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29课《古文两篇》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61707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29课《古文两篇》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29课《古文两篇》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29课《古文两篇》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29课古文两篇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教材简析:本课安排了两篇浅显的文言文:一篇是司马光救友,另一篇是矛盾,都是孩子们很熟悉的故事。司马光救友通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矛盾通过一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语言,讽刺了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告诫人们说话做事不要前后矛盾。这两则文言文,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浅显易懂,叙述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文言文,教学前,应让孩子们知道: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悠久的民族文化,有传统的民族美德,有浩如烟海的文化艺术瑰宝。古代的很多东西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学习一点浅显的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教学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先认认真真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对照注解,试着读懂每一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学习目标: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两个故事。4. 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学习重点: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两个故事。 学习难点: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2. 学生:搜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1、激趣导入: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根,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好。2、板书:古文两篇。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一篇。板书:司马光救友。3、齐读课题,引导设疑。你认为学习文言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预设: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篇文言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自主探究。(1)同学们,你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相信通过读课文,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2)出示自探提示。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借助工具书、注释解决问题,在文中做出批注。(3)学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二、解疑合探 (25)(一)检查读书情况。1、指名读课文。评价后再指名读。注意字音、字形:瓮 皆 迸2、齐读。(二)了解故事内容。 1、你读懂这个故事了吗?指名说一说。评价、补充后再说。注意下面词语:瓮: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文中指陶制大水缸。皆:全部、都。 戏:游戏。 迸:向外溅出或喷射。 于:在没:淹没,沉下去。 弃:放弃,扔掉。持:拿。 击:打,敲打。2、出示故事内容,生齐读。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与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做游戏,一个孩子爬到水缸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掉进缸里淹着了,其他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拿着石头把水缸砸破,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三)交流体会。1、抓住重点句子体会。(1)文中,司马光在紧急关头怎么做?(光持石击瓮破之)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2)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 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3)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4)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的这口缸砸得好! (5)了解结果,引读“水迸,儿得活”。 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你想对他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何启发?(遇事要沉着冷静,肯动脑筋。)(四)指导感情朗读课文。1. 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与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沉着的语气,敬佩的语气;“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2. 指名读。评议是否读出文句的情感、韵味。 3. 齐读,读出语气和韵味。 三、质疑再探(2)1、课文读到这里,这些问题你都解决了吗?2、浏览课文,自己还有什么疑问?预设:被救孩子的家长是怎样感谢司马光的?司马光还有哪些故事?(引导学生自主解疑,课堂上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引导同学们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查到后,与大家分享。)