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19七颗钻石教案2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702717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19七颗钻石教案2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19七颗钻石教案2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19七颗钻石教案2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19七颗钻石教案2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重点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过程与方法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理解意思,自主与合作结合交流疑难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重点】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难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字词,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读过许多童话,那么,你最喜欢童话故事是什么?给大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大家讲的特别棒!看来阅读童话能给大家带来有益的启发。今天我们学习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相信你一定也会得到很大的启发。板书课题19、七颗钻石。二、检查自学,展示我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搜集的资料。作者名片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处女作中篇小说童年于1852年问世,早年相继写了中篇小说幼年少年以及一系列描写高加索战争和克里木战争的短篇小说。托尔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再现了俄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童话名片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著名的童话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鹅妈妈的故事、一千零一夜、王尔德童话等。三、倾听优美童话,学会生字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录音,圈画出不会的字音、难懂的词语,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1、结合课文的注音和字典,弄明白字词的读音和意思。2、同桌相互检查文中带拼音字的读音。“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匆”“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另外,“咽”是多音字,还可以读“”,如“咽喉”;读“”,如“哽咽”。3、说一说你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词。“渴”“沫”“涌”左边均为“氵”;“渴”“哀”字可与前文刚学过的“竭”“享”联系起来记忆;注意“累”字下部不是“系”字,“舔”字右下部不是“小”字;“舔”还可与“添”字比较记忆;同时注意“凑”的左边不是“氵”,“沫”的右边不是“未”;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4、开火车反复朗读生字,看谁读的最准确。渴(k) 罐(un) 累(li) 竟(jn) 匆(cn) 哀(i) 舔(tin) 反(fn) 递(d) 忍(rn) 凑(cu) 咽(yn) 唾沫(tu mo) 涌(yn)5、生字组词大挑战。渴( 口渴 ) 罐( 陶罐 ) 累(累倒 ) 竟( 竟然 ) 匆( 匆匆 ) 哀( 悲哀 ) 舔( 舔净 ) 反( 反正 ) 递( 递给 ) 忍( 忍住 ) 凑( 凑上 ) 咽( 咽下 ) 唾( 唾液 ) 沫( 水沫 ) 涌( 泉涌 )四、大声朗读,理解故事内容请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课文,然后自主探究以下问题,看谁回答的又快又正确。1、说一说这个童话出现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点拨:这个童话中人物有:小姑娘、妈妈、过路人,还有一只小狗。主人公是小姑娘。2、七颗钻石是从哪里出现的?点拨:七颗钻石是从水罐里跳出来的。3、我们能感受到小姑娘有怎样的品格?点拨:小姑娘非常有爱心。4、我读懂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会概括出来。点拨:这篇课文写的是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5、我会以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给课文划分段落,再概括段意。点拨: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很久以前,地球发生了大干旱,许多人和动物都渴死了。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小姑娘把意外得到的一罐水一次次的先让给别人喝,结果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这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星星。五、感情朗读,了解故事起因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第1自然段,自主探究下面的问题,了解故事的起因。1、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点拨: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2、找一找,从哪些词语你体会到这是一场旱灾?点拨:干涸、干枯、焦渴。3、想象一下,地球上是怎样的情形?点拨: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没有一滴水;森林里的树木,因为没有水,叶子黄了,纷纷落了下来;草原上的大片小草失去往日的生机,也都干枯了;天上的鸟儿也飞不起来了,因为实在太渴了。