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8 悯农教案 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88569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8 悯农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8 悯农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8 悯农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8 悯农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注释,查阅字典,了解诗句的意思,进而读懂古诗悯农,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用“释诗题,解诗句,悟诗境”的方法学习古诗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总结学法延伸课外,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读诗学法激趣用法,扩展读诗”的三步过程,教给学生“释诗题,解诗句,悟诗境”的古诗阅读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教学重点: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教学难点:1、“农”、“当”的写法。2、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稻穗图、小黑板、磁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向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向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师出示“辛苦”,教读。你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二、观察图画。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师写,生书空。)全班齐读课题。三、学习生字。1、初读课文,感知诗意。(1)听录音。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如果会的同学能跟录音机一起读,也不必加以制止,追问一句:“你从哪里学会的?”提示学生: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学习知识,希望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2)过渡:由于这首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背诵,所以直奔本课的生字。这首诗你们会背了,里面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中的生字词,看谁学得又对又快。2、认读生字。(1)下面请你轻声读课文,用手指指着课文,圈出带红色音节的生字。(2) 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学习生字的主要方法:你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生字?(拼读音节、问同学、问家长、问老师。)(3)小朋友们归纳得真好,那就请你赶快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吧。(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播。)(4)学习完生字以后,请你给同桌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5)抽生教读生字。(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词语:悯农日当午谁知汗滴粒粒辛苦。)抽生读,齐读。(7)在词语中你认识了生字,那么老师把生字单拿出来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说出来。(当读到“午”时进行扩词,从而理解“日当午”。)(8)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9)齐读。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1、刚才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2、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4、师泛读全诗。5、齐读。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五、巩固练习,指导书写。1、捡稻穗游戏,复习生字。(1)秋天来了,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你们看: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摆,好像在向人们微笑。收割后,还有一些稻穗遗留在了田地里,下面咱们一起去捡稻穗。你可以任选一颗,读出后面的生字,然后放到篮里。(师贴稻穗图,画篮子)(2)抽生上台拾稻穗,然后反过面贴于篮子里。(3)你打算把带哪个字的稻穗送给谁?为什么?2、指导写字。(出示“农、当、汗、午”)(1)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2)重点指导“当”,认识小字头,学生认真观察书上的笔顺,然后书空。指导“农”,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笔?(3)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4)学生练习写一个字,同桌互评,然后再写一个。五、总结全文。附送: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8 河里的月亮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认“晶、过”等8个生字,会写“两、东”等7个生字。学习1种笔画“横折提”。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月亮的形状和有关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了解月亮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同一事物的辨识意识。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小小的船和古朗月行两首诗。问:同学们,这两首诗中的月亮各有什么特点?(第一首诗中的月亮小小的、弯弯的,两头尖;第二首诗中的月亮圆圆的,像瑶台镜、白玉盘。)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河里的月亮又是什么样子的。(板书课题:河里的月亮)二、范读课文,认读生字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认真聆听,注意听清字音。2.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拼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3.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4.出示生字词。(1)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3)教师检查生字读音,发现读错的及时纠正。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句话?2.请学生用手势告诉老师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话)3.指名朗读,每人读一句话,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4.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1)天上的月亮和河里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2)为什么月亮忽然碎啦?最后月亮还原成原来的样子了吗?5.熟读课文,思考问题。四、学习生字,指导写字1.出示课文生字:两、东、西、让、会、再、么,指名认读,并组词。2.学生自由识记字形,教师教授巧记生字方法。形近字比一比:公么雨两熟字加偏旁:上让云会3.学习新笔画:横折提,教师指导书写。4.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笔顺及位置。5.教师范写难写的字,学生描红、临写田字格中的字。6.学生自由练写,展评。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旧知回顾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并且会认、会写本课生字,你们还记得怎么读吗?1.出示课文生字,指名认读。2.指名朗读课文。二、学习课文1.谈话: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里也有一个月亮。河里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一样滚圆,滚圆,晶亮,晶亮。(1)文中形容月亮用的是哪两个词?(滚圆、晶亮)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圆滚滚、亮晶晶)(2)“圆滚滚”和“亮晶晶”这两个词还能用来形容哪些事物?(圆滚滚的皮球、亮晶晶的钻石)2.忽然发生了什么事情?河里的月亮还和天上的一样滚圆、晶亮吗?生读:一条鱼儿游过,月亮忽然碎啦,一块,两块,东晃,西晃。3.指导读文:看到月亮碎啦,你是什么表情?心情如何?(惊讶、紧张)你能用惊讶、紧张的语气读一读吗?指导学生朗读。4.过渡:看到河里的月亮碎啦,老师和大家一样紧张,但是课文中又是怎样说的呢?引读啊,不要惊动它,让它安静一下。5.师: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师生齐读:它依旧是那么滚圆,滚圆,晶亮,晶亮。6.河里的月亮原来是滚圆,晶亮的,一条鱼儿游过来,它碎成一块,两块,后来它安静了一下,又是滚圆,晶亮的了。真是太有趣了!7.月亮是真的碎了吗?为什么?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说一说,然后教师归纳总结:月亮并不是真的碎了,是月亮倒映在河里的影子被鱼儿搅动了。三、拓展延伸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背给大家听一听。教学板书8河里的月亮月亮(滚圆、晶亮)碎啦滚圆、晶亮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描写河里的月亮的诗歌,语言简短、精炼。教学时,我主要把识字与理解课文内容贯穿始终。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以小小的船古朗月行两首诗中的月亮特点作为引子,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河里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随后我把朗读和识字作为整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并指导书写。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