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冀教版 .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14917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冀教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冀教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冀教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冀教版教材分析: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郊区有一片美丽的茂密的森林,它离城市不远,历来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人。作为音乐之都,这片森林也是许多居住在维也纳的大作曲家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森林的美景常常激起他们的灵感。约翰施特劳斯是地道的维也纳人,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就是他献给故乡的赞歌。作家冯骥才借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样一个题目,向我们展示了维也纳的森林这样的一个异域风情。课文选自冯骥才的游记散文维也纳情感。同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约翰施特劳斯用优美的乐曲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挚爱,冯骥才则以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写自己对异域风情的赞美。全文共9个自然段,写了维也纳森林景色美、面积广、作用大的特点。作者运用丰富的材料向我们证实:美好的环境,和谐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创建。课文分为这样几部分:课文开宗明义,“维也纳人的骄傲与福气之一,是他们生活在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之中。”“被绿色包围”何以成为骄傲与福气,是作者在平实的叙述中,一点一点向读者揭示的主题。维也纳森林,它足够大,“整个国土的44%被森林覆盖”,没有人能找到维也纳森林的边缘。维也纳的森林景象纷繁,“向阳的山坡上,林色鲜翠;背阴的山坡上,森森然像一片埋伏在那里披甲戴盔的兵阵”森林的温文尔雅,与这座城市的风格相得益彰,与“这个城市的味道更相调和”。最能体现福气之处可能在于“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还神奇地调节着气温”,疾降的骤雨中,林间烟雾飞扬的景象,就是最好的注释与说明。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就是一种福气。在这里,我们听到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中最主要的一段旋律。轻柔而华美,仿佛晨曦透过浓雾照进维也纳森林,还伴随着鸟儿们婉转的鸣叫。福气源自于维也纳人祖祖辈辈的积福与惜福。一百余年的森林法,现代维也纳人对每一片草地,每一棵花木的呵护,都成就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课文最后结尾一句,“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是在指那只与乐队齐奏齐唱的孔雀,也在指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一切好似一个总结,引人再一次回顾维也纳森林的各种美丽景色。很有意义的是,冯骥才一直提倡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可实际上在外来文化上,对环境的保护上,他笔下的维也纳也许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范本与教材。教学建议:一、鉴于本课的特点,很适合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方法。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文中的关键段落,体会重点词句,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再从表达形式上认识并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风格,通过归纳和梳理文本材料把握文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游记散文,课文描写生动,文字优美,表达灵活,应指导学生沉入文字,反复品读,涵咏体会,理解感悟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二、鉴于游记散文文字优美,内涵丰富,材料颇多等特点,应该设置一个让学生在感知课文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理解文本的关键在于品读语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重心放在引导学生有效的品读上,让学生读中有悟,读中有感,读中生情。“形散神聚”是课文组材上的一个特点,对于学生来说,认识不难,理解却不易,需要老师的明晰指导。三、描写是游记散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课文中有不少文字通过描写从不同角度来体现维也纳森林给人带来的美感与快意,“移步换景”是游记的常用写法,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让学生借助本文的具体内容体会这种写法。同样的景物,观察点位置变化,或是游览参观路线的变动,呈现给人的印象也随之不同,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文字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法技巧,感受在不同的时间,维也纳森林所带来的神奇。如果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尝试仿写,予以巩固是再好不过的了。四、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我们的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课件展示维也纳森林的风光,聆听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名曲。使学生直观感受维也纳森林的清新与壮美。引导学生跟随作者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二)检查预习。学生进入高年级,预习应该成为一种必有的学习习惯,通过检查预习,来了解学生的学情。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的前提下,出示检测题,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效果。重点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文基本内容的了解程度。交流预习中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三)课文理解。1、请学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本文以维也纳森林为核心,讲述了作者在维也纳亲眼看到的一幕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人情景。2、组织研读。(1)提出问题:如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等。(2)要求学生圈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并加以体会。(3)围绕问题,学生仔细品读,寻求对问题的理解。3、以作者的感受为线,圈划、朗读、讨论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对于学生从不同方面体会到的维也纳森林的特点,教学中,我们都应该予以肯定。如覆盖面广、赏心悦目、绿、美丽、景色宜人等。在充分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之后,更主要的是要学生体会,森林给人的感受是什么?因为这些关键画面、典型场面所构成的景象往往能触动人的情感和灵魂。这是我们阅读文本要达到的目的之一。4、在读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和谐生活的创造凭借的是什么?维也纳人做了哪些事?让学生明白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友好、亲密、融洽的关系,是人们对大自然珍爱的结果。维也纳人珍惜土地、立法保护森林、爱惜草地,与动物相处亲密,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维也纳的故事充分证明:大自然需要人们的保护,人们生活的环境也依赖着大自然。5、维也纳森林的一切得益于上天的恩赐,更离不开维也纳人祖祖辈辈对这土地的珍爱,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看到了这一幕幕美景,同学们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吗?可联系生活的情景,谈谈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6、圈画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在反复吟诵中,背诵积累体会。7、在教学将结束时,教师可以以这样的语言来结束本次课的教学。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我们跟自然的关系也是这样。我们只要爱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同样可以拥有像维也纳一样美好的生存空间!(四)在语言训练方面,要注意体会文中问句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如,多少棵树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维也纳森林到底有多大?谁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五)作业。(1)让学生挑自己最喜欢读的段落或者句群。大声朗读,争取能背诵。(2)学了本文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用一段一百字左右的话写出来。(3)阅读冯骥才相关作品或了解中国环境问题,并提出建议。(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参考资料:关于冯骥才的资料可参阅五年级下册教师第二课捅马蜂窝中相关内容。