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学-武汉大学余国杰).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5423703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学-武汉大学余国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学-武汉大学余国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学-武汉大学余国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的类型和内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其他问题 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的类型和内容 长期股权投资的类型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 一 长期股权投资的类型 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无控制 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 二 长期股权投资内容 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长期股权投资 的规定 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 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 二是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除上述情况以外 企业持有的其他权益性投资 应当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的相关规定核算 包括为交易目的持有的投资 以及对被投资单位在重大影响以下 且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 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等 企业应当设置 长期股权投资 科目 核算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 联营企业 合营企业的投资 以及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该科目应当按照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采用权益法的 应当分别 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进行明细核算 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一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合并的概念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一 企业合并的概念 企业合并 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在合并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合并方 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合并方 合并日 是指合并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控制权的日期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 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在购买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购买方 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购买方 购买日 是指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 二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合并方在合并中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当以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 合并方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其付出合并对价账面价值 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 的差额 应当调整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不足的 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作为应收项目处理 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即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在合并日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借记 长期股权投资 科目 按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记 应收股利 科目 按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 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 贷记或借记有关资产 负债科目 或 股本 科目 按其差额 贷记 资本公积 科目 如为借方差额 借记 资本公积 科目 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 应依次借记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 科目 三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购买方应以付出的资产 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加上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 作为合并中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其中 作为合并对价付出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应作为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合并当期损益 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作为应收项目处理 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如果支付的合并对价为付出的资产 发生或承担的负债 购买方应以付出的资产 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加上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 借记 长期股权投资 科目 按支付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 贷记或借记有关资产 负债科目 按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 贷记 银行存款 等科目 按其差额 贷记 营业外收入 或借记 营业外支出 等科目 如果支付的合并对价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 则购买方应以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加上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 借记 长期股权投资 科目 按发行股份面值总额 贷记 股本 科目 按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 贷记 银行存款 等科目 按其差额 贷记 资本公积 科目 企业合并成本中包含的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作为应收股利进行核算 二 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 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1 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 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企业应按照所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记 长期股权投资 科目 贷记 银行存款 等科目 2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企业应按照所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记 长期股权投资 科目 按发行股份面值总额 贷记 股本 科目 按其差额 贷记 资本公积 科目 3 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投资者在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值明显不公允的 应当按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 所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计入企业实收资本金额之间的差额 应调整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 长期股权投资存在活跃市场的 应当参照活跃市场中的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 不存在活跃市场 无法参照市场价格取得其公允价值的 应当按照一定的估价技术等合理的方法确定其公允价值 企业应按照所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记 长期股权投资 科目 按计入企业实收资本的金额 贷记 实收资本 或 股本 科目 按其差额 贷记 资本公积 科目 4 企业无论以何种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作为应收股利项目单独核算 不作为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成本法权益法 一 成本法 成本法适用的范围成本法的核算特点成本法核算举例 一 成本法适用的范围 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长期股权投资 的规定 下列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1 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即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再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2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时 