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小学立德树人项目活动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44317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溪小学立德树人项目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沙溪小学立德树人项目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沙溪小学立德树人项目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溪小学立德树人项目活动实施方案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沉淀于历史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桥梁,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在中小学中开展学国学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我校根据农村小学实际情况,依托特殊地理环境,着力构建以国学为中心,融入红色、习惯、家风、农耕等多种文化元素的一中心多主体式校园国学文化。一、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提出在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文、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等。二、活动目的通过国学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其深刻思想内涵和文明规范,普及国学知识和探索育人新径,加强优秀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爱,让诵读经典之风充满校园,提高师生精神品位和人文素养。培养中小学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师生道德素质。 (一)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民族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二)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道德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共创和谐社会。 (三)提高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成诵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进中小学阶段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的厚实功底。 (四)发掘发展潜能。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在诵读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把自己融入到其中的情境中,提高分析和思维能力,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推进素质教育。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奠定终生发展的基础,培养语文特长;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形成乐学乐读的良好氛围。三、活动主题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之才四、组织机构(一)组织领导组 长:李 唐副组长:李才扬、赵仕坤、闫 旭组 员:沙溪小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二)职责:组长负责全校经典诵读的全面工作;副组长负责诵读活动的开展与日常管理、检查;组员负责协调经典诵读工作的开展和本班学生的诵读活动,以及活动安排与实落。五、实施步骤(一)、第一阶段:筹备动员阶段(2016年3月)1制定方案。学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向师生宣传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2确定内容。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实际可行的国学教育内容。3组织培训。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普及国学知识,由条件的话,可进行专业培训。(二)第二阶段:全面开展阶段(2016年4、5、6月)1每日一读。学校统筹安排一名语文教师或班主任负责督促指导学生,保证每天利用10分钟时间进行集体诵读。2每周一背。在每日诵读基础上,每周要求每位学生能背诵一篇经典名篇。学校要定期对各班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每月一会。各班级每月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可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成果展示、演讲等多种形式交流学习体会,畅谈学习感受。4每期一赛。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国学教育活动成果展演或竞赛活动。节目力求做到知识性、表演性、观赏性、艺术性为一体,可采取吟、诵、唱、弹、舞、书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如:国学知识竞赛、国学朗读比赛、国学书法(毛笔、硬笔)赛、国学手抄报评比活动、国学课本剧比赛等等。5每年一评。学校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一批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进行公开表彰。(三)、第三阶段:总结展示阶段(2016年7月)学校组织召开活动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一批“国学之星”先进典型。组织国学教育活动成果交流活动,集中展示各班活动成果。六、活动内容年级具体活动内容课 时实施负责人一年级1诵读弟子规;2.了解国学小故事;3.背诵一些浅显易懂的唐诗1节语文课;每天课间时间听诵国学;每周二下午2课时走班时间组长:喻晓英;成员:李芳、马小兰二年级1.诵读三字经;2.了解一些小故事;3.定期开展国学故事会;4.初步进行古诗音乐熏陶1节语文课;每天课间时间听诵国学;每周二下午2课时走班时间组长:王小梅;成员:何婷、闫欢三年级1.诵读声律启蒙;2.古诗音乐熏陶并传唱;3.定期开展国学主题班会1节语文课;每天课间时间听诵国学;每周三下午2课时走班时间组长:何述琼;成员:闫晓、徐伏英四年级1吟诵论语;2.定期开展“我说论语”演讲比赛;3.欣赏古典音乐和诗意国画1节语文课;每天课间时间听诵国学;每周三下午2课时走班时间组长:马晓霞;成员:李琼、王绍琼五年级1.吟诵孟子中部分篇目;2.欣赏古典名曲;3.初步了解中华茶文化1节语文课;每天课间时间听诵国学;每周四下午2课时走班时间组长:刘玉霞;成员:何晓菊、李清香、周树江六年级1.诵读道德经中部分篇目;2.初步了解老子及其思想;3.欣赏黄梅戏剧1节语文课;每天课间时间听诵国学;每周四下午2课时走班时间组长:陈欢;成员:张秀华、王朝昔、张艳七、培养目标国学经典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通过国学经典教学,让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文化时体会和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他们受到道德的影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国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对他们进行了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受到了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讲诚信,懂得感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高。为了使活动在我校深入开展,孩子们在活动中切实受益。特制订如下目标。(一)一年级国学德育培养目标:1.热爱家庭。家庭是构成整个社会的重要元素之一,学校教育应该让孩子们在七八岁的年龄了解什么是家庭,家庭成员有哪些,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以及家庭的重要性。2.传承家风。一年级孩子学习诵读弟子规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了解自己的家庭,家族历史,家风传承。家校共育,让孩子在优良家风校风的熏陶下健康成长。3.有礼有节。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礼”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弟子规正是一部教导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注重礼节礼仪的书,它告诉孩子们,做人应该遵守哪些守则。这些守则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赋予他们新的内容,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明白规则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孩子把书中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言教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孩子们讲信修睦孝顺长辈,说话做事落落大方,接人待物真诚有礼的美好品质。4.习惯良好。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弟子规内容特殊,能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二年级国学德育培养目标:1、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老师应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并能讲述这些故事,丰富孩子的学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更能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感悟先贤的优良品德。