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14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590785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14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14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14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4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二部分近代史部分 600分易混概念 考点 700分综合考法 考练 600分基础考点 考法 本专题主要讲述鸦片战争以后 先进的中国人探索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道路的思想解放历程 基本线索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核心主题是救亡图存和近代化 要把握五个重点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思想 激进派的民主与科学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比较各个政治派别的不同主张 多角度分析有关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运用全球史观 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来了解近代中国思想发展 近代化与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 600分基础考点 考法 考点43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考点44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分考点1林则徐 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考法1林则徐 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分考点2洋务派的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思想考法2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思想考法3对近代不同派别思想的准确理解分考点3维新变法思想考法4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 考法5康 梁等维新思想考法6维新变法的特点考法7近代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探索 考点43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考法1林则徐 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 1 背景 1 鸦片战争前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后对外侵略扩张 输出商品 掠夺原料 2 清朝政治统治危机四伏 妄自尊大 外患日深 3 鸦片战争失败 惊醒有识之士 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开始向西方学习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2 代表及思想 1 林则徐是近代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设立译馆 编译 四洲志 和 各国律例 四洲志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主张 学习西方的 长技 主要指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 2 魏源与 海国图志 1842年 首次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长技 主要指军事技术 但由于顽固派阻挠反对 影响不大 林则徐 魏源的思想核心 向西方学习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3 当时介绍世界的书籍还有姚莹的 康輶纪行 和徐继畬的 瀛环志略 等 3 意义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 对当时人们的思想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考法2洋务派的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思想 1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太平天国运动 2 内容 中学 指中国传统文化 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西用 主要指近代西方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 即以中国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的根本 西学为用 指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目的是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洋务派则主张 变器不变道 即在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 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3 实践 洋务运动 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 创办海军 开设新式学堂 4 结果 甲午战败 标志其失败 失败的根本原因 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与设备而不变革封建制度 5 评价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考法3对近代不同派别思想的准确理解 1 近代不同派别 1 地主阶级抵抗派 向西方学习 的新思潮的萌发 林则徐是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魏源在 海国图志 一书中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 特点 主张学习西方军事科学技术 但遭到以 天朝上国 自居 反对学习西方的保守派的反对 洋务派 主张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特点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但以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主张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或伦理道德 维护封建统治 反对学习西方 顽固派与洋务派论战 2 农民阶级 天朝田亩制度 中的平均主义 小农经济反映农民阶级的落后思想 不符合时代潮流 但洪仁玕提出的 资政新篇 是先进中国人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最早方案 符合时代潮流 3 民族资产阶级 维新派 早期维新派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 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 和外国商战 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康 梁维新思想 主张兴民权 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 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传统思想相结合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严复 运用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生物进化观点 来宣传 优胜劣汰 的社会进步理论 19世纪末 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 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 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实行民主政治 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三民主义是民主革命的纲领 1905 1907年 革命派与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 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 结果 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资产阶级激进派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 激进派高举 民主与科学 大旗与 尊孔复古 逆流进行论战 激进派以西方民权 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 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 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但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倾向 2 思想家们的思想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中国近代史上思想家们的思想主张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有的不断进步 有的则日趋保守 1 康有为 否定君主专制 前期进行维新变法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后来思想日趋保守 成为保皇派 2 梁启超 否定君主专制 进行维新变法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后主张民主共和 坚决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3 孙中山 否定君主专制 主张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为实现其奋斗目标 提出了三民主义 20世纪20年代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 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从而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 考法4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 1 背景 1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深 民族危机加深 2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科学的不断传入 3 洋务运动开展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 代表及思想 王韬 郑观应 薛福成等 3 意义 为19世纪末康有为等人维新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4 缺陷 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也没有付诸实践 考法5康 梁等维新思想 1 背景 1 政治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 思想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影响 3 影响 1 实践 1898年开展戊戌变法 2 结果 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而失败 3 意义 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 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促进人们觉醒 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推动了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考法6维新变法的特点 1 特点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有人说他是 跪着造反 2 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利用或借助 3 原因 1 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深刻 2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根本原因 3 与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和文化底蕴有关 考法7近代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探索 1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 以生产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和思想理性化为主要标志 一般认为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 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 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 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1 救亡图存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2 