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奇妙的镜子教案 青岛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89387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奇妙的镜子教案 青岛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奇妙的镜子教案 青岛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奇妙的镜子教案 青岛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奇妙的镜子教案 青岛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凸透镜有聚光,放大和成像的作用,了解凸透镜的应用。2.学生通过对凸透镜的研究,进行定理观测,初步认识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学习测量它的焦距和放大倍数。3.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凸透镜是怎样成像的。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动手制作能力。教学准备:1.焦距不同的各种凸透镜,纸屏,蜡烛。2.投影仪,幻片,凸透镜成像原理图投影片,老花眼镜,铁架台。3.塑料尺,火柴,印有彩色图文的透明纸,照相底片,手电筒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出示一只放大镜和一副老花眼镜)谈话:同学们都见过爷爷的老花眼镜或者放大镜吧 说说你有哪些玩法呢 (学生一般都玩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至少也能回答出能放大能晒着火柴头等玩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放大镜和老花眼镜还有哪些玩法和其中的奥秘。二、学习新课1.认识平面镜成的像左右相反这项活动包括三点内容:(1)把“平面镜”一词教给学生。(2)从平时生活中使用平面镜引入平面镜成像。面对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用课本对着平面镜,看镜中课本的像。描述成像的特点。这一部分不难,低年级学生也能发现成像特点。(3)“你怎样运用平面镜成像 ”这样设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把这一项活动和前一项活动区别开来,并由此引入下一项活动。如果学生对这个问题不能很快做出反应,可请一个学生上台演示,由别的学生说他怎样用平面镜成像。2.认识凸透镜。(1)学生用手摸凸透镜。(投影竖放的放大镜镜片)(2)讲述: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放大镜和老花眼镜都是凸透镜。(板书课题)3.认识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和放大倍数。(1)组织学生拿着凸透镜,火柴和直尺到室外阳光强的地方玩凸透镜。(一部分学生用凸透镜自由玩,一部分学生不用凸透镜,直接将火柴放到阳光下晒,然后再交换做实验)教师要巡回指导,如凸透镜面要和阳光垂直,调节镜面到火柴头的距离使光斑最小最亮,手拿放大镜不要晃动等。也可让学生边玩边研究怎样玩才能达到以上几个要求。(2)各组汇报实验现象,学生一般会回答:火柴头被点燃了。蚂蚁,小虫被晒死了。纸被烧冒烟了,纸被烧出一个小洞。(3)师生小结: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成一个亮点,我们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集中了太阳的光和热,温度很高,所以能使火柴燃烧。因为老花眼镜也是凸透镜,因此不能用它去看太阳或其他强光源,以防烧伤眼睛。(4)教师示范用直尺测量凸透镜焦距,并告诉学生什么叫焦距及其测量的方法。(5)学生分组测量凸透镜焦距,并记录数据。(6)师生回到室内并进行实验小结:凸透镜有聚光和放大作用。(7)指导学生用两把相同的尺子测量凸透镜放大倍数。为了避免凸透镜的晃动,可以用铁架台固定放大镜。4.认识凸透镜成像作用。(1)讲述: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凸透镜有聚光和放大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请同学们右手持凸透镜,左手拿一张白纸进行实验。你发现有什么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3)学生汇报实验现象。(4)师生小结。(5)学生填写课本第14页实验结果。(6)用投影仪出示凸透镜成像原理图。提问:通过刚才实验,你知道凸透镜的位置与成像大小有什么关系 (7)讨论:为什么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5.进一步研究凸透镜成像作用。(1)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最后提供给学生下面表格,让学生边实验边填写。(2)学生分组实验并讨论,教师巡视指导。(3)提问:凸透镜成像是什么样的 (倒立的,缩小或放大的)怎样做能使图像清晰 (移动蜡烛,凸透镜或纸屏)成像的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凸透镜到纸屏的距离大,图像就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凸透镜到纸屏的距离小,图像就大。)(4)小结成像的大小变化规律。演示投影机成像。学生参照课本第15页图制作模拟投影机。