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加一加教案西师大版 .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88206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加一加教案西师大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加一加教案西师大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加一加教案西师大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加一加教案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可以抓住汉字的表意特点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了解基本字加偏旁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2、懂得抓住汉字的表意特点识字,了解生字的意思。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基本字卡、偏旁卡。学生:基本字卡、偏旁卡。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上节课的生字“清”、“睛”、“情”、“请”、“晴”。2、集体回忆识记方法,背诵“有水河水清”。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都是由“青”字加不同的偏旁组成的。4、板书课题:加一加。指导读课题。5、教师:今天我们就用加一加的方法给汉字娃娃找偏旁,让它们变新字。二、教学认字1、出示本课偏旁卡片,复习、认识偏旁。2、出示基本字,读基本字。3、设疑:可以在“己”上加什么偏旁,让它们成为新字?学生讨论。4、请学生暂时保留讨论结果,看看古人造字时,给“己”字加了什么偏旁。出示范例:讠记(忘记)纟纪(纪律)5、翻开书,借助拼音认读。6、指名读。7、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8、集体认读,并学习扩词语。9、教师:你们在课外还学习了哪些由“己”加偏旁构成的汉字?抽学生说,教师板书,并请学生到讲台上教大家识记。三、学生自学1、教师与学生一起看范例1小结:由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组成音、形、义不同的汉字。2、自学:学生用自己的字卡、偏旁卡摆一摆构成新字,并在小组里组词语,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3、反馈自学情况,重点学习“也”字组。(1)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并组词语。(2)采取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语。(3)说说怎样区分记住这些字。(4)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除了书上的范例外,在“也”字上还可加什么偏旁构成什么字。抽学生说,教师板书。四、摆一摆,巩固生字(“白”、“西”、“分”、“中”)检查自学情况(“白”、“西”、“分”、“中”)。1、请生拿出“白”、“西”、“分”、“中”几个字的卡片,再拿出偏旁卡片,摆出新字。2、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大家评议后再采取多种形式认读。3、指导学生根据偏旁分析字义的方法理解字义,口头扩词语。五、理解词语1、指名读词语。2、借助表情、动作、语言描述等方式理解词语。3、进行口头造句训练。六、拓展延伸1、请学生谈谈在做“找朋友”的游戏时,还组了哪些与书上不同的字,并当小老师教大家识记。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这样的字,并写一写,看谁写得多。七、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重点指导“己”、“怕”字。3、学生写字,教师辅导。4、作业展示,教师点评。附送: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叠一叠教案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自主发现汉字的又一构字规律一个熟字重复一次或两次可以组成一个新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自己编儿歌归纳构字规律,提高自学能力,能够把字形、字义相结合来记忆生字,锻炼创新思维。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区分字义。2、能自主归纳构字规律。教学准备1、学生自制熟字卡片。2、老师准备本课的生词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发现规律1、请孩子们回忆一下,前几课我们学习了哪几种识字方法?(加、减、合),节课,我们所学的新字更有趣。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共同讨论本课的构字规律。3、全班交流。抽生到展示台演示:二个“木”相叠,三个“木”相叠,其余字让学生在小组内拼摆,讲解自己的摆法。4、这种拼摆方法,我们叫作“叠一叠”。板书课题,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读字、词1、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对照生字表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3、合作学习:请小老师讲怎样学生字。(1)读:读准字音(抽读、齐读)。老师指出注意的地方(如:众是翘舌音,又读后鼻音)。(2)讲:讲字形结构和记忆方法。孩子们用什么巧办法来记住这个字?知道“林”为什么是两个木,“森”为什么是三个木吗?适时引导学生把“从”和“众”、“品”和“晶”、“林”和“森”对比起来记(3)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如:“品”是品茶的品,品茶要几个人在一起用口慢慢地尝,所以,品就用了三个口。)(4)练:口头组词、造句。4、孩子们用多种办法记住了这些生字朋友,老师奖励你们做游戏:(1)问答游戏:抽生起来问,众生答。(如:问两个“又”,叠成啥?答:两个“又”,叠成“双”。)(2)猜字游戏:同桌,互相自编字谜来猜。(如:一人跟着一人走)三、朗读短句,明确规律1、齐读文中的短句。2、请能总结出本课新字的构字规律?(一个熟字重复一次或两次就能组成一个新字)3、孩子们真聪明,4人小组讨论:用不同于文中的短句来归纳本课的构字规律?(如:汉字娃娃真有趣,叠一叠呀成新字)4、美读短文,配上动作齐读短文。四、指导书写,把握汉字结构1、多媒体展示“民、从、友、林、朋”五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斜钩),书空。2、让学生仔细观察这5个字,哪些字的结构相同?板书:“林、从、朋”。师强调: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林”和“从”左边的捺变成了点3、指导书写“民”和“友”。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讨论要怎样写才漂亮?(如:“民”的第4画“一”,“友”的第二画“丿”)4、在课后第三题中描一描,写一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感知这些字的笔顺、笔画和间架结构。五、自主实践,迁移识字方法1、学生自编字谜让同学猜一猜:三日、二月2、看字猜义:焱、淼、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