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的过程 近代前期的思想演进遵循着这样的轨迹 器物层次 洋务运动 制度层次 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思想层次 新文化运动 考点44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分考点1新文化运动考法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内容及影响考法2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口号 考法3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态度考法4从近代化史观角度看近代思想发展历程分考点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考法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考法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内容及影响 1 背景 1 经济 一战期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 政治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3 思想 辛亥革命后 西方民主 自由等启蒙思想和进化论思想进一步传播 袁世凯梦想复辟帝制 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 尊孔复古 逆流 1 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2 蔡元培1917年任北大校长时 主张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的办学方针 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3 1917年胡适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形式上用白话文 陈独秀的 文学革命论 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4 1918年 李大钊在 新青年 上发表了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和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文章 率先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 5 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传播 1919年 李大钊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 6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3 影响 1 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 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 推动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考法2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口号 1 开始标志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第二期起改为 新青年 2 旗帜 口号 民主和科学 德先生与赛先生 3 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蔡元培等 4 基地和阵地 北京大学和 新青年 考法3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态度 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 提出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 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的态度是全盘否定的 对西方文化则是全盘肯定 1 比较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1 文艺复兴是对古典文化加以利用和发展 使其成为反对封建制度的工具 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反对封建制度 2 新文化运动对于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例如当时提出的口号是 打倒孔家店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 对中国的传统道德和过去的文学都持否定态度 2 出现不同态度的原因 1 文艺复兴 当时资产阶级力量还很弱小 不能直接提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口号 只能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进行 2 新文化运动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家学说历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中国的封建统治势力十分顽固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尊孔复古变本加厉 因此 旧的东西影响很深 不过正不能矫枉 当时的激进民主主义者们采取了这种极端的做法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全盘否定 3 我们应该持一分为二的态度 1 既不能全盘肯定 也不能全盘否定 2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3 坚持正确方向 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4 要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 以发展本国文化 考法4从近代化史观角度看近代思想发展历程 1 思想近代化 主要指近代思想的兴起和发展 形成科学化和理性化的认识 对封建思想进行批判 使封建思想的地位动摇直至被推翻 近代社会思想逐渐走上主导地位的过程 2 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近代化的历程 1 学习西方 器物 阶段 1840年 19世纪90年代 以林则徐 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以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为指导思想的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 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2 学习西方民主制度阶段 19世纪90年代 20世纪初 19世纪末 维新变法思想逐步发展起来 康有为 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严复宣传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进化论观点 维新思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主张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 代表人物有章炳麟 邹容和陈天华等 核心思想是以武力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具体表现为三民主义 3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阶段 20世纪初 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西方的民权 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民主 科学等近代思想都在中国广泛传播 十月革命后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 考法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 背景 1 政治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人民看到希望 2 经济和阶级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3 思想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2 传播 1 五四运动前 李大钊发表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宣传十月革命 率先高举社会主义旗帜 2 五四运动后理论上 李大钊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 组织上 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 并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实践上 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和刊物 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易混点1洋务派与维新派异同及关系 易混点2近代中国的思想派别简表 易混点3近代前期中国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比较 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论战论战内容 围绕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 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 意义 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 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 1901 1907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 立宪派 论战论战内容 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展开一场论战 意义 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 形成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以民权 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 以民主 科学为主要内容 意义 前期新文化运动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新潮流 综合考法1综合考查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包括早期维新思想和19世纪末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等人的维新思想 早期维新派是由洋务派分化而成 他们的思想为康有为 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 本考法常考的角度有 1 考查早期维新思想和康 梁 严等人的维新思想的背景 基本内容 特点 局限性和影响等方面 2 从近代化 现代化 角度考查思想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3 从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思想观念以及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把握时代特征 理解思想形成的原因 对于维新思想我们要把握近代化和救亡图存两个核心主题 综合考法2综合考查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利用西方的科学与民主两面旗帜进行的反对封建传统思想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考题范围广 角度新 具体有 1 从近代化的角度 以向西方学习为线索 联系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重点考查中国的近代化道路 器物 制度 思想 西方近代化道路正好与中国相反 2 从思想解放的角度把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西方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新文化运动联系起来考查 3 从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角度考查新文化运动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 4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 对其深远影响 5 把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生活变迁等方面联系起来考查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历史特征 综合考法3中西方的近代化之路 综合考法4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中国的应对 20世纪初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逐渐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 对华实行了资本输出 辛丑条约 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帝国主义掀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中俄国经过十月革命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面对此变局 中国发生重大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