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0军神教案苏教版本.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94581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0军神教案苏教版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0军神教案苏教版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0军神教案苏教版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0军神教案苏教版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1板书:军神2简介刘伯承:刘伯承(1892198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杰出的领导人之一。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刘邓大军”,“刘”就是刘伯承,“邓”是邓小平。他在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这篇文章写的是刘伯承青年时代的一段经历。3过渡:你们一定知道谁是军神?(刘伯承)为什么说他是军神呢?二、初读指导1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生字词。(1)指名拼读生字。 (2)由学生讲解词语意思。绷带:(指绷带在插图上的什么位置)。伤势:受伤的情况。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忙。 (3)教者讲。土匪:地方上的有武装的匪徒。(4)“德国、沃克”只要认识就行。 2学生按以上方法自学二六自然段。3检查自学情况。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5指名朗读。三、理清文章脉络1全文一共是六个自然段,请默读课文,按照“求治术前术中术后”把课文分为四段。2讨论交流。四、指导书写1教师范写,讲解字形。独体字,首笔“横撇”不要写长,“弯钩”写在竖中线上,“三横”要写紧凑,最后三笔是“横撇”、“撇”、“捺”。2学生描红、仿影。板书设计:21军神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体会对话的感情。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学习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对话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承受 手术 失声求治军医损伤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1)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同座两人齐读叙述的话,一人读刘伯承(刘大川)的话,另一人读沃克医生的话,注意读出“冷冷”和“不悦”的语气。读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了解对“冷冷”、“不悦”两个词语的领会程度,相机指导。2学习第二段。(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提问:同学们知道麻醉药有什么用途吗?刘伯承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他拒绝使用麻醉药?(2)沃克医生为什么事愣住了?(3)如果要你用一句话赞扬刘伯承,你准备怎样说?(4)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段。(1)学生轻声读第三、四自然段,刘伯承什么地方使你最感动,请你找出这些句子大声地、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读给大家听听。(2)指名读,比一比:谁读得最好?(3)手术中,沃克医生为什么双手微微颤抖了?4学习第四段。(1)沃克医生是怎么赞扬刘伯承的?请找出这句话读一读。 (2)沃克医生的话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3)指导朗读。5学生再读课文,画出写刘伯承和沃克医生动作或神态的词语 。6结合刘伯承和沃克医生说的话,体会朗读时的语气和感情。(1)刘伯承:镇定自若,语气平静。(2)沃克医生:读的时候,在感情上要有变化。7学生各自试读,对读。8指名分角色读,读后师生评议。三、讨论为什么沃克医生要称刘伯承是“军神”? 什么是“军神”?板书设计:21军神文献摘录:刘伯承: 1892年生于四川开县,1986年逝世。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杰出的领导人之一。早年参加中华革命党和护国、护法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领导过南昌起义。后来参加领导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无数战役。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教学反思: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0军神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1.品味重点词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感悟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体会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原因。2.初步学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的描写方法。【重点】品味重点词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感悟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体会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原因。【难点】初步学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的描写方法。方法一复习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生:回答,师板书:求治(1自然段);术前(2自然段);术中(3-4自然段);术后(5-6自然段)师: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答案。设计意图以复习的方式引入,加深对本课描写顺序的认识,理清课文内容。方法二个性读题,直入重点。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军神一文,谁想读读课题?(一生读,声音响亮)师:好响亮的称呼!谁还想读读?(一生读,态度郑重)师:好威风的名字!大家一齐读读这个响亮、威风的名字。(齐读课题)师:军神,这是谁对谁的称赞?生: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称赞。