐读,体会。讲读首尾两段。为什么说“值得纪念”。朗读。三、作业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能按先后顺序将事情说出来。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默写词语,创设情境为下面说话作准备。二、 复述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怎样一步步说清楚的?讨论思考,小组练习。根据板书自己练说。三、 练习说话,写话。出示文中片段“先再然后”。教师总结。回忆刚才默词的情景,小组讨论,老师怎么做,自己怎么做,练习说话,互相交流。引导回忆生活中那些事须分几步完成,帮助选材,开拓思路。讨论。写片断,当堂评析。三、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要求:学会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学习他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能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由图导入,出示徐悲鸿奔马图通过提问,简介徐悲鸿。板书课题,理解。齐读,“励志”是什么意思?指名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读题目质疑。二、 初读课文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表中的字,读准每个生字的音。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读顺句子。试读课文指名逐段试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最后再自由读。正音:提醒学生读准“励”边音;“怒”鼻音;“租”平舌音。词语释义:互相交流,已通过什么方法了解了那些词义,还有那些词语不理解?学写生字出示生字词,齐读再次正因。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写字。学生描红。三、在读课文,理清段落自由读、思考: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讨论归纳分为三部分。练习分段指名安分好段落朗读课文。四、作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说出徐悲鸿如何励志学画?能说出文中深刻语句的含义。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指读生字词。辨析多音字。二、 细读课文读题引入,齐读课题。徐悲鸿立下了什么志向?小声读1-3自然段。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体会徐悲鸿说这句话时的想法及心情,讨论为什么这么激动?指读外国学生的话。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那一句话最使我们气愤?讨论: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也成不了才”等,读除外国学生的傲慢,欺人的语气,体会此时徐悲鸿的心情。齐读第3自然段,了解此时徐悲鸿的想法,再指读已出示的“必须用”这段话,体会此时徐悲鸿内心世界。自由读第4自然段,学习这一过渡段的写法。讨论:比较句子,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与文中冤句比较体会,体会原句的生动。指导朗读,强调“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这几个词语。出示文中的句子“功夫不负有心人”解释。讨论:徐悲鸿花了多少工夫?默读5、6自然段,自由勾画讨论。抓住“每逢”“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只用、省下”等词句,通过读、评、议悟出“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真正含义。三年过去了,结果怎样了呢?讨论归纳出:a成绩优异,引起轰动。B外国学生震惊,佩服。重点分析第8自然段。指读外国学生说的话,与第一次语言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说话的内容、神态、语气等分析,读中感悟引起变化的原因。徐悲鸿此时内心的想法呢?再次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中国人”这句话。总结全文 练习一练习内容:本次练习安排了7道题目,内容包括上两点的省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把句子补充完整,熟记成语,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写毛笔字。其中,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练习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各题。教学过程:一、 完成第一题1. 自读,读准字音。2. 指读,正音。3. 带点字的韵母中都有什么韵母?4. 为什么有的韵母加两点,有的不加?二、 完成第二题1. 自己做题。2. 汇报练习情况,集体订正。3. 小结音序查字法。三、 完成第三题1. 读题。2. 第一句缺少什么?你能针对第一题提出什么问题?3. 指名补充完成句子。4. 用这种方法完成以下各题。四、 完成第四题1. 读词语。2. 同桌交流,理解词语。3. 讲你所理解的词语告诉同学们。不理解的词语教师解释。五、 完成第五题1. 自读。2. 谈谈对语句的理解。3. 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结合不同的环境用不同的音量说话。教学过程:一、 读题,明确题意1. 读题,看看题目中说了什么?2. 生活中我们说话的音量是否保持不变?3. 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二、 结合场景练习1. 看第一幅图,这是在什么地方?2. 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音量说话?3. 学生用“我们的教室”这个题目说说。4. 观察2、3幅图,说说该用什么样的音量说话,并练习。5. 指名上台练习,看看说的音量最合环境要求。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各题。教学过程:一、 观察字形1. 仔细看书,明确练习内容。2. 观察木字旁和提手旁有什么特点?3. 看看指示线显示这两个偏旁该怎么写?二、 指导书写教师板书,并讲授书写要领。三、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五、老师,您好教学要求:学会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说出文中重点语句的寓意。能有感情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 揭题引入同学们平时在校园里见到老师都会微笑着喊一声“老师,您好!”那么当你们长大了,那时你们见到老师会说什么呢?齐读课题老师,您好二、 初读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正音:崇高、浸透、塑造、笑盈盈。指名读,指导长句的读法。学生自读课文。三、 讲读第一段指名读,这一节共有几句话?哪个词语点出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那看出教师的工作推动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那不”是个什么句子?练习朗读,重点指导反问句。齐读。四、 讲读第二段自读。出示“笔尖飞舞茁壮的新苗”抓住“笔尖飞舞、春蚕、笑语盈盈、甘露”等词语理解,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课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语句生动形象。同时指导学生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指导朗读。