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4.2.2《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474359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4.2.2《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2.2《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2.2《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的基础上,引出了人体是如何将食物消化并将其中的营养物质吸收的。在学习了生殖系统后进一步向学生巩固系统的概念,并逐步让学生理解系统中的器官是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某一功能的问题。是学生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基础。并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打下基础。【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在上学期接触过系统的概念,但是没有系统的学习,对系统概念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在讲解消化系统时应对学生明确系统的概念。学生刚刚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可以在学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时进一步巩固食物中有哪些营养。2.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对于消化系统的组成中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学生不易区分,容易将二者搞混,所以教师在教学应给予简单明确的分析。3.分析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心理上,学生对生物课有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课的科学性。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学习明确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掌握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2.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预防与吸收有关的疾病。3.通过讨论和交流,认同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2.教学难点:明确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消化系统的组成。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什么?3.消化主要场所在哪里?二、推进新课1、学习任务一: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1)教师展示多媒体图片小肠的结构(2)学生观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3)教师搭建平台学生交流展示。教师展示多媒体对讨论结果(4)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小结梳理展示知识体系2、学习任务二: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1)教师展示多媒体图片学生观察。(2)讨论: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大肠还是小肠?(3)教师搭建平台学生交流展示。教师展示多媒体对讨论结果该出恰当的评价(4)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梳理展示知识体系。三、巩固新知1.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A胃 B小肠 C大肠 D肝脏 2. 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吸收的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除胆汁外,都含有消化酶 D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3.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如图是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能分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 C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四、课堂小结五、拓展延伸(为下节课做铺垫)多媒体展示图片、题目1.为什么我吃那么少却还是长了这么胖呢?如此多的肥肉,唉!2.怎么我使劲地吃,却还是这么瘦啊?【板书设计】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第二课时1.小肠适合吸收的结构特点 2.吸收的定义3.消化道吸收部位吸收【教学反思】本节课结合新课程理念,利用多媒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得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去领悟、去体验、去感知,使学生感受到小肠的重要,感受生命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明白病从口入的道理。 成功之处:学生自发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自主获取知识,达成共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足之处:第一,最大的失误还是学生方面备课不足。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备课时,没有“吃透学生”,没有正确估计到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困难。探究式教与学的基本要求应该是要从学生“所在位置”出发,了解他们困难所在。事实上,由于自己不是专业教师,在备这一课时,为了先弄清楚消化系统结构及其功能,已经是翻阅了许多资料,花费了许多时间才算是做了胸有成竹。但在教学设计中,却高估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接受能力,错误估计了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以为只要通过一个简单的观察,学生便能轻而易举的理解小肠的功能。因此,当要学生复述小肠的功能时,就成了有些生拉硬拽的感觉了。其次,探究教学过程略显僵化,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仍不够紧密。探究式教学要使学生的学习基于他们自己的亲身在经验并发展他们好奇求知的天性。在这一课教学时所设计的故事情节虽然学生也容易理解,并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本质基本上还是“要我探究”,没能充分体现“我要探究”的主动性。课堂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如此,才激发教师们不断地反思、改进,在课堂教学中一步步成长。也以此勉励自己在反思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