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钱学森》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84823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钱学森》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钱学森》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钱学森》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钱学森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2、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教学用具:挂图、录音机教学用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出示有关资料)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1、一读课文。(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2)检查效果。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2、二读课文。(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2)检查效果。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3、三读课文。(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分段,理清课文脉胳。一(1)二(2)三(34)四(56)五(7)三、分段读课文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3、学生描红。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自读了课文,大家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有关主人公钱学森的语言你们画下了吗?这节课我们精读课文,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体会钱学森的话语中饱含的情感。2、学生朗读钱学森说的话。二、精读课文1、精读第一段。(1)默读。圈画出这一段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句,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2)抓住重点句品读。(投影显示)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火箭的舱壁啊!(3)感情朗读。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喜悦啊!2、精读第二段。(1)指读第二段。(2)出示钱学森的话(投影显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为什么钱学森要强调“我是中国人”?(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诵读中领悟,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钱学森在美国时做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知道他在美国发愤攻读,是要将来回国为祖国做贡献。)朗读加深理解。(3)小结。3、精读第三段。(1)指名读。(2)导语: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怎样,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3)出示重点句,品读感悟。“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勉励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这一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机关报思想感情?(引导生从读中全会主人公对祖国的眷念、热爱。)(4)感情朗读。(5)小结。4、精读第四段。(1)指名朗读。(2)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感情朗读。(4)小结。三、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一、复习回顾,准备新授1、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什么?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2、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归国了。那么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二、精读第五段1、指名读第五段。2、“卓越”是什么意思?(超出一般)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引导学生理解钱学森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为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能明白“中国导弹之父”这一高度评价的内涵。)3、感情朗读。三、总结全文1、本文具体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2、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读,加以体会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詹天佑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1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想,适当作记号。2学会10个生字,理解“阻挠”等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周密”、“藐视”造句。3能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篇章结构。4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课时安排:3课时重点和难点:重点: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难点: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初步感知。2、给课文分段并学习课文第一、二段。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以及简介)请一位同学根据投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詹天佑。(学生介绍)刚才这位同学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詹天佑。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问题,快速朗读课文,找出答案。(投影出示问题:(1)詹天佑是怎样的人?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2)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主要写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课文2到6自然段具体写这件事。)2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1)课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给课文分段,用“”作记号。(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3自然段。第三段:46自然段。第四段:第7自然段。)三学习第2、3自然段1.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投影给出的提示一起学习、讨论。(投影出示问题)3.请个别学生回答:(1)当时的情况怎样?(帝国主义的阻挠)怎样阻挠?“要挟”什么意思?(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那么在这里,帝国主义是利用我们什么弱点,强迫答应他们的什么要求呢?(2)当地的情况怎样?我们可以从外国报纸的一句话可以看出“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句话我们还能看出什么?(外国人对中国人民十分藐视,认为中国人是不可能修成这条铁路的。)还能从课文的哪里看出这点?(“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这样的工程的。)(3)全国的反映如何?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轰动)你想象一下当时中国人民会怎样议论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詹天佑真是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啊!)表现了人民怎么样的心愿?(殷切希望铁路修筑成功)有谁能根据投影的提示,把这个问题连起来回答一遍,注意当时和当地的情况?(请2到3人回答)4.这一段对当时的环境的描写,对表现詹天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呢?(衬托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四.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学习课文第3、4段。2、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3、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重难点:重点: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难点: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一、调节课堂气氛。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听课紧张吗?我想大家一定不紧张。但是老师却很紧张,谁能帮想个办法,能使我不紧张?(请个别学生回答)谢谢同学们帮我想的办法,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了吗?二、导入我们上节课已经看到了帝国主义藐视中国的丑恶嘴脸。那么,詹天佑是怎样修筑京张铁路,给帝国注意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的呢?三、学习第3段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段,边读边思考: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可以同桌互相探讨一下。请一位同学来讲讲(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2.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1层,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来轻声把第4节读一遍,在书上找出答案回答,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投影出示问题:詹天佑为什么要勘测线路?詹天佑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分别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精神?)学生划找四人小组交流全班探讨3经过詹天佑的亲身勘测,周密计算,终于完成了第一步的勘测工作,接下来他要怎么办了呢?我们继续来学习下面的课文。大家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今天我也想请同学们都来当一会小工程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3段的第二、三层,并请同学们根据对文中“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的理解,画出一个简单的铁路施工示意图,画在我发下的纸上,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后一起画,也可以单独完成,下面开始。教师巡导,并指定几个画的比较好的同学拿上给大家参观。4.刚才同学们的设计都非常棒,大家都可以当小工程师了,如果你长大以后也想像詹天佑一样成为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打好基础。5.那么老师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了“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请大家来看看。(投影出示动画)詹天佑的这些设计真是巧夺天工啊,那么从这些设计我们又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请个别学生回答(是一个拥有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人)6.那么同学们,这段中对当时自然环境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呢?(衬托了詹天佑杰出的才干)小结:因此,我们在读文章时,不仅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还要注意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只有弄清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理解人物。四.略讲第4段就这样,詹天佑忍辱负重,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杰出的才干,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任务,给予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板书:回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的最后一段一起来读一遍,注意要读出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自豪的感情。并思考,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人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句和课文哪个部分照应?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最后一句中“伟大”一词和第一段哪句相照应?(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和“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照应)五.总结同学们,火车将离开青龙桥车站,沿着詹天佑首创的“人”字形线路驶向八达岭,望着越来越远的詹天佑青铜像,让我们再一次怀着对詹天佑无比崇敬,以及自豪的心情,一起来把课文最后一段来读一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