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积的变化规律 1教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09305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积的变化规律 1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积的变化规律 1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积的变化规律 1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积的变化规律 1教案 冀教版 课题: 积的变化规律 课型:新授课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首先设计了两位数乘10、100和整百数除以10、100的两组口算题,介绍扩大和缩小的概念,为学习积、商的变化规律做铺垫。教学时,可增加一些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扩大和缩小的实际意义。接着呈现了两组乘法计算式题,一组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积也扩大;另一组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积也缩小。让学生观察每组中几个算式的因数和积,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教学时,一组一组地分别观察、总结,再综合概括积的变化规律。“试一试”中的两组题,既是积的变化规律的巩固练习,又是规律的应用。探索得到的规律,不一定要求背诵,但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能应用规律。“数学冲浪”中的练习让学生按要求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乘数和积的特点,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写出这样的算式,并推算出结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教学重点掌握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理解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变化规律。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及讨论法。课前准备教学板块课堂预设课堂记录及原因分析第一版块:2分钟检查或铺垫,融入课堂阶段第二版块:8分钟情境+提问,认定问题阶段第三版块:10分钟自主+合作,探索尝试阶段第四版块:10分钟反馈交流,达成共识阶段第五版块:10分钟巩固拓展,提升发展阶段出示书中练习37104001037100400100师:观察3710370。我们还可以说“把37扩大10倍后是370。”那37100我们还可以怎么说?(把37扩大100倍后是3700。)师:说得不错,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3510350,把35扩大10倍是350。381003800,把38扩大100倍后是3800。)师:你能不能举出不同的例子?(25250,把25扩大2倍是50。254100,把25扩大4倍是100。)师:再看4001040,试着说一下。(4001040,把400缩小10倍是40。)师:那400100呢?(4001004,把400缩小100倍后是4。)师: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5001050,把500缩小10倍是50,5001005,把500缩小100倍后是5。)师:能举出不同的例子吗?(120260,把120缩小2倍是60。120340,把120缩小3倍是40。)出示两组算式。(1)42=825401000402802520500 4002800 2510250师:这两组题首先我们先看第一组。竖着观察你发现什么?(其中一个因数2不变,另一个因数4扩大10倍、100倍,积8也跟着扩大10倍、100倍。)学生在这里如果不能准确的说出师可引导说出规范的话。师:再看第二组你有发现什么?(其中一个因数25因数2不变,另一个因数40缩小10倍、100倍,积1000也跟着缩小10倍、100倍。)师可引导说出规范的话。师:说得不错。好同学们当我们发现这些之后我们能不能把我们刚才的话总结一下?小组讨论。师巡视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师可适时指导规范学生的话。(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师指多名同学说。师:下面我们运用这一规律做几道题。(师板书15690)师:根据15690老师再写一个算式让你算一算得数,看看谁算得又快又好准。(师板书:1524)指明说答案,并说思考过程。(24是6的4倍,积就是90的4倍当学生这样说时可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就扩大4倍。)师:说得不错,通过用积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很快的说出得数。好,下面我们再看一题师板书15301548=153= 1554(让学生逐个按“积变化的规律”表述。)师:思维够敏捷!再出一个。(师板书:2304920)师:根据上面的算式说出234师指明说答案,并用积变化的规律来表述。然后师接着出题:230402340“练一练”做第一题 :生独立做,师巡视。集体订正时着重然学生通过比较用积变化的规律来表述。做第二题 :说出判断理由。做第三题 :重点指导用4202102 2714(分钟)来做。作业:数学冲浪。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15690 15243601530 1548=153= 1554教学反思: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笔算乘法1教案 冀教版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二)难点:准确、迅速地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教师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乘法的笔算今天这个新知识的特点是“被乘数中间有0”(板书课题: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2投影盘子图:问:图中有几盘苹果?每个盘子有几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谁来解答?用加法计算:555=15用乘法计算:53=15问:53=15,这个式子表示什么?(53=15,表示3个5相加的和是15)3投影出盘子图:提问:图中共有多少个苹果?111=313=3这个式子表示什么?(表示3个1相加的和是3)(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1:(0乘以任何数都得0)(1)投影出示盘子图:问:这里的三个盘子,每个盘子一个苹果也没有,要求这3个盘子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谁来列加法算式:000=0谁来列乘法算式:03=0问:0乘以3为什么等于0呢?分小组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因为3个0相加结果是0)(2)口算下列各题(打在投影片上)09070205老师指其中一题(05)提问:为什么0乘以5等于0呢?(05表示5个0相加,所以结果得0)提问:0乘以几就表示有几个0相加,乘得的结果是多少?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0乘以几的计算结果?(0乘以几就表示有几个0相加,乘得的结果是0,0乘以任何数都得0)2教学例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教师板演:03=009=00=30=90=老师提出要求:请根据第一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直接说出后面几个算式的计算结果学生根据过去学过的知识,很快得出答案03009=000=030=090=0提问:怎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排的计算结果?(0乘以任何数都得0)怎样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排的计算结果?(任何数乘以0都得0)问:怎样把这两句话简练地概括成一句话呢?启发学生总结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板书)(2)用投影打出一组口算题:0250070820507008请同学们认真审题,把答案直接写在书上订正之后,对全部做对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一些在口算中看错符号的同学指出不足,并让他们及时改正教师小结:同学们在进行计算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注意运算符号,因为运算符号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做题之前必须先看清运算符号,再进行计算3教学例3:(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做题,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集体订正)问:这题在计算中运用到了哪些学过的知识?