人们和动物嗓子渴的只冒烟,大家拼命的挖井、寻找水源,然而,大家一滴水也没有找到,越来越多的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人和动物、植物因缺水而面临灭绝的危险。4、在这样严重的灾情下,你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吗?点拨:花草树木需要( 水 ),如果没有水,花草树木会( 干枯 )。虫鱼鸟兽需要( 水 ),如果没有水,虫鱼鸟兽会( 干渴而死 )。我们人类同样需要( 水 ),如果没有水,人类也会( 干渴而死 )。水就像(时间、生命、金子)一样珍贵。五、仔细品读,体会“爱”的真谛同学们,此时水是那么珍贵!小动物们四处找水,一个小姑娘也拿着水罐去找水。请大家仔细品读课文第2、3自然段,想想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回答下面问题。我们根据答题情况,评选出答题智慧星。1、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去干什么呢?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孩子?点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善良懂事、孝顺母亲的好孩子。2、小姑娘找到水了吗?点拨: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3、小姑娘找水容易吗?从哪里看出来?想象一下小姑娘找水经历了哪些困难?点拨:小姑娘找水非常不容易,从“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看出来。小姑娘寻遍了每一眼井,可是井里都(干涸)了。然后到河流的每一个地方寻找,却没有找到(一滴水)。于是,她跑到森林里,在潮湿的树下找水,结果也(没有找到)。后来,她跑到沼泽地,结果发现沼泽地,已经(干涸了)。小姑娘的衣服被山路上的荆棘(划破了),鞋底被路上的沙石(磨穿了),脸上、手上有许多( 伤痕 ),最后,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4、这个故事中的水罐会不断地变化,真神奇!你能用“”划出来这样的句子吗?点拨: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5、为什么水罐发生神奇的变化时小姑娘做了什么的事情呢?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品格呢?请大家速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点拨:小姑娘把水送给谁水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品格第一次母亲有了清澈新鲜的水疼爱母亲第二次小狗银罐热爱小动物第三次母女互让金罐母女之间的爱第四次路人七颗钻石和巨大水源无私博大的爱6、“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你想象一下,水罐里为什么会突然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呢?点拨:应该是小姑娘的对母亲的爱,感动了上天。7、“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喝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矛盾的心理?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点拨:可以看出小姑娘非常口渴,想喝个够,但是想到了妈妈,又不舍得喝了,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疼爱母亲、孝顺母亲的好孩子。8、小姑娘为什么会一下子绊倒?点拨:因为小姑娘心里想着妈妈,走的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下有一条小狗,所以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9、“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你认为为什么水没有洒,水罐没有坏呢?点拨:我认为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事情。10、如果你是那只小狗,你会如何对待小姑娘?为什么?点拨:如果我是那只小狗,我会万分感谢小姑娘,帮助她把水送回家去。因为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让小狗把它都舔净了,拯救了小狗的生命。可以看出小姑娘是一个热爱小动物的人,她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11、你认为为什么“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点拨:我认为是小姑娘对小动物的爱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事情。12、母亲为什么不喝水,而是“把水罐递给小姑娘”?点拨:因为母亲认为“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可以看出母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13、你揣测一下为什么“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点拨:我认为是母亲对孩子伟大无私的爱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事情。14、过路人讨水喝的时候,小姑娘口渴吗?从哪里看出来?点拨:小姑娘特别口渴,从“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看出来。15、“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从这句话看出小姑娘怎样的品格?点拨:看出小姑娘渴到了极点,但是她仍然强忍住,把水罐递给过路人,她是多么的无私、博爱。16、你认为“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是什么原因呢?点拨:应该是小姑娘对过路人那种无私、博大的爱,使水罐又一次发生了神奇的事情。17、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以后,人、动物、植物乃至大地将会怎样呢?