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质课教案附实验记录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模、画、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三、教学模式选择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它分为四个部分: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四、验证猜测,总结评价。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运用看、摸、画、说多种方法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对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先“扶”后“放”,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四、媒体的使用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2、利用课件出示本节课实验记录表及探究结论,突出重点。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九、教学准备队鼓、黄豆、橡皮筋、尺子、音叉、橡胶小槌、铜锣、水槽、乒乓球、口琴、竖笛、录音机、实验记录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听(播放多媒体课件)小鸟欢快鸣叫、闹钟振铃、浪涛拍岸、心跳声像这样的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同时思考,猜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1)提问:谁来大胆的猜一猜究竟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板书:摩擦、撞击、弹拨、敲打、乐器发声、语言说话) (2)谈话:以上都是同学们的看法,是一种猜测。要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原于猜测。要想知道声音究竟是不是因为摩擦、撞击、弹拨、敲打、乐器发声、语言说话等原因产生的,就要通过我们今天的观察与实验才能知道。 (二)探究活动1、介绍实验材料 (1)谈话: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实验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物品。仔细看看都有些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2)由学生介绍实验材料队鼓、尺子、橡皮筋、并演示让它们发出声音。教师随机指导。(3)重点介绍并演示实验仪器:音叉这是一种用钢制成的U形的实验仪器,用橡胶小槌轻轻敲击它就会发出声音。注意:在使用音叉的时候,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敲击音叉的上端。2、讲解研究方法并出示实验记录表 (1)谈话并提问:要想知道这些物品为什么都可以发出声音,我们就要观察研究这些物品发出声音时的共同特点。那么,你知道哪些研究的方法呢? (板书:方法) (学生回答:闻、看、摸、听、说、尝、画)同学们很爱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好的研究方法,那么请大家看看屏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到哪些研究方法。 (2)(课件打出)实验记录表 (3)介绍演示音叉的使用方法按看、摸、画、说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关于音叉的实验(板书:音叉) 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看”。 (板书:看)我们用橡胶小槌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声音,然后将音叉迅速轻轻靠近水面,或者靠近静止不动的乒乓球,仔细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水花四溅、有波纹、有水泡、乒乓球弹开)第二种研究方法是“摸”。(板书:摸)我们让音叉发出声音后,用手摸摸或将音叉轻轻贴到脸上,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麻、痒)接下来是“画”(板书:画),画什么呢?就把你看到的,摸到的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下来。(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最后是“说”(板书:说),说说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是平静的、静止的、不动的音叉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颤动的、动态、振动) (4)小结:刚才我们用哪些研究方法一起做了关于音叉的实验?(学生回答:看、摸、画、说) 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研究方法去研究队鼓、尺子、橡皮筋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3、学生分组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 (课件打出)指名学生朗读实验要求 (2)学生操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实验发现。用实物投影仪向全班展示实验记录表重点说说实验物品在发出声音时和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4)得出结论,总结方法学生得出结论:所有的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的状态。所以,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产生的。(课件打出)教师适时引导:通过实验研究,同学们发现物体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有的颤动、有的摆动、有的晃动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正确,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的词语来代替这些词语呢?那就是振动。 总结方法: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了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的状态,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发现,可以找到声音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运用了看、摸、画、说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1、怎样让正在发出声音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学生演示并说明理由。 2、找寻人体发声部位 (1)集体说话:我爱科学。边说边用手摸一摸自己身体哪个部位在振动。 (2)谈话:对,在我们的喉咙处有个发声器官叫声带,当声带振动时,我们就可以发出声音了。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大喊大叫,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带。3、游戏:“能摸到的声音”。(指定一名学生,先摸摸不发声的手机,并说说是什么状态。再用耳机捂住学生的耳朵,用布条蒙住眼睛,播放手机铃声,让学生触摸,谈触摸后的感觉。)4、演示“看的见的声音”。(播放录音机、用粘有碎镜片的及时贴对着阳光,感受光斑的跳跃,谈谈观察后的现象。并给这个游戏起个合适的名字) (四)总结评价 1、师生小结在刚刚上课时,同学们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摩擦、撞击、乐器、说话等现象,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原来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评价 在这节课上,老师发现我们班许多同学都能像科学家那样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操做实验。 那么你认为你们小组中谁的表现最好?为什么?你觉得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怎么样?哪个方面表现的好(或不好)?