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14 再见了亲人(导学案)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5062112 上传时间:2020-01-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14 再见了亲人(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上册14 再见了亲人(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上册14 再见了亲人(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第四单元本组教材以“感动”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包括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和梦想的力量。教学本组课文,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二是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四和回顾拓展四,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课题内容简说再见了,亲人本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金色的鱼钩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桥课文写的是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以自己沉着、果敢的指挥,将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之桥的事迹,赞扬了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梦想的力量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金子般的美好童心。1.会认32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正确读写“战役、咆哮、雪中送炭”等词语;正确读记“严厉、收敛,粗糙、奄奄一息”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语句。3.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4.在阅读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和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2.在阅读过程中思想受到感染,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14.再见了,亲人 23课时15*.金色的鱼钩 12课时16.桥 23课时17*.梦想的力量 1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四 34课时回顾拓展四 12课时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另外,入选的4篇课文篇幅较长,可通过本组教学,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14.再见了,亲人课题再见了,亲人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教学设计以“感动”这条情感主线展开教学,努力构建开放的课堂格局,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好课文,使孩子们在“感动”中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体会重点语句及反问句等一些特殊句式对表达情感的作用,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学前准备1.搜集抗美援朝的资料。(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噩耗、刚强、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前准备1.搜集抗美援朝的资料。(师生)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1.导入: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一起走进六十年前发生在朝鲜战场上那可歌可泣的一幕。2.板书课题。引导交流抗美援朝的资料。1.齐读课题。2.自由交流抗美援朝的资料。 1.课题再见了,亲人的中心词是 。二、初读感知。(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重点指导“谊”“妮”“泊”的读音及“噩”的笔画。2.引导学生交流、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启发思考:课文中“亲人”指的是谁?3.组织汇报学习成果。1.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3.全班汇报。(1)关于生字。 “谊”读,“妮”读,“泊”读。“噩”字笔画较多,要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疏密匀称,将字写美观。(2)理解“雪中送炭、硝烟、噩耗、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3)本课中的“亲人”指大娘、小金花、大嫂。2.看拼音,写词语。3.再见了,亲人一文,记叙了 离开朝鲜回国时,同 、 告别的情景,表现了 。三、感情朗读。(用时:15分钟)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分别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1.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2.小金花,为救老王,失去了妈妈。3.大嫂,为挖野菜,炸伤了腿。 4.理解课文,填空。为了志愿军,大娘 ;小金花 ;大嫂 。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出示作业: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完成作业。教学反思由于课文所写的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我在上课开始,先引导学生简单地交流了抗美援朝的资料,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3.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方法。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1.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过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牵动着志愿军战士们的心呢?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味课文第1-3自然段。1.交流课文主要内容。2.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细细品味。5.这篇课文主要写了( )、( )、( )等朝鲜人民在站台同中国志愿军依依惜别的情景。二、精读课文,深入体会。(用时:30分钟)1.教师导学:由第1自然段,从哪些事例中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重点词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1)出示句子:“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教师抓住动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大娘的身上还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3)“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2.总结学习方法。3.教师导学:尝试着运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2自然段。4.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3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1)交流,学生说句子,自由谈体会。(2)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大娘给我们送打糕是“雪中送炭”?哪里写出了“雪中送炭”的困难和危险?大娘他们仅仅是为我们送来打糕吗?还为我们送来了什么?进一步感知中朝人民的友谊。(3)学生感悟情感,有感情地朗读。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学习方法。(1)读课文,画出感动的句子。(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情。(3)感情朗读,加深理解。3.组内自由读课文,结合问题来学习:这一段回忆了小金花的什么事?哪些词语最能说明她们母女爱志愿军?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4.学生独立运用方法学习第3自然段。(1)学生着重抓住过渡句:“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JP(2)学生抓住重点句:“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6.按照课文内容填空。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 )全村妇女,( )打糕,( )炮火,( )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 )啊!7.判断下面句子,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A.反问句 B.感叹句C.疑问句 D.设问句(1)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2)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三、总结全文。(用时:5分钟)1.启发思考: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组织全班交流。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8.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括号里打“”。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1)这是志愿军在即将离开朝鲜和朝鲜人民时说的话,表达了他们对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感情。( )(2)这两句话既表达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中朝军民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看一下,课文的前3个自然段在表达方式上有哪些异同。通过比较,学生们发现了这三个段落的结构相同:开头都是祈使句劝慰朝鲜人民不要再送,中间都是具体的事例,结尾都是直接表达中朝人民感情深厚的反问句。并通过反问句、陈述句的朗读比较,懂得反问句的好处。再见了,亲人教学片段用心读书,感受中朝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师:打开书,我们看看这篇文章讲了几个人? 生:大娘、小金花、大嫂。师:你想讲谁,你就讲谁。正如你们刚才所说,带着感情讲,带着回忆的深情讲,用你的心来讲。在讲之前,先自学,想想用上哪些事例,讲的时候怎样把自己的理解变成故事的语言。 (生自学,师巡视。)生:我研究的是大嫂。大嫂走了几十里路,为我们挖野菜我还找了一个句式,我把它变成了陈述句。 师:我先品一品,一会儿同学再互相品(这里,老师已经在暗示品句子的方法了)刚才她讲的时候我听出了两个关键词:崎岖、前沿阵地。这里的意思是想说大嫂(生:勇敢)她抓住了两个关键词,但有个地方我想和你商榷一下,你把反问句变成了陈述句,我建议你还用反问句讲,这样更有说服力。生:我同意你的说法。“难道”更加说明代价付出的大。 师:你在讲大嫂,可以把“你”换成“大嫂”,再讲讲。 生:大嫂 师:祝贺你,(面向全体学生)大嫂就是我们的(生:亲人)就像她这样讲,抓重点句子你看呢,这样语言就有色彩了,说服力就够大了。你想再讲? 生: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小金花的妈妈死去的时候她不哭,为什么志愿军离去的时候她要哭? 师:那你现场采访。生1:她的妈妈死去了,但她还有亲人,志愿军就像她的亲人一样。生2:她把眼泪化作了仇恨,化作了力量报仇。生3:她是伤心的,只是她没有表现在外面,只表现在心里。生:我已经满意了。师: 那还有没有讲小金花的?生: 这里讲小金花是用的一件事情。小金花的母亲是为了救老王死去的,小金花没哭,同志们都痛哭起来了。这里是用的对比。这是说小金花非常坚强,可是小金花今天却哭了,我们可以知道她和志愿军同志的情谊是多么深!师: 小金花爱自己的妈妈,也爱志愿军战士。讲小金花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听到妈妈牺牲了,把脚一跺,(生:觉得很勇敢)然后呢,嘴角还(生:抽动着)不光这样,还恶狠狠地(生: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你要是小金花你就这么说话吗?恶狠狠地(生: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如果你要在讲的时候抓住这样的细节,眼神啊,动作啊,表情啊,声音啊,这个小金花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了。一看这个小金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说小金花的妈妈就是我们的(生:亲人)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讲得特别精彩,你相信吗?下次我等着你,期待着你。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