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钟》练习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28380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钟》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钟》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钟》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钟练习题一、 填空题:1.太阳钟也叫( 日晷 )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它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2.(林奈)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 花钟”。二、问答题: 1.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在北京召开,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间收看?(举出几个例子,不要求学生写具体发的时刻。)2.写出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学生的自己的实际情况)3.怎样用拳头测量太阳的高度?答:(1)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2)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的高度。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和绝缘体互联网搜索教案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科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每组一套简单电路装置;探究记录表;回形针、塑料尺、铁尺、旧铁尺、铁钉、铜线、保险丝、陶瓷勺、气球、牙签、橡皮、塑料剪刀、有塑料把手的铁剪刀、纸片等待检测物体二、 教学课题知识方面: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2、掌握检验物体导电性能的简单方法,并能结合实际辨认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3、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能力方面:1、经历对多种物体进行预测、检测与记录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用简单电路检验某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和归纳概括能力(归纳概括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情感: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及安全用电的知识。教学重点:区分导体与绝缘体,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难点:水的导电性实验。 教师准备:自制发光二极管演示电路装置、盐水、验电球、测电笔等实物,多媒体课件。三、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电和磁第2课内容。在学习第1课简单电路后,学生能利用小电泡、导线、电池、开关搭建出简单电路,为学习本课导体和绝缘体奠定了知识基础。教学中紧扣物体的导电性,通过猜测与假设、实验验证、讨论交流等环节,设计了四个活动来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学习,即认识常见物体的导电性,特别了解水和人体的导电性能,物体可按导电性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类;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四、 教学方法本课教学内容“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浅显易懂,简单实用。我在教学时重点让学生把各种物体放到电路中去检验其导电性能,在实验中探究新知,在实践中分辨导体和绝缘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检验水的导电性,我把教材实验中灯泡换成发光二极管,使检验效果更显著。再教学导体和绝缘体的分类,最后的安全用电教育,让学生明白用电安全的常识,珍爱生命;也让学生明白了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头脑中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体系。五、 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激发探究欲望1、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要想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简单电路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电池、开关、导线、灯泡)2、让学生利用器材搭建简单电路。同学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学生开始活动,复习前一课内容,为新授打好基础。)3、猜想开关的作用我们通过开关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想想开关依次换成泡沫棒、铁尺,让学生猜测合上时小灯泡为什么会亮或不亮。4讲解:看起来并不是所有的物体接在电路中小灯泡都能发光。那么,哪些物体接在电路中小灯泡会发光,哪些物体接在电路中小灯泡不会发光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设计意图:复习前一课内容,为新授打好基础。通过更换开关,激发学生对其作用产生兴趣。二、猜测导电性,进行探究实践1谈话: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里面都有什么?曲别针、塑料尺、陶瓷勺、保险丝(铅锑合金)、铅笔芯、碳棒、玻璃管、铁钉、硬币、蜡烛、毛发、棉线、气球、干木条(牙签)、橡皮、铝片、纸片等待检测物体。(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2请各组的材料员为本组选择自己喜欢的8件物品,组内先预测一下这些材料连接到电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会亮,(出示预测表)。(组内根据预测结果,填写预测表)实验探究卡例表 “”容易导电 “”不容易导电研究物体预测实验结果铁钉保险丝硬币回形针碳棒牙签玻璃铝片3学生分组活动,将物体连接到电路。(1)在用实验证明我们猜想之前,大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2)屏幕出示实验要求:同学们依次把这些物体连接在电路中,仔细观察,并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弄伤了自己和同学;实验结束后,收拾好实验器材并放回原处,然后做好准备向大家汇报实验结果。(3)现在我们开始实验,将这些物体连接到电路中,看小灯泡是否会亮起来,将实验结果与预测表相对照,看是否正确。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巡回指导。音乐链接(通过检测学生自己喜欢的物体,让孩子有足够的经验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4小组汇报(我们把曲别针连接到电路中,小灯泡亮起来。)(其他小组一样吗?)