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思考·建议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中学历史.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333159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思考·建议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中学历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分析·思考·建议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中学历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分析·思考·建议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中学历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 思考 建议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室童绥宝讲课提纲一 命题分析二 走向思考三 教学建议 一 命题分析 一 试卷结构表一2004年文科综合试卷结构 表二2005年文科综合试卷结构 二 考试内容表一2004年历史学科内容主题 表二2005年历史学科内容主题 三 命题特点 历史命题基本思路分析 重视主干知识 联系社会实际 突出学习能力 体现课改要求 反映地区特色 四 例题分析 材料一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瓦尔密战役中 普军训练有素 装备精良 在猛烈炮轰法军阵地后 发动进攻 法军士兵在普军逼近时 高呼 民族万岁 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材料二在20世纪初的欧洲 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 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 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 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 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 最爱好和平 最心地善良的人 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落后的土耳其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 在民族主义激励下 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 赶走外国侵略者 建立共和国 发展民族经济 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一所述的瓦尔密战役的性质 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 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 依据上述三条材料 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1 试卷结构 300 3 11 12 12 x 2 3 y 2 1 2 试题难度 0 50 0 603 命题倾向 重视基础主干知识 突出材料识读 反映史学前沿理论 体现课改要求 凸现现代意识 强调综合 二 走向思考 三 教学建议 1 落实基础知识 讲透教材 如 百家争鸣 理解概念 如 全球化 反思特征 如 明清时期阶段特征 明确关系 如 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的区别 联系雅尔塔体系的形成雅尔塔体系的演变 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在课改理念指导下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例 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概念世界经济形成的条件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2 关注课改动向 研究课标重点专题 古代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演变儒学地位的确立与演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就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反思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和发展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足迹中外改革比较 问题一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思考 海是通道 自古以来 我国东南沿海成为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阅读和观察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与茫茫沙海 驼铃叮铛的陆上丝绸之路一样 海上丝绸之路 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通道 史料记载 最早在中国秦汉时期便已出现 到唐宋时最为鼎盛 由广东 福建沿海港口出发 经中国南海 至波斯湾 红海 将中国丝绸 陶瓷 香料 茶叶 漆器等物产运往欧洲 而欧洲商人则带来毛织品 玻璃器皿 象牙 珠玉 犀角等异城珍品 海上丝绸之路 又被称为陶瓷之路 香药之路 中国开始 海上丝绸之路 考古发掘 分析唐朝 海上丝绸之路 繁盛的主要原因 依据材料所反映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简评唐朝海外贸易对国内市场和商品发展所起的作用 明清时期 政府推行闭关自守政策 海上丝绸之路 繁荣不再 是对外通商的惟一窗口 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依靠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强行划定东南沿海的 等五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中国被迫对外开放 问题二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起源和核心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发展 理性主义 三权分立传播 三民主义 思考 文艺复兴以来 反封建民主思想逐渐成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与推动力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简要说明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之间的关系 继文艺复兴之后 17 18世纪欧洲出现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即启蒙运动 试以孟德斯鸠 卢梭为例 概括提炼启蒙运动中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基本观点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以 独立宣言 和 1787年宪法 为例 说明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是怎样转化为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实践的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他们被造物主赋于他们固有的 不可转让的权利 其中有生命 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 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20世纪初 启蒙运动所倡导的反封建民主思想成为中国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1912年 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该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后来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 突出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哪一重要意义 问题三 中国的对外关系 古代对外关系秦汉对外关系格局基本形成隋唐宋元对外关系不断发展清朝前期对外关系发生转折近代对外关系 屈辱 软弱现代对外关系20世纪40年代末 50年代 一边倒60 70年代 一大片80年代 实行对外开放80 90年代 全方位对外开放 3 研究文明范式 以文明的纵向发展为主线 纵横结合 构建文明史知识体系 抓住两个重点 突破一个难点 处理好几个关系 4 探讨备考策略 单元知识整合方法 抓住阶段特征 按 知识块 整合单元知识结构目标 巩固基础 准备综合重点 可比历史现象的对照分析和重大历史问题认知规律的总结 比较的形式中外历史现象比较 不同区域历史现象比较 同一国家历史现象比较 一国变迁与世界潮流趋势比较 问题 明清式微与西欧勃起 思考 史学界认为 15 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 