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1》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18294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1》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1》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1》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是快乐的。 2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3通过具体事例,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重点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2懂得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自己平时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或录像,回忆与家人度过的快乐时光。 2老师课前调查学生对自己家人的要求是否理解。(如:当受到家人的批评、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等) 3请家长给孩子写一封简短的信,将家人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写下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猜猜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是谁? (出示课件: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的照片。) 师:你们看,这就是我的女儿,这是我们一起在游乐场照的合影,看我们脸上的笑容,你们有什么感受? (出示课件:授课老师和这个孩子的合影。) 师:同学们和家人在一起也有很多快乐时光,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快乐的事情,感受大家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吧!引导学生回忆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感受家庭生活的快乐 师:请大家在小组里讲讲和家人在一起快乐的事情,可以用自己的画、照片,把自己和家人的快乐跟同学分享。 (学生在小组中讲述和家人在一起快乐的事情。) 师:请同学们推荐各组的代表来讲讲自己和家人在一起共度的快乐时光吧! 生1:我和我妈去海南玩,我玩得可高兴了。 生2:我过生日时,我们全家人都来了,他们还买了一个大蛋糕和许多的生日礼物。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讲述的不同事情,引导学生在快乐时光中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爱:如在一起出去游玩时,感受到家人的照顾与爱护;如在全家为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感受到全家的希望与爱) 师:同学们讲述这么多快乐的事情,看这深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都写在这一张张的照片里,和家人在一起多快乐呀!让我们在这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中,再来感受这浓浓的亲情吧! (播放课件:每个学生和家人在一起度过快乐时光的照片,配着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的歌曲,照片依次播放。) 师:在这些欢乐时光中我们感受到家人的爱,在和家人一起生活中,你还从哪些事情上感受到家人的爱呢? (板书:家人的爱) 引导学生讲述家人对自己爱的故事,感受家人的爱 师:谁来讲讲家人疼爱你的事情? 生1:我生病的时候,我妈妈晚上熬夜提醒我吃药。 生2:每天放学后,妈妈都给我凉一杯白开水。 (学生讲述家人疼爱自己的故事,根据学生课上发言情况,教师从中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家人的爱。如:孩子讲到自己生病时家人的照顾与关爱,引导孩子从家人的表情、心情、语言中体会家人的爱;学生讲到平时生活中家人的关心和爱护时,引导孩子体会家人为照顾自己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他们的辛苦和辛劳中体会深厚的爱) (教师播放录像家长讲述的照顾孩子的真实事例,请学生观看录像内容1:儿子,你两岁时得了慢性气管炎,妈妈每天给你煎中药,煎了三年,直到你五岁时才把病治好,整整三年的时间!看到你的病好了妈妈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录像内容2:孩子,你还记得你晚上发烧吗,爸爸一人抱你上医院。你需要输液,医院人太多,没地方坐,我就一手抱着你,一手举着点滴瓶子,整整站了一个半小时。) 师:这是我们班同学的家长讲述的故事,家长为什么这么做呢?看了之后,你们感受到什么? 生(抽泣地):我妈妈太好了,太辛苦了,我以后一定好好的,不气她了。 生:妈妈爸爸可真爱我们。 师:还有谁愿意讲讲这样的故事呢? 生1:我放学回家赶上下雨,姥姥来接我,怕我淋着,就把雨伞向我那边斜。回到家我看见姥姥的衣服都湿了。 生2:我每个星期六上钢琴课,爷爷都送我去,站在外面等着我下课,要等一个小时呢。 师:家人的爱就在这一件件小事中,就在家人关爱的目光中,就在家人的怀抱里,我们享受着浓浓的情、厚厚的爱,我们在家人爱的滋润下多幸福呀! 通过事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家人的严格要求也是爱 师:我们在和家人共度快乐时光中、在家人的关心照顾中,感受到了家人的爱。在家中,也会发生这样一些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情,也是家人对我们的爱吗? (老师出示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家人的严格要求也是爱。) 课件出示:真实事例。(隐去孩子的名字。) 内容1:天很冷,一个小姑娘非要穿裙子上学,奶奶没有同意。 内容2:爸爸鼓励胆小的孩子克服困难学习游泳。 内容3:孩子请爷爷帮助隐瞒自己的错误,爷爷没有同意。 内容4:晚上9点了,孩子还想继续看动画片,妈妈坚持让他睡觉。 师:这些事情都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你们怎样看待这些事呢?谁说说?你们认为家人这样做也是爱吗? 生1:我觉得是爱,你看奶奶不让孙女穿裙子是怕她生病了,是为她好。 生2:爷爷为了让自己的孙子诚实才这么做的,是爱孙子。 生3:晚上要看动画片不睡觉,该影响明天上学了,妈妈怕他耽误学习,而且晚睡觉对健康不好。 (结合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听听家长的录音、给学生读读家长的来信,听听当时家长的想法,引导学生理解严格要求也是家人对我们的爱。家长的录音:孙女,奶奶是怕你生病才不同意你穿裙子的呀!你能理解奶奶的心吗?) 