指名读。总结:引导学生有感情读课文,同时从“涌起、情不自禁”体会到祝愿的真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记住生字的书写。能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出示生字词大声念读。“铺、浸、禁”选择正确的读音。“霞、耀、崇”口头扩词。二、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铺”用熟字“哺”记忆。“浸”用熟字“侵”记忆。“霞”用熟字“假”记忆。指导书写。练习描红。三、 练习背诵自由练背。同桌互背。指名背诵,其余小声跟背。齐背。四、 课堂练习抄写词语。背诵课文。 六、但愿人长久教学要求:学会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说出课题的出处。能文中那句话揭示了题目。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我们刚刚度过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在中秋节的夜晚你看到什么?那天还有那些传统习俗?中秋节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人们合家团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月。对那些不能团聚的人,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祝愿。那么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试读生词,纠正读音:奔、蝉、辙、延。小声再读课文,同座位互相检查。指读,把句子读通顺。三、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讨论给课文分段。简单归纳主要内容。四、 审题指导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那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此话的含义?简单理解,不求深入。出示水调歌头自读。五、 指导写字耍、躺、隐、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说出课题的出处。能文中那句话揭示了题目。教学过程: 一、 回顾复习出示文中词文,学生齐读,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吗?苏轼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此词呢?请同学们自读第2、3自然段。二、 细读课文细读第2、3自然段。苏轼在中秋夜,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理解“心绪不宁”。苏轼为什么思念他的弟弟?理解“手足情深”,“一起-一起-”“ 形影不离” “七个年头”这些词语,让学生理解苏轼思念弟弟的急切心情,读出感情.4.自由读第4自然段,之明说说苏轼为什么要埋怨月亮?师生共同评议点出省略号,引导想象。5.试着背诵这段话。6.看图,注意此时苏轼的表情并不生气,为什么?指读第5自然段。抓住“就像”以词让学生体会到人世间很难十全十美,抓住“但愿”一词,体会并读出苏轼祝愿人们生活愉快的愿望。在紧扣“转念又想” 训练朗读,第4、5自然段对比度,在读中理解,加深体会苏轼的丰富情感。7.在看图,你看到了什么?他会想到什么呢?8.出示诗词,指读,分别在文中找出表示意思的句子,读中体会祖国古典诗词的优美之处。三、 作业背诵4、5、6自然段。练习背诵诗词。 七、三顾茅庐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22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3 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4 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能正确书写文中生字。2 能理清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教学过程: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 从电视剧三国演义谈起,理清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2. 板书课题并解题。二、 初读课文学生根据注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三、 学习生字词1. 出示生字词,重点强调:尊、疏、潺、晌、塞凳子。2. 指导书写。提示“茅、尊、恭、卧”四字的关键笔画,“诸”子的撇要长,老师范写,学生描红。四、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1. 逐节请学生朗读,正音。2. 对容易读错地方,集体朗读。五、 学生再读课文,互听互评六、 默读课文,理清层次1. 明确课文重点写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2. 练习分段。七、 作业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说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2. 能说出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2 默写生词。3 口头生字词扩词。二、 细读课文1. 讲读第一自然段,归纳段意,明白刘备拜访诸葛亮的原因。2. 细读第24段:3. 默读3个自然段,让学生了解第三次拜访的过程。4. 讨论:关羽和张飞为什么不同意刘备第三次去隆中?结果呢?5. 朗读对话,感悟出人物个性特点。6. 学习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那几句写刘备他们来到隆中看到的景象?那几句是写刘备的动作?分别勾画。学生自己动笔自由讨论,老师引导想象,抓住“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的走、恭恭敬敬的站、快步走”等语句,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体会,使刘备的人物特点更加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7. 学习第四自然段。讨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重点理解“刘备听了茅塞顿开,想拨开云雾见到了晴天。”联系上下文分清本体和喻体的关系。8. 学习第五自然段。自由读书,讨论,大家觉得刘备和诸葛亮关系怎样?说出理由。重点抓住“我得到诸葛亮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讲清前后两部分关系。三、 作业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说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2. 能说出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教学过程:一、 总结课文1. 齐读课文,从中悟出刘备是个怎样的人?2. 揭示写作特点。3. 再次赏读课文中写刘备求才心诚的句子,讨论出作者是从语言、动作、神态三方面描写人物特点的。二、指导复述1. 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板书:刘备两次去拜见诸葛亮,但却没见着。上路前刘备第三次拜见的经过 见面前见面后刘备和诸葛亮的亲密友情。2.学生看板书复述。三、指导说话(引导完成课后练习作业第5题)1. 首先分析文中的片断描写了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 再悟出写了这些景物的作用3. 指导说话。例:我们来到了飞机场,只见 4. 学生自由练说,再交流,评议。