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42514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72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运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客运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客运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项目名称:xxx县公路客运总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 (盖章):xxx县公路客运总站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编制日期:2014 年 9 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精选word范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 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 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 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 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可行性的明 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x县公路客运总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xxx县公路客运总站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法人代表aaa联系人aaa通讯地址xxx省xxx县xxx镇大街 927 号联系电话1303924*传真邮政编码aaa建设地点xxx县xxx镇xxx街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建扩建行业类别及代码道路运输业;G54占地面积(平方米)20270绿化面积(平方米)1015总投资(万元)636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 比例0.88%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 年 1 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建设背景城市客运站是客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客和运输经营者提供客运相关业务 和车辆运行的各类站务服务场所,是道路旅客运输网络的节点,是培育和发展道路运 输市场的载体。因此,作为城市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的客运站建设,更是保障区域客 运正常高效运转的必要条件,得到国家与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探索形成新型的 客运组织模式和客运站点体系,大力优化长途客运资源配置,拓展中短途客运市场, 全面提升道路客运的服务品质和整体竞争能力。要求城市客运服务建设以推进基本出 行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加快形成相互衔接、布局合理、通畅有序、经济可靠的城乡客 运发展格局,促进道路客运资源在区域、城乡间以及综合运输体系内的统筹合理配置; 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促进基本公共客运服务均等化发展。xxx省交通运输厅文 件全省“十二五”道路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小投资政策(试行)提出:突出“综合 运输”和“小站大场”思想,以国家枢纽为重点,着力建设综合客运站项目。xxx县现有客运站位于,xxx镇中心繁华地段。由于xxx县客运站建站较精选word范本!早,场站设施规模小,基础设施条件差,客运站主出入口位于xxx镇繁华地段(202 国道中段),出口面积辖小,加之每天大量班次发车,严重影响进、出站班车 正常营运,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尤在节假日和上下班高峰期,经常出现车辆严重拥堵, 造成交通管理困难,营运空间和营运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地区实际客运能力的需 求。亟待扩建客运站,以解决客运需求与现实能力不足的问题。xxx县交通运输 局建设管理办公室依据xxx县城市建设规划,根据地区城市发展需要和地区未来客流 流量,提出本“xxx县客运总站建设项目”。根据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影响评价法中的有关规定,受xxx县公路客运总站项目建设管理办公 室的委托,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现场踏 查、收集有关资料、对拟建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并在工程分析的基础 上,明确各污染源排放源强及排放特征,分析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 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最终形成本报告表,以便作为环保部门管理及设计部门 环保工程设计的依据。2.编制依据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6.