四、运用拓展(3) 课文学到这里,你学得怎么样?给自己出一两道题考考自己吧。比一比看谁出的题有价值。 1、学生自己编题自己测试,教师查看学情。2、评价编题情况,把有价值的题整理好推荐给全班同学。3、背诵课文。 补充: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司马光家世代为宦,父亲司马池为宋仁宗宝元庆历间名臣,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生以清直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受家庭熏陶,笃诚好学。7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15岁时所写文章,时人称之“文辞纯浑,有西汉风”,20岁时中进士甲第,可谓功名早成。但他并不以此“矜夸满志,昆明于物,如谓大下莫己若也”,而是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这些话反映了青年司马光的胸怀与胆识,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不求虚名。因此,步入仕途后的司马光,继续广泛深入地学习,音乐、律历、天文、术数无所不通,其中最用心力的是对经学与史学的研究,尤其对古籍阅读极广,考察极细,可谓通习知晓,烂熟于胸。他随读随作札记,仅26岁一年所写读史札记,便多达30来篇,就中萌发了删削卷帙浩繁的古史成一部编年体通史的著史想法,以方便阅读,而更为深沉的动力,则是封建政治的需要。司马光通过编纂史著,从历史的成败兴亡中,提取治国的借鉴,“使观者自责善恶得失”。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为资治通鉴。板书设计 : 一儿:跌入瓮中 得救司马光救友 众儿:都吓跑了 沉着冷静 光:持石击瓮 瓮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 (10)1、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救友,从中知道了遇事时要沉着冷静,肯动脑筋。这一节,我们再来学习一篇。2、板书:矛盾 3、齐读课题,引导设疑。 预设:(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这篇文言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自主探究。(1)同学们,你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相信通过读课文,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2)出示自探提示。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借助工具书、注释解决问题,在文中做出批注。(3)学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二、解疑合探 (25)(一)检查读书情况。1、指名读课文。评价后再指名读。注意字音、字形:盾 鬻 弗 2、齐读。(二)了解故事内容。 1、你读懂这个故事了吗?指名说一说。评价、补充后再说。注意下面词语:矛:古代兵器,在长杆的一端装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头。盾:古代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武器。鬻:卖。 誉:称赞。陷:攻破。 俄尔:一会儿。子:你。 其人:这个人。应:回答。 莫:没有。2、出示故事内容,生齐读。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称赞自己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攻破它。一会儿又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锐利,没有什么东西不能戳穿。”一个人反问他:“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这个人回答不上来了。(三)交流体会。1、抓住重点句子体会。(1)文中,卖东西的人是怎么说的?想一想,他说这些话时神情怎样? (2)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学这个人夸耀时的样子,其他学生评价。 (3)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3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何启发?(说话做事前后要一致,不能夸夸其谈,不能自吹自擂,要实事求是(四)指导感情朗读课文。1. 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读出卖家开始似得得意,后来的尴尬。 2. 指名读。评议是否读出文句的情感、韵味。 3. 齐读,读出语气和韵味。 三、质疑再探(2)1、课文读到这里,这些问题你都解决了吗?2、浏览课文,自己还有什么疑问?预设: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事例?(引导学生自主解疑,课堂上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引导同学们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查到后,与大家分享。)四、运用拓展(3) 课文学到这里,你学得怎么样?给自己出一两道题考考自己吧。比一比看谁出的题有价值。 1、学生自己编题自己测试,教师查看学情。2、评价编题情况,把有价值的题整理好推荐给全班同学。 3、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矛利矛盾 相互抵触 盾坚课题(章节名称)第29课 古文两篇司马光救友学科语文授课年级小学六年级学期上学期预计课时数1本案为其中第1课时课型研究课选用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6月参考资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上),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6月宋史,元脱脱 等撰,中华书局,1985年6月资治通鉴,宋司马光,中华书局,xx年9月教学内容分析1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小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所以,古诗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上,立足小学生实际,旨在帮助学生感悟诗文意境,品味诗文韵味,并积累一定数量的诗词及古文。2古文两篇是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第29课。这是第一次古文正式以课文的形式出现在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古文并不陌生。在以往各册的积累与运用中,早就涉及到一些从古文中摘选出来的名句,还有一些课文是根据古文改写的寓言故事,如西师版教材五上的鹬蚌相争等。