师: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沃克称赞刘伯承为军神的话。(学生找,汇报)设计意图看似简单的读课题,其实以融入同学们对文中人物的情感在其中,不需要统一要求,只要敢于表达。一、悟“军神”。1.从沃克医生态度变化体会刘伯承的“男子汉”“钢板”“军神”特征。师:手术结束之后,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同志的?PPT出示: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生齐读,师板书:男子汉、钢板)师:这是沃克医生的肺腑之言,可是手术前,当刘伯承走进诊所的时候,沃克医生的态度又是怎样的?(板书:冷冷地)师:为什么手术前后他的态度有了天壤之别?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PPT出示: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沃克医生愣住了:“你,你能忍受得了吗?”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沃克医生擦着汗,对年轻人说:“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沃克医生关上手术室的门,俯下身子亲切地注视着年轻人:“请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学生读出所画的句子,教师板书相关词语。)师过渡:“军神”是沃克医生对眼前这位受伤军人的最高赞誉,沃克医生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从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中去寻求答案吧。2.小组合作研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想,画下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的语句,再集体交流。)师:沃克医生解开病人的绷带,是什么原因让他感到惊疑?(学生回答,板书:从容镇定)师:这么重的伤势,这个伤势到底严重到什么地步呢?请同学们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刘伯承的伤势严重到什么程度。(师介绍:当时,子弹射中了他的颅骨,从他的右侧太阳穴射入,从右眼飞出。同学们,如果是你,受到这样严重的伤,你会怎么样?)(学生结合实际回答)师:我们是普通人,都是有血有肉能感觉到疼痛的,面对这样的重伤,肯定会非常恐惧、害怕。但刘伯承却表现得从容镇定。他们是怎么对话的呢?(学生读书)师小结:这就叫镇定,不慌张,不慌乱,不喊痛,不恐惧。一般的人难以做到。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请你注意“这么重的伤势”“从容镇定”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3.非一般的表现,感受坚强的意志。师:难怪沃克医生愣住了,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色。刘伯承确实不是一般的人,更不是一般的军人。他被沃克医生称赞为“军神”,有着“神”一般的意志力。请你读一读手术中“军神”的表现,看哪些地方是一般的军人做不到的,而他做到了。(学生自由读、汇报,谈自己的体会)教师补充:一般的手术都要先进行麻醉,以减轻疼痛,刘伯承要做怎样的眼睛手术呢?用心想像一下:他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一刀割掉。疼吗?这种剧烈的疼痛真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刘伯承却坚持不使用麻醉药,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才能够做到!师:(介绍:华佗替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为人们所称道,但那毕竟是小说,无历史考证。可现实中刘伯承却能够下定决心接受这样剧烈的疼痛!想像一下那是多么刚强的意志啊!师:难道他不知道不实施麻醉会遭受剧烈的疼痛吗?可他为什么还拒绝使用麻醉剂呢?(学生答)师:看来,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他曾经说过,孙膑失去了双腿仍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还有健全的大脑,也一样可以驰骋疆场,为祖国效劳师:听到刘伯承的回答,沃克“再一次愣住了”,为什么?(沃克医生为他拒绝使用麻醉剂而愣住,为他不使用麻醉剂是为了有一个清醒的大脑驰骋疆场,为祖国效劳的伟大人生目标而愣住了。这是刘伯承作为一名军人的人生目标,也是他的精神所在。也正是因为刘伯承拥有一颗“非常清醒”的大脑,才能在战场上英勇指挥军队作战,成为了著名的军事家。)师:所以,沃克医生竟有点口吃地说(学生接读“你,你能忍受得了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一刀割掉!”)(指名读)师: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竟然能够忍受自己身上的肉,而且是眼睛周围的肉一刀一刀的被割掉,我们说: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他的意志力就像钢铁一样坚毅。(板书:意志如钢)师:这样钢铁一般的意志我们说:PPT出示: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齐读。4.“军神”的表现,看钢铁般的意志。师:请同学们继续往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伯承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PPT出示: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认真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的体会)师小结:同学们,一般的人动手术的时候都要用麻醉药!而刘伯承坚决拒绝用麻药。在动手术的过程当中,即使用麻醉药也非常疼痛,一般的人都会叫出声来,而他却能忍得住“一声不吭”。一般的人在动手术的时候,会记得清开了多少刀吗?记不清,而他却一刀一刀地数,一刀都不漏。(板书:拒用麻药、一声不吭、一刀不漏,七十二刀)PPT出示: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他是(齐读: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他是一位军神!5.看录像,感受军神的坚强意志。师:刚才我们体会的就是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那么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请看录像。(师播放,学生观看刘伯承做手术时的情景。)同学们,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我听到了手术中剪刀剪肉的声音,听到抓床单的声音)师:又想说点什么呢?(学生谈感受)6.医生的表现感悟军神坚强的意志。师:刘伯承以惊人的意志征服了沃克医生的心。手术结束,沃克医生不再以冷漠的表情面对眼前的病人,他孤傲暴躁的脸上浮现出(学生接读,板书:慈祥)师:当知道眼前的这位病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川中名将刘伯承时,沃克医生是什么表现?