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要把窗帘拉上遮光,使室内光线较暗。各组交流“投影机”制作方法,效果及经验。如:“怎样做成像上的图案和文字才不会颠倒 有哪些做法可以使图像更清晰”等等。6.教师总结本课。课后感受:由于凸透镜在生活中比较多见,在学生中有大部分学生都曾玩过,因此教学本课较轻松,学生实验也较成功。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小水珠从哪里来的 1教案 首师大版一、教学目标(一)态度、情感感受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二)科学能力1.初步具有根据凝结实验想象露的形成过程的能力。2.会做水的凝结对比实验,会做露的模拟试验。(三)科学知识1.知道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会变成小水珠。2.知道露的成因。二、教学重点(一)知道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会变成小水珠。(二)知道露的成因三、教学难点热水不容易采集和管理,要注意学生的安全。 四、教学准备(一)分组:烧杯里装温度略低于室温的水、试管架、试管、酒精等、小铁桶、托盘。 (二)学生准备:冰块儿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目标(一)导入课程(二)引导学生对墓碑渗出血水现象进行研究(二)引导学生对墓碑渗出血水现象进行研究1.教师讲解小故事(古代墓碑渗出血水的故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提示:梅雨季节、早上,有什么特点?2.是怎么形成的呢?3.我们初步猜想是由于梅雨季节水蒸气多,而墓碑比较凉,所以水蒸气在墓碑上变成了小水珠。是不是这么回事呢?利用身边的试验用句,谁能帮大家设计一个实验,看看能不能出现类似的现象?4.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卫生)5.学生汇报6.这个实验说明什么?认真倾听水蒸气多和凉是小水珠是水蒸气变的用试管当冷的物体,用嘴吹,嘴里有大量的水蒸气,看看能不能出现产生小水珠现象。出现了小水珠说明了小水珠的产生与水蒸气多和有凉的物体有关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研究小水珠产生的原因研究小水珠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引导学生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证明小水珠产生的原因1.现在我们都认为,是由于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物体,变成了小水珠。怎么能证明水蒸气遇到了热的物体,就变不成小水珠了呢?2.表扬学生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创造热水、冷水,和大量的水蒸气?3.同学们想的非常好,要注意安全,老师会告诉大家取热水的时间,要不水太热会有危险。取水时不要让水出来。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汇报,哪个试管上有水珠?6.说明什么?7.教师总结:这种现象叫凝结,就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会在物体的表面形成小水珠。找来两个试管,一个装热水,一个装冷水,水量相同,让他们都在水蒸气多时出现,看谁能产生小水珠用酒精灯先加热水,等水热了在倒在试管里,保持两个试管里的水量一致,然后放在加热水的烧杯上方分组实验冷的试管,热的没有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物体,才会变成小水珠,热的物体不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时的周密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和思维能力(四)分析生活中的凝结现象(五)研究露的形成(六)总结水和水蒸气之间的变化1.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水的凝结现象吗?2.在降温后,突然在车中出现了雾的现象,车玻璃内侧有很多小水珠,影响开车怎么办?1.讨论:夏秋季的早晨,在草叶等物体上会出现小水珠,是怎么回事?2.刚才我们是用常温和较热的水来实验,也可以怎么做?3.教师肯定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思考具体的实验方法。然后分组实验。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汇报:实验说明水蒸气遇冷会形成小水珠(露)1.气体状态的水蒸气,在放热(遇冷)时可以变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在吸热(加热)时可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两种状态可以互相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简单的文字和符号来表示2.阅读资料3.下次课,我们接着研究水,收拾实验用具眼镜上的雾、洗澡间的水珠、电饭锅上的水珠开开冷风小组讨论创设一个冷的环境,让水蒸气遇冷学生分组实验汇报看书看书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六、板书设计 第三课 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凝结 水蒸气 小水珠 吸热水蒸气 水 (气体状态) (液体状态) 放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