3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古文语言简练的特点,在准备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通过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将故事讲得具体而生动。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上期的学生通过五年多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已经有一定的诗词、古文名句积累(包括课内和课外),已经初步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自学的能力,已经基本掌握了古诗词的学习方法,例如结合课下注解,通过反复诵读、联系生活实际、查阅资料等理解诗词大意,通过想象进入诗词意境、丰富诗词内涵等,这与古文的学习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相通的。教学方法选择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创设法等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此处请填写对教学场地、实验器材的要求,以及教具、动画、视频、音频、课件等教学媒体的选择及使用)1教学场地:教室2音频:无3课件: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29古文两篇 简练司马光救友 持石击瓮 丰富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联系生活实际初步理解古文大意。2在准确理解古文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想像,把古文读丰富,把故事讲精彩。3入情入境美读古文,并能背诵。重点、难点分析在准确理解古文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想像,把古文读丰富,把故事讲精彩。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一、导入1(板书:29. 古文两篇)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和平时不一样的课文。叫古文。2知道什么是古文吗?(古代的文章)没错,顾名思义,古代的文章。3虽说是第一次学习古文,其实我们并不陌生。这是我们二单元学过的三句名言:一起读读,注意把出处也读出来。这些都是从古文中节选出来的名句。从这些语句中,大家发现古文的特点了吗?4古文的语言简洁而语意凝练,所以“简练”是古文最大的一个特点。二、读准字音,注意停顿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古文两篇中的第一篇,叫(一起读读)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以前都读过,不过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古文版的,课文仅仅用35个字就把故事写得清清楚楚,扣人心弦。2翻到语文书P130,请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自由读。3抽生读。(1)字音读得很准。(2)哪个字需要注意?再请同学来读读。(声音很洪亮)4再请个同学读读,这次请大家特别关注他的停顿。谁再来读读。5(1)勾出读错的句子,我想听听同学们怎么读这句话的。(2)这两个同学有没有读得不一样的地方? 足跌没水中(不是脚掉进水里了,而是失足,掉进缸里,淹没在了水中) 光持石击瓮破之(持石击瓮是一个连续的动作,所以应该连在一起读)到底该怎么读?首先得理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自己读一读想一想。四人小组交换意见。小结:看来,读古文,意思理解了,停顿自然就读对了。过渡:我们一起连起来,读读整篇古文,注意读出节奏来。三、整体把握,引出目标1读得很准确。请大家再回到课文中,看能不能读懂故事的意思。2都读懂了吧?谁来把你读懂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抽二生3不一样:听了两个同学讲的故事,你发现什么?(1)一个同学直接把古文简单翻译了一遍,一个同学在古文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自己的想像;既然是故事,一定要讲得丰富而生动4一样:评价:(2)两个同学直接把古文简单翻译了一遍;既然是故事,一定要讲得丰富而生动(3)这两个同学都在古文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自己的想像,使得故事有一些生动了。我们这节课就是要学习在准确理解古文意思的基础上,发挥合理想像,把故事讲生动。5那就请大家再次回到课文,把古文的意思理解准确。特别关注这几个字的意思。 四、理解古文,丰富故事1都读懂吗?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我。这句话怎么理解?介绍“戏于庭” 的倒装用法。理解得很准确。但是故事一定要讲得丰富。请大家想想看,古时候的庭院会是怎么样的呢?(这些想象都非常合理)中国古人的庭院就是这样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在这样的庭院里最适合小孩子玩了。想想看,他们在玩什么?(我们根据古文中的一个“戏”字,读出这么丰富的东西。)板书:丰富 谁能根据我们的想象和补充,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讲这两句话。(大家看,这就是讲故事了。在准确理解古文意思的基础上,通过我们的想像,简练的文字,立刻就丰富起来了。)带着你的想象,来读读这句话。我听出来了,大家都玩得很高兴。2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文中怎么说的?这“瓮”就是“足跌没水中”怎么理解?那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理解得非常正确。你来读读课文的原句。你看到怎么样的画面?(有声音,有动作,有画面,这就是讲故事!)这样危急的情况,该怎么读?(紧皱的眉头,看到了你的着急;急促的语气,让我感受到了情况的危急。一起读)理解了意思,灌注了情感,读得更好了。3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大家的反应是什么?众皆弃去。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弃的意思是什么?舍弃。为什么都舍弃他们跑了?抽生读。读着这句话,眼前出现了怎么样的场面?有动作了,有声音了故事越发生动,吸引人了!4而司马光呢?我们一起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破之”的“之”字是什么意思?破了,什么破了,所以这里的之字指代的是“大水缸”。介绍“之”字用特殊用法:(1)的;(2)代词;(3)去,到;以后遇到“之”要小心点。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发挥想像,把故事的高潮给大家讲讲。把你看到的画面读出来!5结果如何?水迸,儿得活。一个“迸”字,写出了缸水喷涌而出的样子。