点拨:人们喝着泉水,(健康快乐)的生活了,小河里,鱼儿们(游来游去),草地上,动物们(欢快的跳舞),森林里,树木恢复了生机,各种果实都(成熟了),花园里,各种花儿都(绽放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了)。18、梳理一下水罐发生的几次变化,概括说一下水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点拨:使水罐发生变化的几件事为: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可以看出是“爱心”使水罐不断的发生变化,使人们有了水。根据答题情况评选答题智慧星。六、齐声朗读,获得生活启示同学们,是“爱心”使水罐不断的发生变化,使人们最终有了水。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怎么样了呢?请大家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探究下面问题:1、七颗钻石到什么地方了?点拨: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2、想象一下,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它们在天上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点拨:它们在天上要告诉我们要有爱心,生活中要爱父母、爱同学、无私的爱每一个人。3、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点拨:因为钻石晶莹剔透,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它可以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在本课中,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美好的心灵,象征着爱心。星星永远挂在夜空里,象征着爱心永恒;它光照人间,还表示爱心普照人间。结尾寄予了作者美好的愿望。4、爱心像钻石,像星星,照亮着每个人的心灵,因为爱心,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呢?点拨:在生活中,我们要明白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有重大的意义,我们要关心别人,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爱心对待生活。七、当堂练习、及时巩固1、读一读,写一写。清澈( ) 干涸( ) 水罐( )绊( )倒 舔( ) 一瞬( )间 咽( )了 唾( )沫( )ch h gunbn tin shn yn tu mo2、读一读,填一填。( )的水 ( )地尖叫起来咽了一口( ) ( )地在地上放着清亮新鲜 哀哀唾沫 端端正正3、我会填空。课文写了地球上的一次大( ),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 )了,使许多人和动物都( )而死。一个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 ),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神奇的( ),最后地球上终于有了一股清澈又新鲜的( )。旱灾 干涸 焦渴 让水 变化 水流4、水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爱心”使水罐不断的发生变化,使人们有了水。八、课堂总结同学们,爱就像那星星、钻石般璀璨、闪烁,由爱而生的七颗钻石,化成了北斗星,就是告诉人们,让爱成为你心中光明的指路星。所以当我们再仰望天空,看到“北斗七星”的时候,一定会想起这个善良的小姑娘,这位慈爱的母亲,这个动人的故事。希望我们大家永葆爱心、创造更加美丽的世界。【板书设计】19、七颗钻石空木罐 装满水 水没洒 爱银罐 金罐 钻石、水流【教学反思】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本节课我从学生喜欢的童话谈起,让学生谈谈最喜欢的童话故事?然后导入新课,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与本课有关作者的资料,课上让学生展示课前能自学会的知识、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养成了学生独立自学的习惯。在课文学习中,我按照先整体感知,再局部探究,最后整体理解故事的启示的步骤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新颖有趣的问题,或者是自主探究,或者是合作交流,或者发挥想象说说人物的心理活动。让学生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小姑娘无私的爱心,最后,概括梳理水罐的变化,得出爱心的主题,引导学生获得生活的启发。最后提供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20妈妈的账单教案2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检查反馈1、导入语:我们前面学习了可贵的沉默,哪些同学真的懂事了,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这篇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懂得了什么呢?他是怎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妈妈的账单。释“账单”。2、初读课文,随文关注生字词,用符号圈出来,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醒同学注意难写的字词,难读的语句。3、出示词语:账单 报酬 款项 芬尼 索取 慈爱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 简要介绍芬尼:是一种德国的货币单位,2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1元,60芬尼就相当于3元。默写:“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二、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计学生说得比较详细。2、引导运用默写的三个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简练。3、随机引导“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的意思。三、比较账单,唤醒生活的记忆,补充账单过渡:听同学们说主要内容,都提到了课文中的两份账单,这是怎样的两份账单呢?现在请你放声朗读课文,尤其是大家最关注的这两份账单,多读几遍,还可以在文中写写你的体会。