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95202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超级大国唯美国, 欧盟中俄与日本。世界格局多极化, 发展趋势似巨轮。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二战结束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在两极冷战的过程中,欧洲走向联合;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殖民体系崩溃,不结盟运动兴起,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中国也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调整了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在国际事务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新兴力量崛起,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本单元重点掌握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掌握多个中心力量崛起的史实以及苏联的解体,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欧共体的成立以及苏联解体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学习策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制。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则意味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要注意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在美苏对峙之时,整体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合作组织发展迅猛,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要注意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苏联解体后,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随之终结。在世界格局发生急剧转换的过程中,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各国经受了冷战后的冲击与磨炼,世界形势呈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要注意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高手支招1 细品教材 夯实基础 会读书知识点一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思维线索导示】【教材要点详解】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二、两极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系形成: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影响: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美苏“冷战”信号: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实施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冷战”的开始。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实施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1949年,美、英、法等国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约”组织,这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它加强了“冷战”的程度。苏联的对抗1949年,为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华约”组织。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要点检索1)【必备知识拓展】1. 世界格局所谓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和重新分化组合,终于从量变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均势、稳定的结果。首先,任何一种国际关系格局都是相对的,时时处于变化之中,因此,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也不可能长期不变;其次,在国际关系中,“极”的构成包含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乃至文化等多方向的因素,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国家集团的某一方面力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2.雅尔塔体制中国史学界对雅尔塔体制的性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针对雅尔塔秘密协定中有美苏两个大国用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做交易来划分势力范围的内容,雅尔塔体制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延续,仍然属于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另一种观点认为,相比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制有本质的不同,后者具有明显的历史进步性。理由是雅尔塔体制虽然也是划分势力范围,但它对彻底击败法西斯主义有积极作用;作为雅尔塔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的成立,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在雅尔塔体制中,社会主义苏联的崛起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关于雅尔塔体制的评价有三种看法:一种是基本肯定,认为雅尔塔体制的主流是进步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虽然有负面的东西,但应该基本肯定;第二种观点,认为既要肯定雅尔塔体制的历史进步性,又要否定其负面影响和消极后果;第三种观点是基本否定,认为雅尔塔体制下始终存在着严重的军事对抗,局部战争也时有发生。3.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含义: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害怕、敌视并千方百计扼杀社会主义国家和蓬勃兴起的世界革命运动,而美国又借此机会谋求世界霸权。特点:美国推行以遏制苏联、共产主义为目的的“冷战”政策,首先拉开了两极对峙格局的帷幕。政治上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势不两立(反苏、反共、反革命,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军事上两大集团强烈对抗(全面冷战和局部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经济上两种类型经济并行发展、交往很少(封锁与反封锁)。两极对峙格局是美苏双方相互推动下形成的。苏联的应对措施既是对美国“冷战”政策的反应,又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冷战”政策的发展。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一个中心;实质是美苏两国为维护和扩大国家利益而进行的争斗。知识点二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思维线索导示】【教材要点详解】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被一分为二。亚洲热战朝鲜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大举侵略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与朝鲜军民一起把侵略军打回到“三八线”附近,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为改变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苏联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美国向古巴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在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要点检索2)【必备知识拓展】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格局、美苏争霸格局的区别和联系两极、“冷战”和美苏争霸格局是在雅尔塔体系下表现出来的国际关系。它们是由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演变而来的,从存在时间、内容和范围上要比雅尔塔体系小得多。雅尔塔体系是世界大国根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而形成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其核心是美苏两分天下。因而,两极、“冷战”和美苏争霸格局都是在这一框架内演变的,它在二战后期开始形成,二战结束后正式形成。 “冷战”格局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除战争方式外的遏制政策,范围涉及全球。它主要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始于1947年,到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至此,“冷战”格局让位于两极格局,美苏争霸格局占主导地位。两极格局在雅尔塔体系形成后初见端倪,1955年“华约”建立后正式形成。它在时间、内容和本质上与美苏争霸格局有诸多相同之处,但美苏争霸格局完全以两国利益为着眼点,而两极格局还涉及到两大阵营其他国家,范围较之更广一些。