师:在同学们的生活中,你们还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现在,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生1:上次我妈妈让我练钢琴我就是不练,现在我觉得我不对,我妈是为我好,以后我不这样做了。 生2:我就有过想穿裙子奶奶不让我穿的事,当时我可不高兴了,现在我知道奶奶是怕我生病才不同意的,以后我听奶奶的。 师:不仅我们的快乐牵动着家人的心,我们的成长更是倾注了家人无尽的心血,这些对我们的严格要求,为的是让我们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这更是家人对我们的爱呀! 总结 师:感受到家人的爱,现在你想对你的家人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在感受家人爱的基础上,表达自己对家人爱的情感。) 师: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家人深厚的爱。家人的爱像大海一样深,像草原一样宽广。那么我们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为家人添欢乐”。 师:让我们在让爱驻我家的乐曲声中,回忆和家人在一起时的欢乐,再一次感受家人的爱吧! (播放课件:每个学生与家人在一起幸福生活的照片,配着让爱驻我家的歌曲,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学习。) 评析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安子琴 家人的爱是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家庭中的点滴事例,感受到家人深厚的爱。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结合一年级学生的思想实际,让孩子在具体、真实的事例中感受到家人的严格要求同样也是爱。 本课教学的设计,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生活性的特点。 陶行知先生在谈到品德教育与生活教育时曾说过: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了这个特点。 首先,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了“近”。教学内容始终紧紧贴近学生的生活,围绕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与家人的共同生活、密切接触中,感知、体验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关爱。为了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课前对本班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采访,当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父母不顾自己生病而精心照顾自己、连续几年始终如一为自己煎药等感人的事例时,孩子从中体验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与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真正打动了孩子的心。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了“真”。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一直着眼于学生生活中的事例,课堂上呈现的教学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教学中当教师读家长的来信时,学生被家人真切的爱而深深感动,师生共同回忆、共同感受、共同体验这些平凡的生活事例,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以现实生活为谍程的主要源泉,符合品德与生活课程倡导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新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开放性的特点。 在教学之前,教师请学生进行了课前参与:回忆自己和家人共度的快乐时光以及家人关心、照顾、疼爱自己的事情;收集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生活照或图画拿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受到了一定的自我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家庭生活中的资源,播放了家长讲述的关爱孩子的具体事例,将教学资源最大扩充,充分利用。 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没有将教学内容停留在此,而是引发学生思考:“我们感受到了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深厚的爱,应该怎样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我为家庭添欢乐。”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延伸。 总之,教师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完全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和教科书的内容,而是“打开”课堂,让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走出”教科书,让教学内容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又较好地体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三、在教学中,关注德育课程中的道德问题。 生活中不能没有道德,道德也离不开生活,德育课程中会涉及很多道德问题。再现学生的真实生活时,如何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教育取得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本课的课前调查中,家长来信中反映了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谈到了学生对家人严格要求的不理解和误解。而这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家人的严格要求也是爱。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引用了家长来信中的真实事例,但教师做了一定的处理,既没有出现孩子的名字,也没有出现家长的姓名,将其设计为具体的教学情境,制作为课件内容播放,并引导学生讨论:“家长这样做也是对我们的爱吗?” 