现在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1、出示小彼得的账单:师生配合朗读。从小彼得为妈妈开的这份账单里,你读懂了什么?(小彼得听话、懂事、勤劳、能干、有经济头脑等)小彼得有经济头脑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课文哪一自然段有写到这方面的内容?指名生读第一自然段。小结:由于家庭的耳濡目染,小彼得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他认为付出劳动应该得到回报。2、品读妈妈的账单。师:晚上,彼得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想要的报酬,但同时他发现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出示妈妈的账单。3、引导比较,发现区别。(预计学生会发现有如下区别:金额多少,劳动量大小,时间长短等)A、彼得的账单上都有数字几芬尼,妈妈的账单上没有数字,都是0芬尼。B、彼得写的都是一件件的具体的事情,妈妈写的都是一段漫长的岁月,而且没有具体的事。师:同学们,妈妈的账单上没有具体的一件件事情。但是,十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十年的幸福生活,包含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小事。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想象一下,十年来,彼得的妈妈是怎样照顾彼得的?看看谁能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让大家感受到妈妈对彼得的爱。学生举例。4、补充妈妈的账单。如果我们要把妈妈的账单列得更详细些,账单中应该列些什么?教师引说:十年的幸福生活啊!是多么的甜蜜。每一天,妈妈都为小彼得准备好干净舒适的衣服十年的吃喝中,有一杯杯香浓的牛奶,香甜可口的饭菜每次,当小彼得生病时,妈妈总是那样辛劳十年来,妈妈一直是那样慈爱(教师在点拨和评价中随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补充妈妈的账单。)5、引导对比,体会无私、无价。师:同学们,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还有在彼得生病的时候,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妈妈付出了那么多的辛劳,如果妈妈的账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为什么?(指名交流)这么多的事例,如果要计算金钱的话,该是多少芬尼?而妈妈却写着“0”芬尼,你看了有什么感受?补充阅读资料母亲的工资。既然母亲的工资都可以跟大公司的总裁相比,那为什么彼得妈妈的账单上写的都是0芬尼呢?说说你从这份账单中读懂了什么?(母爱的无私、无价)是呀,同学们,为你无数次的付出,然而,总不求回报,这个人,就是深深爱着你的伟大的母亲,慈爱的母亲。让我们深情地朗读这份无价、无私的账单。(老师读前面的款项,同学读后面的数字;齐读。)四、引导想象,补充小彼得的心理读着读着,我们被妈妈这份浓浓的母爱深深感动;读着读着,小彼得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呢?(出示最后小节和插图)看看插图,细细地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指名交流:彼得羞愧万分。(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抓重点词,从彼得的神态、动作中体会到他的“羞愧万分”)理解“蹑手蹑脚、小心翼翼”等。我们相信,此时的彼得懂得了什么呢?(感恩、回报等)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2、引导补白。“读着读着”说明什么?教师引说:是啊!小彼得读了很多遍,心中汹涌澎湃,思绪万千,肯定也想了很多。投影出示:小彼得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他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总是准时送上香浓的牛奶,妈妈做的饭菜是那么香甜可口。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错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情景写具体(放背景音乐懂你)。3、交流补白内容,教师随机点拨,注意适当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4、哪些语句说明小彼得羞愧万分?用横线画出。5、反复朗读,体会羞愧和改过。6、补充小彼得和妈妈的对话:小彼得扑在妈妈的怀里,会和妈妈说些什么话?五、表达感受,抒发情感此时的你,一定被彼得妈妈无私的母爱和伟大的人格深深打动,也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也许从彼得身上,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请你写出自己心中最想说的话,可以对彼得说,可以对彼得的妈妈说,可以对自己说,也可以对自己的妈妈说。如果你感悟特别深,都想说,老师更欢迎。(作业超市) 我想对小彼得说: 我想对彼得的妈妈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回指点,指名学生交流六、小结、布置作业1、自主设计作业。学习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抒发真实的感受)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作业都很实在,很孝顺,也很感人。老师只想给你你们的温馨作业前加上一个期限,那就是一辈子。七、总结深化,拓展积累1、一位英国诗人说过: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感谢彼得的妈妈,她的账单不仅让彼得也让我们懂得了妈妈的爱是无价的,无私的,无声的,妈妈的爱是献给儿女的最温暖、最深沉、最伟大的爱。让我们永远在心中铭记这份爱的账单。2、最后让我们一起诵读世界各国的文学家、诗人笔下描绘的母爱!。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林肯母亲是天生的哲学家。-斯托夫人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它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巴尔扎克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