2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引发了美苏间的军备竞赛,导致世界面临战争威胁,严重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如美苏两国的核竞赛以及古巴导弹事件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但核竞争的相对平衡,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在竞争中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学习,吸取教训,推动了各国的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促使美国对日政策由压制转为扶植,美国片面对日媾和,使日本走上重新武装的道路,美国还对日本法西斯势力予以袒护,为当今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发展提供了土壤。造成了一些国家长期分裂,国家得不到统一。高手支招2 梳理整合 要点突破 会归纳本课主要讲述了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冷战下的国际关系。重点是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实质;难点是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知识点知识点要素梳理知识要点要点检索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国政治上:“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要点检索1苏联政治上:“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华沙条约组织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消极影响造成美苏间激烈的军备竞赛,国际局势紧张;要点检索2积极影响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互相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内部改革,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高手支招3 拓展深化 分类应用 会迁移应用点一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例1(xx山东济宁高三质检)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种情况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切入点是马歇尔计划。解答本题可以根据时间进行排除。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是在1946年3月,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是1947年3月。欧洲煤钢联营是1951年。针对欧洲经济困难,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以稳定欧洲,遏制苏联。【答案】B迁移1。(xx辽宁铁岭六校高三联考)下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B.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C.导致英法矛盾尖锐激化,便利了美国操纵控制欧洲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的分裂应用点二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两极格局实际是以美苏为中心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美苏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例2下列各项属于美苏冷战表现的有 古巴导弹危机 对越南发动“局部战争”进行军备竞赛 发动侵朝战争A B C D【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切入点是冷战。冷战是采取一切非战争手段的对峙和对抗,而对越南的“局部战争”和发动侵朝战争与之无关。【答案】C迁移2。下列不属于美苏进行“冷战”的表现是A.1948年朝鲜分裂和之后的朝鲜战争B.1949年德国出现分裂C.1961年柏林墙事件D.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应用点三 两极格局的国际关系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例3(xx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他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柏林危机A B C D【思路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体现了美苏对抗,故应排除;越南战争属于热战,并不属于冷战故应排除;所以选B。【答案】B迁移3。(xx济南高三质检)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会做了吗迁移: 1. 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马歇尔计划援助的重点是西欧地区,苏联和东欧国家拒绝接受援助,美国则通过经济援助达到了控制西欧的目的。2. A【解析】解题关键是准确掌握“冷战”的概念,即西方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朝鲜分裂属于“冷战”表现,但之后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以进行的朝鲜战争属于热战,故应选择A项。3. 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长时期的和平”应该理解为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而方式是不采用武力,所以选D。高手支招4 发现规律 总结方法 会思考思维发散点例题链接感悟与升华1. 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从本质上看,它与杜鲁门主义有何联系和区别?例1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是“一个胡桃的两半”。2二战后初期美苏两个大国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不同而引起的一系列交锋,其交锋以“冷战”为主要形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例2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3.雅尔塔体制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冷战又是两极格局的表现形式,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例3不能把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和“冷战”割裂来看。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是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不同侧面的表现。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也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高手支招5 聚焦高考 链接考题 会分析高考怎么考高考考什么1(xx江苏历史,18)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表现及影响等。 2(xx全国文综,23)图3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 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两极格局下国际关系的演变、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的特点及本质等。考题解读1.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理解历史现象发生的重大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美苏冷战和两极格局。解答本题要注意解读题干提示的主要信息,依据1945年这个关键时间认识德国和日本被摧毁后“重建世界”的主体是美国与苏联;再结合选项的表述分析,美苏共同反对法西斯的任务基本完成,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加剧D。2B【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和漫画分析,表面上古巴导弹危机优势在美方,故“美苏两国力量平衡”不符合史实,排除A;这一阶段美苏均拥有核武器,同时通过漫画中的画面,赫鲁晓夫额头大颗大颗的汗滴滚淌下来,在掰手腕中优势在肯尼迪,也可以排除C项;但从美苏争霸的史实来看,美苏没有一方在任何时候有绝对实力压倒另一方,双方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故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B。高手支招6 迁移应用 反馈检测 会应用知识要点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的特点及影响对应题号1、2、3、4、5、86、71. 丘吉尔针对二战后的形势曾这样描绘:“我的二边坐着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段话反映出雅尔塔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B.美苏国家利益产生冲突C.世界大战改变了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 D.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1.C【解析】雅尔塔体系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美苏的主导地位是以其实力为基础的。二战进一步削弱了欧洲各国的实力,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这一实力状况是雅尔塔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2(xx广东文综,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22D【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点在于经济领域的斗争上升到了政治领域。赫鲁晓夫在1859年强调工人阶级,这些信息都指向选项D。3. 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的电报中说:“总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A英国 B.苏联 C.日本 D.德国3.B【解析】材料提供的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工,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本题容易误选日本或德国,但材料中有“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的叙述,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是不符合的。