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卖火柴的小女孩 13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33074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卖火柴的小女孩 13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卖火柴的小女孩 13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卖火柴的小女孩 13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卖火柴的小女孩 13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2领悟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从理解重点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光着头一、悲惨生活大年夜又冷又饿赤着脚火炉温暖二、抱回孩子烤鹅食物圣诞树欢乐奶奶爱抚三、冻死街头:坐、捏、微笑作业设计:课内:抄写词语组织近义词填空课外:朗读课文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文章脉络。3学习第一部分,了解小女孩的家庭情况。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简介作者1板书课题,作者“安徒生”2简介作者 安徒生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中部的一个小镇上,祖父是个农民,父亲是个鞋匠,他们常给幼年的安徒生讲故事,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很大。1835年初,安徒生决心为孩子写作童话。自此,每年圣诞节,他都献出一本“给儿童们看的童话”。你们看过安徒生写的哪些童话?(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丑小鸭等)3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课文插图,这个坐在雪地里的小女孩就是大年夜还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请大家根据图想象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这篇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请大家都来关心这个小女孩的命运。二、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1明确预习要求。2边自学,边把每次擦燃火柴的起止位置画出来,注明每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内容。3检查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指导理清脉络。1卖火柴的小女孩所看到的五次幻象,课文中从哪里到哪里?2刚才我们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入手,抓住了主要段落,请大家再想一想,其他部分与这个主要段落有什么内在联系?其他部分应该怎样分段呢?四、学习第一段1自由轻声读,想想你读了知道对小女孩有了哪些了解?2指名说说3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在课文中注明。(可怜的小女孩)4围绕中心句展开讨论(1)这一段怎样写小女孩“可怜”?(2)小女孩的确可怜,主要是因为她家里很穷,书上是怎样写她的家的?(3)朗读体会。5小女孩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二段1学习第一次擦火柴的内容默读思考:(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擦燃第一根火柴的?(2)理解“终于”(3)擦一根火柴为什么还要鼓足勇气呢?(4)“奇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5)透过火柴的亮光,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6)结果怎样?指导朗读。2自学第二、三次擦火柴的内容(1)自学指导:写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经过可分为哪三个阶段?(擦燃灭)这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了哪三个内容?(现实幻象现实)以下几次擦火柴。请大家运用这个方法,自学第二、三两次擦燃火柴的内容。(2)自学提示:第二、三次擦火柴,她从火柴的亮光中分别又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3)检查自学情况。相机指导朗读3学习第四、五次擦火柴的内容。(1)自由读,思考: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奶奶的?她看到的奶奶是什么样子的?(2)通过朗读加深理解。(3)学生读完师接着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问:她为什么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开头擦一根还要经过思想斗争,这时她毫不可惜地擦了一大把,想想这又是为什么?(4)指导朗读。(5)这里的“光明”和“快乐”指的是什么意思?“飞走了”指什么?为什么又说“她俩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呢?(6)表达朗读。读前指导:见到奶奶,小女孩的心情是多么高兴,因为奶奶是唯一疼她的人,这种高兴的心情集中在“奶奶!”这一感叹句上,所以这一句声音要响,音要上扬,带着惊喜。“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这些话表现出小女孩害怕火柴灭了,见不到奶奶的心情,所以要读得快些。她擦着一大把火柴后,得以看到奶奶,以及奶奶的“抱”“搂”,要读出美好的感受。至于最后一句关于“飞”的内容,要读出既快乐又带渺茫的感情。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2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一二部分,这两部分讲了些什么?2小女孩后来怎样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二、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1出示: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2理解两个“幸福”的意思。3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4练习感情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三、学习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1课文中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少美丽的东西”,作者知道不知道? 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出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的呢?2这篇课文是童话。童话的内容来自于生活,但具体情节往往是要根据想象虚构的。 这篇童话作者是根据什么来想象的?3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联系这篇文章想象一下: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们中间,你会怎样做?四、作业再找一些安徒生的童话读一读。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卖火柴的小女孩 14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与难点: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灯片、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1.