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农林产业发展若干意见.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54892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农林产业发展若干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旅农林产业发展若干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旅农林产业发展若干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农林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是中国农业文化的起源圣地,她接纳了南北、东西文化并在此融合。作为生活在这里的8万儿女理应感到自豪和荣幸。当前,林区党委、政府提出构建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目的在于整合旅农林资源,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符合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符合产业的发展实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正确抉择。一、发展旅农林产业链,必须解除五大障碍(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观念障碍在传统模式的影响下,政府各职能部门缺乏科学的政绩观,主要精力放在部门利益上,缺乏全局观念,在增长方式上仍然重数量轻质量,片面追求GDP。因此,依赖于高投入、高耗能,忽视资源与环境保护,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视不够。旅游产业仅限于风光游,没起到产业龙头作用,农副产品不能很好的融入旅游市场,林业建设也仅限于森林管护和林下产业的开发。因而增长方式的观念障碍,是影响旅农林开发的重要因素。(二)旅农林建设的体制障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农业、林业缺乏科学的职能定位,责任界线不明,权力分配不公,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旅游开发仅限于南部,东部处于“冰冻区域”,风景秀丽的大九湖和下谷坪的旅游还是死角。林产品开发和大宗农产品的精加工并不够(如核桃、板栗、萝卜、白菜、茶叶、黑木耳、香菇等),大部分旅游产品从外地购进,不具特色。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处于口号状态,8个乡镇能享受到旅游产业效益的仅木鱼镇一家。因此,三业的融合存在体制障碍。(三)旅农林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障碍旅农林是林区党委、政府设定的经济战略目标,但缺乏付诸实施的一整套政策。从林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展战略不仅要符合特定阶段所反映的比较优势,而且要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作保障,还要在重质量讲数量、重环境促发展上下功夫,真正用旅游这个龙头大哥,带动农业、林业的科学发展。因而,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应有规划、有项目、有措施、有资金、有管理人才。(四)旅农林现行的模式障碍旅游、农业、林业三套马车各有发展模式,“三大模式”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处,如何将“三大模式”打造成一个大的生态经济产业链,就要对现行“三大模式”进行有机整合,打破旅、农、林产业部门各自为阵的管理格局。同时,在整合时不要急于追求效益,要从基础产业、产品开发入手,否则,旅农林生态产业链将会遭受挫折。(五)旅农林发展中监管能力上障碍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仅靠旅游、农业、林业三部门是不够的,需要多个部门参与和支持。因此,从规划到实施,从管理到服务都要解决监管能力薄弱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监管机制和考核机制,旅农林的建设将是一句空话。二、旅农林建设的五个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奋斗目标,必须以旅农林生态产业链建设为中心,积极发展生产力,坚持惠农政策不动摇,不断完善服务体制。为此,在旅农林建设中应实施五个转变。(一)从传统农业模式转变到现代农业新模式不同的发展历史要求不同的经济模式,随着旅农林产业的兴起,我们必须跳出“人为中心”的狭隘圈子,站在人与环境共生共存的友好型社会高度,把旅游、农业、林业统筹规划,从传统农业的阴影中走出来,创建一个现代的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重构重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二)以“三调”作为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调整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落后于经济发展,调整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帐多还旧帐;三是从主要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调整为依法保护环境,发展经济,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通过“三调”把增长方式转变到保护绿色财富,开发绿色产品,创新绿色机制上来。(三)以“3R”为原则,增长方式从“扁平型”向“压缩型”转变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上看,矛盾的焦点在资源匮乏,贫富差距大,东西发展不平衡,平原与山区资源不能共享。“扁平”指过度利用资源而未达到应有的效益,反之越开发越穷。