(这题在计算中运用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以及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师边指黑板上的计算题边说:在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时,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与被乘数中没有0的是一样的,乘的时候要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被乘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要求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题应该怎样计算?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计算,并说说计算过程(集体订正计算结果)教师边指黑板上的计算题边问:6乘被乘数十位上的0得几?(6乘被乘数十位上的0得0)问:6乘被乘数的十位上的0得0,为什么不在积的十位上写0,而写“3”呢?(因为个位上进上来3,所以必须加上进上来的3,因此,要在积的十位上写3)问:6乘被乘数百位上的0得0,为什么能在积的百位上写0?(因为6乘被乘数百位上的0得0,十位上没有进上来的数,所以,要在积的百位上写0)教师强调指出:被乘数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要一个一个地乘,所得的0也不能省略,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不能漏掉(三)巩固反馈1口算练习:(看卡片直接说结果)02=00=09=20=0890=60=60=2笔算练习:3改错练习:(板书)先讨论错在哪里,请三名同学到黑板上改错,全班同学注视黑板,进行判断4填空练习:5判断里填什么运算符号(投影片)03303=040=040=410=010=1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没有,谁来说一说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怎样进行计算?(按照一位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不管被乘数中间有几个0,都要一个一个地乘,所得的0也不能省略,如果有进位,一定要加上进上来的数)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在复习准备部分,采用了彩色投影片:3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5个苹果和3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一个苹果,复习了加法与乘法的关系以及乘法算式的意义,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使得学生理解了03为什么等于0的算理巩固练习中的改错题,基本上包括了学生作业中错误的类型同学们通过判断、讨论、改错,对易错的地方加深了印象,引起了注意,提高了作业的正确率填运算符号的练习,从另外一个角度强化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的观察思考,集体讨论,独立试做,使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笔算乘法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一)通过直观与操作,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满十进一”“满几十进几”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中的进位法则(二)通过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笔算中进位法则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结合操作,理解为什么要进位,掌握怎样进位(二)难点: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具与学具(一)教具:口算卡片、6捆小棒(每捆10根)、12根单根小棒、小黑板(二)学具:每人准备6捆小棒(每捆10根、12根单根的小棒)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5362976834752学生板演(与口算同时进行)共同订正,指名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及计算过程3提问: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是怎样的?(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4:(1)操作:师生共同摆小棒第一行摆2捆(每捆10根)零4根第二行与第三行摆同样多的小棒(2)观察思考:学生观察自己摆的小棒,思考并回答问题(问题打在投影片上)每行有多少根小棒?(2捆零4根,也就是24根)这样的小棒有几行?(3行)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243教师板书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因为每行有24根,有3行,也就是求3个24根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谁能用两种方法读出算式?(24乘以3;3乘24)老师在243上面一行板书:“3乘24得多少?该怎样计算”并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3)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说明:3个24根是多少根?(分小组边商量边操作,老师巡视,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第种:3个24根是72根,先算3个4根是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放在原来成捆的小棒下面,另外两根放在成捆的小棒右边,再算3个2捆是6捆,合起来是7捆零2根,就是72根第种:3个24根是72根,先算3个2捆是6捆,再算3个4根是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合起来是7捆零2根,就是72根(4)两种意见算法不同,结果相同,都是正确的请你们根据各自的意见,用竖式的书写方法,把你们的意见表示出来持第一种意见的同学发言:用3乘被乘数个位上的4得12,再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得6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持第二种意见的同学发言:(老师板书出竖式)这两个算式,乘的顺序不同,得数相同,究竟哪个正确?道理是什么?还得深入研究(5)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师启发提问:能不能省略中间的过程,找到简便的写法呢?经过再次讨论,取得共识,可以写成:这样,就必须采用第一种意见,就是先从个位乘起了这是因为,如果先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得6,在积的十位上写6;再用3乘被乘数个位上的4得12,向十位进1,在积的个位上写2,而这进上来的1与已写上的6,合并是7,就得擦去6,改写成7,就太麻烦了,还容易出错(6)试一试:同桌二人先互相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动笔计算,再进行订正(7)反馈练习:订正时,重点提问第3题的计算过程2教学例5(十位满几十,向百位进几)(1)教师板书题目:1924(2)提问: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重点提问:4乘90得多少?该怎样写?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完整的竖式:(3)反馈练习:3观察对比:例4与例5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都属于进位的笔算乘法,不同点是:例4是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例5是三位数乘以一位数;例4在计算时是个位满10向十位进一,例5在计算时,是十位满几十向百位进几)老师追问:还有什么相同点?(都是从个位乘起)师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定要从个位乘起(三)巩固练习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老师巡视)1642739426188253318152下面的计算对吗?说一说哪道题的计算有错,错在哪里?怎样改正(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做了那么多的题,那么谁来概括一下,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一位数乘二、三位数进位乘法)(老师板书课题)同学们还有什么要问的吗?(释疑)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乘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和初步掌握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顺序和怎样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正确处理笔算乘法中的进位问题即:满十进一,和满几十进几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摆小棒,理解了进位的道理,通过不同的摆法,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通过讨论,取得了共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对算法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