我想同学们从小就听过这样一个童话故事,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光头赤脚走在大街上,她又冷又饿,可是一整天了,没有一个人来买她一根火柴。最后她蜷缩在墙角,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第二天,当人们发现她时,她已经面带微笑地去了,手里还捏着一把燃过的火柴梗。这个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你们知道这个童话叫什么吗?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提问: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谁?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一百多年前的丹麦是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那时贫富悬殊,金钱支配一切,社会非常黑暗。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情景。同学们在学习这篇童话时,一定不要忘记这一点。3.老师有感情地配乐范读课文(或播放录音)。4.提问: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最后她怎么样了?大年夜,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几句话说出来。这篇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大年夜,一个光头赤脚的小女孩在街头卖火柴,她又冷又饿,为了取暖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种种幻象,最后冻死在街头。第二课时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从小女孩看到的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及作者想象的合理。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指导学生学习小女孩看到的第一种幻象。1提问: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小女孩需要用那微弱的火光来取暖。但是她开始不敢擦火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句话说明小女孩是不敢擦火柴的,连一根也不敢,因为要靠卖火柴来维持生活,而且爸爸知道了会打她。但是“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终于”这个词可以体会到,小女孩抽出这根火柴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她实在是冷得支持不住了,鼓足了勇气,擦燃了一根火柴来取暖。3(出示灯片)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当小女孩看到大火炉时,她什么心情?4后来结果呢?老师要指导学生用低沉的语调来表现小女孩幻象破灭后的失望和痛苦。5指导感情朗读。6总结学习方法。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如何学习第5自然段的?先带着问题默读思考,然后回答问题谈体会,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学生自学第6到第11自然段。1同学们就按刚才的学习方法,分小组自学第6到第11自然段。2出示思考题:小女孩后几次擦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了什么?结果怎样?3分小组自学,老师巡视。三、汇报自学成果。1讨论第二次擦火柴。(1)提问:小女孩第二次擦火柴的原因是什么?是为了看清屋里的东西。(2)提问:你从小女孩看到的烤鹅中体会到什么?使学生理解到小女孩又冷又饿,饥寒交迫,“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她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了,而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这个饥饿难忍的小女孩是多么渴望得到食物呀!(3)结果怎样?2讨论第3次擦燃火柴。(1)重点讨论小女孩为什么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是呀,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大年夜是一年中最令孩子兴奋的时刻,可以围着美丽的圣诞树跳啊唱啊,尽情地欢乐。又冷又饿地卖火柴的小女孩也不例外。她也需要欢乐。小女孩家里一贫如洗,生活贫苦。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小女孩才渴望得到欢乐。3讨论第四次擦燃火柴。(1)老师导读完第8自然段后,提问:小女孩为什么第四次擦燃了火柴?因为她想起了奶奶说的话。(2)提问:她为什么看到了慈爱的奶奶?从“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来看,小女孩是多么孤苦可怜啊!家里只有奶奶疼爱她。在小女孩面临绝境的情况下,很想念奶奶,自然在幻觉中看到了奶奶。(3)有感情地朗读第9、10自然段:把小女孩怕奶奶消失,要留住奶奶的急切心情读出来。4讨论第五次擦火柴,理解重点句含义。(1)老师接着学生读的第10自然段导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为的是学生说出原因(要把奶奶留住)。小女孩第五次擦燃了一大把火柴,结果怎样?(2)出示重点句,理解其含义。“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么意思?小女孩是在产生幻觉的绝境中死的,仿佛是奶奶搂着她一起飞走的。小女孩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死亡才能摆脱这一切。可见小女孩十分可怜和悲惨,可见当时社会十分黑暗和不公。 四、体会作者的合理想象。1提问: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吗?为什么?看到的幻象,不是实在的事物,而是作者的想象。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没有人疼爱,她是多么渴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渴望像别的孩子那样得到欢乐,得到圣诞礼物,她是多么想念疼爱她的奶奶啊!火炉、烤鹅、节日的欢乐、奶奶的疼爱,都是她平时渴望得到而又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只能在她临死之前的幻觉中才出现。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1自己读第三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学生讨论)2(1)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描写她“两腮通红”、“带着微笑”?学生联系上文,就会理解到小女孩是在幻象的幸福与欢乐中死去。幻象与现实,死亡与微笑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引发人们对她的同情。(2)为什么要特别写明她是在“大年夜”冻死的?“大年夜”本应是欢乐和幸福的时刻,可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却在这特殊的时刻冻死了,这样更增强了对比的效果,启发人们深思。(3)“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这句话中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这里的“幸福”实际是反语,真正的意思是受罪和死亡。老师继续追问:从文章的结尾中,你能体会出作者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文章的结尾饱含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4指导朗读:小女孩死了,我们也对她寄寓了无限的同情。请同学们用同情怜惜的感情来朗读这一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