结合这样的案例,学生们就能自发地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事例来说明白己的想法和认识,从教学效果看,这种设计是比较成功的教师既做到了充分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在生活事件上的认识问题,这是本课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附送:2019-2020年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是快乐的。 2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3通过具体事例,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重点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2懂得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自己平时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或录像,回忆与家人度过的快乐时光。 2老师课前调查学生对自己家人的要求是否理解。(如:当受到家人的批评、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等) 3请家长给孩子写一封简短的信,将家人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写下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猜猜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是谁? (出示课件: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的照片。) 师:你们看,这就是我的女儿,这是我们一起在游乐场照的合影,看我们脸上的笑容,你们有什么感受? (出示课件:授课老师和这个孩子的合影。) 师:同学们和家人在一起也有很多快乐时光,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快乐的事情,感受大家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吧!引导学生回忆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感受家庭生活的快乐 师:请大家在小组里讲讲和家人在一起快乐的事情,可以用自己的画、照片,把自己和家人的快乐跟同学分享。 (学生在小组中讲述和家人在一起快乐的事情。) 师:请同学们推荐各组的代表来讲讲自己和家人在一起共度的快乐时光吧! 生1:我和我妈去海南玩,我玩得可高兴了。 生2:我过生日时,我们全家人都来了,他们还买了一个大蛋糕和许多的生日礼物。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讲述的不同事情,引导学生在快乐时光中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爱:如在一起出去游玩时,感受到家人的照顾与爱护;如在全家为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感受到全家的希望与爱) 师:同学们讲述这么多快乐的事情,看这深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都写在这一张张的照片里,和家人在一起多快乐呀!让我们在这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中,再来感受这浓浓的亲情吧! (播放课件:每个学生和家人在一起度过快乐时光的照片,配着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的歌曲,照片依次播放。) 师:在这些欢乐时光中我们感受到家人的爱,在和家人一起生活中,你还从哪些事情上感受到家人的爱呢? (板书:家人的爱) 引导学生讲述家人对自己爱的故事,感受家人的爱 师:谁来讲讲家人疼爱你的事情? 生1:我生病的时候,我妈妈晚上熬夜提醒我吃药。 生2:每天放学后,妈妈都给我凉一杯白开水。 (学生讲述家人疼爱自己的故事,根据学生课上发言情况,教师从中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家人的爱。如:孩子讲到自己生病时家人的照顾与关爱,引导孩子从家人的表情、心情、语言中体会家人的爱;学生讲到平时生活中家人的关心和爱护时,引导孩子体会家人为照顾自己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他们的辛苦和辛劳中体会深厚的爱) (教师播放录像家长讲述的照顾孩子的真实事例,请学生观看录像内容1:儿子,你两岁时得了慢性气管炎,妈妈每天给你煎中药,煎了三年,直到你五岁时才把病治好,整整三年的时间!看到你的病好了妈妈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录像内容2:孩子,你还记得你晚上发烧吗,爸爸一人抱你上医院。你需要输液,医院人太多,没地方坐,我就一手抱着你,一手举着点滴瓶子,整整站了一个半小时。) 师:这是我们班同学的家长讲述的故事,家长为什么这么做呢?看了之后,你们感受到什么? 生(抽泣地):我妈妈太好了,太辛苦了,我以后一定好好的,不气她了。 生:妈妈爸爸可真爱我们。 师:还有谁愿意讲讲这样的故事呢? 生1:我放学回家赶上下雨,姥姥来接我,怕我淋着,就把雨伞向我那边斜。回到家我看见姥姥的衣服都湿了。 生2:我每个星期六上钢琴课,爷爷都送我去,站在外面等着我下课,要等一个小时呢。 师:家人的爱就在这一件件小事中,就在家人关爱的目光中,就在家人的怀抱里,我们享受着浓浓的情、厚厚的爱,我们在家人爱的滋润下多幸福呀! 通过事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家人的严格要求也是爱 师:我们在和家人共度快乐时光中、在家人的关心照顾中,感受到了家人的爱。在家中,也会发生这样一些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情,也是家人对我们的爱吗? (老师出示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家人的严格要求也是爱。) 课件出示:真实事例。(隐去孩子的名字。) 内容1:天很冷,一个小姑娘非要穿裙子上学,奶奶没有同意。 内容2:爸爸鼓励胆小的孩子克服困难学习游泳。 内容3:孩子请爷爷帮助隐瞒自己的错误,爷爷没有同意。 内容4:晚上9点了,孩子还想继续看动画片,妈妈坚持让他睡觉。 师:这些事情都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你们怎样看待这些事呢?谁说说?你们认为家人这样做也是爱吗? 生1:我觉得是爱,你看奶奶不让孙女穿裙子是怕她生病了,是为她好。 生2:爷爷为了让自己的孙子诚实才这么做的,是爱孙子。 生3:晚上要看动画片不睡觉,该影响明天上学了,妈妈怕他耽误学习,而且晚睡觉对健康不好。 (结合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听听家长的录音、给学生读读家长的来信,听听当时家长的想法,引导学生理解严格要求也是家人对我们的爱。家长的录音:孙女,奶奶是怕你生病才不同意你穿裙子的呀!你能理解奶奶的心吗?) 师:在同学们的生活中,你们还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现在,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生1:上次我妈妈让我练钢琴我就是不练,现在我觉得我不对,我妈是为我好,以后我不这样做了。 