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2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86210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2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2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2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二、学情分析:本文语言生动、凝炼,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高原之柳的敬畏之情。在课堂组织材料时,可以以“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为主线贯穿全文,引导学生潜心阅读。三、教学要求: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四、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1)贺知章的咏柳(2)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3.教师示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三、学习写字1. 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四、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抄写课文生字2遍。教学后记青海高原一株柳作为课题有什么好,同学们说了很多,有的说突出了“一株”,有的说让我们想象到了青海高原这柳树一定非常的奇特,也有的说能吸引我的阅读兴趣可以发现带着问题读,的确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2.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指名读课文。二、反复读文,理解柳的特点1.学习第一部分(1)默读课文一到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写第一节内容?理解:神奇、望而生畏、伫立(2)指导朗读这两节重音:神奇、望而生畏、伫立(3) 3、4节A读“在青海高原,悲壮和苍凉”,想一想:走在青海高原上作者面对的是什么?心头弥漫着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回忆一、两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理解苍凉和悲壮。B思考我一眼瞅见了大柳树,为什么会不由得“哦”了一声?C作者“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的疑问从何而来?2.学习第二部分(1)轻轻读第五节,想一想:这一节主要介绍了这株柳的什么?A通过演示理解两合抱粗,结合参照物理解百余平方米?B朗读第五节(2)默读课文,想想哪几节写“我”的猜测和想象?三、七两节A、填空练习:第六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 (来历),第七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 (经历)B、口述“我”想象的内容:(一粒柳絮抛洒恰遇有幸)(一团团柳絮抛洒一片只有)C、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理解“不可思议”(3)理解“依然”的作用,联系上下文。A、口述“我”想象这株柳的经历:(经历过)理解它的顽强精神。指导朗读这两节。3.学习课文第八节。1、自由读课文第八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同是一株柳相差何远”这句话的?(1)平原和水边的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2)这株柳树的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4.教师读第九节,提问:“命运给予它的几乎九十九一片绿荫”这句话是写柳树的但又不仅仅在写柳树。你从中又得到什么启示?(1)讨论(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发扬抗争精神,坚强不屈。)(2)齐读这节。三、扣题结题,体味文章的主旨1.第二节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高原上”请问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2.默读全文质疑问难。教学后记本文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运用形象贴切的词语来描写。语言准确、凝练,特别是运用联想与想象,使得语言更加活泼,富于变化。所以课堂上我不断要求学生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与段落,并提供了一些相关的文学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提了一些如贝多芬、霍金、桑兰的事,让他们真切体会到这一柳的精神。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3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3、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讲清每种方法和习惯的意义、要求,让学生成为训练的主体。2、严格要求、训练,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落实到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将其他方面的学习习惯与本课突出的几方面内容有机结合,相互穿插,在今后的教学中严格训练,长期坚持,以取得到更好的效果。媒体设计:投影片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第一页插图,学习“选择”的方法。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导入。1、新学期开始了,我们领到了许多新书,又能在书中学到很多新的知识,然而要想得到更多的知识,还必须大量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知识犹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是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的,这就决定我们读书要有选择。板书:读书要有选择2、到底怎样来选择呢?这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同学们想知道吗?二、指导观察第一页插图,学习“选择”的方法。、先观察左上角的方框图,联系自己实践体会回答:谁到过书店(图书室)买(借)过书?买(借)什么书?你是怎样找到的?讨论交流。指名谈谈自己的做法。小结:无论购买或借阅,都要像插图所示那样,先确定自己需要的书属于哪一类,在书架(或书橱)上按类查找(板书:按类查找),再通过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的书名。指名几位同学在教室内图书角的书架上练习。过渡提问: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注意些什么呢?3、观察右上方的圆形特写图。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上的小男孩是怎样做的?怎样把书拿下来好呢?板书:轻轻抽出(强调这样做书不容易破损)指名几位同学从书架上把书轻轻抽出。过渡提问:怎样确定自己是否购买或借阅呢?4、观察下面的方框图。说说图上的小学生是怎样做的?教师: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满意,要轻轻放回原处。