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先进事迹简介8篇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8329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支部先进事迹简介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党支部先进事迹简介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党支部先进事迹简介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支部先进事迹简介 8 篇【篇一】xx 县国税局第一支部委员会隶属于国税局党总支部委员会,共有 14 名党员。xx 县国税局一支部在局党总支的领导下,按照“围绕税收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税收”的工作方向,把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战场,在“学”上下功夫,凝聚“勇挑重担、团结拼搏”思想共识,在“做”上出实招,展现出“领导带队攻坚、党员冲锋在前”的生动画面。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引领下,以“党员示范岗”为支撑,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服务纳税人办税减负增效;以守纪律、讲规矩为核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营改增党员突击队”为榜样, 承诺“周末零懈怠、零缺岗”, 做到带头加班、带头学习、带头服务、带头担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充分调动了党员干部积极性、事业心和创造力,党建工作和国税工作呈现出齐头并进的可喜局面。2013 年被省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2014 年荣获全市国税系统先进集体,2016 年获得市 “青年文明号”称号。其间,1 人获得 2015 年省级纳税服务之星,5 人获得 2016 年市级纳税服务之星,1 人获得 2015 年 xx 市 “五好文明家庭标兵”,1 人获得 2014 年 xx 市“平安家庭”示范户。【篇二】xx 县 xx 镇兰关村党支部成立于 2007 年,隶属于 xx 镇党委,现有党员 52名。先后获得 xx 县“五个好”党支部、“全县优秀村党组织”等荣誉称号。xx 县 xx 镇兰关村,地处皖南山区 xx 县中部秋浦河畔,是典型的皖南深山区,全村总面积 2460 公顷,耕地面积 800 亩,辖 9 个村民组和一个茶林场,252 户 862 人,为全县重点贫困村。近年来,兰关村积极推行“党建+精准扶贫”模式,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实行“脱贫攻坚党员先行”,发展产业扶贫组织,大力推行“支部+N+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将产业(毛竹、青檀)基地、企业(合作社)、能人、项目等“N”元素与党支部、贫困户互相串联起来,积极打造党组织助推脱贫攻坚示范点,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扎实培育村集体经济,注重挖掘村级优势,筹资资金 40 万元,实施“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目前,村集体 60 千瓦、40 户分布式共 180 千瓦的光伏扶贫电站已全部正式并网发电,预计村集体每年将收入 5 万元左右,农户每年收入 3000 元左右,受益达 20 年左右。【篇三】xx 县 xx 镇六都村党支部成立于 2008 年,隶属 xx 镇党委,现有党员 55名。近几年来,六都村党支部紧密结合镇村实际,坚持从干部队伍、地方优势、村组实际三个方面立足抓建设,实现村级各项工作全面发展,获得了群众和上级党组织的认可。先后获得全县“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五个好”党组织等荣誉。立足干部队伍抓组织工作。要求党员干部在推动村集体发展中增长才干,树立良好形象。多措并举培育和壮大党员干部队伍。做到把优秀分子发展为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发展为小组骨干及“两委”后备干部。立足地方优势抓项目发展。充分发挥六都村资源优势,做好美丽乡村创建,立足国家 4A 级景区鱼龙洞旅游业发展,发展农家乐项目,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盘活闲置土地等资源,引进可持续发展项目,不断壮大经济实力。立足六都实际抓统筹发展。建设服务大厅,方便群众办事,完善村级服务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服务硬环境。着力抓好综治、计生、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不断推进服务软环境建设。开展“两线三边”环境整治活动,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保障村庄整洁。【篇四】xx 县小河镇九步村党支部成立于 1961 年,隶属 xx 县小河镇党委,现有党员 43 名。村 “两委” 成员共 5 人,其中支委 3 人,村委 3 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 117 户,贫困人口 400 人,占总人口的 27.9%,是全市重点贫困村。近年来,九步村不断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创新探索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队、党员亮牌和党员积分制考核,被小河镇党委在全镇加以推广。实行选派单位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片和党员包保贫困户相结合,建立工作网格。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四个一批”扶贫具体措施,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农家乐,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依托大户带动,鼓励贫困户发展生态黑猪、富硒茶叶,引导村干部、党员等带头生产满足城市居民消费的绿色、无公害产品,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该村整合资金,通过资金和管理入股,发展集体光伏发电项目,村集体经济突破 6 万元。面对匮乏落后的基础设施,制定了九步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积极对上争取上级帮扶。2016 年共争取项目资金近 290 万元用于改善通村道路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民服务中心和村民文化广场也正在建设中,有力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篇五】xx 县 xx 乡新农村党支部隶属 xx 乡党委,成立于 1978 年 9 月,现有党员32 名,其中女性党员 5 名。 