四、作业 练习二练习内容:本次练习安排了7道题目,内容包括画出三拼音节,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改写句子、熟记成语,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写毛笔字。其中,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看图编故事是训练重点。练习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各题。教学过程:一、 完成第一题1. 自读,读准字音。2. 再读拼音,找出其中的三拼音节。3. 说说双拼音节和三拼音节有什么不同?4. 独立练读,检查。二、 完成第二题1. 自读词语。2. 这些词语在那篇课文出现过?是什么意思?3. 快速在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解释。4. 将解释代入词语中,看看是否正确?5. 总结。三、 完成第三题1. 读句子,看看量具有什么共同点。2. 读句子,找找两句有什么不同点。3. 分析“把”字句和“被”字句怎样进行变换。4. 做题,订正。四、 完成第四题1. 自读,思考词语含义。2. 学生讨论。3. 教师结合诸葛亮的一生,解释词语含义。4. 熟读词语,直至背诵。五、 完成第五题1. 自读。2. 简要介绍歇后语的知识。3. 熟读,背诵。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看图编出完整的故事。教学过程:一、 观察图画1 仔细看图,看看每幅图说了什么?2 指名说。二、 理清故事梗概1. 将四幅图连起来,看看说了什么故事?2. 学生回答。三、 练习说话1. 结合图画,发挥想象,编一个完整的故事。2. 学生练说。3. 同桌互说。4. 指名说,教师指导。5. 再练习说话。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各题。教学过程:一、观察字形1 仔细看书,明确练习内容。2 观察木字旁和提手旁有什么特点?3 看看指示线显示这两个偏旁该怎么写?二、指导书写教师板书,并讲授书写要领。三、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9 九寨沟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3、4、5自然段。、学会本课2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读准生字字音。2. 能说出2、5自然段和3、4自然段的关系。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 指出生字“寨”的写法,并于“赛、塞”作区别。2. 请学生质疑,激发兴趣。“九寨沟”在什么地方?那儿什么样?二、 初读课文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词,圈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同时读顺句子。2. 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词,正音。指读长句,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停顿。3. 听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前面质疑的问题。读后讨论,逐步归纳出三、四自然段的段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分段作准备。三、 再读课文1. 练习分段。2. 通过分段初步了解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与3、4两段的关系。四、 细读课文第一段了解九寨沟位置,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抓住“神奇、童话世界”从而对九寨沟有个整体印象。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说出课文介绍了九寨沟的那些景物?2. 能说出课文中描写了哪几种珍稀动物?教学过程:一、 继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 自由练读,整体感知:介绍了九寨沟的那些景物?讨论后再随机板书。再逐句细读,理解问句。2. 认真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观。3. 你看到什么?展开评读讨论,要抓住文中具体的词句,观察图画帮助理解,进行想象,在指导朗读。雪峰:(高)看图理解“直插云霄”。告诉学生,“峰顶银光闪闪”是因为终年积雪不化。湖泊:(多、清)抓住“大大小小、颗颗”体会湖泊多。看图理解“清澈见底、色彩斑斓”。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湖泊分布在沟谷中的景象。森林:(多)相继理解“遍布”。彩池:(多、美)引导学生弄清“彩池”是怎样形成的(a.池底有彩色石块;b.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瀑布:(错落有致)通过朗读,使学生知道瀑布形成的原因及壮观的景象。随即理解: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4.指导朗读,把最美的画面展现给大家。二、 学习第四自然段1.讨论第三自然段学习过程和方法。归纳出示:a. 自由练读,整体感知。b. 逐句朗读,理解词句。c. 想象画面,加深体会。d. 感情朗读,练习背诵。2.要求学生自己试着提问,帮助大家整体感知第四自然段,课文中描写了哪几种珍稀动物?特点是什么?3. 运用上述方法自学本段。4. 交流自学情况。5. 重点掌握句式:“也许也许也许也许”。三、小结本段主要写了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在那里的珍禽异兽。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 能记住文中生字字形。2. 能仿照第四段写出片段。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教写生字1. 出示生字,齐读,注意字形。2. 自己设法记忆字形。3. 指导书写易错字,强调关键笔画。4. 学生描红。二、 学习第四段的结构方式,练习说话,进行彷写1. 指读排比句,明白了用了四个“也许”表示推测,都是在介绍珍稀动物的特点。2. 学习本段方法仿写片断。三、 了解的一段和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1. 首尾呼应。2. 起总结、总起作用。从中悟出写作必须谋篇布局,巧妙构思。四、 作业 10云雀的心愿一、 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 学会本课9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4. 有条理的叙说森林的环保作用,初步树立环保意识。二、 教学时间两课时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2. 能正确辨析形近字。3. 能理清文章脉络,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 揭题质疑1. 板书,解决题眼“心愿”的意思。2. 根据题目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 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2. 生字词。纠正读音:滥、瘠、堤、苔。分析字形:厌庆、乱甜、伐代通过比较,提醒生字写法。教师示范书写:“贫、冠、擦”强调关键笔画。学生描红。3. 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错误。三、 讨论分段1. 轻声读课文,讨论云雀妈妈和小云雀到过哪些地方?2. 分段练习。四、 作业1. 熟读课文。2. 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说出小云雀在几个地方看到的景象。2. 能说出森林有什么功能。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进一步强调生字的正确书写。二、 细读课文1. 整体感知课文,小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