他怎么说的?这是客套话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真诚;指名读)二、赞“军神”。师:为了治伤,刘伯承深入虎穴;为了保持非常清醒的头脑,刘伯承坚持做手术不用麻醉药;为了不影响手术效果,刘伯承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极大痛苦。正因为如此,沃克医生才会由衷地发出了:“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这样的赞誉。师:同学们,刘伯承被称为军神,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学生读资料)他堪称中国的“军神”。让我们带着对他的那份敬佩和赞扬一起再来读课题“军神”。(师生齐读)PPT出示:赞军神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师:一位不朽的军人,让人赞叹的军魂,让我们一起来赞军神!(学生齐诵赞军神,升华情感)三、分角色朗读、表演。1.小组分角色朗读。2.挑选较好的小组,上台分角色朗读,并创造性地演一演。刘伯承是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他以他刚强的意志和非凡的毅力告诉我们每个人:只要你勇于战胜自我,具有刚强的意志、非凡的毅力,你同样能拥有一个光辉的明天!同学们,请牢牢地记住,这样一个光辉而灿烂的名字,他叫(生齐:刘伯承)作业1教材第113页第3、4题。作业2一、比一比,再组词。二、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的医生()的双手()的脸色损伤()查看()抓住()三、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1.一向()的沃克医生,这次却显得有些慌张。2.这座陈旧的古寺经过整修,已经变成()的了。3.他言辞(),不带半点虚假。四、课外阅读。金丝毛毯刘伯承同志对大别山人民十分体贴。一次,一个饲养员到一个村庄去买稻草,村庄没人,刘伯承叫饲养员把钱放在群众家的神台上。饲养员是个北方人,不会捆那些七长八短的稻草,背起来,一路不断丢撒,刘伯承就跟在后面拾。他对饲养员说:“稻草也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用处可大了。你们北方人不知道,山里人住房要靠它盖,耕牛要靠它喂,床上要靠它铺。农民用稻草铺床,叫作金丝毛毯,说明农民是很珍惜稻草的,丢了多可惜呀!”刘伯承的一席话深深地感动了饲养员,他也跟着刘伯承将丢撒的稻草一根一根拾起来,重新捆好,深情地说:“我一定记住刘司令员的话,爱惜稻草,不随便丢撒。”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十分()用处()感动()2.刘伯承所说的“金丝毛毯”实际上是指,这样说是因为,说明农民。3.大别山的人民听到刘伯承的这番话后会怎么说,怎么做?4.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又了解了刘伯承的什么品质?【参考答案】一、职务聪明担当但是菜刀力量共和供应二、著名颤抖苍白神经伤势床单三、1.镇定2.崭新3.诚恳四、1.非常作用打动2.稻草稻草在农民的眼里用处大,非常珍贵艰苦朴素3.您真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啊!4.艰苦朴素、为民着想。军神-超凡的毅力坚强的意志1.紧扣重点问题,引领学生感悟。本课采用“中心句”引领法,引导学生从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入手,思考“沃克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紧紧围绕这个问题去指导阅读、理解文章内涵。学生重点抓住刘伯承在手术中“一声不吭”“汗如雨下”等词语,教师适时采用换词法,播放电影片段等手段,使学生逐渐感悟到刘伯承的钢铁般意志。“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在课堂上只有抓住重难点,避免琐碎提问分析,才有利于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反复品味语言之妙。2.体会侧面描写,学和用巧妙结合。本课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方法具有鲜明特点,值得学习和借鉴。首先,我问学生还能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他的“军神”品质呢?目的是把目光引到沃克身上。学生通过读书感悟沃克在“求治”“术前”“术中”“术后”过程中语言、动作、神态,体会到沃克医生由冷漠到钦佩的感情变化,从而更能衬托出刘伯承的顽强意志。老师因势利导引出“侧面描写”,学生很容易接受。其次,在“拓展阅读,迁移运用”环节,巧妙引用“关羽刮骨疗毒”故事,让学生辨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通过这样读书训练,学和用相结合,学生就会心领神会,运用自如了。在精读感悟环节,预设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放手给学生自读自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军神”精神。但交流时学生体会得不到位,而老师的引导不够深入,学生谈得比较浅显。在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方面也应加强。引导学生不仅要抓住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细细体会,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谈体会,两方面结合使学生更进一步把握课文内涵。4.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答案大家找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重伤后如此镇定。做手术坚决不用麻醉药。手术中,忍受剧痛,一声不吭,清楚地数刀数。手术后仍然和沃克医生谈笑自如。因为刘伯承在身受重伤、接受治疗时的惊人表现:镇定自若、忍受剧痛、意志坚定等深深感染了沃克医生,这是他发自内心的赞颂。1.刘伯承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杰出领导人之一。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织过沪顺起义、南昌起义等。在红军长征路上,智取遵义城、巧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一系列战争奇迹都是刘伯承指挥先遣队取得的。2.表现意志坚强的成语。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如磐石百折不挠不屈不挠艰苦卓绝坚贞不渝坚强不屈3.刘伯承的小故事。刘伯承不仅是一名卓越的军事家,而且是一位孜孜苦读、勤奋著述的学者。在军事理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刘伯承利用作战间隙刻苦攻读,纵览蜚声中外的军事理论书籍,结合中国革命战事的实际情况写下了一百余万字的军事著作。因为刘伯承刻苦勤奋,所以朱德称赞他:“刻苦学习,学而不厌。”陈毅元帅则称赞说:“苦学入梦寐,劳生历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