板书:浏览确定三、学生自由畅谈你以前是怎样选择的?哪些地方没注意?今后你应该怎样选择呢?四、教师总结。现在,我们懂得了读书要有选择和应该如何选择图书了,书籍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载体,我们学会了选择,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畅游,愿同学们阅读更多的书籍,掌握更多的知识。五、作业。到书店选择一本自己需要的书(注意选择书的方法)。第 二 课 时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第2、3页通版图,学习“做记号”的方法。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阅读课外书籍时如何选择?2、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会了选择自己所需书籍的方法,那么,怎样更好地来阅读这些书籍和课本呢?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读书时可以在书上做一些记号。板书:读书要做记号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下面我们来边看图边学习。二、指导观察第2、3页通版图,学习“做记号”的方法。1、观察右上角的方框图和圆形特写图。思考:这位同学正在一边读书一边做记号,他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讨论交流。小结: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与写字完全相同,只是练习本换成课本,写字换成做记号。全班同学模仿插图,练习读书(报)做记号的姿势。指名练习,组织评议。2、重点指导观察第页东方之珠这篇课文的文字和记号。映示灯片东方之珠。仔细观察这篇文章的画面:、把做记号的地方读一读。、说说是什么地方做记号的,是什么样的记号?、议一义:为什么在这些地方做记号?讨论交流:重要的地方或生字新词画“-”,关键词加“”,精彩处加“”,疑问处加“?”,重读或摘抄加“”。三、模拟练习。1、把印好的短文发给学生。2、映示灯片,指名一学生投影练习,其余的在书面上做记号。3、投影交流:一会儿,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奇怪地说:“你是从哪儿飞来的呀!好漂亮啊!”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那金黄色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那鲜红色的“大金鱼”,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水里游。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讨论:说说那些地方做了记号,为什么?四、总结。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一定要长期坚持,养成习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五、作业。自己阅读一篇课文,试着做记号。第 三 课 时教学要求: 指导观察第4、5页通版插图,学习“观察”的方法。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说读书时在什么地方做记号?做什么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2、谈话导入:我们不仅能从书本上学到很多知识,靠我们的眼睛细心观察,也能学到很多知识,今天老师就教给你们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板书:留心观察二、指导观察第4、5页通版插图,学习“观察”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5页下面的插图。学生自由观察下面的插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再说说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讨论交流。画面上是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一角的景物,老题正在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听很认真,看得很仔细,校园一角有绿树、红花、假山和“瀑布”,近处还有一座塑像。怎样观察周围的事物呢?观察静态的事物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要按一定的顺序。可由远及近,也可由近及远;可从上到下,也可以从下到上。第二要有重点。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件事物上,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第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由某一事物想象另一有联系的事物,锻炼想象力。第四,观察以后要勤动笔,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养成留心观察,合理想象,勤于练笔的好习惯。板书:1、按一定的顺序2、有重点3、展开想象4、勤动笔要求学生按上述要求,按一定顺序,突出一个重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把画面上的内容再说一说。各自练,指名说。2、按从上到下再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第页和第页上面的插图。仔细观察第页上面一幅图,说说图上是什么人在干什么?教师小结:观察动态的事物,如观察人、动物等要先弄清谁(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并展开合理想象。观察人还要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板书:5、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要求学生按照上述要求说说画面内容。各自练,同桌练。提示:说的时候可以从画面上的观察者的身份说,也可以将画面上的人都作为被观察者,把自己当作观察者来说。3、按观察要求分组观察其余的三幅插图。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观察一幅插图。每组选出代表发言交流。选出最佳观察者。4、理清观察要点。填空:观察静态的事物第一要(),第二要(),第三要(),第四要()。观察动态的事物,如果是观察人物,要注意人物的()、()等。三、总结全文。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有仅对学习语文,而且对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都十分重要,希望同学们人人都养成爱观察,勤动笔的良好习惯。四、作业。观察校园的一处景物,按上述的观察要求,先说说,再写下来。板书设计:按类查找读书要有选择轻轻抽出浏览确定 读书做记号 留心观察:1、按一定顺序 2、有重点 3、展开想象 4、勤动笔 5、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就听明白了学习习惯的要求,但是很多同学不能在阅读中按要求去做,末能养成习惯。所以我在教学中以训练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尽量让更多同学能在实践中学习。因此我利用了我们班上的图书角,让他们进行演示,找一些平时习惯比较好的同学来总结,效果还可以。但是如何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真正养成习惯,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要经常提醒和指导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