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长城和运河1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7868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长城和运河1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长城和运河1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长城和运河1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长城和运河1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通过一堂课的教学,我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中读诗、背诗积极性非常高,效果良好。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朗读训练。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加上学生年龄较小,爱玩好动。我在朗读训练中,多次采用音乐、录音、录像等多种辅助手段,刺激学生感官,激发他们兴趣。运用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运用媒体,展现万里长城和大运河的壮丽景象、雄伟气势,帮助学生读出语气;运用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学生的配乐朗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表达诗意。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孩子们读诗热情高涨。2.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多次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雄伟的万里长城和壮观的京杭大运河。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所以,学完了课文,学生就完全能做到带着自豪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了。通过教学,我感到这堂课既有收获,也有不足。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字词教学有些忽视,尤其是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诗歌中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又不能采用以词解词这种简单的方法。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教学更完美。这是我想在以后的诗歌教学重点研究的问题。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长城和运河1教学实录 苏教版(学习课文,了解内容;理解词语)师:请大家轻声地读读课文,想想诗中写到的长城是怎样的?运河又是怎样的?生(自由读文)。师:诗中的长城是怎样的?生:长城很长生:弯弯曲曲的,很长很长。生:长城像一条巨大的龙。师:说得好,长城连绵起伏,蜿蜒曲折,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那运河呢?生:运河像一条丝带。师:对啊!(出示填空练习: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师边出示填空边提问: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诗中还有哪些描写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词语?生(各自读文,寻找)师:谁能根据这个填空练习来说一说?生: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蜿蜒曲折。生: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师:你知道这些词语什么意思吗?谁能用动作演示一下“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蜿蜒曲折”是怎样的?生(用手臂来回、上下地摆动来表示连绵起伏,蜿蜒曲折)师:对,连绵起伏就是这样接连不断的,一上一下的。长城就像一条很大很大的龙,不停地向远处延伸着。可见,长城怎么样?生:太长了。生;很雄伟。师:真是一幅壮丽的景象。那“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看(教师演示丝带飘落的情景)师:什么感觉?生:很美。师:很柔美,再加上“银光闪闪”会怎样?生:更加美,更加漂亮。师:而且它和万里长城一样很长很长,伸向天边,很壮观。【教学反思】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中读诗、背诗积极性非常高,效果良好。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清晰,环环紧扣。识字教学、启发想象、语言实践有机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彼此衔接,自然流畅。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朗读训练。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加上学生年龄较小,爱玩好动。我在朗读训练中,多次采用音乐、录音、录像等多种辅助手段,刺激学生感官,激发他们兴趣。运用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运用录象,再现万里长城和大运河的壮丽景象、雄伟气势,帮助学生读出语气;运用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学生的配乐朗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表达诗意。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孩子们读诗热情高涨。2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多次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雄伟的万里长城和壮观的京杭大运河。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所以,学完了课文,学生就完全能做到带着自豪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了。通过教学,我感到这堂课既有收获,也有不足。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字词教学有些忽视,尤其是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诗歌中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又不能采用以词解词这种简单的方法。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教学更完美。这是我想在以后的诗歌教学重点研究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