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预设课堂实录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2、 出示动车的速度可达4千米/分钟。算一算它开2分钟会行多少千米呢?8分钟呢?40分钟呢?400分钟呢?(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事物导入,亲近而自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对也比较高,而且数字简单,起点较低,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二、观察比较,猜想规律428(千米)4832(千米)440160(千米)44001600(千米)1、 仔细观察我们刚才列出的这4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一下。(设计意图:将发现先四人小组交流,让学生学会将自己的资源和别人共享,同时学会倾听别人的发现,学会探讨,学会在交流中对知识的再认识。)2、汇报交流。将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补充:为了表达的更清楚一些,往往把前面的因数称为第一个因数,后面的称为第二因数,最后的结果称为积。(设计意图:学生在说发现时注重学生的表达,关注学生表述时的用词,在说算式之间的关系时适时引导学生注重细节,规范用词。)这两个算式之间有这样的关系,其它的还有吗?(设计意图:继续追问,充分抓住学生说得欲望,在不断的说得过程中能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3、发现变化: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变了)。积的变化和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设计意图:不冒然出现规律而是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后明确积的变化与因数有关,积是随着因数的变化而变化,随后再认识因数和积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细化的认识过程,慢慢理解,层层递进。)4、猜想规律。板书: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 ,积也乘上或除去相同的数。三、举例验证,得出规律1、提出质疑:我们从这四个算式中得出这样的猜想,那是不是所有这样的乘法算式中因数和积都有这样的变化规律呢?2、验证猜想:同桌合作,举例验证规律,鼓励学生举出反例。(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3、汇报交流:呈现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并说理由。呈现不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并加以引导纠正。4、得出规律:同学们举了这么多例子,大量事实证明这个规律确实是存在的。5、补充规律:这里乘几,除以几可以是哪些数?(设计意图:用事实说话,经历验证得过程,感受知识的严密性,学会验证规律的一般方法。)6、总结规律:同学们非常厉害,通过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得到了这个规律。板书: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 ,积也乘上或除去相同的数。7、揭题并读一读规律。四、应用规律,拓展延伸根据815120,不笔算,马上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2415 415 875 4815 16451、 交流前四题的结果,以及计算过程。2、出示16 45 ,提问能根据8 15 120计算出结果吗?观察算式,交流发现,提出猜想,验证规律。3、仔细观察48 15 720和 16 45 720 ,交流发现,提出猜想,验证规律。(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能自然的接受一些延伸的知识,让各类孩子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升。 )积的变化规律课堂实录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 上册第58页例四,59页练习九)教学目标:、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屏幕显示:为响应“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持西藏”号召,武汉市长征小学与西藏希望小学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全校学生们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西藏小朋友购买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盒美术颜料6元,买2盒花多少钱?40盒呢?200盒呢?师:谁来帮忙解答第一个问题?生:62= 12(元)师:你能说说在这道乘法算式中,6和2是什么?12又是什么?生:6和2是乘法中的两个因数,12是积。师:说得好!第二个问题呢?生:640=240(元)师:接着说第三个问题?生:6200=1200(元)师:和他们想法一样的请举举手。(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来)师:仔细观察、比较这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62= 12(元)640=240(元)6200=1200(元)生1:有一个因数都是6。生2:对,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不同,积也不同。师 :观察得真仔细! 一个因数相同可以说一个因数不变,那另一个因数呢?生3: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变了。生4:我看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师 :你是从上往下观察的,还可以怎样看?生5:倒过来,从下往上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师 :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是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师:为方便研究,可以称这三个算式分别为(1)式,(2)式和(3)式。如果把(1)式作标准,(2)式和(3)式分别与(1)比,因数和积各是怎样变化的?生:(2)式与(1)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2括大20倍是40,积12扩大20倍是240。师:2括大20倍是40,也就是另一个因数乘2,积呢?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积也乘2。师:说得很清楚。再把(3)式和(1)式比看?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0,积也乘100。师:大家比的结果和他一样吗?生(全体):是师:谁来说说通过刚才的两次比较,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积也变化。师:怎样变化的?能说得具体些吗?生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 ,积也乘相同的数。生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 ,积也乘几。师:你们真能干!刚才,我们从上往下观察,发现了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那从下往上观察,用刚才比较研究的方法,比一比,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具体应该怎么比呢?生1:以(3)式为标准,拿(2)式和(1)分别与(3)式比,看因数和积怎样变的?生2:(2)式与(3)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5 ,积也除以5。生3:(1)式与(3)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0 ,积也除以100。生4:老师,我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 ,积也除以几师:你们真会发现。我们通过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两方面的观察找到了这组算式积的变化特点,那是不是其它的乘法算式也有相同的积的变化特点呢?下面,我们应该怎样研究?生 :我们可以自己找一些乘法算式的例子用刚才的比较方法研究,看看积的变化是不是具有相同的特点。(其他同学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师:这可是一个金点子,咱们说做就做。李老师自荐,先出一道乘法算式,608=480,下面就看你们的了?生1:把60乘9等于540,另一个因数8不变。师 :你猜猜看,积会怎样?生1:积也会乘9,等于4320师:那你们横着算,540乘8是等于4320吗?生2:也是4320。师 :祝贺你们猜对了。再来试一次。生3:我把60不变,另一个因数乘30,猜积也乘30。