(我们把铁钉连接到电路中,小灯泡亮起来。)(我们把塑料尺连接到电路中,小灯泡没有亮起来。)其它组学生补充交流时,使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表,同时提示学生有没有和交流小组意见不一样的。教师同时提示学生,比较猜想有没有与实验结果不一致。同样是尺,为什么连接铁尺、木尺、塑料尺,得出不同的作案?5.看一看我们实验的结果(屏幕出示表格),小结像曲别针、铁钉、铝片、铜线、保险丝等等金属制品,接在电路中小灯泡会发光,我们把这些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导体;像塑料、干木条、玻璃等绝大多数非金属物体,接在电路中小灯泡不会发光,说明它们不容易使电通过,我们把这些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提醒学生绝大多数非金属是绝缘体,并不是所有的非金属都是绝缘体,比如:人体和自然界里的水。)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充分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活动中关注每个孩子活动的参与性、兴趣的持久性、探究的有效性,同时提示他们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三、探究人体、水的导电性,了解身边的导体1举例、实验推测人体能够导电。1)用验电球证明人体是导体。2)教师现场用电笔插入插座证明人体是导体。安全教育:强调学生不能私自用电笔检验家里的开关和电器。2学生猜想纯净水、自来水、盐水是不是导体,试述理由教师演示证明纯净水是绝缘体、自来水、盐水都是导体。注:电源用两节电池、小电泡更换成发光二极管,才能实现演示效果。自然界里的水是不纯净的,是导体。3.这个检验电路还可用在哪里?各种溶液导电性视频的链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人体、水的导电性检验,让学生心中的疑问得到解决,用途的新拓展,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四、认识常见的电器、电工材料,和工具1我们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在导电的性能上截然不同,那么它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2出示实物:灯头、插座、开关、胶布等,同学们观察它们分别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为什么这样做?懂得在整个电路中导体和绝缘体都是不可缺少的。设计意图:将学生的认识自然过渡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五、安全用电1绝缘体不是绝对绝缘的。导体和绝缘体应用和广泛,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用应用,但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条件变了,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例如干木条是绝缘体,但木条变潮湿后,就成为导体了。空气在强高压电下也会变成导体(雷电击穿空气,击中地面目标)。2人体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因此同学们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触电。我们在科学课上做检测等实验只能用干电池做电源,不能用其他电源,以免发生危险!出示:“小心触电”标志。这个标志你在哪儿见过?有这个标志提醒我们什么?3安全用电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生产和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必须注意安全用电,大家看图,这些做法对吗?为什么?怎样做才安全呢?4、拓展:了解一些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不要在电线上晾衣服;不用湿布擦正在工作的电器;不要用东西去捅交流电插孔;不要乱接线;不要用力拉拽电线,防止拉断,发生漏电现象;在检查电器时,仅仅关闭电器开关还不够,检查必须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不要用破损的电线把学到的这些安全用电常识,课后与同学、家长交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落实科学的用电方法,获取科学探究的技能,使教学贴尽生活,散发生活气息。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宽知识领域,进一步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板书:2导 体 与 绝 缘 体容易让电流通过 不容易让电流通过曲别针、铁钉、钥匙、硬币 橡皮、纸板、塑料尺、纸片六、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后,我觉得有以下三点值得反思:一、创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教学民主、师生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了探究材料准备的重要性。我在本课教学中准备了众多器材,让学生更多、更直观地感知、题解导体、绝缘体的概念。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实验器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体验。学生先猜测物体的导电性,再进行实验,老师要允许学生猜错,关键是学生猜错了要反思为什么猜错,加深对导体与绝缘体的理解。学生在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引导学生自行探究 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当学生猜想了材料的导电性后,往往急于了解是否正确,这时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动手去实验,水到渠成,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教者注重学生实验前的要求,引导学生自行探索知识的方法。当实验结束后,学生们享受着自行探究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遇到问题怎样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在每堂课上都充分放手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能力就会一步步发展起来。 三、把握好教师放手的“度”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所以要强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参与,就没有真正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更谈不上学生主体性的真正发挥。教师是学生学习指导者,也不能包揽,而要适度指导。验证器材能否使小灯亮起来,这是学生能够完成的,所以教者安排组内完成,学生自行探究。对于探究水的导电性时,有一定的难度,我按纯净水、自来水、盐水的顺序,从易到难地组织学生依次实验,减少了实验失败,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师的适度引导下,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开对科学的有效探究,更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质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