“3R”指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两压缩”指把能源和资源利用压缩到最小值。也就是说从资源高耗能型转变为资源节约型,体现人与自然审美观和伦理上的价值观。(四)从线性经济增长向循环增长转变长期以来,我区经营属“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增长方式,致使资源利用特征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成本、低产出和低效益。这种靠大量耗费资源和出卖资源的线性模式,只注意外延扩张,却忽视了经济循环增长。因而,又好又快建设旅农林生态链,就要注意建设质量的提高,防止一次利用百年不复。循环经济转变指的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循环”为特征的增长方式,如农村沼气、工业废气、废渣、废水的循环利用。(五)从传统GDP向绿色GDP转变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短缺的约束日益增强(土地、能源);二是环境保护不容乐观;三是经济粗放发展、资源浪费严重;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十分严峻(价格、收入);五是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增加(WTO)。林区作为申报国家第一批绿色GDP示范区(绿色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产品资本折旧,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资源破坏程度之值)。必须倡导绿色GDP核算,对林区保护与发展重新审视,要围绕绿色GDP发展绿色农业,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发展并重。通过发展绿色农业化解“三农”问题,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农村经济发展,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重点是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把品牌农业做大做强。三、对旅农林建设的若干建议林区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建设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区情、顺应时代、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科学之举。整合“三业”资源,立足地方特色,发展绿色经济,使“三业”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有利于保护与发展。(一)木鱼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木鱼是我区旅游重镇,农村经济发展要依托旅游抓好配套服务,以有机茶生产为重点抓品牌开发,让茶叶成支柱产业,形成特色农业,用茶文化促茶产业,依托资源开发旅游,富而思进,提升水平,营造文明的生态环境,促进旅农林的可持续发展。(二)红坪休闲农业示范区红坪镇是我区版土面积最大的乡镇,也是生态保护最完整的区域,属高山气候。农业生产以林、药、畜为重点,无公害蔬菜面积近5000余亩。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要解决旅游过路客的问题,必须把以生态旅游作为建设重点,加强原始小杂粮保护,建立野生种质资源展示园,开辟官封、塔坪、刘响赛等观赏景点。红举、板仓发展果粮间作,果药间作。把林区的中部建成大花园、大公园、大果园、大乐园。(三)打造九湖国际旅游景区九湖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天赐的高山平原,大九湖湿地和坪阡水库是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胜地,在旅农林生态产业链中,要高起点,高水准规划,不要随心所欲,低层次重复建设。开发不合理,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过去已有教训,我们应认真总结,不能重操旧路。在新农村建设中,老百姓的房屋可以追朔到唐朝文化,实行集中分块修建,重点考虑旅游开发和湿地公园建设相结合。(四)营造干果生态林,构建林区特色农业林区干果面积11.6万亩,人平2亩生态经济林,年产值1千元左右,干果、特别是核桃成本低、效益高,市场好,产品开发前景广阔。应大力发展成主导产业。一要政府有规划;二要农民成主体;三要建立合作社;四要政策扶持到位;五要扩大市场;六要用地理名称开发品牌产品。(五)发挥中药材优势,建立药都因炎帝搭架采药而得名,中药材资源是林区一大特色,地位和作用远高于畜牧业和种植业。一是划定稀有中药材保护区;二是开发大宗中药材;三是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四是包装上“小型化、精品化、礼品化、人性化”。通过以上措施,力争把中药材开发到极致,使成为西北最大的药都。(六)狠抓蔬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蔬菜已成为林区农民增收新亮点,高山无公害蔬菜,低山冬暖式温棚的格局深得群众拥护。但基础设施不完善,增值加工能力差,精细蔬菜严重不足。因此,要抢占商机,让蔬菜产业为山区农民造福。一是选用贤人,创新管理体制,让人才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让管理体制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二是积极向外发展,让市场大门为林区农民敞开。三是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不断调整市场经济结构,走产业化之路。同时,城镇要抓好城郊经济,实行城乡结合。一是盘活土地资产,搞活土地经营,走以地生财的路子;二是用好有限资源,广辟生财门路,走开发增收的路子;三是实行资本经营,盘活存量资产,走滚动发展的路子。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