应当考虑投资企业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资单位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 当期可执行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二 成本法的核算特点 1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 追加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借记 长期股权投资 科目 贷记 银行存款 等科目 2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 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 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通常情况下 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当年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以后年度 被投资单位累计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投资以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计实现净利润的 投资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即投资企业应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本企业的部分 借记 应收股利 科目 贷记 投资收益 科目 属于被投资单位在取得投资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借记 应收股利 科目 贷记 长期股权投资 科目 三 成本法核算举例 课本第122页例6 3 二 权益法 权益法适用的范围权益法的核算特点权益法核算举例 一 权益法适用的范围 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长期股权投资 的规定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二 权益法的核算特点 1 初始投资时 按照所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记 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 科目 贷记 银行存款 等科目 2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应按其差额 借记 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 科目 贷记 营业外收入 科目 3 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应按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经调整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记 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 科目 贷记 投资收益 科目 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 分担亏损份额不超过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 应借记 投资收益 科目 贷记 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 科目 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 分担亏损份额超过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的 应借记 投资收益 科目 贷记 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 长期应收款 等科目 二 权益法的核算特点 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 即投资收益 时 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 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进行调整后加以确定 不应仅按照被投资单位的账面净利润与持股比例计算的结果简单确定 基于重要性原则 通常应考虑的调整因素为 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以及减值准备的金额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影响 其他项目如为重要的 也应进行调整 无法合理确定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的 或者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比 两者之间的差额不具有重要性的 可以按照被投资单位的账面净利润与持股比例计算的结果确认投资收益 但应在附注中说明这一事实 以及无法合理确定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等原因 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 应当按照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并据以确认投资损益 二 权益法的核算特点 4 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企业计算应分得的部分 借记 应收股利 科目 贷记 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 科目 收到被投资单位发放的股票股利 不进行账务处理 但应在备查簿中登记 5 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 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 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 投资企业在其收益分享额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 恢复确认收益分享额 即发生亏损的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 企业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如有未确认投资损失的 应先弥补未确认的投资损失 弥补损失后仍有余额的 借记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 等科目 贷记 投资收益 科目 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 通常是指长期应收项目 比如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债权 该债权没有明确的清收计划 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不准备收回的 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投资 二 权益法的核算特点 企业存在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项目以及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情况下 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 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理 首先 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其次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冲减的 应当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 冲减长期应收项目等的账面价值 最后 经过上述处理 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企业仍承担额外义务的 应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 计入当期投资损失 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 企业扣除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 应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处理 减记已确认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 恢复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同时确认投资收益 6 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借记或贷记 长期股权投资 其他权益变动 科目 贷记或借记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科目 三 权益法核算举例 课本第125页例6 4 第四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其他问题 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处置长期股权投资 一 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 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 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 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二 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 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的 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 并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借记 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 科目 贷记 营业外收入 科目 三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我国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长期股权投资 规定 按照该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的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其减值应当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处理 其他按照该准则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其减值应当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资产减值 处理 企业应设置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科目 