随着二战的结束,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接着,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的冷战;由此可知应选苏联。4.二战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针对的历史事件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D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4.C【解析】本题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属于中等难度题。解题关键是对史料的分析和理解,“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指的是某个人物,而不是组织,故排除A项;“他的演讲”直接与C答案“演说”相对应,而且“最恐怖的战争”和“号召同苏联战争”,均指向“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它是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所发出的最初信号,故C项正确。5.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情况1947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柏林危机C.铁幕演说 马歇尔计划 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 杜鲁门主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B【解析】注意时间,铁幕演说是在1946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都是在1949年,朝鲜战争发生在1950年,越南战争发生在1954年。6. (xx山东济宁高三质检)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种情况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6B【解析】本题可以根据时间进行排除。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是1946年3月,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是1947年3月。欧洲煤钢联营是1951年。针对欧洲经济困难,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以稳定欧洲,遏制苏联。7. (xx海南卷,21)美国历史学家沃尔夫拉弗贝在20世纪70年代说:“一部美国外交史,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事件是A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 D中东战争7.C【解析】沃尔夫拉弗贝实际上是否定了冷战时期美国参与的一些历史事件,也即美国在冷战时期的一些事件中遭到了失败,所以不值得“大书特书”,符合题意的只有C项。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用及时的行动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但是,谁也听不进。我们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事重演。丘吉尔1946年3月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演说材料二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材料三 正如以前的慕尼黑政策放纵了希特勒侵略者一样,现在对美国和帝国主义阵营新政策方针的让步,必然会使这种政策方针的制定者更加跋扈,更富侵略性。因此,各国共产党必须在各方面加强对帝国主义扩张与侵略计划的抵抗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9月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材料一中所说的“前不久”发生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从材料一中看,丘吉尔对这次战争前英、法、美推行的政策持何种态度?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材料二杜鲁门所说的两种生活方式指什么?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杜鲁门和丘吉尔的演说在观点上有什么相同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对峙措施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军事组织经济措施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世界格局正发生怎样的变化?【解析】回答第问时根据材料提示的时间为1946年可知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联系“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事重演”得出其态度和理由;第问结合材料出自杜鲁门的演说分析出这两种生活方式分别是指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与丘吉尔的演说从遏制苏联的角度进行比较;第问是对课本知识的回顾,联系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丘吉尔持否定态度,理由是他认为二战本来是“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的战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同点:都认为社会主义的威胁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自己的国家必须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对峙措施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军事组织北约(帝国主义)华约(社会主义)经济措施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对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拓展阅读 三八线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军参加对日作战和日本即将宣布投降的消息传出后不久,美国国务院、陆军部和海军部的有关人员于1945年8月10日晚召开会议,在匆忙中将北纬38度线划定为美军和苏军在朝鲜执行对日本的军事行动的临时分界线。显然,以三八线为界划分军事占领地区的建议,迅速迅速获得了美国军方和国务院的同意,并于14日得到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批准。第二天,杜鲁门即致函斯大林,并附上当时美军驻远东地区总司令麦克阿瑟关于日本投降问题的“一号命令”。这项命令规定,在中国东北、朝鲜三八线北和库页岛的日军向苏联投降,日军总部及在日本本土、朝鲜三八线以南的菲律宾的日军,向美国投降。斯大林很快复函,表示苏联方面基本上不反对“一号命令”的安排。9月8日,美军开始在仁川和釜山登陆。已经占领三八线以南部分地区的苏军相继撤退到三八线以北。美苏以三八线为界分别 占领朝鲜南、北的局面形成。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高手支招1 细品教材 夯实基础 会读书知识点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思维线索导示】【教材要点详解】1背景: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2概况经济联合: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成欧共体。政治合作: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要点检索1)【必备知识拓展】1.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背景欧洲统一思想源远流长。实现欧洲各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欧洲这是欧洲早已存在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植根于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理想,希望欧洲结束分裂,停止纷争,实现持久和平。近、现代欧洲历史上众多学者、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丘吉尔等等,都主张欧洲统一的理念。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类灾难后,欧洲最终丧失了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心的地位,所以,欧洲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实现一体,才能够重新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发挥重要的作用。于是,支持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两极格局竞争中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二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的国家实力日益增强,因此对美国持续不断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越加不满。加之美苏在欧洲的尖锐对峙,使得欧洲的自身安全常处于无法保障的境地。因此,要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保证自身的安全,并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各国之间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即在于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西欧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也才能够扭转与经济、政治大国竞争过程中的不利地位。2欧洲煤钢联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严重衰落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发出了新的欧洲统一的呼声。实现欧洲统一的现实障碍是交恶百年的法德矛盾,这个矛盾在二战后主要表现为法兰西民族深深的怨德情绪和法占德国工业原料基地萨尔的归属问题。