所以,故事要生动,还必须建立在准确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读着这两句话,你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情绪,读读这两句话。6七岁的司马光想出的这个“持石击瓮”的方法(板书)解救小伙伴,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在朋友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司马光想到了用石块砸破水缸的方法,解救朋友,真是聪明机智,智勇双全呀。7在准确理解古文意思的基础上,我们发挥合理的想像,简练的文字,被我们理解得更加丰富了,故事也讲得更加精彩。五、讲故事1接下来请大家给同桌讲讲这个精彩的故事,一会请你来给大家讲讲。2讲故事。评价:(1)紧扣原文,补充了一些自己的想像。谁再来试试,想像还可以再丰富一些。(2)有了画面,有了动作,有了声音。故事更加生动了。(3)有声有色些,有讲故事的味儿了。课后,大家还可以再练练,还可以把故事讲得更加吸引人。3最后,让我们再把我们所感受到的精彩,带入课文中,一起来绘声绘色地读读。(经过一番理解体会,古文被我们读得更有味道了。)4自己再读一读,想像画面,再背一背。六、结束语今天我们读到了古文版的司马光求友,感受到了司马光的机智聪明,学会了在准确理解古文意思的基础上,把故事讲得更加精彩生动。这课的第二篇矛盾也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课下可以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试着讲讲这个故事。下节课,我们不仅要学习矛盾,还要读更多的古文,讲更多的故事。教学流程图(可略)略个性化教学(此处请填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和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等教学设计亮点)引导学生在准确理解古文意思的基础上,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读精彩,讲精彩。在简洁的古文和精彩的故事之间为学生搭起一座桥梁,为学生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一定基础。作业设计及检测(此处请填写检测题内容及预期错误与处理方法)1当堂背诵。2课后默写。3完成教材配套练习。教学反思、总结反思本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是值得肯定的:1诵读是古诗教学的主要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大意,感受古文的简练和韵味之美。2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情境,感受人物情感、人文精神,并指导学生饱含情感地美美朗读,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引读、导读、配乐读、想象读、表演读等。通过美读,积累,最后达到背诵的要求。3避免了逐字逐句地串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引领学生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转化为学习古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已经习得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弄清古文大意。4引导学生在准确理解古文意思的基础上,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读精彩,讲精彩。在简洁的古文和精彩的故事之间为学生搭起一座桥梁,为学生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一定基础。教学中的不足:教学中,准确理解古文意思与通过想象丰富故事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准确的理解是想象的基础,否则再丰富的想象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丰富的想象是准确理解的终极目标。而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课堂上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既要把古文理解准确理解透彻,又不显繁琐冗长,不留牵引痕迹;既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的想象,又不离古文文本,想象恰到好处。这两方面,教者在课堂上操作起来往往容易失衡。都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想我们追求完美的脚步不会停下的。专家点评及学生反馈附送: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29课老人与海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新字生词。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相关内容,体会老人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坚强的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强自己的承受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梳理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内容。难点:帮助同学们从文章的细微之处感受老人身上的品质。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文学的历史长廊中,有很多享有崇高荣誉的作家与作品。今天,我们要认识又一位这样的作家(出示海明威头像照片),阅读他的一部受人推崇的作品(先展示老人与海的全文读本,后板书课题)。(二)自由初读可先朗读,做到字音准确、句子通顺;再默读,标出全文段序,想想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情景是什么?(三)深入细读1、静下心来,边读课文,边想问题:老渔夫是怎样与大马林鱼和鲨鱼进行搏斗的?2、交流认识,朗读课文。先谈与大马林鱼搏斗,注意引读第49自然段有关语句,并结合观看插图一,体会课后第3题的第一个句子。再谈与鲨鱼搏斗,注意引读第10自然段有关语句,并结合观看插图二,体会课后第3题的第二个句子。(四)巩固练读1、想想老渔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以“读老人与海有感”为副标题写一篇读后感,要自拟一个正标题。2、先背诵你认为本文中写得十分精彩的语句或片段,再朗诵你对此作出的赏析评语。3、参加讨论,各抒己见:你认为老渔夫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说明理由。4、用不以成败论英雄为题目,或以“一个老人的故事一曲英雄的赞歌”为内容办一期小报。5、抄一抄,记一记,想一想。“真正优秀的作品,不管你读多少遍,仍然不知道它是怎么写成的。一切伟大的作品必有神秘之处,而这种神秘之处是分析不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