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4.2.2《消化和吸收》习题1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458625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4.2.2《消化和吸收》习题1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2.2《消化和吸收》习题1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2.2《消化和吸收》习题1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和吸收一、选择题1.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的消化腺有A.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B.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C.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胆囊D.胃腺、胰腺、肝脏、胆囊2.下列关于肝脏、胆囊和胰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B.胆囊是储存胆汁的器官C.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能消化蛋白质D.胰腺分泌的胰液经胰管进入十二指肠3.医生从病人的消化道中取得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蛋白质、蛋白质的初步消化物、维生素、无机盐、水、脂肪和盐酸等。你推测这些液体最可能取自 ( )A.口腔B.小肠C.胃D.大肠4.试管中加入花生油,再加入足量的人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生油被消化了。则配制的消化液最理想的一组是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唾液、胆汁C.胰液、肠液、胆汁D.肠液、唾液、胰液5.下图模拟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图中“剪刀1”、“剪刀2”分别模拟的是( ) A. 唾液、胃液B. B.胰液、胆汁C. C.消化淀粉的酶、消化麦芽糖的酶D. D.消化淀粉的酶、消化淀粉的酶6.下列器官所分泌的消化液,能够有助于脂肪消化的是 ( )A.唾液、胃液、肠液B.胆汁、肠液、胰液C.胃液、胰液、胆汁D.唾液、胆汁、胰液7.下列叙述中,发生了消化作用的是 ( )A.有机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B.氨基酸进入血液C.胰液与胆汁进入十二指肠D.淀粉转变成葡萄糖8.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和小肠中依次被分解成 ( )葡萄糖氨基酸麦芽糖甘油和脂肪酸A.B.C.D.9.吃饭时细嚼慢咽的好处是 ( )A.防止食物误入气管B.将食物彻底分解C.有助于食物进一步消化D.充分吸收营养物质10.吸收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11.下列关于“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馒头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麦芽糖主要依靠的是牙齿和舌的作用B.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小肠消化食物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促进脂肪的分解D.蛋白质经胃液消化后的产物可直接被胃壁吸收12.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B.在开始消化淀粉C.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D.是吸收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主要场所13.下列消化液中,不能消化蛋白质的是()A.唾液B.胃液C.肠液D.胰液14.下列关于消化和吸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消化是把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能被细胞吸收的无机物的过程B.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也是消化C.口腔中的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能让馒头变甜,这也是消化D.胆汁不含消化酶,但也能消化脂肪15.淀粉能够在人的口腔中转变为麦芽糖,是因为人的唾液中含有什么物质()A.水B.唾液淀粉酶C.淀粉D.糖16.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几种成分(蛋白质、葡萄糖、尿酸和尿素)在各种液体中百分含量的变化,字母表示肾脏的有关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内的液体是原尿B.图中表示有重吸收功能的是CC.D内的液体主要有水、无机盐和尿素D.曲线甲、乙所示物质分别是蛋白质、葡萄糖17.小明早餐吃的是鸡蛋和稀饭,那么这些食物的化学性消化依次开始于()A.口腔和胃B.胃和口腔C.小肠和胃D.大肠和小肠18.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A.水B.维生素C.无机盐D.淀粉19.如图表示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 A.甲是糖类,乙是脂肪,丙是蛋白质B.甲是脂肪,乙是糖类,丙是蛋白质C.甲是蛋白质,乙是糖类,丙是脂肪D.甲是脂肪,乙是蛋白质,丙是糖类20.小明平时最爱吃红烧肉,其中的肥肉部分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和最终分解物为()A.胃氨基酸B.小肠氨基酸C.胃甘油和脂肪酸D.小肠甘油和脂肪酸21.下列物质中,不能被在消化道被直接吸收的物质是()A.水B.无机盐C.维生素D.菜油22.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胃,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葡萄糖B.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C.是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D.是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二、填空题23.消化系统包括 _ 和 _ 三、实验题24.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表,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ABCD加人物质淀粉、清水淀粉、唾液淀粉、唾液淀粉、唾液温度3737100:0时间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加碘液后的现象变蓝不变蓝变蓝变蓝(1)若以A和B为一组,则 _ 是实验组 (2)若以B、C和D为一组,则实验的目的是 _ (3)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的两支试管编号是 _ (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 _ 等条件下,唾液中含有 _ ,可以消化淀粉四、探究题2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不搅拌 将3支试管都放入37摄氏度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颜色的变化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1、2两号试管可形成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_ ,其中实验组是 _ 号试管;2、3两号试管 _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形成对照实验 (2)结果发现,1号试管不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 _ 而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变成 _ 色 (3)设计3号试管的目的是证明什么对馒头有消化作用 _ A咀嚼B唾液C温度DPH (4)由此可知,淀粉在人消化道的 _ 部位就开始被消化但消化淀粉的主要场所是 _ ,并最终被分解成 _ (5)口腔内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属于 _ 消化(选填:物理性或化学性)五、简答题26.如图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为A、B、C、D、E)被消化程度,请分析并回答问题:(1)图中曲线_表示脂肪消化过程(2)淀粉是在_部位开始被消化,脂肪是在_部位开始被消化,蛋白质是在_部位开始被消化(3)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27.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记录 试管加入物质(各2毫升)水温时间试剂加碘后的现象淀粉+唾液010分钟碘液淀粉+唾液8010分钟碘液淀粉+唾液3710分钟碘液淀粉+清水3710分钟碘液(1)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象(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中含有的 _ 将淀粉初步分解成了 _ (3)上述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_ 号试管28.如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变化情况,请你据图分析,并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图中看,曲线甲表示的是 _ 的消化过程 (2)从图中看,表示“脂肪”消化的是曲线 _ (3)从图中看,蛋白质被消化的最初部位是 _ (4)淀粉最终在 _ 中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 (5)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 _ 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29.