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50067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学负数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素材密切相关的数学情境,让他们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力求做到“动静结合,张驰有序”。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4页。学情与教材分析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基础。认识负数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认识负数打下基础。同时,教材先编排“生活中的负数”,再编排“正负数”,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的。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有时仅仅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了,于是产生了负数。学生在感知了负数的产生之后,由于生活经验,已经见过负数的存在,于是在这种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温度中,深刻体会了负数的意义,从而为下节课系统认识“正负数”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3.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并结合冬奥会题材以及史料激发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教具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识负数1.记录相反意义的量认真听一组信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洁地表示出来(师叙述,生记录)。 学生独立填表,师巡视收集信息。汇报、交流记录的符号。 认识正、负数,介绍读、写法。 举例说说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设计意图:将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尝试解决问题,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表示的方法有繁有简,各不相同,由此强烈感受到仅仅用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能清楚地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了,于是体会到负数产生的必要性,让学生因需要而思考,因思考而创造。】二、走进生活,了解负数1.借助温度,了解负数(课件出示温哥华冬奥会的信息)指名读信息。理解5和5。猜一猜,说一说5和5的意义一样吗?验证学生的猜想。(出示自制的模拟温度计)。谁能拨出5?谁又能拨出5?你们是怎么想的?学习0与正、负数的关系。想象32时的情景,进一步感知负数。2.联系实际,理解负数的意义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负数表示?(小组先交流,再汇报)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存折中负数的意义。3.介绍负数的历史【设计意图:借助模拟温度计,区分正负数的不同点,理解负数的意义,沟通正数、0、负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完整的结构。充分联系生活,使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体现负数的应用价值。介绍负数的史料,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联系生活,应用负数1.基础练习读数。填一填。判断。2.拓展练习【设计意图:围绕课内和课外知识进行梳理,由浅入深进行练习,通过不同的题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进行评价,使学生进一步得到知识的反馈并加以巩固。】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设计思路一、注重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与旧知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形成的。本节课我先让学生记录一组信息,使学生强烈感受到仅仅用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能清楚地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了,于是体会到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感受符号化的思想,体会到数学的简洁美。同时通过生活经验的感知和内化,理解了负数的意义,又沟通了正数、0、负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完整的结构。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数学知识和思维的逻辑性。二、注重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课标提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多重要。本节课我先结合今年的冬奥会题材引出负数,让学生举一举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负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然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比如在温度中体会到负数刚好是与正数相反的,同时通过温度计的展示使“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学生脑海中。三、注重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性本节课我们利用今年的冬奥会题材以及对负数历史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效渗透爱国思想教育,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性。附送:2019-2020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实际问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反比例正确解答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索,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难点:正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时间和速度。看上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1)各有哪三种量?(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成是什么关系?二、新知探究1、学习例5(1)问题导入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2)方法解读学生读题后,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3)学生解答a.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出: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b.学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将解答过程写在导学案上。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元。12.8/8=/10812.810128816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c.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进行检验。2、变式训练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并交流订正,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量变了。】3、学习例6(1)出示例6:书店运来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2)学生根据例5的解题思路,思考:题中已知两个量?什么是一定的?已知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思考后独立解答。(3)指名板演,全班评讲。4、做一做:教科书60页“做一做”1、2题。【让学生先判断两个量的关系,再进行解答。】5总结: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的不准确,用语不规范,教师可适时引导与补充。】三、巩固练习1、教科书62页第3、4题。学生读题后,先说说题中哪个量是一定的,再独立进行解答。2、完成教科书62页第5、6、7题。四、课堂检测1填空(1)车轮直径一定,所行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成()比例。(2)因为每度电的价格一定,所以电费和用电的度数成()比例。(3)如果苹果的总重量一定,那么箱数和每箱的重量成()比例,也就是说,每箱的重量和箱数的()相等。2解决问题(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00千米,需要行驶多少小时?(2)一个修路队,原计划每天修400米,15天可以修完。结果12天就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多少米?(3)学校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5平方米,用了方砖120块,照这样计算,再铺23平方米,一共用了这种方砖多少块?五、总结评价1、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2、我在那哪些方面的表现很好,在哪些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