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3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626101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3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3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3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3教案 北师大版【教材分析】蜂一诗,借对蜜蜂辛勤劳作的描写及其意义的反思,赞颂那些象蜜蜂一样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的劳动者。秋浦歌的第十四首诗的题材非常特殊,写的是正在从事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这类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诗中是绝无仅有,而且就是在中国整个诗歌艺术宝库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美和钦佩之情。【教学目标】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构想】我们先来了解李白的相关资料,然后借助注释来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借着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并理解中心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秋浦歌。理解诗意,了解作者,并且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曾学过近十首李白的诗。李白成了我们跨时空的朋友。出示李白图片,对这朋友你了解多少呢,谁来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秋浦歌。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被权贵排挤出长安后十年,漫游到此,写了一组诗,共十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十四首。二、初读,了解诗意1谁先来跟李白打了招呼,字正腔圆地念一念这首秋浦歌。指名读齐读2诗读准了,读通了,接下来要了解诗意,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多读,借助教材中的注释、图片,结合课内外的资料,争取自己读懂这首诗。3谁先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理解?你能读一读这首诗吗?三、细读感悟1学习第一、二句说一说作者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2从“照”、“乱”这两个词,你读出了什么?这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3学习古诗三、四句(1)“郝”什么意思?从“赧郎”二字中,你感受到什么?“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2)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3)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怎么体会到的?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所以,他们才能够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4探究,体悟诗情朋友之间贵在知心。你们知道李白在想些什么?以你对李白的了解,静下心想想。四、交流、朗读师激情:看到矿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他不禁高声吟出:齐读。【作业设计】有感情背诵秋浦歌,并能默写。【板书设计】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蜂。理解诗意,了解作者,并且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蜜蜂吗?为什么呢?那作者罗隐喜欢小蜜蜂吗?让我们一起去文中找找答案?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1谁先来念一念这首蜂。指名读齐读2诗读准了,读通了,接下来要了解诗意,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多读,借助教材中的注释、图片,结合课内外的资料,争取自己读懂这首诗。3谁先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理解?你能读一读这首诗吗?那作者认为蜜蜂可爱吗?从哪里看出来的?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想想读读你体会到了蜜蜂的可爱之处了吗?(自由朗读诗句)轻声自读,思考,蜜蜂在那儿采蜜?想象前两句诗中蜜蜂到处辛勤采蜜的情景,体会蜜蜂的辛苦。提示: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 “不论”、“无限”、“尽”等词,写出了蜜蜂辛勤采蜜的情景。 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进一步通过朗读,揣摩、体会。提示:“采得百花”已显示了蜜蜂的“辛苦”,“成蜜”二字虽具“甜”意。但末二句的反问 “为谁辛苦”?“为谁甜”?,言下之意非常明显,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那作者仅仅是要写蜜蜂的可爱吗?他还要写什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他还要歌颂那些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的人们,讽刺那些剥削人们血汗的人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三、巩固练习蜜蜂这东西,最爱劳动。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可自己吃的有限。每回割蜜,给它们留下一点点,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那你想对蜜蜂说些什么呢?四、师小结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你从蜜蜂联想到了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五、升华感悟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同学们学了这两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1规范地书写生字。2完成基础练习中的题目。3背诵这两首诗。【板书设计】蜂为谁辛苦为谁甜贡献一生不求名利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题西林壁2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的:1. 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2. 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3. 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4. 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效果就不同这一道理。教学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教学步骤: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二、导入1. 引入新课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 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 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三、讲解 1. 初读古诗,认识生字。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2. 齐读古诗,纠正读音。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3. 范读古诗,讲读法。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师配乐朗诵古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生齐读古诗(配乐)4. 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师: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5. 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6. 巩固: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 片子中的峰、岭。生观看录像。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7. 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8. 背诵。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师检查背诵情况。9. 总结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师讲故事盲人摸象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10. 结束。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板书设计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角度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效果察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