生2:我就有过想穿裙子奶奶不让我穿的事,当时我可不高兴了,现在我知道奶奶是怕我生病才不同意的,以后我听奶奶的。 师:不仅我们的快乐牵动着家人的心,我们的成长更是倾注了家人无尽的心血,这些对我们的严格要求,为的是让我们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这更是家人对我们的爱呀! 总结 师:感受到家人的爱,现在你想对你的家人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在感受家人爱的基础上,表达自己对家人爱的情感。) 师: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家人深厚的爱。家人的爱像大海一样深,像草原一样宽广。那么我们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为家人添欢乐”。 师:让我们在让爱驻我家的乐曲声中,回忆和家人在一起时的欢乐,再一次感受家人的爱吧! (播放课件:每个学生与家人在一起幸福生活的照片,配着让爱驻我家的歌曲,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学习。) 评析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安子琴 家人的爱是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家庭中的点滴事例,感受到家人深厚的爱。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结合一年级学生的思想实际,让孩子在具体、真实的事例中感受到家人的严格要求同样也是爱。 本课教学的设计,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生活性的特点。 陶行知先生在谈到品德教育与生活教育时曾说过: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了这个特点。 首先,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了“近”。教学内容始终紧紧贴近学生的生活,围绕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与家人的共同生活、密切接触中,感知、体验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关爱。为了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课前对本班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采访,当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父母不顾自己生病而精心照顾自己、连续几年始终如一为自己煎药等感人的事例时,孩子从中体验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与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真正打动了孩子的心。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了“真”。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一直着眼于学生生活中的事例,课堂上呈现的教学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教学中当教师读家长的来信时,学生被家人真切的爱而深深感动,师生共同回忆、共同感受、共同体验这些平凡的生活事例,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以现实生活为谍程的主要源泉,符合品德与生活课程倡导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新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开放性的特点。 在教学之前,教师请学生进行了课前参与:回忆自己和家人共度的快乐时光以及家人关心、照顾、疼爱自己的事情;收集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生活照或图画拿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受到了一定的自我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家庭生活中的资源,播放了家长讲述的关爱孩子的具体事例,将教学资源最大扩充,充分利用。 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没有将教学内容停留在此,而是引发学生思考:“我们感受到了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深厚的爱,应该怎样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我为家庭添欢乐。”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延伸。 总之,教师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完全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和教科书的内容,而是“打开”课堂,让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走出”教科书,让教学内容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又较好地体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三、在教学中,关注德育课程中的道德问题。 生活中不能没有道德,道德也离不开生活,德育课程中会涉及很多道德问题。再现学生的真实生活时,如何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教育取得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本课的课前调查中,家长来信中反映了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谈到了学生对家人严格要求的不理解和误解。而这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家人的严格要求也是爱。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引用了家长来信中的真实事例,但教师做了一定的处理,既没有出现孩子的名字,也没有出现家长的姓名,将其设计为具体的教学情境,制作为课件内容播放,并引导学生讨论:“家长这样做也是对我们的爱吗?” 结合这样的案例,学生们就能自发地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事例来说明白己的想法和认识,从教学效果看,这种设计是比较成功的教师既做到了充分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在生活事件上的认识问题,这是本课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