核算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减值准备 该科目应当按照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根据资产减值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的 按应减记的金额 借记 资产减值损失 科目 贷记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 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科目期末贷方余额 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四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 我国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长期股权投资 规定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 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 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出售长期股权投资时 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记 银行存款 等科目 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 借记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科目 按其账面余额 贷记 长期股权投资 科目 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记 应收股利 科目 按其差额 贷记或借记 投资收益 科目 出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 还应按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比例结转原记入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科目的金额 借记或贷记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科目 贷记或借记 投资收益 科目 第五节长期股权投资的披露 分析和管理 长期股权投资的披露长期股权投资的分析长期股权投资的管理 一 长期股权投资的披露 在资产负债表中 长期股权投资 项目反映企业期末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实际价值 该项目应根据 长期股权投资 科目的期末余额 减去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 投资企业应当披露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下列信息 1 子公司 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清单 包括企业名称 注册地 业务性质 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 2 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当期的主要财务信息 包括资产 负债 收入 费用等合计金额 3 被投资单位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 其披露格式如表6 5所示 此外 投资企业在附注中还应当披露与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有关的下列信息 1 当期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金额 2 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发生重大减值损失的 还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导致长期股权投资重大减值损失的原因以及长期股权投资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 二 长期股权投资的分析 长期股权投资战略方向分析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分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分析 案例1 长期股权投资战略分析 股权投资蕴含战略方向调整康佳集团多元化战略从1999年开始取得实质性突破 公司成立了通信科技公司 以移动电话为切入点 涉足信息产业 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康佳集团凭借自身实力成为首批国产手机终端生产定点企业 顺利取得了GSM网络国际权威机构的FTA认证 并于1999年年底正式启动了中国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电话生产线 为康佳集团强势进入移动通信产业打下了基础 康佳集团1999年的报表附注中对所投资的通信科技公司作了披露 见下表 案例1 长期股权投资战略分析 在2000年年报中 企业披露了在移动通信业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公司2 5GGSM和移动终端WAP技术软件两个项目夺得信息产业部竞标评比第一名 康佳通信开发中心因此成为由信息产业部专项研发资金资助的全国两家开发中心之一 同时康佳集团加快了市场网络建设 在全国建立了36个分公司和22个经营部 网络遍布全国绝大部分城市 基本形成了以零售终端为主体的移动电话销售网络框架 自主销售能力得到增强 产能上 公司新增了2条移动电话生产线 使移动电话的年生产能力达到225万部 为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 年内 通信科技公司还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在2001年年报中 康佳通信科技公司的注册资本已经达到12000万元 比两年前增资8000多万元 截止2001年年末 该公司总资产376413519元 2001年度销售收入528070815元 净利润 57011158元 尽管在2001年时该通信公司仍然亏损 但随着国产手机市场环境的变化 2002年就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全年实现手机销量160 8万部 销售收入1695952078元 净利润44236162元 康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扭亏为盈 标志着康佳通过向其他产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而实现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取得了成功 案例2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分析 增持1 股权意味着什么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上海汽车 2000年6月30日以7102 38万元受让了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通用汽车 1 的股权 至此上海汽车所持有通用汽车的股份由19 增至20 从2000年7月起至2002年末 通用汽车的净利润及分给上海汽车现金股利情况如下表所示 问题 上海汽车收购通用汽车1 股权后 对其利润和财务状况将产生哪些影响 案例3 长期股权投资风险分析 补提减值准备 消除保留意见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石炼化 2003年6月11日发布 关于2002年度消除保留意见事项说明公告 公告称 由于公司2002年年度会计报告被出具了保留意见 因此 出于稳健性考虑 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 在原审计报告的基础上 出具了消除保留意见后的公司2002年度审计报告 这样 公司2002年度将基于稳健的原则补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而出现非经营性亏损 上市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并非罕见 但上市公司为了消除保留意见 不惜承受巨额亏损 这个案例倒是比较特别 公司原被出具保留意见的2002年年报中的净利润为7742810元 而在消除保留意见后的公司年报中 净利润就成了 18242 29万元 由于计提长期投资减值等资产减值准备 公司当年业绩由微利转为巨亏 这次石炼化所补充计提的绝大部分是对石家庄化纤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 石化纤 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 石化纤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之一 该行业由于长期受到外国公司向中国的倾销冲击 造成我国己内酰胺价格长期低迷 厂家产品成本与价格倒挂 因此石化纤自开工以来长期亏损 案例3 长期股权投资风险分析 在补充计提前的财务报告中 公司按石化纤所预测的自2003年起未来10年净利润的折现值之和计算确认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并且对未来10年净利润的预测是建立在石化纤继续经营 所处行业的政策环境 经济环境无重大改变 也不存在国外同类型产品的倾销和原材料价格的巨大波动 市场环境等均无不利影响等前提假设下 根据该项会计政策和石炼化在石化纤中拥有18 35 的股权计算 截止2002年12月31日 对石化纤长期投资账面值为2 086亿元 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后的长期投资账面净值为1 667亿元 对公司所依据的预测前提 审计师表示无法准确评估未来各种市场经济因素的变化对石化纤所预测的未来若干年净利润折现值的影响 因此 对石炼化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是否足额出具了保留意见 审计意见出来后 公司表示出于财务稳健的考虑 根据石化纤自开工以来长期亏损 预计2003年就将资不抵债的实际情况 同时考虑该项长期投资预计在未来2年内不能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 决定改变原财务报告中对该项减值准备的估计前提 而全额补提减值准备1 667亿元 计提了石化纤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后 石炼化的长期投资净值仅有876万元 三 长期股权投资的管理 任何投资活动必然含有风险 虽然投资者都有追求高收益的倾向 但同时又一般都希望避免风险 特别是一个理性的投资者 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时 不会只考虑收益率的高低 而会在考虑投资活动的期望收益的同时 还考虑其所含有的风险 风险与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风险和收益的基本关系是风险越大要求的收益率越高 各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是不同的 在投资收益率相同的情况下 人们都会选择风险小的投资 结果竞争使其风险增加 收益率下降 最终 高风险的项目必须有高收益 否则就没有人投资 低收益的项目必须风险很低 否则也没有人投资 风险和收益的这种联系 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因此 理性的企业在投资上 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