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2.2 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1)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61 号文件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3)国家环境保护部第 2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07 号文件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19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 护工作的通知;(6)国家经贸委、水利部、建设部、科技部、环保总局、税务局国经贸20001015 号文件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7)xxx省地表水功能区(DB22/388-2004);(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9)国家发改委第 9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10)xxx省xxx有限公司编制的xxx县公路客运总站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6)。2.工程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总占地面积 20270m2,根据规划,根据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规定,二级车站所具有的条件:“县以上或相当于县人民政府所在 地,如无 5000 人次以上的车站,可选取日发量在 3000 人次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车站”及 2024 年xxx县xxx镇公路客运总站设计发送能力 5500 人次/日确定xxx县口 前镇公路客运总站建站级别为二级车站。根据xxx省交通运输厅关于下达全省“十二五”道路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小投资 政策(试行)的通知规定:支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和长吉一体化建设,对区域 内道路客运发展规划内项目执行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省投资标准。因此xxx县 公路客运总站投资标准执行国家客运枢纽二级普通客运站投资标准。本项目工程内容包括候车室、售票、行包、业务及办公用房,以及配套的综合楼、 修车库和室外停车场等,详见表 1。工程组成工程内容表 1 工程组成一览表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备注(m2)客运 站候主体车厅工程及办公楼1.1 候车室7651.2 重点旅客候车室2551.3 售票厅1911.4 行包托运165.51.5 行包提取厅831.6 综合服务处1101.7 站务员室451.8 驾乘休息室391.9 调度室301.10 治安室301.11 广播室201.12 医疗救护室401.13 饮水室301.14 智能化系统用房800主体 5 层,部分 1 层、2 层,框架结 构 , 建 筑 总 高 19.2m。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规模1.1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d5500设计年度20241.2日发车班次班/d232设计年度20241.3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人605设计年度20241.4发车位数个15含公交发车位2位2场区占地面积m2202703总建筑面积m25944建筑物占地面积m23057.54容积率-0.295建筑密度%15.086绿地率%151015m27投资指标7.1总投资万元63607.2建设投资万元63601.15 盥洗室和旅客厕所1201.16 办公用房1332.51.17 生活辅助用房4801.18 司乘公寓464小计2113.450002、站前广场907.53、停车场及换乘区面积13730其中换乘面积2810m24、发车位面积15605、绿地面积1014.21辅助 工程安检 间及 修车 库1、汽车尾气测试室1201 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高 4 m2、车辆清洁、清洗台3603、汽车安全检验台2404、维修车间224小计944围墙720m大门2 座公用 工程1、消防水池288 m31 座2、给水外线180 m3、排水外线180 m4、供暖外线360 m5、供电外线260 m环保 工程废气治理设施站房排风装置废水治理设施隔油设施、化粪池及排水管线固废处理设施垃圾收集设施、固废暂存设施噪声防治设施隔声门窗、吸声材料3. 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表详见表 2。表 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其中技术经济指标中,本项目总投资额为 6360 万元, 全部为建设投资。资金来源:部分由建设单位自筹,部分争取省政策性专项资金。4.主要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详见表 3。