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认识厘米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52814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认识厘米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认识厘米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认识厘米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认识厘米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量一量、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通过经历探索认识厘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动手能力、估测能力。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重点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线段。教学准备:直尺一把、光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谈话:生活中的物体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如果我们想要知道课桌的边有多长怎么办呢?你们量量看。2说说你是怎样量的?3如果我们用手量,手有大有小,量得的数是不一样的,那么怎样量更好呢?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困惑引发思考:大家量的结果不一,是因为没有同意的尺度,动而引入新课的学习。二、探索新知 1认识刻度尺(1)和小组同学的尺子比一比,找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2)尺子上的一条条线叫刻度。刻度线有长有短。(3)刻度尺上的数字是怎样表示刻度的?最小是几? 2认识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1)指一指1厘米有多长,你能在刻度尺上指出吗?能说说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是1厘米吗?(2)数一数从刻度0到刻度3之间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小结:从刻度0到刻度几,它们之间的长度就是几厘米。(3)量一量拿出练习本,量一量一条横条的长是多少?讨论:量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3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先找出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说明理由。4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通过测量来解决问题,可以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再算出它们的差;也可以直接量出两条线段相差部分的长度。5想想做做第7题教学画一画:画一条7厘米的线段。会画吗?动手试试看。明确画指定长度线段的方法,并提醒学生标明线段的端点。设计意图:在量长度时,先让学生动手试一试,然后讨论得出既正确又简便的量长度的方法,变学生消极接受为积极发现,并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别人的发言,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师不断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形成1厘米的概念,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意识。三、应用与反思 1想想做做3出示题目,让学生讨论,说说线段长多少厘米。8厘米超过一点或8厘米不到一点都是大约长8厘米。2.想想做做4还可以量很多物体的长。如食指的宽、手掌的宽。3.想想做做5下面我们先来比一比谁的估计能力好。再测量长方形长边的长和短边的长,进一步明确测量线段的方法,再测量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并交流结果。在填写测量结果时,可以告诉学生:习惯上,标注图形的边长,文字要和所标注的边的方向一致。这次要先估计再量一量。4想想做做6学生先自己看一看,填一填,交流时引导学生说清楚是怎样看出每条线段的长度的。明确:线段中有几个1厘米,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还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量出线段的长度,能通过移动直尺,使学生看到:这条线段的长度是确定的,它的长度不会因为直尺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小组的交流的形式,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巩固所学是知识,并与旧知识相联系,经历了学生动手活动后,学生的动手能力,想想能力得到了发展。四、总结与作业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学生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的知识,反思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板书设计:认识厘米尺教学反思: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这一环节的操作指导必须细致、严密、到位才能正确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在认识厘米的时候,先是呈现给学生一个1厘米的表象,让学生说说对1厘米有什么感觉;然后让学生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少加深对1厘米的表象。再是让小朋友们找找我们生活中或者身体上的一些1厘米的物体,再一次的让孩子们感受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体验。附送:2019年(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认识厘米说课稿教案 苏教版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是苏教版新课程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用厘米量,也为认识米用米量做下铺垫。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量比较短的物体的方法,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及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 二、说教法: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三、说学法:采用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自学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思路: 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对于认识厘米,教师就是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矛盾中引入的。由此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因此在课一开始,教师通过“你想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量量课桌的长度?”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五花八门的答案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同时,“找原因”、“量课桌”这样富有“陷阱味”的活动也吸引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兴趣,对生活中数学知识引起重视,由于大家量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没有统一的尺度,引出用尺量更好,从而引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发展思维,形成技能。 首先,要求学生通过从尺上找一找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用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以及找一找生活之中1厘米长的物体等活动来建立1厘米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了解2厘米、5厘米等几厘米的具体长度,进一步认识厘米。其次,在探究用厘米量、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最后汇报交流,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怎么量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思维情景,“怎样量这枝铅笔,”、“怎样看出铅笔长几厘米?”“你喜欢哪种量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三、加强估测,发展空间观念。 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习兴趣。 四、游戏活动、发展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量、画的本领后,通过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等活动对厘米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对厘米的用途也得到了充分的体验,其估测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