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轮 单元过关 夯实基础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2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练习.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24117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轮 单元过关 夯实基础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2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轮 单元过关 夯实基础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2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轮 单元过关 夯实基础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2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1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A编写海国图志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2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A师夷长技、自强 B民主、科学、新青年C民族、民权、民生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明显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4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战争分别指()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7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A B CD8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9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10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中属于他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组织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创办黄埔军校组建南京国民政府A BC D11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其中的“它”指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12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它”高举的旗帜应是()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13孙中山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这体现了三民主义的()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扶助农工14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近代史部分大事件年代尺,对其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鸦片战争结束 B火烧圆明园C维新变法运动 D成立中华民国15“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A义和团运动兴起 B辛亥革命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国民大革命兴起 16这次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这次运动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七七事变17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18下图是小红同学的笔记,据此可以判断这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运动,下面对该运动表述正确的是()新青年是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次运动也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A B C D19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温药治疗”“开颅洗脑”分别指的是()A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B洋务运动、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于下。年份举措咸丰十一年(1861)恭亲王奕、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新水师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同治五年(1866)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光绪元年(1875)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光绪二年(1876)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光绪六年(1880)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光绪十一年(1885)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光绪十四年(1888)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动机”是中国在哪次战争战败后付诸实施的。(2)据材料,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哪一领域的落后局面?2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并概括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1B2.A3.C4.A5.C6.B7.A8.B9.A10.A 11C12.B13.B14.D15.C16.C17.C18.A19.D20(1)第二次鸦片战争。(2)聘请外国技术人才、开设工厂、开办学校、派官员出国学习等。(3)军事方面。21(1)君主专制(专制政体)。维新变法;君主立宪(行宪法、开国会)。(2)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或创立民国、建立国民政府)。把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结合起来(民族和民权相结合,认为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3)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救亡图存(民族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