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5课 文化创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615691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5课 文化创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5课 文化创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5课 文化创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5课文化创新 1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 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 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人类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 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 提出新问题 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以适应新情况 回答新问题 另一方面 社会实践的发 展 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 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又引导 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造 实现文化创新 不是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 而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为社会实践服务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 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 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 历久弥新 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 日益丰富 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民族文化之路 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 文化创新 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例1 2015 湖北黄冈模拟 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 正如王夫之所说 身之所历 目之所见 是铁门坎 这表明艺术创作 A 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 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 必须是亲身所历 亲眼所见的事D 来源于实践 解析 D艺术创作源于生活 来自于实践 故D项正确 A项不符合题意 B C两项表述不准确 2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1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 2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3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人民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 为人们从事一切文化创造提供物质前提 如果没有物质生活资料 文化产品的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由于实践是文化创造的基础 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的原料和半成品 科学家 思想家 艺术家对此再进行加工 整理 才形成了精神财富 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任何人都无法创造出精神财富 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这是指两种情况 一是劳动群众创造的物质成果总是凝结着人们的各种智慧 因此 这些物质成果也是一种精神财富 二是指某些精神财富就是一些劳动群众在实践中直接创造出来的 例2 2014 湖南益阳质检 文化创新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这就要求我们 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只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搞创作 文艺工作者把自己的灵感作为文化创作的源泉A B C D 解析 A文化创新要发挥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但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创新的主体 说法错误 入选 3 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错误倾向 1 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正确把握两对关系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我们民族历经沧桑 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 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我们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还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 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 发展自己 我们讲继承 讲借鉴 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 使我国民族传 统文化 外来文化的精华 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既体现时代精神 又保持民族特色 关注两个要求 一方面 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另一方面 在历史与现实 东方与西方的交汇点上 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2 文化创新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 守旧主义 和 封闭主义 的倾向 另一种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 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 民族虚无主义 和 历史虚无主义 的倾向 这两种错误倾向的存在 是文化创新过程的严重阻碍 必须予以克服和抵制 例3 2015 福建厦门联考 两千多年来 中国文化常常要面对其他文化 在文化与文化的相遇中 见贤思齐 是我们的理念 文化交流崇尚 见贤思齐 要求我们 A 用优秀民族的文化改造本民族的文化B 依照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C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 善于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以发展本民族文化 解析 D文化交流中崇尚 见贤思齐 实质上就是要求我们学习优秀文化 在文化的学习中要坚持 以我为主 A B两项观点都违背了这一要求 C项观点与题目中 见贤思齐 的要求不符 观点 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 1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 借鉴与融合 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 必须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的有益成果 博采众长 因此 题中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2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 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既要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又要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3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 品 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 因此 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4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 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反对 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和 守旧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例 中华文化的神奇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学习 研究 中国每年也有大量留学生到世界各地求学 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管理经验等 这说明 A 文化是无国界的 无阶级性的B 在文化方面应毫无保留地进行交流 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C 在文化交流 借鉴与融合过程中 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 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D 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解析 CA项错误 文化无国界 但文化有阶级性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B项认为毫无保留地进行文化交流是错误的 D项不符合题意 1 2014年10月9日 第三届国际文化产业大会暨第七届甘肃省文博会在兰州召开 本届国际文化产业大会 以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合作与发展 为主题 丝路 文化 交流 合作 成了本届盛会的关键词 2000多年前 在一条绵延数千公里的廊道上 中西方文明在不断碰撞中融合 这条廊道架起了中国与欧亚各国交流的桥梁 其间 不同肤色的文化使者在甘肃的土地上聚会 分享交流成果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 也借此次国际文化产业大会 拉近与中国观众的距离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的展位上 展出了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存 此外 这些 国家的手工艺品 服饰 歌舞展示等 依稀可以看出其浓郁的特色文化和民族风情 本次展览中 甘肃丝路文化 敦煌文化 黄河文化 多民族文化等 都在本土展位中得到体现 以天水为代表的陇东南历史文化区和以酒泉为代表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 向外界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发展成果 2 2014年10月17日 中国南京文化创意产业交易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首届江苏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及作品展同时举行 本届文交会以 百姓欢乐谷 文化嘉年华 创意融合汇 为主题 设有文化创意 文化科技 文化金融 创意城市 文企风采 艺术名廊 文化旅游 舌尖上的江苏八大展区 并开展项目对接洽谈以及一系列互动体验活动 引导和促进产业发展 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1 从 文化生活 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 文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得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振兴文化产业 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 发展文化产业 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 有利于提升公民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2 结合沈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说明应如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 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推进文化创新 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2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弘扬主旋律 依靠大众传媒 更好地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3 要发挥人民群众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 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 不断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1 中国的文化资源浩瀚无边 非常丰富 但要将其转变成文化消费品 使之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并显示其文化力量 却需要经过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和创新 当前 做好文化资源的转化和创新要 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 保持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立足于社会实践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A B C D 解析 C 错误 文化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而不是物质需要 故排除含 的选项 应选C 2 首届江苏文化创意设计有文化创意 创意城市展区 引导和促进产业发展 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的创意产业平均利润率持续强劲增长 已成为中国的朝阳产业 这说明文化创新 A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C 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D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 解析 A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作用 中国的创意产业成为中国的朝阳产业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说明了文化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项正确 B C D三项观点不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