表 3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功能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购票与候车休息电子购票设备台2电子验票设备套4旅客座椅个4002电子设备广播通讯设备套1电子大屏幕显示套1信息监控系统套1行包安检设备台23业务服务宣传公用电话部5行包搬运与便民设备套2微机管理与信息系统套1宣传告示设备套5计算机台10打印机台10传真机台14行政办公设备套355清洁卫生设备套56车辆维修与检测车辆维修设备套1汽车尾气排放检测设备套1汽车清洁清洗设备套2车辆安全检测设备套17消防系统消火栓、防火卷闸门套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套1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控制台、消防报警仪)套1排烟(风机、管道)套1烟感探头套18空调系统冷冻机组套1新风机组套1冷却塔台19供电系统变压器(SCB11 250KVA)台1柴油发电机组(20KW)台110供水系统变频给水设备套111空调室外机KMR-560/B530A N=14.9kW台212空调室内机KMR(d)-112Q/520A N=0.29kW台913太阳能热水系统套114消防泵台2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套15.建设地点及平面布置(1)建设地点拟建项目位于xxx县xxx镇xxx街(原xxx县物资回收站)。场 址东侧为规划,南侧为xxx县xxx镇规划道路,西侧是农机厂和酱料厂厂区(目 前均不生产,闲置,酱料厂拟规划为客运站一部分),北侧为。地理位置详见 附图 1。(2)平面布置客运站候车厅及办公楼位于场地的北侧,修车间位于场地的南侧,中间部分为停 车场。车辆的出口位于场地东侧(),车辆的入口位于场地南侧,旅客入口位 于场地北侧()。车站站房与站内各区间通过横竖交织的站内道路相连,有利 于人流的集散,使整个车站分合有序,和谐统一。客运站平面布置及周边情况详见附 图 2。5.交通组织交通组织包括站内长途车流线组织、站前社会车辆流线组织(与城市交通的衔接) 和人流交通组织。(1)站场内流线基本包含以下环节:进站落客安检、洗修停车发车 出站,在站场内构成一个串联各个环节的逆时针单向循环,避免车辆在场区内的交叉 并尽量减少线路的重复,保证总体流线的顺畅。(2)站前社会车辆流线组织:在本项目站前广场西侧设置公交车站台及停车场, 满足公交零距离换乘需要;站前广场西侧设置出租车接驳区及停车场,出租车做到随 停随走;站前广场东侧设置社会车辆停车场,可满足送接站社会车辆的停靠需要。通过以上交通组织,可基本实现公路交通与市政交通的车流运输各成体系,同时, 也可实现公路交通、市政公共交通与出租车等多种交通运输体系间人流运输的零距离 换乘。(3)人流交通组织 长途客车进入车站内部卸客区,位于客运站房北侧,卸下的旅客可选择乘坐公交车、出租车或转向主站房候车大厅,转乘其他线路长途车。市内人流通过公交车和出 租车场站以及主站房的出入口乘坐长途客车。6.能源及动力消耗项目运营期能源及动力消耗见表 4。表 4 主要原材料及动力消耗表序号原料名称年耗量来源1水19214 t/a市政给水管网2电72.76104 kwh/a当地供电管网3液化石油气4.05 t/a外购,用于职工食堂7. 公用工程(1)给排水 给水项目供水采用市政供水管线方式,给水管线由距本项目建设地点 50m 处, DN200 给水管线接入,给水压力 0.35Mpa,水量水压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及运营需要。 排水 项目室外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排放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水直接排入 DN600 市政污水管网,经 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五里河(即)。雨水直接排入 DN800 市政雨水管网。(2)供电 本项目供电电源采用xxx县xxx镇城市电源,供电线路位于,距项目建设地点 150m,供电电压 10kV,采用电缆直埋敷设至箱式变电站。备用电源采用柴油发 电机组。(3)采暖和通风本项目采暖拟采用市政供热管网系统,由距项目建设地点 500m 处xxx县大华实 业有限责任公司直接供给。(4)其它公用工程 餐厅使用燃气,外购液化石油气罐,属于清洁能源。通讯、有线电视、电话、网络宽带等其它市政设施比较完善,视需要均可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配备和安装。 8.工作制度及定员xxx镇公路客运总站建成后的劳动定员为 108 人,其中干部 15 人,其他站务人员 93 人。设有客运站调度部门、客运站站务部门、客运站信息中心、客运站财务部 门、客运站机务部门、客运站服务部门等机构。管理人员采用一班工作制,每班工作 时间 8 小时,站务人员可以实行两班制。9.工程进度(1)项目准备阶段2014年 1 月-2 月,进行前期准备工作;2014年 3 月-4 月,实施准备工作;2014年 5 月中期,施工准备工作;(2)施工阶段2014年 5 月中期-11 月中期,土建施工;2014年 11 中期-12 月中期,安装工程及系统调试;2014年 12 月,工程及设备验收。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拟建项目地区拆迁已完成,不在本评价范围内。鉴于现有客运站的均属于xxx县交通运输局,本项目对现有客运站的运行状况进行介绍。 1、现有客运站概况 xxx县现有客运站位于,xxx镇中心繁华地段,位于新建客运站东侧约 3km处。该客运站始建于 1990 年,占地面积 9921m2,建筑面积 2833m2。每天有 184 个班 次发车量,往来于省市及周边城乡线路,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4000 人次左右。目前永 吉县客运站运营存在的问题:客运站容量不足,停车场面积小,发车位不够用,车辆 组织调度难,场站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营状态;站房设施、设备落后,服务功能较差, 运营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另外,受 2010 年洪水影响,该建筑物已存在安全隐患。鉴于以上问题,决定在xxx县xxx镇xxx街(原xxx县物资回收 站),高程为 229.90m 处异地新建xxx县客运站。现有客运站拆除,交于个人企业用 于商业开发。2、公用工程情况(1)给排水 现有客运站给水来自市政供水管网。生活污水等废水先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吉桦路市政排水管网,经xxx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2)供电 现企业由xxx县xxx镇供电系统提供。