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87237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土壤覆盖在地球岩石圈的表面。土壤的形成是岩石的风化和生物作用的结果。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当腐烂的植物和动物与岩石碎屑混在一起时,混合物就被称为土壤。在土壤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岩石变化留下的痕迹以及动植物的残体。土壤对于学生来说司空见惯,但是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土壤从哪里来,更不会想到它来源于岩石。本课活动紧接着上一课的内容,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土壤的成分。一方面是寻找土壤来源于岩石风化和生物作用的证据,另一方面是认识土壤对生命的意义。岩石和土壤是组成地表的重要物质,地形地貌的形成和重塑是各种外力对岩石和土壤作用的结果,其中侵蚀和沉积作用的主要对象是土壤和岩石。寻找土壤成分的沉积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土壤里有什么,而且使学生对沉积现象和分层沉积有一定的认识,为下面几课的学习做些铺垫。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寻找土壤的成分”;第二部分是“土壤和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2.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动植物的活体和残替,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3. 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4. 土壤和生物的生存、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2. 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3. 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教学难点: 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报纸、放大镜、小烧杯、镊子、小棍、水、筛子等。演示材料:干土、酒精灯、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看学生采集土壤的录象。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土壤中有什么。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1、引导学生设计观察方法。2、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观察现象,综合各种信息,认识土壤成分,理解土壤成因。、学生汇报观察现象:湿土中生物活体与残体、水分;干土中发现了小石子、沙。、观察沉积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阅读书本第52页文字。、在土壤中还有什么物质是我们的肉眼观察不到?演示实验:燃烧土壤,学生观察。引导理解土壤中含有腐殖质,并补充说明还有盐分等其他不易用肉眼观察到的物质。、说说土壤的成因。、土壤中到底有什么成分呢?三、土壤和生命1、引导学生充分说说“土壤和生物的关系”。、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土壤对生物有着巨大的影响,而生物的活动也对土壤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是相互的。2、说说土壤和人类的关系并作总结。人类又与土壤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边整理材料,边听科普作家高士其先生的我们的土壤妈妈的诗,体会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附送: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地球(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2)基本了解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和面积的大小;(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4)了解地球内部的基本结构。2、能力培养目标:(1)分析实验现象,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释远航船只“沉”入海中的原因;(2)通过观察,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特点;(3)能分析资料,对地球内部组成和结构提出一些推测。3、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地球的大小有深刻的体会;(2)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认识到科学是发展的。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同学们,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火红的圆球;晚上,我们能够看到月亮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站在地球的表面,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二、提出猜想与假设我们地球是否也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是圆的呢?有什么能证明呢?古人们又是怎样认为的呢?三、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确定每个小组的活动任务:组别活动任务活动内容能力要求第一小组查找中外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查找中外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及古代哲学家的思索。查找、阅读、分析第二小组地球的形状用实验模拟船只远航,并分析实验现象。实验、分析、推理第三小组是谁最早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收集有关郑和、哥伦布、麦哲伦等著名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史话,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艰难历程。查找、阅读、分析第四小组查找地球的形状的图片,大小的资料收集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描述地球的外貌特征;地球赤道半径、两极半径、赤道周长分别是多少?查找、阅读、分析四、搜集整理信息教师要求各组内部自行把任务进行分工,从而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在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的思维走向和学习进程,及时引导。五、思考与结论 各小组的同学针对自己小组的活动内容展开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并记录下来。六、表达与交流分别由每个小组的同学通过幻灯片或实验演示活动结果,并由发言人代表本小组发表活动结论,发言时本小组其他人员可以补充。教师不苛求统一答案,对其观点及看法要予以肯定。师生边评议边将教学内容补充完整,并通过网络平台展示给所有学生。第一小组:我国的古人最早在西周时就认为天像一个圆锅盖在大地之上,故名“盖天说”。到了战国后期,又开始出现“浑天说”,认为天是一个圆球,地球在其中,就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但浑天说对地球形状持何种见解至今还有争论,有些天文学史家认为中国古代的浑天家已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中国古代的浑天家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而远古的希腊人认识为大地和海洋都是平的,而天空是圆的,太阳神每天驾着马车把太阳从东向西拉过天空,夜里再从地下拉回东方。直到公元前世纪,毕达哥拉斯根据观察提出了大地是球状的,其主要理由:一是海上的船总是先见到船桅杆,后见到船;二是月食的时候地球的阴影是条曲线;三是只有球形是全对称的,可以提供任意角度的圆形。公元前世纪,亚里士多德根据毕氏的球形大地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在天上转。公元前世纪,古希腊地球学家埃拉托斯特尼,利用夏至日埃及阿斯旺城和亚历山大城太阳光入射的角度相差度,推测出两地的距离是地球周长的360,并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39690千米到46620千米之间。经过两极的确切地球圆周是40009千米,因此,埃拉托斯特尼的计算在当时的条件下实在是很准了。结论:古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二小组:用地球仪、长木板和小船做模拟实验。第一次:把木板水平放好,一位同学将小船模型贴着木板面向远处移动,其他同学从木板一端观察小船模型,直到小船移到木板的尽头,我们还是可以完整地看到小船模型。第二次:一位同学将小船模型贴着地球仪表面来回移动,其他同学从地球仪的另一侧观察小船模型,随着小船的移动,我们逐渐的看到小船模型的船身先消失了,最后连桅杆也逐渐消失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从“出海的船只越走越远时,慢慢地就只看到它的桅杆了”这一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第三小组: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用年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实了地球是球体。1672年,法国天文学家李希通过测定,发现物体在地球赤道处的重力比其他地方小,从而提出地球是扁球状的观点。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地球,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18世纪法国巴黎科学院派出两支测量队分别赴北欧和南美进行弧度测量,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确实为椭球体。第四小组:这是我们小组收集的人造卫星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外貌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我们收集到:赤道半径 6378.140千米,直径就是12756.28千米。两极半径 6356.755千米,直径就是12713.51千米。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到地球的赤道直径比两极直径大,也就是说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七、评价学生互相评价,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最佳资料收集小组、最佳幻灯片制作小组、最佳发言人、最佳综合小组等。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从而激励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