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1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6233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1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1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1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1教案 苏教版一、课程标准: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4.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5.愿意合作与交流。6.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7.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二、教学目的:(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2.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玩潜艇和“鸡蛋浮上来”的实验中,体会探究的乐趣。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1.运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2.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3.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4.在玩潜艇和“鸡蛋浮上来”的实验中,体会探究的乐趣。四、学习成果评价(一)概念发展1.不能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2.能够运用一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3.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并能运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如语言.文字等)将观察到现象表述出来。(二)探究能力:1.不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不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2.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3.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五、教学准备:1.水、橡皮泥、铝箔、垫圈或硬币、记录表。2.筷子或吸管、细铁丝、线、针或牙签、塑料泡沫。3.小潜艇。4.盐、水、鸡蛋或土豆块。六、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教学反馈集中话题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液体倒进水里去的一些情况,知道了把液体倒进水里有的沉有的浮,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之前我们还研究了把固体放入水中的一些情况,知道了有的固体在水里沉有的浮,在的溶解有的不溶解。现在,我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你们会看到什么现象?谁能有办法让这块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导入新课。探索和调查1教师宣布比赛方法。今天,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看谁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装载的硬币多。2学生分组研究。3学生汇报研究的方法。4师生共同分析:为什么有的装载的硬币多,而有的装载的硬币少。5利用竹筷.吸管.小木板.泡沫块等材料,想办法使它们浮在水面上。比较这些上浮材料的特点。6教师提问:你见过潜水艇吗?知道潜水艇的哪些事情?潜水艇真的又能上浮,又能下沉吗?7学生分组研究潜水艇的一些秘密。8学生分析:潜水艇上浮下沉的道理。9学生汇报。10师生共同小结:潜水艇里面灌进空气,重量变轻,就会上浮,灌进水,重量变重,就会下沉。11是什么原因,使在死海里的游泳的人能够在浮在水面上,而且还能躺在水面上看书呢?12学生分析汇报自己的认识。13学生分组实验:想办法使沉在水下的鸡蛋或者土豆浮上来。14师生小结:水中含盐量增多,水的浮力就会增大。因为死海里含有大量的盐,死海里的水浮力很大,所以人能够躺在水面上看书。1.探究下沉物体上浮的办法和上浮材料的特点。2.玩小潜艇,研究沉浮的原理。3.死海探秘活动。回顾和解释1.渔民想让渔网在水中围成一堵墙。将鱼包围住,我们能用什么办法使渔网在水中立起来呢?2.有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应用水的浮力的道理的?说给小朋友们听听。巩固总结。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2教案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能够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2.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等物质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3.能将学到的沉浮知识运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二、教学重点: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等物质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三、.教学难点: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六.教学准备:水槽.水杯.橡皮泥(铝箔).药匙.精盐.糖.鸡蛋.土豆.小潜水艇.方便筷子.小勺.蜡烛.吸管.细铁丝.塑料泡沫.盒盖.一元硬币等。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老师要给你们露一手,(出示橡皮泥引导猜测: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根据猜测大多学生都应该认为橡胶泥会沉在水底)2.教师做出魔术师表演的样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慢慢将橡皮泥放入准备好的饱和盐水中,此时橡皮泥竟然浮在水面上。3.提问:我们每组都有一块橡胶泥,你们也想表演一下吗? 4.导情追问:你有哪些好的方法,不借助任何材料让沉在水底的橡胶泥浮在水面上?(二)学生实践探究橡胶泥浮在水面上的方法1.小组讨论让橡胶泥“浮”在水面上的方法2.学生汇报想法3.教师小结:你们的设想都很好!下面我们就实践验证一下你的想法吧!4.学生实践探究。5.引导学生交流.反馈探究的结果教师小结: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板书)6.游戏: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竞赛,看哪个组在浮上来的橡皮泥小船上放的硬币最多!(1)学生比赛(2)汇报你们在橡皮泥上放了多少枚硬币?为什么同样大的橡皮泥造成的船装的硬币都不一样多呢?(3)学生小结:装硬币的多少与小船空间大小有关,小船空间越大,载重量越大,装的硬币就越多。(4)多媒体展示大的轮船,引导欣赏(5)将设计的小船画在活动记录上(三)借助漂浮物使橡皮泥浮上来1.质疑:除了改变形状使橡皮泥浮上来,你还有什么方法使橡皮泥浮起来呢?2.小组内讨论交流3.汇报交流4.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方法领取材料,组织探究实验(同学们一定会想到很多的方法,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尽量的预设到,并为他们准备尽可能多的有结构的材料。)5.展示实验结果,组间相互参观交流体会,使组间能掌握更多的方法。6.交流.反馈探究结果,师生小结:借助漂浮物可以使橡皮泥浮上来。7.多媒体展示借助漂浮物使物体浮在水面上的应用(网漂.钓鱼线等)(四)玩小潜艇,研究沉浮的道理。1.提问:有什么东西既能浮在水面上又能沉入水底?2.你见过潜水艇吗?知道有关潜水艇的哪些事情?能给大伙说说吗?3.潜水艇真的又能上浮,又能下沉吗?想亲自驾驶一艘潜水艇吗?4.学生做潜艇上浮.下沉实验并讨论是什么原因。(要求认真观察现象)5.汇报小结:把潜艇灌满水,潜艇变重了就会下沉;抽掉水,里面进入了空气,潜艇变轻,就上浮。(板书:改变自身重量)(五)指导学生探究下沉物体上浮的方法加入盐或糖等1.故事激趣:教师讲述死海淹不死人的故事。是谁救了他们?你们想不想揭开其中的秘密?2.创设情景:昨天,我请朋友从死海为每一位小朋友带回来一杯那神气的“水”,就是刚才我放橡皮泥的这一杯,从表面看你能看出死海的水与普通的水有什么不同吗? 3.观察与感受(1)将一大一小两个土豆分别放进不同的两杯水中,你们看现在有什么现象发生?(土豆在死海的水中能浮在水面上,在普通的水中不能浮。)(2)其中的秘密在哪呢?(3)交流并猜测原因(如果学生提出是大小的原因,就交换试一下,从而明确和土豆的大小无关)(4)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来吧!大家用舌头尝一尝就知道了。(它是咸的!)(5)你受到怎样的启发?(6)学生谈想法4.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杯类似于“死海的水”?引导制做“死海之水”。(将土豆放在烧杯中,再往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慢慢地向杯中加入盐,不断的搅拌,直到土豆浮在水面上。)5.学生制作“死海之水”并放入土豆验证。6.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获得了哪些知识?(向水中加入大量的盐,也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六)拓展延伸(1)如果在水中加入其他物质,土豆也能浮上来吗?(学生也可能自己想到,由他们自己提出假设当然最理想了)(2)学生设想(3)鼓励课后继续探究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