(3)供暖 现客运站采用集中供热,由平安供热中心供热。 3、现企业劳动定员现有职工 80 人,年工作日 365d,工作 8h/d。4、现有企业产、排污情况(1)废水 现客运站废水主要为职工和来往旅客生活污水和汽车清洗废水。污水先进入站内化粪池处理后,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B 等级标准,经市政管网进入 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污水排放 情况见表 5。表 5现客运站废水排放现状污染物项目排放量(t/a)排放浓度(mg/L)处理措施及去向CODNH3-NBOD5SS生活污水700830025160200经化粪池处理后、经市政管网进入 污水处 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汽车清洗废水1100212158080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经化粪池排入下水管网。合计810828824149184另外,汽车清洗废水中石油类排放浓度为 2.5mg/L,TP 排放浓度为 0.94 mg/L。(2)废气 项目现有废气主要为进出客运站的机动车辆汽车尾气和机动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扬尘,均为无组织排放。 汽车进出车站以及在车站内行驶时,汽车怠速及慢速(5km/h)状态下的尾气排放,主要污染物为 NOx、CO 和碳氢化合物(HC),CO、HC、NO2 排放量分别为 3.34kg/h、 0.03kg/h、0.042kg/h,无组织排放。进入客运站的机动车辆不同时间驶入,排气时间短,排放的汽车尾气很快被周围 大气稀释,且本项目周围空间非常开阔,经过大气扩散,CO、NOx、非甲烷总烃可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 2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小。 汽车的轮胎接触路面时产生二次扬尘污染。客运站在场地路面清洁度较好、汽车低速和怠速条件下,产生的扬尘量小,无组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目前通过 洒水抑尘等措施使扬尘量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GB2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标准要求。(3)噪声 项目噪声主要来自汽车进出站口、停车场、候车厅人群噪声等。本项目白昼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噪声值最大值约为 78 dB(A),主要来自停车场车辆噪声及候车室 人群活动噪声,夜间不营运,故夜间噪声无影响。现客运站南,即客运站站前停车及旅客出入口,紧邻交通干线。客运站 采取禁止鸣笛、进出站车辆减速行驶的措施,客运站北侧停车场都设置围墙。汽车噪 声影响不大,东、西、北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 2 类区标准要求,南侧满足 4 类区标准要求。(4)固体废物现企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及处理措施详见表 6。表 6 项目固废处理情况一览表序号名 称产生量排放量处 理 措 施处理率1职工和旅客生活垃圾253.6t/a0 t/a封闭外运至垃圾填埋场填埋100%2废零部件、废旧轮胎、废包装材料等2.4 t/a0 t/a收集外卖,不能利用的送垃圾填埋场填埋。3洗车废水处理装置浮油、沉泥0.8 t/a0 t/a送有危废资质的单位处理、 处置4车辆维修废机油等2.0 t/a0 t/a固废处理率为 100%,排放量为 0,固废均得到有效处理。 5、现企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现有客运站废水、废气以及固废都得到有效处理,客运站前由于场地小,在堵车时,汽车鸣笛会导致噪声偶有超标现象。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 样性等):1.区域位置xxx县位于xxx省中南部,长春、xxx两大城市之间,东紧靠xxx市区,隶属于 xxx市, 位于xxx县内。地理位置为东经 12630,北纬 4344,东北 距xxx市区 12km。吉沈铁路从镇内通过,吉桦、黑大公路在镇西交叉相连,是吉长 两市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地带;南处xxx通往桦甸和磐石的分叉口;北接长春九台, 依城靠路的重要位置得天独厚。2.地质、地形、地貌xxx县地处长白山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山东南逐渐向西北倾斜。地表起伏 显著,分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区。xxx镇海拔标高在 244300m 之间,镇区四 面环山,中间三水相汇(五里河、春登河、四间河)全镇地势为南高北低,西南高东 北低。地震烈度为 6 度。3水文情况xxx县境内水资源溃乏,河流散布,均属松花江水系。汇水面积大于 200 km2 的 有五里河、西阳河、钦马河、岔路河等,连结各支流呈叶脉状延伸全县各地。项目所 在区域的主要水域是松花江支流五里河和四间河。五里河是松花江左岸的支流,发源于xxx县五里河镇肇大鸡山北麓海拔 600m 处, 河源处由多股小溪汇集而成,向北流经xxx镇后汇入,在xxx市城区西 南温德石桥下 300m 注入松花江。五里河全长 63.74km,流域面积 1182km2。流域内上 游无较大支流汇入,仅在xxx镇附近有春登河、四间河二支流汇入。该河水量变化较 大,汛期降雨过多常造成较大的洪峰,历年最大洪峰流量为 1670m3/s(1973 年)。枯 水期可断流,年平均流量为 5.26m3/s。该河上游水土保持较好,中、下游较差,河水 不甚清澈,口前水文站多年测量平均含砂量为 0.507kg/m3。该河上。