这节课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声音产生的问题,那么大家认为老师的表现怎么样? 还有很多同学也很想评价自己或者评价你的小伙伴。可是,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不能请每位同学都发言。那么,老师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张成长卡,下课后你们可以继续评价自己或同伴,然后将这张成长卡装进你的成长记录袋中。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请各小组的同学整理好实验台,将所有的实验物品包括抹布放回原位,准备下课。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摩擦 方法 看 摸 画说撞击 发声时的状态不发声时的状态敲打 音叉 水花四溅麻 痒 振动静止弹拨乒乓球弹开语言 研 究项 目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研 究 方 法看摸画说发声时的状态不发声时的状态音叉发声时尺子队鼓橡皮筋实 验 记 录 表结论:通过实验操作,我们组发现所有的物体在不发声时都处于 状态,所有的物体在发声时都处于 状态,由此我们得出: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成 长 卡班级 姓名 评价内容自评互评能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能大胆提出猜想 能积极动手操作实验 能愉快的与同伴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 备注:如果你认为自己或同伴表现的非常好就给三颗星都涂上颜色,表现得一般就给两颗星涂上颜色,表现的不太好就给一颗星涂上颜色。附送: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身体的结构最新精品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如:超、胃镜、光拍片机、肛肠检查仪等。过程与方法 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根据观察目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了解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分工,根据功能对身体各部分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围绕观察和体验活动开展探究学习。以小组合作、观察讨论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以教师的评价语言鼓励、唤醒、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重点 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选择有效的观察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对气泡图的分析,理解身体结构各有分工,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人体的一系列活动。 教学过程一. 探究活动引入:出示凤仙花和蜗牛的图片,让大家回忆他们的身体结构,联系到我们人的身体可以风味哪些结构。(一)身体的外形1.我们观察过身体的外形从外形上来看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2.再来继续观察,我们的身体外形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对称的呢? 、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这样左右对称的身体结构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让我们亲自体验一下。活动1: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比用一个眼睛看得准确;活动2: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活动3:让学生体会只有一条腿或两条腿不一样长,走路、弯腰、转向、上下楼梯很不方便,也很难保持平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身体外形不对称的残疾人朋友,他们或者少了一条腿、或者少了一只胳膊,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 .通过观察身体的外形你知道了什么? 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体从外形上看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我们的身体是对称的,可以让我们在活动的时候更灵活,运动的时候保持平衡,另外对称的身体外形使我们看上去很美。(二)身体的内部 我们的身体外形是对称美观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 1.其实我们的身体外面包裹着皮肤,不容易看到里面,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里面有什么呢? 2.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分工合作,了解身体内部有什么?小组内指定一名同学做好记录。 3.汇报:看:血管 (外耳道、咽、瞳孔) 听:心脏、肠 呼吸:器管、肺 摸或捏:肌肉、骨骼、(血管,脉搏的跳动) 血管:遍布于全身各处 心脏:输送血液 肠:负责消化的器官,在饥饿时会发出肠鸣声。 气管:传送气体通道。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肌肉:有伸缩的功能,协助人体运动。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 注意:评价学生的发现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方法、是否是真正看到、摸到、听到和感受到的,要把想象到的和真正观察到的区分开。 5.小结:通过看、听、摸、捏、呼吸感受等方法我们知道人体内部结构非常复杂。身体表面是皮肤,皮肤下面是肌肉,肌肉下面是骨骼,里面包裹着内脏器官。这么一个复杂的系统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我们来研究身体的工作。(三)身体的工作 1.首先我们要通过一个活动来研究。咱们班谁最会跳绳,请你到前面来跳绳。 同学们要仔细观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分参与了跳绳活动,你自己也要注意感受身体哪些部位参与了跳绳活动?是怎么参与的? 并让跳绳者自己说说。 在跳绳活动中手、脚、胳膊、腿、心脏、肺、脑都参与了跳绳活动,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气泡图。在这个图中以“跳绳”为中心词,把与中心词有关联的、联系最紧密的内容填写在它周围的气泡中,就形成了气泡图。 2.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气泡图,现在在小组内确定一个活动,最好是能够在课堂上完成的活动,注意辨析哪些身体部位参与了这个活动,共同完成气泡图。学生活动。 3.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说一说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个活动,是怎样参与活动的? 如:写字手、眼、脑、心脏、肺 玩溜溜球手、胳膊、眼、脑、心脏、肺 跑步胳膊、腿、脚、心脏、脑、肺 4.仔细观察这些气泡图,你发现了什么? (同一个活动需要身体多个部位共同参与完成;在不同的活动中有相同的身体部位参与了活动。 比如:大脑,大脑在不同的活动中是负责什么的?指挥人体工作 肺,肺在不同的活动中是份额则什么的?呼吸 胳膊、腿、手、脚运动 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胃、肠负责消化的器官 按照身体各部分的功能不同,也可以说按各部分的工作类型来分,身体的结构还可以怎样划分? 有负责运动的器官、有负责呼吸的器官、有负责血液循环的器官、有负责消化的器官、有负责指挥协调各部分的器官。 5. 以上这些身体构造各有分工,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人体的一系列活动。二总结归纳 在今天的科学课上,你有哪些收获呢?三拓展 在今后的科学课上,我们会陆续学习到身体各部分器官是如何分工合作的,请同学们课后查阅有关资料五板书设计 身 体 的 结 构 一身体的外形 三.身体的工作泡泡区 二身体的内部 看:血管 呼吸:气管、肺 听:心脏、肠 摸或捏:肌肉、骨骼教学辅助图表:我观察到的身体内部观察方法身体内部有什么用眼睛看到的用耳朵听到的用手摸到的呼吸感觉到的活动项目把你小组的活动填在中间圆内,哪些身体部分参与了活动把它填在四周的圆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