附送: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文本感悟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奇光异彩、眩惑、赏心悦目、尘烟障目、温文尔雅”等词语,自觉积累词语。2、朗读课文,能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能够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文章所蕴涵的道理,明白森林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明白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乐曲”的主旋律。3、认识、领略异国风情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理解并感受维也纳人与自然友好、亲密、融洽的关系,唤起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1、感受维也纳森林的特点,理解维也纳森林故事的内涵。2、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1、理解“维也纳森林”的内涵。2、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哪里被誉为“音乐之都”吗?闻名遐迩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南面是深幽的山谷和开阔的平原,是一座典雅、美丽、清洁的花园城市。蓝色的多瑙河从市区静静流过,水秀山青,风景幽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游记散文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一起走进“多瑙河的女神”维也纳,去感受那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异域风情。二、整体感知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教师巡视,当学生需要时给予适当帮助和点拨。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自学本上,想办法记住它。并借助工具书或者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不懂的生字词。(2)想想课文围绕“维也纳森林”讲了哪些内容?三、验收自学第一项。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验收。过程:4人学习小组中1号同学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2号同学负责汇集自学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记录在合作探究本中。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并解决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由各组3号同学汇报)通过合作探究、借助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字面上的意思。3、教师出示检测题: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由各组4号同学完成)恩慈( ) 容那( ) 青爽怡人( ) 费气( )尘烟帐目( ) 备加珍惜( ) 砍筏树木( )四、验收自学第二项,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维也纳森林”讲了哪些内容?2、全班交流,理清脉络。教师小结:全文围绕“维也纳森林”主要讲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景色美、面积广、作用大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板书)第二课时一、整体回顾课文。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作者一起分享了在维也纳看到的一幕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人情景。谁来说一说,文章围绕“维也纳森林”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个不同寻常的“故事”,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围绕中心话题,体会维也纳森林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中心话题: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圈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并加以体会。围绕问题,学生仔细品读,在赏析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情感,深化对“维也纳故事”的认识。学生可能会从不同方面体会到维也纳森林的特点,教学中,我们都应该予以肯定。如覆盖面广、赏心悦目、绿、美丽、景色宜人等。当学生体会到维也纳森林的特点时,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预设点:重点体会以下重要词句:1、维也纳人的骄傲与福气之一,是他们生活在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之中。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理解“骄傲与福气”的?从课文哪些语句中读到了这种感受?“从骄傲与福气”中,体会到作者对维也纳森林发自内心的赞扬与向往之情。2、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是一朵绿色的浪花。多少棵树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向阳的山坡上,林色鲜翠;背阴的山坡上,森森然像一片埋伏在那里披甲戴盔的兵阵。品读这几句时,让学生先说一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读句子,你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其实这个被称作“森林王国”的奥地利,拥有370万公顷森林,整个国土的44%被森林覆盖。让学生想一想资料的使用有什么作用,文中哪些地方还引用了资料?从而学习这种写法。4、这里的森林清新柔和,温文尔雅,倒与维也纳这个城市的味道更相调和。教师点拨:温文尔雅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用它来形容森林?你觉得合适吗?你是怎样理解“倒与维也纳这个城市的味道更相调和”的?在第一课时理解了“温文尔雅”字面上的意思后,让学生再次体会这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以及这个词语对表达作者情感起到的作用。5、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还神奇地调节着气温。先让学生说一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从不同角度来体现维也纳森林给人带来的美感与快意,学习“移步换景”的常用写法: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感受在不同的时间,维也纳森林所带来的神奇,体会作者的情感。三、体会人类与大自然友好、亲密、融洽的关系,是人们对大自然珍爱的结果。1、刚才我们通过品读文字,了解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和谐生活的创造凭借的是什么?维也纳人做了哪些事?引导学生说出:维也纳人珍惜土地、立法保护森林、爱惜草地,与动物相处亲密,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板书主要内容)教师小结:看来,维也纳这种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们对它的精心呵护是分不开的,维也纳人的做法是我们学习的典范。2、揭示题目内涵,并初步认识游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题目“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是否有了新的感悟?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故事”的?你觉得文章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题目“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饱含了人类与大自然友好、亲密、融洽的关系,维也纳之所以这样迷人、赏心悦目是人们对大自然珍爱的结果。维也纳的故事充分证明了:大自然需要人们的保护,人们生活的环境也依赖着大自然。作者围绕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写了森林的特点,貌似四处放枪,却是枪枪有的:美好的环境,和谐的家园,都需要我们共同创建。这种写作风格就是“形散神聚”。3、联系生活,谈体会,激发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维也纳森林的一切得益于上天的恩赐,更离不开维也纳人祖祖辈辈对这土地的珍爱,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看到了这一幕幕美景,同学们此时一定有很多想说的话,你可以联系生活谈一谈,也可以以诗歌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四、课内练习。体会下面几个问句的特点,感悟作者的情感。多少棵树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维也纳森林到底有多大?谁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意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些句子层层递进,将文中的段落贯穿起来。作者的情感随之越来越强烈。最后一句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又是作者情感的高潮,体现了作者对这种和谐美好境界的向往与珍爱,告诉人们美好的环境,和谐的家园,都需要我们共同创建。五、课外作业。1、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诵。2、学了本文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将自己的感想写到采集本上。可以采用诗歌、文字配画等形式。3、搜集资料(可以从其他学科或教师那里了解),调查中国环境问题,并提出几条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