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六国论 优秀实用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563431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六国论 优秀实用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六国论 优秀实用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六国论 优秀实用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7上海卷 思厥先祖父 以有尺寸之地 苏洵 六国论 08上海卷 子孙视之不甚惜 举以予人 苏洵 六国论 08山东卷 齐人未尝赂秦 终继五国迁灭 何哉 苏洵 六国论 06浙江卷 同07浙江卷 思厥先祖父 以有尺寸之地 苏洵 六国论 04北京卷 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苏洵 六国论 悲夫 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暴霜露斩荆棘 如弃草芥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暴霜露斩荆棘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高考名句测试 宋仁宗嘉佑二年 公元1057年 苏轼二十岁 到京师卞梁 开封 去考进士 在京师等考期间 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 瞧不起他 有意戏弄苏轼 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 延请苏轼喝酒 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 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 喝酒要行酒令 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 联系到哪样菜 那样菜就归谁吃 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 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 好 好 好 姜尚渭水钓鱼 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 秦琼长安卖马 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 苏武北海牧羊 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 张飞蜀都卖肉 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 关羽荆州卖豆腐 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 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导入课文 全部菜被端走了 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 苏轼开口了 各位 该我行酒令了 他说出了六个字 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 然后笑眯眯地说 诸位兄台 请 请大家想一想 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嬴政并吞六国 战国七雄 秦 楚 燕 韩 赵 魏 齐 一门三父子 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 峨嵋共比高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洵 1009 1066 字明允 号老泉 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散文家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 尤长于策论 主张 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 论点鲜明 论据有力 语言锋利 明快酣畅 纵横捭阖 雄奇遒劲 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轼 苏辙都以文学闻名 故称他为 老苏 将三人合称 三苏 均列入 唐宋八大家 著有 嘉祐集 本文即选自 嘉祐集 权书 权书 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 当年苏老泉 年已二十七 方知需用功 发奋读书籍 并同儿与女 思究圣人语 寒窗多少年 青丝根根白 父子同进京 三人皆中举 皇城咸震惊 争诵苏洵名 读书从不晚 辛勤为第一 教学目标 1 时代背景2 字词疏通3 整体感知4 巩固训练 北宋初期 西 北方边患严重 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 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 败多胜少 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 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 每年给辽 岁币 银十万两 绢二十万匹 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 绢二十万匹 时代背景 赂l 秦六国互丧s ng率shu i赂秦耶y 小则获邑y 思厥ju 先祖父暴p 霜露无厌y n草芥ji 下咽y n与y 嬴而不助五国也洎j 牧以谗诛革灭殆d i尽当t ng与秦相较或未易量li ng悲夫f 为w i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xu 月割苟g u以天下之大 注意字音 注意断句 非 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 赂秦 用 非 否定后两种情况 较 比较 秦之所得 与战胜而得者 其 它 实 实际上 百倍 思 厥 其 先祖 祖辈 父 父辈 而犹有可 以 能够凭借 不赂而胜之之势 六国形势图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或曰 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故曰 弊在赂秦 也 文章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1 赂秦而力亏 2 不赂者以赂者丧 总 分 秦以攻取之外 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 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 诸侯之所亡 与战败而亡者 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 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 斩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 举 之 以予人 如弃草弃 今日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 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 理 固宜然 古人云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省略句 而 才 从道理上说 省略句 适宜 得当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本段最好可分几层 论证的是什么 对比 小邑 大城 得百倍 失百倍 大欲 大患 数量上 得难 献易 有限 无厌 奉繁 侵急 程度上 不尽 不灭 道理上 赂秦力亏 破灭之道 齐人未尝赂秦 终继五国迁灭 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 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 始有远略 能守其土 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 