2008 年被 xx 县委授予“五个好”党支部称号,2009 年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xx 市美丽乡村”,同时被县委授予“五个好”基层党组织称号,2016 年获得“xx 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新农村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山脚下,环境优美,资源丰富。近年来,该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确定的“服务牯牛降发展 xx 乡”战略定位,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保护、精准扶贫、“两学一做”为契机,充分借助地处牯牛降风景区脚下的区位优势和村内发展旅游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原始生态游、田园风光游、古村文化游、农业观光采摘游等多形式乡村旅游,力争把在牯牛降的游客能在该村留下来,为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目前,该村共有农家乐 42 家,带动就业约 30 人,年收入 280 余万元,全村有 80%的群众都吃上了“旅游饭”。“今日新农,明日汤口”,是该村党支部在牯牛降开发之初提出来的口号。如今,这句口号正激励着新农村广大干群努力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奋进。【篇六】xx 县 xx 镇竹溪村党支部成立于 1965 年,隶属 xx 镇党委,现有党员 42名。2012 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6 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一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竹溪村党支部率先在全县开展党员户挂牌活动,并公开“党员十带头”承诺,让党员牢记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全村党员素质和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提升。挂牌活动实施以来,党员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在急、难、险、重工作中都能挺身而出,今年 7 月份全县进入主汛期,许多党员都找到支部主动要求到水库值班。70 多岁的老党员吴福宝说,“我是党员,关键的时候我要站出来,为群众多做一点事。”二是参与镇重点工作。2014 年 8 月,协助镇党委政府招商引资,做好红太阳集团落地服务工作,竹溪村党支部班子一户一户上门,仅用 15 天便完成 130 余亩土地的收储工作。今年 8 月,根据企业需要,竹溪村再次带领“两委”一班人,协助党委政府开展 160 余亩土地的收储。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办实事,积极对上争取,凝聚各方力量,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硬化村庄道路 3 公里、硬化渠道 5.5 公里,维修小型塥堰 1 座,修建护坝、路坝 500 余米。【篇七】xx 县气象局党支部成立于 1985 年 2 月,现有党员 6 名。先后获得“全省气象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气象科技服务先进集体”、“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县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队”等荣誉称号;局团支部也被评为“xx 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党支部成立以来,全体党员始终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在平凡的工作中,留下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2013 年 7-8 月,xx 县持续高温干旱,蒸发量超过400 毫米,水稻、棉花、玉米、部分树种旱情严重,人畜饮用水出现困难,面临严峻的干旱形势,在有火箭炮无人影作业车辆的情况下,实施人工增雨作业10 次,发射火箭弹 20 枚,及时缓解了旱情。今年“73” 特大洪涝灾害中,全体党员坚守在监测一线,第一时间与各乡镇信息员取得联系,上下联动,积极做好资料收集上传和点对点分析,通报雨情,分析未来天气趋势,提醒各乡镇做好防范措施;努力克服任务重、人手紧等困难,第一时间安排人员赴帮扶村做好群众安全转移及抗洪救灾工作,为减轻气象灾害损失和工农业受灾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城区卫生义务清扫,还是防灾减灾便民宣传,气象党员干部就象一群蜜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职责,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奉献之歌。【篇八】xx 县 xx 镇 xx 村党支部隶属 xx 镇党委,成立于 1956 年,现有党员 39 名。2011 年-2014 年,连续四年荣获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1 年度获 xx县“五个好”基层党组织称号。近年来 xx 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强化班子建设,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部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逐步增强,为 xx 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核心作用。抓学习强素质,自身建设上台阶xx 村党支部以学习为主,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利用党的十八大学习契机,组织好全村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学习活动,使每个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明显增强。抓经济促发展,惠泽百姓强产业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带领群众发展无性系茶园、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结合本村区位优势,积极扶持工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吸引 6 家企业进驻并争取建成农民工创业园项目,解决了全村大多数劳动力就业问题。抓民心树新风,精神文明焕新颜如今的 xx 村一幢幢白墙红瓦,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和清澈的丁芯河河水,将农村美好乡村建设展现的淋漓尽致,城里人来到 xx 村,无不留连这里的生态文明环境的清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