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 试管号码ABCDE加入物质浆糊清水浆糊唾液浆糊唾液盐酸浆糊唾液浆糊唾液温度3737371000时间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加入碘液后的现象变蓝不变蓝变蓝变蓝变蓝(1)若以A和B为一组,则其中是 _ 对照组, _ 是实验组实验目的是 _ (2)若以B和C为一组,则其中是 _ 对照组, _ 是实验组实验目的是 _ (3)若以B、D和E为一组,则其中 _ 是对照组, _ 是实验组实验目的是 _ 30.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图中“?”处的处理方法是 _ (2)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 _ 号试管 (3)若以唾液为变量,应选用 _ 号试管构成一组对照实验消化和吸收【答案】1.B2.C3.C4.C5.C6.B7.D8.C9.C10.D11.C12.C13.A14.A15.B16.D17.B18.D19.B20.D21.D22.D23.消化道;消化腺24.B;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A和C;适宜的温度;唾液淀粉酶25.唾液;1;不可以;麦芽糖;蓝;A;口腔;小肠;葡萄糖;物理性26.Y;A;口腔;D;小肠;C;胃;D;小肠27.唾液淀粉酶;麦芽糖;28.淀粉;丙;胃;小肠;胰岛素29.A;B;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B;C;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B;D和R;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30.不搅拌;【解析】1.【分析】本题考查了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的消化腺是解题的关键。【解答】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有五个,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够乳化脂肪;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胰腺可以分泌胰液,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多种消化酶,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有消化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2.【分析】此题考查了消化腺的功能。明确消化腺的功能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A.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只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A正确; B.胆囊镶嵌于肝脏的下方,是储存胆汁的器官,能够暂时贮存胆汁,B正确;C.胰腺分泌的胰液能消化蛋白质,而不是胰岛素,胰岛素没有消化功能,C错误; D.胰腺分泌的胰液经胰管进入十二指肠,对蛋白质、糖类、脂肪都有消化作用,D正确。故选C。3.【分析】本题考查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正确理解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解答】各段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由题干可知:从病人的某一消化道中取得一些液体中含有蛋白质的初步消化产物,可推知该段消化道是胃,即这些液体最可能取自胃,C符合题意。故选C。4.【分析】本题考查了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掌握脂肪的消化过程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可见能对油脂类进行消化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胰液。花生油主要成分是脂肪,故C符合题意。故选C。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物质的消化的有关知识。明确淀粉的消化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淀粉的消化过程是:在淀粉酶的作用下首先被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再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因此,图中“剪刀1”、“剪刀2”分别模拟的是消化淀粉的酶、消化麦芽糖的酶,故C符合题意。故选C。6.【分析】 此题考查了食物消化的有关知识。明确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消化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将糖类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对脂肪和糖类不能消化;肠液里面含有胰腺、肠腺等分泌的多种消化液,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乳化脂肪,将较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增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因此, 能够有助于脂肪消化的是 胆汁、肠液、胰液,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7.【分析】此题考查了食物的消化的有关知识。明确食物的消化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动物或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机体吸收养料的过程消化,即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有机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呼吸过程、氨基酸进入血液属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胰液与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属于消化液的排出过程,而淀粉转变成小分子物质葡萄糖的过程属于消化作用的过程,故D符合题意。故选D。8.【分析】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掌握淀粉的消化过程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故C符合题意。故选C。9.【分析】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理解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是解答的关键。【解答】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我们在吃饭时要对食物细嚼慢咽,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内有充足的时间被消化。就餐时如果狼吞虎咽,食物没有与唾液充分混合,严重影响食物中淀粉的消化,此外,由于食物在口腔内没有得到充分咀嚼和搅拌,还会加重肠道的负担。故C符合题意。故选C。10.解: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小肠的结构与吸收营养的功能相适应:小肠约长约56 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故选:D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有着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内表面积大、壁薄,有利于营养物质进入血液11.解:A、馒头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麦芽糖主要依靠唾液淀粉酶,错误; B、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小肠的吸收,错误;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促进脂肪的分解,正确; D、蛋白质经胃液消化后的产物,进入小肠,进行彻底消化才能被吸收,错误; 故选:C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淀粉最最先被消化,在口腔中可以被唾液淀粉酶分解麦芽糖,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葡萄糖; 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 脂肪只能在小肠中被消化,在小肠内,在肝脏分泌的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为脂肪微粒,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甘油和脂肪酸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的情况12.解:A、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错误; B、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不能消化淀粉,B错误; C、是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还能分泌激素,胰腺上有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C正确; D、是大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D错误 故选:C 图示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是肝脏,是胃,是胰腺,是大肠,据此解答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13.解:蛋白质在消化道被消化的过程是: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唾液中只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对蛋白质没有消化作用因此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胰液 故选:A 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口腔中的唾液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对淀粉起初步的消化作用,对蛋白质和脂肪没有消化作用14.