下游冰冻现象相 差不甚太大,一般在 11 月上旬结冰,11 月中旬封冻,翌年 4 月初开河,4 月中旬终 冰,稳定封冻期 130 天以上。四间河发源于口前乡、红丰村、大花子山,山南向北流经县内,在铁路桥以西注 入五里河,集水面积 94km2。推算五十年一遇洪峰流量为 309 m3/s,枯水期断流,平 均流量 0.5m3/s。4气候、气象xxx县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春季干燥少雨多大风,夏季湿热 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 5.3,最冷月平均气温-16.1, 最热月平均气温 22.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7.8,极端最低气温-40.4。年平均降精选word范本!雨量 677.4 毫米,全年雨量的 64%集中于夏季。年平均相对温度 66%,年平均无霜期 142 天。全年日照时数 2373.5 小时,占可照时数 53%左右。全县盛行西南风,平均风速 2.5 米/秒。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xxx县位于xxx省中东部,地处松嫩平原向长白山的过渡带,总面积 2625km2, 其中水稻田 2 万公顷;全县共辖 7 个镇 2 个乡 2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 42 万, 以汉、朝、满、回等民族居住为主。贯穿境内的 202 国道、吉桦公路、吉长南线三条国省干线和xxx至沈阳、大 连、宁波铁路干线,使四通八达,到东北地区及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十分便利。种植业、养殖业向“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化要求发展,已 形成“绿色稻米、专特用玉米、优质大豆、特色杂粮、棚膜蔬菜、优质柞蚕、金红苹 果、黄牛、生猪、梅花鹿”十大农畜产品规模生产基地,且产量可观。2008 年全县年 总产稻米 20 万吨,玉米 45 万吨,年出栏黄牛 11 万头,生猪 45 万头。全县现有林地 200 万亩,活立木蓄积量 800 万立方米,各类苗木 30 余个品种 2600万株;林下植物丰富,厥菜、薇菜、蘑菇等山野菜年产量达 200 吨;人参、贝母、天麻、五味子、黄芪等药材产量可观;可租赁宜林养殖开发的荒山荒地达 55000 公顷。全县已发现有钼、镓、铼、铜、铁和莹石、花岗石、石炭石、硅石等 18 个品种4O 余处矿点,其中钼矿储量 16.5 亿吨,居亚洲第二。石灰石储量 5 亿吨。石油、天然气储量可观。可供开发的矿泉水源 7 处,其中,我县万昌镇暖泉子矿泉水已通过国 家级鉴定。同时,万昌镇地热资源蕴藏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全国最大的北大湖滑雪场座落于境内,著名的星 星哨水库、万昌地热、黄榆溶洞、肇大鸡山、红峰石砬子、双河镇莲花寺等都具有很 高的开发价值且前景广阔。经过几年的发展, 和xxx(中-新加坡)食 品区两个省级开发区己成为经济奋飞的两大羽翼,带动形成医药、粮食加工、 轻工、汽车配件精细化工和新型建材五大新型工业体系;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区 作为全国仅有的十四个绿色产业科技示范园区之一,依托万顷绿色水稻基地,带动其 它特色农畜产品规模生产,以“万昌大米”为主的名牌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环 境 质 量 状 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 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本次评价采用由承担的,由xxx县环境监测站对xxx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公交调度中心建设项目和xxx县大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集中供热网改造项目的 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详见附件)。根据原xxx省环境保护局吉环管字200513 号文“关 于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和原xxx省环境保护局吉环管字200514 号文“关于印发xxx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程序与要求(暂行)的通 知”,利用现有数据,数据时效性与监测点位吻合度符合环评技术导则及上述两个文件相 关要求。因此,该项目可用于本项目现状评价,数据利用较为合理。 监测点布设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共 2 个点位,各监测点布设情况详见附图 1 和表 7。表 7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布设情况序号监 测 点 位监测时间位置1#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下风向 0.5km 处2014 年 4 月 23 日至 6月 25 日拟建客运站西南偏西,距离约 1.0 km2#xxx镇连山路和兴华街交叉口处2013 年 6 月 27 日至 6月 29 日拟建客运站东南,距离约 0.4 km 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PM10、SO2、NO2 共 3 项。 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详见表 8。