1949年联邦德国建立后,阿登纳政府积极努力,主动表示欢迎法国向西德工业投资。1950年3月,法国试图先从经济上兼并萨尔,遭到西德和英、美的强烈反对。这使法国政府开始清醒地看待欧洲的前途,遂于同年5月由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从此之后,由于把西德重整军备的关键工业部门置于共同管理和监督之下,法德矛盾得到缓解,这就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西欧六国建立的煤钢共同市场开属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3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演变二战后初期,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西欧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随着“冷战”的加剧,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分裂德国的政策,在德国的西部扶持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最终导致了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不愿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开始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这有力地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知识点二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思维线索导示】【教材要点详解】1原因二战后,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48年后,适应“冷战”的需要,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日本政府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表现经济上,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政治上:日本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要点检索2)【必备知识拓展】1. 二战后美国的对日本政策二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其对日政策的目标是削弱和控制日本。为此采取的措施有:在日本推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并强制日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给战胜国。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新中国的成立,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巨大变化,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向扶持日本,其目的是把日本打造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东亚基地。为此美国帮助日本恢复经济,主要表现为:一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二是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三是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质。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在经济和外交上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主要目标是以经济力量为后盾,以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保证,以外交为手段,更多参与决定世界政策,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成为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具体表现为:第一,与西方大国平起平坐,扩大在国际社会的发言权;第二,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第三,成为新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通过联合国来维护日本自身的利益。为此,日本在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在力求加强日本在亚洲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从目前日本所拥有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看,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它是否能成为政治大国,而在于成为政治大国之后的日本如何发展,是继续原有的和平道路还是推行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知识点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思维线索导示】【教材要点详解】背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国家为了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标志不结盟运动形成概况形成: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国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决心共同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它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发展: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意义不结盟运动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要点检索3)3中国的崛起背景: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表现: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影响:中国作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必备知识拓展】1不结盟运动“不结盟”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 不结盟运动的特点队伍不断扩大。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其成员国由最初的25个增加到100多个,包括第三世界的大多数国家。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其斗争矛头由最初指向新老殖民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转向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斗争领域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和深入到经济领域,特别是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3.不结盟运动、欧共体和日本冲击两极格局的不同特点斗争的性质及态度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处于意识形态的冲突。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多数受过殖民压迫,他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的、彻底的。宗旨不同:西欧和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 过程不同:从对霸权主义的冲击过程看,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的竞争到外交上的抗争;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斗争到经济斗争。高手支招2 梳理整合 要点突破 会归纳本课主要讲述了两极格局下,各种新兴力量崛起,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重点是走向联合的欧洲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难点是多极化趋势的含义及表现。知识点知识点要素梳理知识要点要点检索走向联合的欧洲欧洲联合的原因联合自强、独立自主要点检索1欧洲联合的表现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经济发展的原因政治民主化改革;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教育、贸易立国等要点检索2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0世纪80年代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不结盟运动兴起背景20世纪五十年代,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要点检索3表现1961年;南斯拉夫;非集团、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影响发展中国家兴起;冲击着两极格局高手支招3 拓展深化 分类应用 会迁移应用点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联合自强的道路,向独立自主方向发展。 例1(xx江苏三校期中)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屠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两国最终走向合作说明了A.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B.区域集团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思路分析】20世纪中期,美苏争霸开始,西欧夹在美苏之间成为其冷战的工具,为联合自强,夹缝中间求生存,迫使西欧走向联合。这说明国际形势是影响两国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答案】A迁移1.右图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是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应用点二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例2日本是一个岛国,虽然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实力受到重创,但是它在战后却迅速勃兴,成为经济大国。