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万里长城 1教案 浙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85757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万里长城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万里长城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万里长城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万里长城 1教案 浙教版一、教材分析:万里长城是介绍我国万里长城的说明文,内容比较浅显,条理清晰。全文围绕长城伟大,介绍了长城的三个特点:长城气魄雄伟;长城建筑年代久远;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并由物联想到人,写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本文按总分总结构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点明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第二段(24)介绍长城的特点。 第三段(5)由物联想到人,写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教学目标:1.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绿”;理解26个新词语。 3.能按提示给文章分段,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段。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用摘录法归纳段意 2.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整理关于长城的各种资料,教师制作课件。 五、教时安排:1教时 六、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气势雄伟、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今天,我们就将浏览网络课件,参观这一伟大的中华建筑。播放万里长城视频。同学们,这就是万里长城。许多国家元首来到中国,游览了我国的万里长城,都深有感慨。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不了解长城,你就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性格。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长城是一个奇迹,是一个由伟大民族创造的伟大奇迹。法国总统说,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就等于没到过中国。同学们,听完这些题词,你的心情如何?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的感情一起走进长城。 二、制作参观券要想免费参观长城,你必须自己设计完成一张长城参观券。回忆本单元的阅读重点,分段,用摘录法概括段意。三、浏览自学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我们很快走进了长城。(打开网页)这里有风光馆、历史馆、建筑馆、知识馆、轶闻馆,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参观。然后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长城的哪些知识。学生选择一个特点作为重点,认真阅读有关材料,查阅文字图片资料,互相交流讨论。四、交流研读现在我们交流刚才的学习收获。1.“不到长城非好汉”,参观风光馆的同学,请你们做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长城:欣赏图片参观关隘讲解课文。理解:(1)为什么把长城比作一条巨龙横卧在崇山峻岭上?(2)“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课文的第二段形象地展示长城的磅礴气势和宏伟规模。让我们通过自己深情的朗读来抒发对长城由衷的赞美。(齐读课文第二段。)2.登上长城,我们在赞叹之余,不禁无限感慨,那筑造长城的条石每块重达两、三千斤,要把它们运上山顶,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恐怕还是一个难题,何况在两千年以前,光靠劳力搬运,简直无法想象。从建筑馆出来的同学,你能解开长城的建筑之谜吗?说一说: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理解:(1)“如果可以”地球的周长有多长?(约4万公里)4万公里的墙需要多少石料呢?联系长城现在的景观、长度再说说长城的工程浩大。(2)施工艰难你从课文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呢?为什么要用很多种方法?师补充:用作长城外壳的条石,整齐但非常重,每块重达1吨多,它们是怎样从采石头场被运到崇山峻岭之顶的呢?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这恐怕还是一个难题。我们的祖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这还是一个谜。(结合轶闻馆的传说故事,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3)“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作者用什么故事来说明它呢?“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说明了什么?(4)长城是用砖头、条石筑成的,更是千万个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所以有人说,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一个悲惨的故事。长城这座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的历史变迁,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聪明智慧、卓越的建筑才能和伟大的创造精神。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正是我国古代()。3.最后,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追溯长城的悠久历史。请历史馆参观的同学展示你的学习成果。(出示表格填写各朝代长城的建筑情况和作用)历史时期-为长城做了什么-长城在当时的作用战国时期-修筑长城-防御外敌侵略,对外贸易的商业大道秦朝-连接长城明朝-整修与扩建在远古时代,万里长城是以金戈铁马、逐鹿争雄的军事工程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统一,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长城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请你思考,今天的长城,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各族同胞和国际友人把他看作和平的象征、友谊的纽带和旅游的胜地。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五、长城随想此时,如果你站在长城上,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出示课件:歌曲长城长,师生同唱。六、拓展延伸、开拓思维。同学们,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知识,搜集相关资料,以中国人的骄傲万里长城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我们的长城。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板书设计:气魄雄伟长城伟大建筑年代久远结晶骄傲工程浩大施工艰难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三峡之秋 1教案 长春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3.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体会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特点。【教学目标】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目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教学目标】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学生介绍三峡你们对三峡了解多少,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1.可以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老师将学生找到的地图投影,让学生介绍: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2.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其他资料。3.引导背诵描写三峡的古诗,如:早发白帝城三、整体感知 通过查找资料,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那么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师生评议。思考,回答: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物的? 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课文写了三峡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哪些主要景物?写出了三峡什么特点? 4.集体讨论汇报交流,师做好板书。 5.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师生评议。 6.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开头总写三峡的秋天;结尾点明具体时间) 7.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配乐朗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段。四、小练笔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尚湖秋景。写完后,出示一到两篇交流。五、作业: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今天领略到的三峡的景色介绍给爸爸妈妈。第二课时一、导语:三峡像一副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交流搜集到的关于三峡的资料。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自读释疑: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三、指导朗读: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读。自由吟读,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读出来。四、结束语: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三峡一天的美景,使我们认识到了三峡不同时间的美丽。五、作业: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第三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 2.板书课题。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提出要求:读全文,选最喜欢的部分自学,在书上圈圈、划划、注注,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采用“小先生”讲课法:小组代表到台前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学生补充,评比朗读情况。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发言可抓住以下要点:(1)总写三峡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成熟的秋景。(2)早晨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丽。从晨露闪亮到露水渐逝,再到一片明丽,读者在感受变化时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3)中午的景色,表现了热烈的特点。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长江化作一条巨蟒,咆哮奔腾、呼啸而去,所过之处,一片金黄。(4)黄昏景色,抓住了平静的特点。倒影林立的长江仿佛变成了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温柔可爱。(5)在写夜景时,作者用两个自然段的笔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的图画。从入夜时的沉沉入睡到圆月高悬时的恍入梦境。渔火、灯光、光晕、汽笛,有光有声;月光、山影,有黑有白。再加上比喻手法的运用,呈现出一幅大写意的三峡夜景图。三、朗读比赛。可采用推荐、指导、教师参与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朗读,加上及时的评价,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再次感受三峡之秋的神韵。四、教学小结:三峡,以它那迷人的风光吸引着无数中外来宾,而三峡工程又会给三峡带来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展开调查,并相互交流。五、课后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三峡之秋早晨、中午、下午、夜晚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