表 8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项目及结果单位:mg/m3编号监测项目日均浓度范围日均值标准限值功能区划1#PM100.04-0.050.0470.15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0.03-0.040.0371#SO20.03-0.040.0370.152#0.02-0.030.0231#NO20.03-0.040.0330.122#0.02-0.030.023(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评价方法利用污染物占标率进行评价区环境空气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计算公式:Pi=(Ci/Coi)*100%式中:Pi污染物 i 的质量浓度占标率,%; Ci污染物 i 的实测浓度,mg/m3; Coi污染物 i 的评价标准,mg/m3。 评价结果及分析 评价区环境空气监测与评价结果详见表 9。表 9 环境空气监测与评价统计结果一览表序号指标项目PM10SO2NO21日均浓度(mg/m3)0.0470.0370.033超标率(%)000最大超标倍数-占标率(%)0.310.240.282日均浓度(mg/m3)0.0370.0230.023超标率(%)000最大超标倍数-占标率(%)0.240.160.19由表 9 可以看出,各监测点为的 PM10、NO2、SO2 三项指标的占标率均小于 1,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说明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有一定的环境容量。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1) 地表水质量现状监测 本次评价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主要引用由xxx县环境监测站对xxx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公交调度中心建设项目的地表水监测数据(详见附件)。 监测断面 监测点位设两个,镇西西大桥断面和污水厂下游断面即孤榆树断面。 监测项目及监测时间 监测项目:pH、CODMn、BOD5、 NH3-N。 监测时间:2014 年 4 月 23 日。 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详见表 10。表 10 地表水监测点位、项目及结果单位:mg/L(pH 除外)监测项目pHCODMnBOD5NH3-N1#7.364.843.230.622#7.374.963.340.64标准限值6-9641.0(2) 地表水质量现状评价 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利用监测断面 i 项水质指标在 j 点的监测浓度值 Cij 与指定水体功能的水质标准浓度值 Csj 相比,评价其是否满足指定功能标准。评价标准利 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水质单项标准指数评价公式:Sij=Cij/Csj式中:Sij-单项水质参数 i 在第 j 点的标准指数; Cij-污染物 I 在监测点 j 的浓度,mg/L; Csj-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L。pH 值标准指数为:SPH,J=(7.0-pHJ)/(7.0-pHSd)PHJ7.0式中:SPH,J=(pHJ-7.0)/(pHSu-7.0)SPH,J-pH 的标准指数;PHJ7.0pHj-pH 在 j 点的监测值;pHsd-标准规定 pH 值的下限;pHSu-标准规定 pH 值的上限。如果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1.0,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 满足标准要求。否则,满足标准要求。 评价结果地表水评价结果详见表 11。表 11 地表水现状评价结果断面pHCODCrBOD5NH3-N1#,标准指数0.180.810.810.622#,标准指数0.190.830.840.64由表 11 可以看出水体水质参数中 COD、氨氮、BOD5、pH 值等均未超标。说 明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体的要求。3、声环境(1)监测点布设 采用xxx县环境监测站在拟建客运站四周的监测数据(详见附件)。根据本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在拟建客运站厂界周围共布设 4 个环境噪声监测点位,监测时间为 2014 年 6月 9 日,监测时间为 1 天,分昼间和夜间两个时段进行,昼间为 6:00-22:00,夜间为 22:00-6:00。具体布设点位详见附图 2。(2)评价标准厂区噪声评价标准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2 类(东、南、西 侧)和 4a 类(北侧)标准。(3)监测及评价结果 监测结果详见表 12。表 12噪声监测结果一览表序号区域昼间(dB(A))标准夜间(dB(A))标 准1#东厂界56.56039.7502#南厂界54.16040.1503#西厂界57.16039.8504#北厂界62.87044.655由表 12 可见,本项目厂界东、南、西侧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 2 类区标准;北侧满足 4a 类标准,该地区声环境质量较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东侧隔的居民楼以及南侧待拆迁居民住宅(平 房),详见表 13 和附图 2。目前拟建项目西侧目前为农机厂和酱料厂厂区(目前处于闲置状态);南侧原平房已 拆迁,为规划路;东侧为,隔为居民楼(见平面图,距离本项目边界约 26m), 作为敏感点对其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北侧为,隔为几个平房门市。