二战后日本经济得以勃兴的原因是制定了一系列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外交上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国家十分重视国民的教育 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充分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市场A B C D【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历史现象因果联系的能力,切入点是二战后日本的崛起。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主要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60年代,当时中日关系尚未正常化,故排除。【答案】C迁移2(xx安徽芜湖文综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B.美苏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C.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应用点三 不结盟运动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例3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B.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C.不结盟运动正在形成 D.“冷战”出现【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材料信息、分析历史事实发生背景的能力,切入点是不结盟运动。解答本题注意时间是1961年,地点是南斯拉夫,与“结盟”不同的“艰苦的道路”应是不结盟运动。【答案】C迁移3.右图为不结盟运动的图标,它所体现出的不结盟运动的重要原则是A.各国人民和平共处B.彻底反对法西斯主义C.坚决反对霸权主义D.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会做了吗迁移: 1C【解析】看清漫画中两枚导弹上的国旗判断为“美苏两极对峙”,在此格局下,法国和德国走向联合。2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是20世纪70代,此时世界仍然存在美苏两极对峙,苏攻美守,矛盾并未趋向缓和,故C选项说法有误,符合题意;在美苏两极格局下,欧洲为保障自身利益开始走向联合,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崛起,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3A【解析】观察图片并提炼有效信息,图案下方是一只和平鸽,反映了不结盟运动奉行的“不结盟、非集团”政策,实质是主张和平共处。高手支招4 发现规律 总结方法 会思考思维发散点例题链接感悟与升华1.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经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欧洲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联合,构筑友爱关系的?例1欧洲的联合突出体现了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特点和趋势。可以说,欧洲联合有压力、有动力、有基础、有需要。压力来自美苏;动力来自自身的发展;基础主要表现为文化和价值观上的认同感;需要之一是避免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2二战后日本曾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有哪些?例2从日本经济崛起得到的启示:要与时俱进地对生产关系作适时的改革和调整;要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要抓住机遇。3.不结盟运动是建立在殖民体系崩溃的基础上的,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概况和影响有哪些?例3不结盟运动是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为在两极格局中保持独立,维护自身安全发起的。它们团结合作,争取同发达国家平等对话,反帝、反殖、反霸,标志着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冲击着世界两极格局。高手支招5 聚焦高考 链接考题 会分析高考怎么考高考考什么1(xx全国文综,22)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欧洲一体化的背景、进程、特点、实质与影响等。 2.(xx福建文综,22)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背景、表现、影响和特点等;不结盟运动的内涵、目的与影响等。考题解读1D【解析】首先我们明白煤钢共同体表面上看是能源组织,但实质上是经济组织,排除B;再通过题干中“不接受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可以看出该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排除A;再分析该组织是欧洲六国在煤钢方面共同签订的组织,可以分析出不属于企业之间简单的联合,排除C;正确答案为D。2.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切入点是不结盟运动题。根据所学史实,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之一,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高手支招6 迁移应用 反馈检测 会应用知识要点走向联合的欧洲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应题号1、23、45、6、7、81. 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1.D【解析】确立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国家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力空前膨胀,西欧各国唯美国马首是瞻。随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逐渐走向联合,建立了欧共体,并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了美国,加强了同美国的竞争。与此同时,美国的实力相对衰弱,所以美国对其外交政策作出调整,开始重视欧洲地位,“用彬彬有礼的态度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2. (xx江苏三校期中)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屠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两国最终走向合作说明了A.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B.区域集团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2A【解析】20世纪中期,美苏争霸开始,西欧夹在美苏之间成为其冷战的工具,为联合自强,夹缝中间求生存,迫使西欧走向联合。这说明国际形势是影响两国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3.C【解析】A项表述与题干无关,可以排除;B项是20世纪70年代的史实,与题干不符;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是朝鲜战争以后的事情,由此排除D选项。4.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A.西欧、日本的崛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中国的崛起 D.联合国作用的扩大4.A【解析】解题关键是注意“在经济上”“造成冲击”,故排斥BD两项,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尚不构成对美苏的冲击,故排斥C项。结合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可知A项符合题意。5.(xx山东文综,16)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5.B【解析】“独立于美苏”、“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明显反映出相关的国际组织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组织,根据这一标准衡量四个选项,B项是符合要求的正确答案。6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6.D【解析】联系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不结盟运动的背景和宗旨可知,“现有的军事集团”应该是指欧洲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北约和华约;由此可知,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是互相对峙。7.二战后,对两极格局构成冲击的因素包括欧洲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中国的振兴A B C D 7.B【解析】1967年欧洲共同体的建立,19541973年日本的高速发展,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即第三世界的壮大,还有中国的振兴,都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以两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请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表格中A、B、C分别所对应的内容。阅读材料二,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切入点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解答应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联系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填空即可。解答从新兴力量以及美苏力量的变化等方面分析。【答案】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华约组织 新兴力量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