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 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可谓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 诚不得已 状语后置 坚持正义 名词作状 坚持到底 名作动词 古今异义词 将要 用 使 退却 两次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 齐人勿附于秦 刺客不行 良将犹在 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爱惜 假使 倘 如果 或许 轻易 第三段 齐 燕 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不赂者 齐 与嬴不助五国 燕 以荆卿为计 赵 洎牧以谗诛 不能独完 呜呼 以赂秦之地 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 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为国者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被动句 天天 月月 名作状 用 封赏 礼遇 能够 向下 名作状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其势弱于秦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的标志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 第四段 第五段 引古 六国破亡 讽今 在六国下 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承上启下 弊在赂秦 赂秦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总分 第一段 总分 第二段 总分 第三段 过渡 分总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四段 引古 递进 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第五段 讽今 并列 论证方法 古人云 引证法 加强论证说服力 六国灭亡史实 例证法 证明观点正确性 秦与六国 六国之间的对比 对比法 证明破灭必然性 因果论证 第一段 比喻论证 第三段 假设论证 第四段 结构 紧凑而富于变化 错综而有条理 正确 清晰 整齐 均衡 对称 美观 语言 整齐而不呆板 错落而不零乱 音调铿锵 简洁明快 比喻恰当 态度鲜明 读来急缓有节 抑扬顿挫 如行云流水风行水上 令人感慨淋漓 一唱三叹 可收到余音绕梁之效果 知识归纳 通假字 1 暴霜露 斩荆棘 2 暴秦之欲无厌 暴 同 曝 读p 晒 引申为 暴露 意为 冒着 厌 同 餍 读y n 满足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觉今是而昨非非有仲尼 墨翟之贤谪戍之众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或曰 六国互丧 一食或尽粟一石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当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不是 不能 有人 有时 偶或 有的 有的 或许 也许 非 或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错误 没有 大则得城此言得之诚不得已吾得兄事之当与秦相较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会不相从许 得到 获得 适宜 得当 引申为正确 能够 可以 读d i 必须 应当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得 相 互相 表动作只涉及一方 他 读xi n 宰相 表动作只涉及一方 你 诸侯之所亡 而亡者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广故数言欲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以荆卿为计邯郸为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丧失 丢失 灭亡 作为 成为 被 介词 治理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逃亡 通 无 没有 亡 为 起初 副词 才 副词 终于 副词 坚持到底 名 动 所以 因此 连词 旧 形容词 胜利 形容词 战胜 形 动 燕赵之君 始有远略始速祸焉终继五国迁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故曰 弊在赂秦也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强弱胜负已判矣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始 终 故 胜 其实百倍 思厥先祖父 始速祸焉 可谓智力孤危 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至于颠覆 后秦击赵者再 那实际情况 实际上 祖辈和父辈 指父亲的父亲 招致 指速度快 智谋和力量 理解事物的能力 前例 旧事 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终究 到 结局 表示另提一事 两次 表示又一次 不能独完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以地事秦 义不赂秦 始速祸焉 李牧连却之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日削月割 名 状 每日 每月 名 动 侍奉 名 动 坚持正义 形 动 保全 使动 使 退却 名 动 礼遇 礼待 名 动 坚持到底 形 动 招致 名 动 作战 打仗 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 1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2 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3 有如此之势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 洎牧以谗诛 5 举以予人 6 赵尝五战于秦 被动句 被动句 省略句 省略宾语 介词结构后置 判断句 知识归纳 特殊句式 判断句 阅读苏辙的 六国论 节选 回答后边的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 而天下之诸侯 藉之以蔽其西 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 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使韩魏无东顾之忧 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 而四国休息于内 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彼秦将何为哉 不知如此 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 背盟败约 以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 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可不悲哉 1 父子两文的共同点是 2 父子两文的不同点是 1 洵文的中心论点是 辙文的中心论点是 认为六国没有团结一致抗秦 弊在赂秦 背盟败约 自相屠灭 洵重 史实 辙重 假设 3 友人说苏氏父子都认识不到秦统一六国是历史趋势 不过是借题发挥 而从论古讽今的贴切来说 还是苏洵的文章有意义 所以洵文得以流传 而辙文则知者甚少 你同意这说法吗 为什么 同意 因为宋对西夏有贿赂退让 与六国赂秦土地相似 4 解释下列举句子中括号里的词义 1 藉之以 蔽 其西 2 而为天下 出身 以当秦兵 3 以 阴 助其急 4 至于 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遮挡 挺身而出 暗中 发展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