表 1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主要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功能地表水确保地表水环境质量等级不改变,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东侧 26m 外居民楼环境空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声环境厂界周围北侧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 类区标准;东、南、西侧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区标准。区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生态及景观环境。评 价 适 用 标 准环境质量标准(1)根据xxx省地表水功能区(DB22/388-2004),地表水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体标准。表 1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序号污染物单位类标准限值标准来源1CODMnmg/ L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2002)2BOD5mg/L43NH3-Nmg/L1.04pH-6-95油类mg/L0.056总磷mg/L0.27总氮mg/L1.08DOmg/L5.0(2)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 中二级标准。表 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序号污染物标准限值(mg/m3)标准来源1 小时平均日平均1PM100.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2SO20.50.153NO20.240.124TSP-0.30( 3 ) 本 项 目 位 于 吉 桦 路 南 侧 , 声 环 境 分 别 适 用 声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GB3096-2008)“4a 类”和“2 类”标准。表 16声环境质量标准类别标准限值(dB(A))标准来源昼间夜间厂区北侧 4a 类705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厂区东、南、西侧 2 类6050污染源排放标准(1)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 类,建设项目所在地为二类地区,颗粒物等各种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规定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表 1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序号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mg/m3)标准来源颗粒物NMHCNOx污染物1.04.00.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本项目有职工和旅客生活污水产生,满足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 准(CJ343-2010)B 等级标准;洗车废水满足汽车维修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877-2011)。上述污水经xxx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一级 A 标准,详见表 16。表 18 废水执行的控制标准一览表污染源标准级别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标准来源污染物SSBOD5CODcr氨氮生活污 水B 等 级排放浓 度 (mg/L)40035050045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洗车废 水-10015030025汽车维修业水污染物排 放标准(GB26877-2011)污水厂排水一级A1010505(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注:一级 A 标准中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3)施工期噪声采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标准进行评价,详见表 19;本项目位于国道 202(交通干线)35m 范围内,运营期 厂区北侧满足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厂界噪声 功能区“4 类”排放限值要求,东、南以及西侧噪声满足“2 类”区要求,见表 20。表 19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时间、位置噪声限值 dB(A)标准来源昼间夜 间施工阶段场界周围705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表 20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LeqdB(A)区域位置类别标准限值(dB(A))标准来源昼间夜间厂界北侧4705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厂界东、南、西侧26050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十二五”期间总量控制指标的相关文件,吉 林省环保局将下达“十二五”期间各市县总量控制指标,以及各地区“十二五” 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本评价在提出总量控制方案时,结合当地环 保部门对该区域的总量控制要求以及拟建项目的建设情况,只对建设项目服务期 内的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以排放到外环境的污染物达标后的排放量作为该项目 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建议值。