2、了解学习的重要性。三字经一书用大量的名人事例教导孩子们热爱学习,教师可加以妥善运用,让孩子们从先贤身上学习,了解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潜能。3、初步培养热爱祖国之情。三字经是以中国历史为素材,植根于传统文化。让学生能看到祖国的自然景观之美,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之美。初步培养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感。4、学习正确看待家庭关系。本书中许多内容涉及到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善加利用,引导孩子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5、学习和同学们相处。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是当前教育的一大方向,一个孩子能有效的融入集体,和同学们友善相处,是身心健康的必要基础。利用古代先贤事迹引导孩子学会与人相处是我们亟需的。(三)三年级国学德育培养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声律启蒙艺术通俗易懂,包谷万象,音韵和谐,琅琅上口。让学生诵读体会,感受汉民族语言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成就他们更健全的人格。诵读是锻炼孩子的字能力,遣词造句能力,培养阅读习惯的最好方式。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书内容涉及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动物植物,气象地理,人文自然景观。借助学习,让学生走出课文,走进大自然,体会生命的神奇,感受生活的美好。4.学会与人交往。三年级孩子正处在心理发展高峰期,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尤其重要,阅读经典,学古人智慧,有助于引导孩子们更好的认识自我,融入生活,学会在家庭,学校,班级中生活。5.锻炼说话能力。能够准确表达,有效沟通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前提。诵读经典,读古人故事,引导孩子聊天讲故事,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6.学会与人交往。三年级孩子正处在心理发展高峰期,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尤其重要,阅读经典,学古人智慧,有助于引导孩子们更好的认识自我,融入生活,学会在家庭,学校,班级中生活。(四) 四年级国学德育培养目标:1.善于思辨。了解“思”和“学”两者的重要性以及相互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努力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形成扎实的学风。2.乐于学习。了解儒家的学习态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以人为鉴。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想别人请教,同时,乐于帮助别人,使自己不断进步和完善。3.修养品德。了解“士”的内在精神,理解“仁”的核心价值。学习如何锻炼自己的心智,懂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探索如何追逐理想。让孩子们养成善良正直,诚实守信,推己及人的优良品质。4.勇于担当。了解孔子对“过”的态度,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过”,做到知错就改,勇于担当和负责,更深刻地阐述过而能改的重要性。5.为人处世。学习孔子言论,了解“智”“勇”。看孔子及其弟子为人处世的方法原则,结合生活总结生活,学习,教学,人际交往,接人待物等方面的经验。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融入集体,建设集体,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的一代新人。6.知行合一。了解孔子提出的对“言”的要求,对“言”“行”相符合的要求。提醒孩子们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大胆发言,强调实践,努力做到言行一致。(五)五年级国学德育培养目标: 1.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孟子鱼我所欲也,初步理解“义”和“利”的辩证关系,从生活入手,感受体会义与利在不同情境下孰轻孰重,知可为,知不可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2.良好的行为习惯。体会孟子学说之“道性善”,感悟人性向善理念,观察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培养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并从中体会“人之初,性本善”。规范言行,严于律己,慎言行而利自身,修美德以示旁人。3.做好集体中的一员。体会人人皆有善之可能,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如何?懂得环境与个体的关系,了解“集体”与“自我”的关系,以自我出发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用好的集体氛围熏陶身边的人。4.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孟子劝学,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潜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做一个乐学好问的优秀少年。5.思考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初步体会“民为贵”,了解社会这个大家庭由哪些元素组成,了解人的社会活动会产生的连锁反应,一个人对社会的影响,一群人对社会的影响,一类人对社会的影响,从而,思考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6.养浩然之气。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它的。所作所为让人心安理得,浩然之气自然长存。养浩然之气意在提醒我们用正直诚实等品质时时向善,实事求是。(六)六年级国学德育培养目标:1.学修身之道。学习老子上善若水,做善良之人,养善良之心。学习老子信言不美,懂得诚信立世。恰同学少年,学习是生活的主旋律,学习科学文化,也学习修养身心。前者关系到学生能否成才,后者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人,两者缺一不可。如何修身呢?先贤老子告诉我们要“致虚极,守静笃”,就是在忙碌的生活里每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使心灵沉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言行,有没有受到外界不良的干扰和诱惑,看看自己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2.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学习老子的察自然之妙,懂得自然万物,奇妙无穷,形态各异,有大小之分,长短之别,每一种植物与动物,都体现着生命的姿态与情趣,应亲近自然,融入自然 ,探求自然万物的神奇与美妙。3.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明辨是非。学习老子的明黑白之本,知道好的事物中有不好的因素,不好的事物中也有好的成分,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好或者不好,好和不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懂得遵守校规班纪,适度约束自己。学习老子得自由之法,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以及怎样保持自由的天性。 八、实施要求(一)加强领导,优化工作方案。各班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学校要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推动活动有序、深入开展。(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黑板报、校园广播站等宣传载体作用,以经典美化校园,以活动营造氛围。(三)丰富形式,提升活动实效。各班要把国学活动与教育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整合语文、思品、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学资源,使国学教育更切合教学实际,要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提高活动实效。(四)常抓不懈,建立长效机制。学校要把国学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将其纳入学校日常行为量化管理体系,狠抓落实,常抓不懈,推动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在年底表彰一批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将工作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内容。九、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一)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限,对所授内容的理解会有所偏差。(二)教学资源有限,如:影像资料,教学教具等等。(三)师资力量和教学课程有限,相关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足。(四)国学的运用环境缺失,如: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习环境。 2016年4月5日精选word范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