解:A、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A错误 B、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B正确 C、口腔中的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属于物理性消化,唾液的分泌能让馒头变甜,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把淀粉转化为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C正确; D、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属于物理性消化,D正确 故选:A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例如淀粉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大分子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15.解:人体的口腔与唾液腺相连,唾液腺可以分泌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唾液中有淀粉酶,淀粉无甜味,但是它能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因此淀粉能够在人的口腔中转变为麦芽糖,是因为人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淀粉的消化过程,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据此回答 此题关键要理解淀粉的消化过程,要重点掌握淀粉在口腔中转变为麦芽糖16.解:A、由分析可知:B是肾小囊,其内的液体是原尿正确 B、C是肾小管,对原尿具有重吸收作用,正确 C、D内的液体是尿液,主要有水、无机盐和尿素,正确 D、由分析可知:图中曲线甲和乙所示物质分别是尿素和葡萄糖错误 故选:D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分析图示:甲物质在流经C结构时浓度迅速增高,应该是尿素;乙物质在流经C结构时含量减少,直至为零,应该是葡萄糖;由此可知C是肾小管、B 肾小囊、A是肾小球 解答的关键是知道:肾小管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不吸收尿素等废物17.解:鸡蛋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小米粥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小米粥主要含淀粉,化学性消化开始于口腔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鸡蛋主要含蛋白质,化学性消化开始于胃 故选:B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 此题考查了淀粉、蛋白质、脂肪的起始消化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小肠18.解:ABC、“水”、“维生素”、“无机盐”,都是小分子营养物质,可以直接吸收; D、“淀粉”是大分子有机物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吸收 所以,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淀粉” 故选:D 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只有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19.解: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乙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丙被消化,最后是甲被消化,可以判断甲代表脂肪,乙是淀粉,丙代表蛋白质 故选:B 做这类的题首先要学会识图还要知道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情况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这三类营养物质在小肠内都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记住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开始消化的起始部位,注意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只能将脂肪变成脂肪微粒20.解: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故选:D 该题要从脂肪的消化过程考虑解答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口腔和胃对脂肪没有消化能力,脂肪的消化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21.解:小分子物质如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能够直接被人体的消化道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吸收,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后分别变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 菜油是脂肪,属于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变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 故选:D 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此题考查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知识点,要明确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22.解:A、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初步分解成多肽,A错误 B、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B错误 C、大肠,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C错误; D、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正确 故选:D 图中结构:肝脏,小肠,胃,胰腺,大肠 读图题是生物试题的一种常见形式,在读懂图的基础上,再根据题意完成题目这样对同学们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到图文结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同时,又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23.解: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道开始于口,终止于肛门,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其中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各消化腺分泌不同的消化液共同促进食物的分解 故答案为:消化道;消化腺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消化系统的组成图如下: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4.解:(1)若以A和B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加入唾液的B组是实验组,未加入唾液的A组为对照组 (2)若以B与D、B和C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温度,目的是探究高温或低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A和C组(A和D组)有两个变量,温度和唾液,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4)通过A试管和B试管的比较可以知道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酶,即唾液淀粉酶;通过B试管和D试管的比较可以知道高温破坏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通过B试管和C试管的比较知道,低温抑制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通过B、D和E的比较可知,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7;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所需要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所以本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 故答案为:(1)B (2)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 (3)A和C(A和D) (4)适宜的温度;唾液淀粉酶 (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2)从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A与B、B与C、D,这两组对照实验设置的变量分别是唾液、温度,分别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低温、高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25.