本项目采用集中供热,客运站职工和旅客生活污水,已计入城市居民污染物 排放总量指标内,不再单独申请,只对洗车废水进行总量申请。污染物总量控制 建议值(以污水处理厂出口为准)如下: CODCr:0.07t/a;、NH3-N:0.007t/a。该项目总量控制申请指标报xxx县环保局审批。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1、施工期 本项目建筑施工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地面平整、夯实等土方阶段;打桩等基础工程阶段;主体工程建设阶段,最后进行外装饰和内装修和绿化。施工 期排污点位示意图见图 1。2、运营期 本项目营运期主要功能为交通组织、旅客候车及车辆的停靠检修。站内包括售票服务、候车室服务、组织旅客乘车和发车工作。(1)人流 旅客分别以出租车、公交车及步行等方式到达客运站,通过站前广场进入候车大厅,购票、候车、检票、上车出发前往目的地。旅客在车站停留时间约 0.2-1h 不等。旅客进入候车大厅时,携带用品全部经电子行包安检系统检测,合格后方 可进入候车室,确保其他旅客及行车安全。(2)中、长途车流 进站车辆从入口进入落客区下车,车辆通过大门进入候车区,进行冲洗、检修工作。最后进入发车台,上客、安检后从车站出口出站前往目的地。(3)公交、出租车流 公交车、出租车和私家车分别从独立入口进入指定停车点,落客后及时开出。 运营期工艺流程及排污点位示意图见图 2。公交、出租运送安检、发车NGNG精选word范本!买票、候车旅客车辆进站NGSW车辆出站GN停靠、洗车旅客出站WG: 废气;w:废水;S:固废;N:噪声2汽车检修主要是对运营车辆日常简单的检修保养,更换机油及零部件,无焊 接喷漆等工艺。本项目配备医疗服务室,主要备有晕车药、创可贴及藿香正气液等药品,满 足旅客需要,受伤等危急情况的病人送xxx县医院处理处置。三主要污染工序本工程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大气、声环境、地表 水环境产生的影响;运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来往车辆产生的噪声、汽车尾气、 扬尘、旅客及职工生活垃圾以及汽车清洗产生的废水等的影响。1. 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1.1 废气(1)由于建筑材料的运输、搬运、堆积以及土方挖掘、回填等会产生大量的 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影响。(2)施工燃油机械(包括打桩机、挖掘机以及装载机等)排放的尾气,将对 环境空气产生影响,施工尾气排放量与车辆和燃油机械的耗油量及设备台数、作 业强度、设备运行状况有关,主要污染物为 CO、HC、SO2、NOx 等。1.2 废水(1)施工现场设有施工人员临时住所,无食堂和洗浴。施工人员集中驻地产 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本项目集中施工期为 180d,施工人员平均以 40 人计,用水 以 30L/(人 d)计,施工现场搭建临时住所,无食堂、洗浴。生活用水量约为 216t,产生生活污水约 172.8t,主要污染物为 COD、BOD5、SS、NH3-N 等。(2)施工过程中施工用水,设沉淀池,沉淀后循环回用,不外排。1.3 噪声施工期主要噪声源为施工机械,新建工程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有:打桩机、 挖掘机、装载机、吊车、升降机、振捣棒、混凝土搅拌机等设备以及各种运输车 辆等,声源特点为移动性和固定性。施工期主要噪声源见表 21。表 21 施工期主要噪声源一览表序号机械类型声源特点噪声级范围dB(A)1轮式装载机不稳态源80-902平地机流动不稳态源75-853推土机流动不稳态源75-864轮胎式液压挖掘机不稳态源80-855吊车流动不稳态源80-856振捣器不稳态源70-757中型运输车流动不稳态80-858电锯不稳态源80-909升降机不稳态源80-8510打桩机不稳态源80-1001.4 固体废物(1)施工人员集中驻地产生生活垃圾 3.6t(以 40 人施工 180d,0.5kg/人d计),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2)拟建项目施工时,挖掘的土方,部分用于回填、绿化和厂区土地平整, 产生建筑弃土和多余土方约 5000m3。本工程土石方工程量详见表 22。表 22 工程土石方一览表单位:m3序号挖方填方弃土数量249701997050001.5 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原场地为地势平坦的土地,建设范围内没有植被,厂区周围北侧为公 路,东侧为,南侧为拆迁居民住宅,西侧临农机厂和酱料厂。本项目的建 设对地表土层,对景观有一定的影响。挖方、填方、临时堆存过程中处置不当会 导致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2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2.1 废气(1)汽车尾气 本项目排放的废气主要是车辆进站、停靠、出站、运送和检测过程中排放的车辆尾气。主要污染物为 NOx、CO 和碳氢化合物(HC),属无组织排放。 汽车尾气发生状况 通过对不同车辆的站内平均车速、怠速行驶平均耗油量、站内怠速运行时间等进行了类比调查,分析汽车尾气的排放特点及排放规律,并结合同类客运站的 类比监测结果,本评价选取 NO2、CO、HC 为主要评价因子,对该项目污染物排放源 强作如下预测计算。根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营运车辆日发车班次为 232 辆,其中, 大型客车比例 50%,中型客车 40%,小型客车 10%。发车位数为 13(另有公交车位 2 个),发车 26 量/h。站内车辆怠速行驶时间 T:通常情况下每辆车在站内行驶时间约为 8min。 汽车燃油耗量 A:车辆的运行状态即运行工况是由起步、换挡、加速、等速、减速滑行和制动等基本运行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