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 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而同一时期 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 但与欧洲相比 传统观念变化不大 据此 回答下列问题 这个时期 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试从经济 政治思想和自然方面加以说明 同一时期 中国社会在经济 思想 文化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 各举一例说明 概括说明同一时期欧洲变化巨大 中国变化较小的原因 通过对同类历史现象的纵横分析归纳出认知规律 例 造成统一与分裂局面交替出现的八个因素文化异同 民心向背是前提 经济分散与联系 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是根源 民族冲突与融合 政治军事集团对峙与兼并 阶级冲突与调和 外部干扰与排除是催化剂 建议 大胆舍弃教材中的部分内容 充分穿插 主体线索梳理方法 抓住主体线索 按 知识链 梳理主体知识 历史学科主体线索一览表 目标 培养迁移能力 深化学科内综合建议 抓住概念进行主轴呈现例 中国古代史可以统一为主轴 以秦 隋 元三大统一朝代为核心 按六大块整合 选取史鉴意义大 现实感和综合性强 创新思维含量高的问题进行专线挂靠中国古代史 制度创新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作用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交互推进民本 农本及法制意识源流生产力进步与生产关系调整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商业和城市不断发展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对外开放格局的演变与中外交流文学艺术发展与时代变迁 中国近现代史 民主政治道路探索经济近代 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外交格局的变迁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 世界近现代史 生产力发展与世界交往扩大对人类进步的巨大作用科技革命背景下的近现代化模式的演变世界市场不同的发展阶段及其推动和制约因素欧美资本主义民主意识形成和社会立法 民主体制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各国不同的土地制度与资本主义工业化东方从属西方格局的发端与演变 例 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交互推进货币的发展与影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外历史上的制度创新及其影响西周的井田制和分封制秦汉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唐制度的革新元朝的行省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德国 日本的二元君主立宪制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问题 世界市场不同发展阶段及其推动和制约因素古代社会的跨区交往及其局限手工工场的出现导致世界市场萌芽工业革命的发生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两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市场的变化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市场 斯大林 两个平行市场 社会主义国家市场观的变迁多极化背景下世界市场发展的两大趋势 思考 英国发展与世界经济联系 上图是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而修建的钢铁 玻璃结构的 水晶宫 在博览会期间 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 水力印刷机 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 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 博览会会址建了一个火车站 并建有通往各处的有轨电车线 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 向观众介绍了飞机和无线电 材料四1851年 伦敦世博会上 上海英商 宝顺洋行 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 荣记湖丝 参加了伦敦世博会 获金银大奖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 中国馆的展品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 手工业品以及工艺品 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 一间佛殿 一间茶室 一个东方美食园 材料一和材料三中 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分析出现材料二这一现象的原因 世界博览会被称为世界经济 奥运会 以上材料 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问题 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三次工业革命与自然科学三次工业革命对产业结构及工业化的影响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近现代化模式的发展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日常生活及地域联系的影响思考 三次工业革命对国际格局 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 多角度认知日本 美国史日本史从世界发展大势看日本从中日走西方道路不同命运看日本从走扩张侵略道路看日本从中日关系变迁看日本从日美关系变迁看日本 美国史从统一规律看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内战从实力外交看美国霸权主义发展从推动人类进步看美国历史贡献从民主体制和人权状况看美国民主政治局限性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自我调节看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例 从推动人类进步看美国历史贡献 古今中外农业意识与政策中国古代重农意识源流与土地赋税制度演变中国近代具有革命色彩的土地赋税纲领中国现代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及调整世界近现代史上部分国家农业土地政策及其对工业化的影响例 我国古代主要赋役制度的类型和发展趋势 重点问题延展 分科上课与联科讲座并行方法 抓住学科主体知识交叉点 聚焦点 以问题为中心 形成 再生知识 信息处理流程 目标 多角度透视重大社会问题 培养跨科综合意识民主法制 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中外交往 改革开放科技进步 经济建设 环境资源 思想潮流建议 选取学科间可建立联系或整合处理的主干知识专题集体统筹 分科上课例 中华民族团结进步 立足与现实重大主题 时政热点相关的问题 开展研究性学习例 日本侵略亚洲与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认真选题 剽窃 好题 改造 陈题 创造 新题 剔除 错题 校正 疑题 放弃 刁题例 铁路问题材料一1876年6月 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 开通之日 但闻辙轨摩荡声甚属 而人已如电掣飙驰 随之以去矣 乘者 观者一齐笑容可掬 啧啧称叹 不料未过多久 火车在江湾一带轧死行人 导致民情汹汹 清政府遂以28 5万白银赎回淞沪铁路 拆毁并掷入大海 在达十余年的铁路之争中 反对修铁路的理由包括 一 扰民 二 夺民生计 三 为外敌 缩地 便其运兵 四 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 甚至有人说 修铁路 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 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 是一二人之私利非千万人之公利 5 强化解题指导 材料二义和团曾经张贴 挑铁道 把线砍 旋再毁坏大轮船 的揭贴 材料三 依据材料一 材料二 概括关于铁路问题的共同主张 分别说明其原因 从20世纪初起 修铁路 修更多的铁路反映了中国人救亡图存 走向近代化的强烈愿望 简要说明20世纪头三十年内发生在沪宁杭地区的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有重要积极影响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材料三所示字母中 唐朝后期最繁华的城市之一A是 鸦片战争后 首先开放的口岸之一E是 抗日战争中 1937年国民政府在这一地区组织的会战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在G处设立的对外开放区是 仔细分析依据 考试大纲 中的 能力与目标要求 示例 民族主义第一步 获取和解读信息 第二步 调动和运用知识第三步 阐释和论证 缜密答题 文科综合历史命题理路与历史应考理路可归结为三条 第一 强调学科主干知识的整体把握第二 关注历史问题在现实中的发展和现实问题的历史状况第三 重视历史问题在政治 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反映和运用政治 地理知识解读历史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