解:(1)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号试管为实验组,2号试管为对照组2号试管和3号试管有两个变量(唾液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不能形成对照试验 (2)结果发现,1号试管不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麦芽糖而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3号试管中加入了唾液,但馒头没有切成碎屑,也没有进行搅拌,馒头与消化液的混合不充分,淀粉没有被充分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3)比较1号试管3号试管可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够促进淀粉的消化因此设计3号试管的目的是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4)由此可知,淀粉在人的消化道的口腔部位开始被消化但消化淀粉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并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 (5)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以及胃肠的蠕动属于物理消化,可以增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 故答案为: (1)唾液;1;不可以; (2)麦芽糖;蓝; (3)A; (4)口腔;小肠;葡萄糖; (5)物理性 (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了口腔中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了口腔中舌的搅拌,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2)1号试管与2号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号试管与3号试管以是否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舌的搅拌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3)淀粉首先在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26.解:(1)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胃不能消化淀粉,在小肠内淀粉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口腔和胃都不能消化脂肪,脂肪的消化在小肠里进行,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脂肪在小肠里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胃内初步消化因此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曲线Y表示的是脂肪的消化过程 (2)从图示中的曲线可以看出:淀粉的消化开始于A口腔;脂肪的消化开始于D小肠;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C胃;这些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小分子的、溶于水的人体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淀粉葡萄糖,脂肪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 (3)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与此相适应,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从图中也可以看出三大营养物质在D小肠里被彻底消化 故答案为:(1)Y; (2)A 口腔;D小肠;C胃 (3)D小肠(1)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2)图示中横坐标依次表示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其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纵坐标表示食物被消化的程度;曲线X、Y表示淀粉和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据此解答明确三大营养物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消化终产物是解答该题的关键27.解:(1)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酶的活性甚至使酶丧失活性,号试管处于低温环境中,酶不能发挥催化作用,试管中的淀粉不会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号试管处于高温环境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会丧失,淀粉不会被消化,滴加碘液会变蓝色;号试管处于适宜的温度(37,是酶活性最适的温度)环境中,淀粉被分解,滴加碘液后不变蓝;号试管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象为:变蓝;变蓝;不变蓝;变蓝 (2)由于号试管中有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该实验共有两组对照实验,试管与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试管与 、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对照组是;实验组是 故答案为:(1) 试管加入物质(各2毫升)水温时间试剂加碘后的现象淀粉+唾液010分钟碘液变蓝淀粉+唾液8010分钟碘液变蓝淀粉+唾液3710分钟碘液不变蓝淀粉+清水3710分钟碘液变蓝(2)唾液淀粉酶;麦芽糖 (3) (1)对照组和实验组只能存在单一变量,这一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环境条件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37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试管与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不变蓝变蓝;另一组是试管与、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目的是探究低温或高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温度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8.解:(1)(4)图中曲线甲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2)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可见丙代表脂肪的消化过程 (3)图中曲线乙表示蛋白质,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5)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故答案为: (1)淀粉 (2)丙 (3)胃 (4)小肠 (5)胰岛素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甲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乙被消化,最后是丙被消化,可以判断甲是淀粉,乙代表蛋白质,丙代表脂肪据此解答 正确理解曲线图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9.解: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共有四组对照实验:A试管和B试管、B试管和C试管、B试管和D试管、B试管和E试管 (1)若以A和B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加入唾液的B组是实验组,未加入唾液的A组为对照组 (2)若以B和C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是盐酸(即溶液的酸碱度),目的是探究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加入盐酸的C组是实验组,没有加入盐酸的B组为对照组 (3)若以B、D和E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温度,目的是探究高温或低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故答案为:(1)A;B;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B;C;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B;D和E;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此题考查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温度、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影响30.解:(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实验中,把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因此,以1、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除对馒头块不做处理外,加入唾液后还不能进行搅拌,所以,图中“?”处的处理方法是:不搅拌 (2)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号试管中馒头里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会变蓝;而号试管中的清水不能消化淀粉,淀粉依然存在,因此滴加碘液会变蓝;号试管中由于是馒头块,且没有搅拌,只有一部分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还有大部分淀粉存在,因此滴加碘液也会变蓝 (3)1与2若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唾液;1试管中有2ml唾液,为保证变量的惟一性,2试管中要加入2ml清水 故答案为:(1)不搅拌;(2);(3)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据此解答 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的这个特性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经常用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