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检测.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85325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检测一、填空题。(共20分,每错一空扣05分)1、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跳跃的青蛙( ),人跑步( ),融化的冰( ),电脑( ),风筝( ),太阳( ),人的食物( ),水力发电( )。2、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 )。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觉到它任何东西只要有( )、( )、( )、( )、( )、( )、( )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3、能量大小对物体运动有影响,能量越大,物体运动就( )。4、列举早晨起床后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你经历的能量转换过程。(1)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 );(2)用热水洗脸;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化学能或电能( );(3)吃饭后去上学: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 );5、能量的形式(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用。6、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跳跃的青蛙_,人跑步_,融化的冰_,水力发电_。电脑_,风筝_,太阳_,人的食物_,7、能源分为( )能源和( )能源 .8、家中和工业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 )、( )、( )等矿物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称为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的 如:( )、( )、( )。9、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总能量中,( )燃料所占的比重相当大,这些能源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这些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消耗速度极快,并面临着枯竭的危险。10、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储的能源是( )的,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能源问题,人们正竭力寻找解决的办法。11、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 )形式。12、 、 、 、 等是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13、 是人类的“能源之母”,是未来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能,太阳能利用扩展到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灶。14、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库,潮汐能就是在海水的涨落过程中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形成的巨大的能量。人们因此称海洋潮汐为“ “。二、判断(共10分,每错一空扣05分)1、我们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电能 ( )2、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看见它产生效果 ( )3、无论是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生能源都要节约 ( )4、潮汐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新能源 ( )5、地热能来自于海洋,是由海水受阳光照射产生的 ( )6、一切运动都需要能量,地球绕太阳转也需要能量。 ( )7、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用。 ( )8、人类和自然界如果没有能量,人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 )9、人类可以运用各种能量,也可以控制各种能量的大小。 ( )10、骑自行车时用力蹬踏使力加速的能量是机械能。 ( )11、开关关了后,灯就不亮了,所以能量不能被存贮。 ( )12、核能也叫原子能。利用核能发电的电厂叫核电站。13、生物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沼气是由生物质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 ( )14、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地热发电是开发地热能的有效途径。 ( )15、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如:潮汐能、核能、生物能、地热能,水能不属于新能源。 ( )16、核能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 )17、地球存储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18、造成能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 ( )19、只有现代人才会利用能量的转化,古人不会。 ( )20、我国主要的能量来源是水。 ( )21、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所以它的光对我们不是能量。 ( )22、能量转化是无法人工控制的。 ( )23、煤中贮的能量是热能和光能。 ( )24、中国地大物博,能源可以任意使用。 ( )25、原子核爆炸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 )26、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 )27、汗水蒸发时不从环境中吸收热能。 ( )28、燃放鞭炮是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声能。 ( )29、食物给了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能量。 ( )30、能量还贮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 )三、生活中常见能量的作用:光能:可以使植物生长,还能杀菌补钙 热能:可以将水烧开,能使热气球飞上天电能:可以使电灯发亮,还能使机器运转 声能:可以使纸片振动食物中的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运动。四、生活中,能量的转换如:A 、打开电视,电能转换成了声能和光能 B 、搓一搓手,动能转换成了声能和热能.C、我们吃的食物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我们运动所需要的动能。D、电风扇是把电能转换成风能。 E、风力发电机是把风能转换成电能F、电池是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G、锯木头会发热是因为机械能转换成热能H、阳光下的植物是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I、电脑工作是把电能转换成光能、声能、机械能五、选择(每题05分,共5分)1、人类用的能源主要来自( )A、石油 B、电 C、煤 D、太阳2、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是( )A、风能 B、太阳能 C、石油 D、地热能3、下列属于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性能源的是( )A、潮汐能 B、热能 C、化学能 D、电能4、摩擦两块冰后冰的表面会逐渐融化,这主要是把动能转换成( )A、声能和水能 B、水能和热能 C、声能和热能 D、化学能和热能5、煤、石油、天然气中蕴藏的能量最初来自(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电能6、下列方法中不能给我们带来热的是 ( )A、多穿衣服 B、晒太阳 C、吃饭六、连线 将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相连(1)电能声音洗衣机 (2) 家用轿车增多电能热能 收音机 节约能源 不开无人灯电能光能 日光灯 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电能动力 电磁铁 空调无限制的使用电能磁能 电饭锅 浪费能源 风力发电(3)植物生长 声能 空调温度设置不当 水烧开 化学能 电灯发亮 电能 我们身体运动 光能 纸片振动 热能五、简答(共18分) 1、在家可以怎样节约能源?答:2、列举哪些是不可再生性能源?哪些是可再生能源?(至少三例)。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 1WORD版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2.通过学习,体会诗意,并能从内容想开去。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涕泪、洛阳。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学生准备:课前查阅收集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的生活年代的情况。教学过程:一、揭题。1.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爱国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3.解题 :闻,听二、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指名汇报,对了解信息较多的学生可追问信息的来源并及时表扬鼓励。教师出示相关课件。三、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四、检查自学情况。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2.指名读诗,正音。五、再读诗,理解诗意。1.自由读,借助字典、结合书上的注释,同桌互相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2.汇报交流。(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初:刚 闻:听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夫人和孩子。漫卷:胡乱卷起。回过头来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胡乱卷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歌唱。纵酒:尽情饮酒。青春:春光,春天的景物。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乡。(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就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学生口述句意,教师出示课件作点评和补充。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1)读了这首诗,你感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原因是什么呢?(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4.引导学生从诗中想开去。(1)如果当时流离在外的人是你,你听到这种好消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心情?(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5、配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六、欣赏杜甫的其他诗。1.出示春夜喜雨让学生齐读。2.出示春望,指名朗读。七、小结、布置作业。悲之切是因为国家未统一,失地未收复;喜欲狂是因为国家收复了失地。一悲一喜,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两位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他们的确是著名的爱国诗人,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来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板书设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涕泪满衣裳收 喜 漫卷诗书 无比欢快、热爱祖国 放歌、纵酒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情趣,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3.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题) 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点拨。二、提示诗题,介绍背景。 1.读题质疑。示:告知,告诉。 引发思考:谁告诉儿子?告诉了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 2.结合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试读,要求正确流利。 2.让学生结合注释,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四、细读体会,理解内容。 运用掌握的学诗方法:读、查、连、疑,弄清诗句内容,体会诗句的文字美。五、想象画面,吟诵玩味。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充分练读;想象诗人临危时,遗憾之至,叮嘱儿子时的情景,教师可通过放音乐,用语言描绘,启发学生闭目想象,深悟诗情。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课堂练习。 1.默写示儿,互相检查。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想象的画面及人物的语言。板书设计: 示儿 悲 不见九州同 望 北定中原日教学反思: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