师 :你们横着算一算。生4:对,也是14400。生5:你们都举的是乘几的变化,我来出个别的,60除以12等于5,8不变,积也除以12,是40,横着算,5乘8的确等于40。师 :你的研究意识真强。除次以外,还可以有多少种变化.。生 :无数种。师 :下面,你们同座位之间也这样相互出一道乘法算式作标准,自己将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观察积的变化情况。,好吗?计算比较大的数时,可以用计算器帮忙,开始!汇报情况略师 :既然许许多多的乘法算式中都有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它就是今天我们探究的积的变化规律。谁来把这个规律再说一说。生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 ,积也乘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 ,积也除以几。师 :数学讲究简洁美,能把它说得再简单点吗?生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积也乘(或除以)几。师 :说得太棒了!小精灵:同学们,祝贺你们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愿意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吗?那就跟我走吧!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50= 3250= 825=师 :3250的积是多少?生1:等于1600。师 :怎样算的?生2:以850=400为标准,把3250与它作比较,一个因数50不变,另一个因数乘4,积也乘4等于1600。生3:还能以1650=800为标准,把3250与它作比较,一个因数50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积也乘2等于1600。师 :很有数学头脑,运用规律算得可真快。2、全社会各界朋友发起了向西藏教育捐赠和教师自愿者等活动,他们考虑着何种运输方式进入西藏。咱们也帮忙分析一下,一辆汽车在青藏公路上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使,4小时可以行( )千米。一列火车在青藏铁路上行驶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这列火车用同样的时间可行( )千米。生 :一辆汽车4小时可以行驶240千米,用60乘4等于240千米。师 :根据什么数量关系来列式计算?生 :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师 :第二个问题呢?生 :6024=480千米,先算出火车速度,乘时间4小时等于路程。师 :还有其它解法吗?生 :2402=480(千米),因为速度乘2就是一个因数乘2,时间不变就是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就是路程也要乘2等于480千米。师 :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你的数学意识很强。同学们喜欢那种方法?生 :喜欢第2种,只需一步计算。师 :多关注已有信息,灵活运用规律能使解题思路更开阔。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师 :非常感谢你们为西藏捐助活动作出的努力。在这节数学课上,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吗?生1:我们找到了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积也乘(或除以)几。生2:我会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很方便。生3;我还学会了研究规律的方法。师:大家用自己智慧的双眼,聪明的大脑发现并运用了乘法规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学以致用,其乐无穷。先选择下面计算题中的一道算出积,然后直接写出其他各题的积。1830= 1815= 185= 545=师:比较1815= 270和 545=270,你们还有什么新的问题、新的想法吗?生:为什么两个因数都变了,积却不变呢?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师:多么有价值的问题!下课后你们用今天研究问题的方法去探究新的规律,老师祝你们成功!附送:2019-2020年人教课标版语文一年级上册aoe最新高效课堂导学案彩图版授课时间: 主备人:朱振山 聂建敏课题 : 河中石兽 课时: 1 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培养通过反复朗读文章,知晓文章大意的能力。2、 理解文中“河中寻石兽”的四种方法3、体会“实践出真知”这一道理。【学习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意。理解文中“河中寻石兽”的四种方法;体会“实践出真知”道理。【自学指导】1、作者简介: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2. 预习指导:、大声自由朗读两遍,做到朗读无障碍。、再次朗读,读出句中停顿。(如: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疑难词语。、尝试在理解疑难词语的基础上翻译文章。、将不能解决的词或句标注出来,小组合作探究。【当堂训练】1、本文选自_,作者_,是_人。2、给下列字注音:棹()曳()湮()啮()溯()臆()3、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_,依据是_;讲学家判断其在_,理由是_;老水兵则判断其在_,是因为_。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阅: )棹数小舟,曳铁钯 (棹: 曳: )湮于沙上 (湮: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颠: )【知识盘点】这则故事用和尚、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兽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预习课后训练题。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自己的话讲述本篇文章。备 注(教师集备补充栏及学生笔记)河中石兽导学案 授课时间 主备人:朱振山 聂建敏 课题 : 河中石兽 课时 2 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 阅读课文,分清层次,概括大意,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2、 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学习重点】文章中相关语句在翻译上有一定难度,要理解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自学指导】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复习文言文加点字解释。二、思考问题。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2.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三、口头回答上述问题,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大意。【当堂训练】1、 指出下面加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如是再啮古义:_今义:_(2)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_今义:_(3)但知其一 古义:_ 今义:_2、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_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_【知识盘点】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示例: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2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果得于数里外求之于上流老河兵第四种原地沙下讲学家第三种无迹顺流而下僧第二种不可得原地水中僧第一种 结果寻找的地点人物寻找经过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第一层:交代找石兽的事由,寺僧至沉落河中的地点和下游均没找到石兽。第二层:讲学家嘲笑寺僧,认为石头埋在河底深沙中。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4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训练题。2、 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3、 课外阅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进一步了解纪昀其人其文。备 注(教师集备补充栏及学生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